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於亂勢的紅頂商人(3 / 3)

胡雪岩靈活變通官商之道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做事隨機而應變,見機行事。越到危急關頭,越善於利用官場勢力,使自己能絕處逢生。原來看似不利的因素,實際上成為胡雪岩日後重新崛起的機會,真可謂把不利之中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到了極致,靈活變通能如胡雪岩者,才真正是一等一的官商之道!

這裏的關鍵就是要隨機應變,要能在順境逆轉甚至陷入絕境時,仍沉著應對。麵臨不利情況時,特別要注意冷靜分析整個時局,全麵把握所有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並且果斷地利用已有條件,一方麵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使有利因素的效力得以全麵發揮,另一方麵則要注意因勢利導,轉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由此找出反敗為勝的機會來。

能像胡雪岩這樣從變化中找到機緣,並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正是一個大商人成功的必備素質。一次,胡雪岩與朋友古應春聊天,談起一件早該辦而卻一直沒有機會去辦的往事,就發了一番很有意味的感歎。他說有許多事情該辦而沒有辦成,其實並不是不想辦或沒有想好如何去辦,而隻是因為沒有讓你去辦這件事的機會。想到了但可惜“不是辰光不對,就是地點不對”,終於沒法去辦。“譬如半夜裏醒過來,在枕頭上想到了,總不能馬上起來辦這件事,這是辰光不對;再譬如在船上想到了,也不能馬上回去辦,這是地點不對。凡是在這種時候,這種地方想到了,總覺得日子還長,一定可以了卻心願。想是這樣想,想過忘記,等於不想,到後來日子一長,這件事再想起來,也就無助於事了。”

胡雪岩的這一番話,確實講透了機會在能不能最終辦成一件事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生中確實特別講究機會,一個人在一生中是否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功,要看客觀形勢是否提供了讓他成功的機遇,而具體到某一件事情的運作是否能夠成功,也要看機會是不是合適。換句話,也就是要盡可能在合適的時問、恰當的地點,再選以合適的方式去辦那件可辦的事情,才有把握辦成那件事。

4.廣播善名

中國古代有一句很流行的商界戒語,叫做“功自誠心,利從義來”。從胡雪岩的所作所為和成功來看,可以說這種說法決非虛妄,它比那些所謂“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的庸人之論,更符合世道人心,也實在是高明許多。更為重要的是,胡雪岩給杭州捐米的舉措,無論從主觀上看,還是從客觀來看,都有盡快安定杭州市麵、振興杭州市場的用意。在胡雪岩看來,杭州戰後的當務之急就是振興市麵,而市麵要振興,要興旺,關鍵在於安定人心。安定了人心,市麵也就隨之安穩了,不用說,民以食為天。杭州戰後糧食缺乏,隻要糧食不走,人心就容易安定。人心安定,市麵平靜,五行八作就能很快修複自己的秩序,人們才能放心大膽地出來做生意。作為一個商人,能為安定市麵盡一些力,於公於私,都有好處。所以,對於胡雪岩來說,獻出這一萬石大米,“這是救地方,也是救自己”的大好事。

這也就是胡雪岩不同於一般人洞察時勢的眼光之所在,正因為有這樣不同於一般的眼光,胡雪岩總是十分熱心公益,比如他定下的藥店送藥的規矩;比如他把典當鋪當成窮人的錢莊;他要求劉慶生隻要是能幫助朝廷平息戰亂的事情都要做等。胡雪岩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維持局勢的安定,保持市麵的平靜,從穩定的局勢和市麵中利用自己的關係大賺其錢。

當然,局勢是否安定,許多時候並不是商人自己可以做得了主的,也不是光靠商人就能維持得了的。但是,商人應該有幫助市麵安定平靜的自覺性,要能夠想到在可能的時候,特別是當自己賺了錢,甚至賺了大錢有能力去做的時候,去做一點幫助維持市麵的事情。因為,胡雪岩認為:“做生意就要這樣,幫官場的忙,就等於幫自己的忙。”畢竟,水漲船也高,有勢事易成。

一般來說,有錢人都想維持市麵的平靜,而有些人則希望乘亂起事,趁火打劫。曆史上的人禍戰亂,差不多都起源於星星之火。因此,對於商人來說,幫助維持一方市麵的平靜,既是幫官府和地方,也是在幫自己。深明此理的胡雪岩常說:“做生意賺了錢,要做好事。我們做好事,就是求市場平靜。”胡雪岩說的要做好事,絕不是玩虛的,而是真的常做好事。他對於行善做好事,常常是能做就做,而且從來都是不遺餘力,決不吝嗇。而他盡力去做的,往往都是有利於平民百姓的實實在在並且非常實惠的好事。

比如胡雪岩在湖州的大經絲行開張不久的七月到了湖州。一到湖州,胡雪岩就吩咐他的絲行“檔手”黃儀做一件能夠給人以實惠的好事:“做生意第一要市麵平靜,平靜才會興旺,我們做好事,就是求市麵平靜。現在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節,施茶、施藥都是很實惠的好事。”胡雪岩向來做事果斷,所以馬上吩咐黃儀,“咱們說做就做!今天就辦。”黃儀知道胡雪岩的脾氣,做事要又快又好,錢上麵花多花少不在乎,於是當天就在大經絲行門前擺出了木架子,木架子上放了兩口可裝一擔水的大查崗,茶缸旁邊放上幾個安了柄的竹筒當茶杯,路人可以隨意引用。另外絲行門上還貼了一張嶄新的梅紅箋廣告,上寫“本行敬送避瘟丹,諸葛行軍散,請內洽索取。”

如此一來,大經絲行門前一下子熱鬧起來,一上午就送出去兩百多瓶諸葛行軍散,一百多包避瘟丹。負責絲行經營的黃儀深以為患,晚上專門來找胡雪岩訴苦,一怕如此下去花費太多,難以為繼;二怕前來討藥的人太多,影響絲行的生意。

但胡雪岩仍然堅持照此辦理不綴,他的意思很明確,施茶施藥是件實惠的好事,既已開頭,就要堅持做下去,再說絲已經收得差不多了,生意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前來討藥的人雖多,實際上也花不了多少錢。第一天人多是一定的,過兩天就好了,討過藥的人不好意思再討。再說,藥又不是越多越好的銀子,不要緊。“

事實上,胡雪岩堅持施茶送藥,不僅成了他絲行收絲時節必有的節目,而且後來還擴大到藥店。不僅如此,他還做了許多好事,比如他出資修建碼頭,就是一大善舉。

胡雪岩曾在杭州城裏修建義渡碼頭,這是一個施惠於四方百姓的善舉。當時杭州錢塘江沒有一座橋梁,與杭州隔江相望的紹興,金華等統稱:”上八府“一帶的人要到杭州城裏來,必須從西興乘擺渡船,到杭州望江門上岸進城。從西興擺渡過江,不管是”上八府“的人到渡口,還是下船上岸的人進城,陸路都要繞道而行,而從西興到望江門碼頭,水路航程長,風浪大很容易出事。胡雪岩生長在杭州,這些情況當然是知道的,據說他早就有設義渡的想法,但在他發跡以前,自然不會有力量來完成這樁心願。胡慶餘堂開辦之時,他的資產已達數千萬兩白銀,這時胡雪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義渡。胡雪岩親自查勘選址,親自監督施工,在杭州三廊廟附近江麵較窄的地方,修起一座義渡碼頭,讓過往的人直接由鼓樓就近人城。而且還出資修造了幾艘大型渡船,既可載人,還可載渡騾馬大車。胡雪岩規定,所有船客過渡,全部免費,四方百姓無不拍手稱好。

據史料記載,胡雪岩的一生的確做了許多好事,有些事情都成為成規定律,比如時值戰亂年景開設粥廠,發米票,天寒地凍之時施棉衣……直到他麵臨破產的那一年,也沒有中斷。胡雪岩做的這些好事,使他在江浙一帶獲得一個響當當的“胡大善人”的名聲。

胡雪岩為一個“善人”的名稱如此散財施善,似乎有些讓人不好理解,因為生意人將本求利,一分錢的用度總得有一分利的回報才是正理。連胡雪岩自己都說:“商人圖利,隻要劃得來,連刀口上的血都敢舔。”而且“千來百來,賠本買賣不來”。散財施善,分文不取,用自己從刀口上“舔”來的血僅僅換來一個“善人”的虛名,何苦來哉!社會上,真正像胡雪岩那樣賺了錢能去做好事、善事者,實際上為許多生意人所不為。

其實,胡雪岩說做生意賺了錢要做好事,正顯示出他超出於一般人的見識和眼光。他之所以做好事,無疑有他行善求名,以名得利的功利目的,比如他自己就說過:“好事不會白做,我是要借此揚名。”胡雪岩做好事,也的確並不是與自己的生意一點聯係都沒有。比如他修建義渡,實際上就是與他的藥店生意有關係,胡雪岩的胡慶餘堂藥號建在杭州城裏河坊街大井巷,原來光顧藥店的都是杭嘉湖一帶所謂“下三府”的顧客。義渡碼頭建成之後,從義渡碼頭進到杭州城裏,必須經過河坊街。這義渡碼頭不僅為胡雪岩揚了名,同時也為來來往往的“上八府”的人直接到胡慶餘堂購藥創造了條件,等於是無形之中擴大了胡慶餘堂的市場。不過,胡雪岩做好事還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目的,那就是“做生意第一要市麵平靜,平靜才會興旺”。因此,他行善行事實際上也是在“求市麵平靜”。

總之,胡雪岩能將生意規模經營的很大,就源於他會謀勢,用通俗點的話講,他很會來事。而這一點,就相當於一個很會下棋的人,總能看到三步之外;可作為我們這些不會下棋的人,卻總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善謀勢者必成大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