劉邦如何成就一世威名(3 / 3)

無論是範增也好,項羽也好,把劉邦“壓製”到巴蜀之地,其實是一個嚴重的失策,竟在無意、無知中讓劉邦得到一個進可以攻取關中,退可以禦敵於“門”外的良好的立國之地。

巴蜀位置偏遠,道路難行,是諸侯多不願意去的地方,而實際上這是大錯特錯了。巴蜀一帶,也是我國文化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這裏不僅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資源豐富,經濟發達,而且自春秋至秦末一直未曾遭到戰爭的破壞。

更為重要的是,這裏四麵高山聳峙,中間平原寬廣;陸有劍門之障,水有三峽之險;東扼長江,實為吳、楚咽喉;北越秦嶺,可以直搗關中——軍事上可攻可守,實為一良好的立國之地。

漢中的戰略地位同樣重要。項羽原本沒有將漢中封給劉邦。但深謀遠慮的劉邦卻通過賄賂項伯,由項伯出麵向項羽請求加封到了漢中。

劉邦自在漢中拜韓信為將後,後者一出“漢中對策”,劉邦便豁然開朗,既看清了自己的實力,也看清了項羽的弱點,於是他便采取韜晦之術,故意在漢中裝作一副無所作為的樣子,暗中卻將東征計劃全權委托給了韓信。劉邦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重新複出,主要是他從和韓信的“漢中對策”中受到了啟發,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

6.建立霸業

要建立霸業,先要將霸主打下擂台。

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依從張良、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一舉攻取“三秦”,拉開四年楚漢相爭的序幕。劉邦利用項羽在城陽與田榮會戰之機,從臨晉(今陝西大荔東)渡黃河,擊敗魏王豹,奪取河內(今河南武涉西南)。又針對項羽放殺義帝,號召諸侯王討伐項羽。公元前205年4月,劉邦率諸侯兵56萬攻楚,占領楚都彭城、。正當他在彭城慶功的時候,項羽乘其不備,率精兵3萬人奪回彭城。漢軍死傷無數,劉邦隻帶數十騎逃跑,連自己的父親及妻子都成了楚軍的俘虜。

這年5月,劉邦收集餘部,退至滎陽固守。當時許多諸侯王相繼反漢投楚,楚漢在滎陽、成皋一帶相持達兩年之久。

為了打破這種相持的局麵,劉邦大力經營關中,使之成為支援戰爭的鞏固的大後方。首先,他解決關中反漢的諸侯王問題,迫使章邯自殺,平定了雍地。其次,派蕭何守關中,製定一係列法令,包括戶口、運輸、調兵等,保證前線的補給。

公元前205年8月,劉邦派韓信、曹參北上破魏,平定了魏地。兩個月之後,又派韓信、張耳擊趙,大破趙軍於井陘口(今河北井陘北)。至此,漢軍北翼的壓力解除了,又給項羽造成極大的威脅。

同年11月,他又派人南下九江,去說服項羽的梟將英布歸漢。英布果然起兵攻楚,既削弱了項羽的力量,又解除了漢軍南翼的威脅,壯大了破楚的實力。

與此同時,劉邦又派劉賈、盧綰率2萬兵馬,深入楚軍後方,幫助彭越焚燒楚軍的糧草軍需,從後方給予項羽造成威脅。

公元前203年10月,韓信破趙之後,又縱兵攻齊,占領臨淄,給予項羽極大的壓力。

至此,漢軍從戰略上完成了對項羽的包圍,劉邦轉弱勢為強勢,項羽幾麵受敵,楚漢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雙方對峙的局麵被打破。項羽不得不與劉邦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以西屬漢,以東為楚。

當項羽準備引兵東歸時,劉邦聽取張良、陳平的建議,決定乘項羽兵乏糧盡,一舉滅楚。在公元前202年12月,劉邦大會諸侯兵,與項羽決戰於垓下。項羽被重重圍困,隻得帶800騎突圍。劉邦發現後,派灌嬰率5000騎追擊。項羽退至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便在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身死。

這一年,劉邦登基,建立西漢政權。

7.壯士悲歌

李清照有詩雲:“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很多人眼裏,項羽是一個忠肝義膽的豪傑。他叱吒風雲的偉業,所向披靡的戰績,在秦漢交替之際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幾何時,舉世共仰,千秋景慕。項羽因之而成為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著實為後人所景仰。

然而,項羽畢竟又是一個悲劇式的曆史人物。他的悲劇,不僅是曆史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問題恰恰在於,項羽的性格不能為自己謀勢,他對敵不狠、對友不仁,剛愎自用,四麵樹敵,想不失敗都不可能。而劉邦並不是什麼“鷹熊”,但他能成事,能依靠謀士為他謀勢,所以後人說:“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項羽首先執著於他所謂的“義”,而這個“義”也恰恰演繹了他的個人悲劇。古人雲:“義者,宜也。”又雲:“行而宜者謂之義”。可想而知,隻要行之得當,言而得體,便可稱其“義”。然而,“義”是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的。項伯為報救命之恩,向張良通風報信,可稱得上“義”,可此舉客觀上卻幫助了劉邦,使得沛公在鴻門宴中能化險為夷,此舉又謂之“不義”。兩強相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項羽卻不忍弑殺劉邦,縱虎歸山,實乃對敵人“義”而對自己的“不義”。項羽立劉邦為漢王,將他分封到邊遠的巴蜀之地時,項羽仍是強勢。有謀士對項羽說:“劉邦乃是大王的心腹之患,應當設法除之,今日劉邦勢弱,他不敢違抗大王,可一旦形勢有變,大王豈不養虎遺患嗎?”項羽自信道:“我一旦為王,劉邦就不可翻身,天命在我,哪裏會變呢?”過分自信的項羽,就這樣最後一次錯過了滅掉劉邦的機會。項羽的“婦人之仁”與“義”的本質是背道而馳的。項羽重義而輕理,常常出一些有違自毀優勢的昏招,令大好的時機失去,讓大好的形勢逆轉。項羽的性格悲劇還表現在他的剛愎自用。韓信開始在項羽麾下,他“言不聽,謀不用,故倍楚而歸漢”;陳平效力於項王,“累諫不受,乃封其金與印,仗劍亡,歸漢於武”。此二人均有經國之偉略,濟世之才能,然而卻不能為項羽所用。亞父範增,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是韓信;七出奇計,困項羽於垓下的是陳平;十麵埋伏,逼項羽走江東的是張良;烏江渡口取項羽頭顱的竟然是項王“故人”王翳。項羽的剛愎自用,終於讓自己飲下了“四麵楚歌”的惡果。可以說,過分借重於武力而忽視謀勢,也是造成項羽性格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處樹敵是項羽最終失勢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項羽等將暴秦推翻後,雖然擁楚懷王為義帝,但自己卻大權在手。大權在手的項羽行事乖張,對諸侯王或廢或殺,全憑自己的喜怒行事。韓王韓成沒有建立軍功,項羽便不準他到封地去,把他帶到彭城,廢王為侯,不久又把他殺死。項羽此舉大失人心,麵對人們的議論,項羽不屑一顧地說:“自古王者主天下,百姓之言又有何用?我勢傾天下,不服者隻有死路一條!”不久,諸侯屢有反叛項羽者,天下一時紛亂不休,又有人向項羽進言說:“大王以強勢壓人,雖可一時取勝,但絕非長久之策。眼下諸侯反叛,形勢已非從前,大王當改弦更張,安撫他們。”項羽暴跳如雷,他拒絕改變主張,仍以鎮壓為手段,東征西討,窮於征戰。漢王劉邦見形勢不變,急與蕭何商議說:“項羽處處樹敵,身陷苦戰,我等若趁此良機起事,當有勝算啊!”蕭何極力讚同,他鼓勵劉邦道:“項羽不知勢易,仍恃強淩弱,這是他自取滅亡之道。大王窺破天機,起兵討伐,必有大功。”於是劉邦起兵,打敗章邯,降服司馬欣和董翳,占領了三秦之地。項羽焦頭爛額,氣憤得要死,他要親率大軍討伐劉邦,他手下的將領苦勸說:“天下諸侯紛紛反叛大王,大王不可以一味征討了。形勢大變,大王當思量別策,方為良謀。”項羽咆哮道:“強者生,弱者死,隻有消滅劉邦,才是真正的良謀。我不會用什麼別策,我不能讓劉邦小視我啊!”項羽派兵抵抗劉邦東進,又自己領軍攻打反叛的齊國。劉邦雖然多遭失敗,但項羽盡失人心,實力不斷受到削弱……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駒不逝。駒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臨終悲吟無疑已成為千古絕唱。前兩句是說自己雖然勇力超群,英雄蓋世,卻仍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歌的基調悲涼低沉而又不失英雄本色,但將失敗歸結於時運不濟,而不能認識到自己在謀勢上的致命錯誤,則不免到死尚不知醒悟。

形勢是充滿變化的,因勢而變是成功者的製勝要訣,“雨未來,風先至,不知其理,焉能存留?”度勢不可因循守舊,更不可固執偏見,隨時保持高度的警醒和調整才不致錯判。特別對自身強大者而言,占有一時的強勢並不能代表永遠都會這樣,所以,人不僅要有謙卑之心,還要正確估量自己,勿生驕縱之心。事實上,強者更需在度勢上做到主動、自覺,否則,優勢便會漸漸失去,直至敗亡。善於謀勢者,擊築高唱《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四海兮歸故鄉,安得猛將兮守四方”。不善於謀勢者,隻能慷慨悲吟《虞美人》。真是“可奈何”、“奈若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