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1 / 3)

《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078173533162966046]}],\"3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3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quote_content\":\"《詩經》reference_book_ids\":[6874386810978438151,7071200634816449549,7070438698533293070,7152079239892700197,707818581002920244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淮南厲王劉長,是高祖的小兒子。劉長的母親,最初是趙王張敖的美人。漢紀元八年(公元前199年),高祖從東垣縣返回,途經趙國,趙王張敖向高祖獻上美人,這就是厲王的母親,高祖臨幸了美人,美人懷孕。趙王張敖不敢再將美人留在宮中,在王宮外為美人蓋了專門的房子。此後,貫高等人謀殺高祖的事情暴露,高祖遂逮捕張敖和貫高,同時逮捕的還有張敖的母親、兄弟和美人,高祖將他們收押在河內郡。厲王的母親也包括在美人中,關押期間,厲王母親告訴有關官吏,說:“妾曾經被高祖臨幸,已經懷有身孕。”官吏隨即向高祖報告,高祖正在為張敖謀殺的事情煩惱,沒有顧得上理會此事。厲王母親的弟弟趙兼,通過辟陽侯審食其轉告呂後,呂後心生妒忌,不願意向高祖談起此事,辟陽侯也沒有再為此事說情。此後,厲王母親生下厲王,在悲憤交集下,竟然自殺。官吏抱著厲王送予高祖,高祖此時才感到懊悔,讓呂後照顧好這個孩子,將厲王母親安葬在真定縣。真定,是厲王母親的家鄉。

漢紀元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造反,高祖親自率領漢軍平叛,此後立劉長為淮南王。劉長剛出生就失去母親,從小由呂後帶大,在惠帝朝,以及此後在呂後執政時,沒有遭到呂後迫害,但劉長內心怨恨辟陽侯審食其,隻是不敢外露。等到文帝繼位,劉長認為自己與文帝的關係最近,因此而驕橫不法,多次觸犯朝廷法律。文帝原諒了弟弟。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劉長到長安來朝見皇帝,態度蠻橫。與文帝在上林苑打獵,同乘坐一輛車,在車上直呼文帝為“大哥”。厲王劉長很有力氣,力能扛鼎,一次專門去拜見辟陽侯審食其。辟陽侯出來迎接,劉長從袖子中拿出一個金椎,竟然向辟陽侯砸去,還命令隨從殺了審食其。而後騎馬來到宮廷闕門下,脫下衣服,袒露肌膚向文帝請罪,劉長說:“臣的母親不應該因為趙王的事情而受到牽連,辟陽侯審食其可以向呂後說情,卻不肯說情,這是辟陽侯的第一宗罪。趙王如意母子二人無罪,被呂太後殺害,辟陽侯沒有從中勸解,這是第二宗罪。呂太後在朝中大封呂氏家族為諸侯王,妄圖危害劉氏江山,辟陽侯又沒有諫諍,這是第三宗罪。臣今天為天下誅一殘賊,也是為母親報仇,現在特來向陛下請罪。”文帝哀憐弟弟行為魯莽,竟然為母親而隨意殺害大臣,但最終沒有責罰劉長,還是赦免了劉長的罪行。

在當時,從薄太後到太子,朝中大臣們都不敢招惹厲王。因此厲王歸國後更加驕橫,不把朝廷的法律放在眼裏,出入像皇帝一樣要清道、戒嚴,用皇帝的詔命發號施令,在諸侯國內擅自製訂法律,呈上皇帝的奏書出言不遜。文帝對曆王劉長不好親自管教。當時文帝的舅舅薄昭在朝中擔任將軍,很受尊重,文帝讓薄昭給厲王寫信,勸誡曆王,信中說:

人們說大王剛直、勇猛,善良、忠厚,謹守信用、敢於承擔責任,這是上天賦予大王的聖人品德。但僅具有聖人品德,還是不夠,還須為大王分析。大王做的有些事情,不能稱之為聖人品德。皇帝剛繼位,想把封在淮南國內的諸侯改封在其它地方,大王認為沒有必要。皇帝最終還是做了,同時增加大王三個縣的封地,大王得到的利益,可謂豐厚。大王提出沒有見過皇帝,請求到長安來與皇帝見麵,兄弟親情還未敘完,大王就擅自殺害一位列侯,為初次見麵蒙上陰影。皇帝不讓執法的官吏過問此事,赦免了大王,表現出對兄弟的仁愛。按照漢朝法律,諸侯國內二千石官員空缺,應該由朝廷來補任,大王在淮南國內驅逐朝廷安排的官員,要求自己設置國內的國相、二千石官員。皇帝變通國家法律,滿足了大王的要求,對大王非常仁厚。大王想把諸侯國的政事交予他人,而自己在真定縣為母親守墓。皇帝沒有答應,認為大王不應該為了給母親盡孝,而擅自離開王位,這是皇帝為大王考慮,對大王的恩德可謂深厚。大王須遵守朝廷法令,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不辜負皇帝對大王的恩德,現在大王卻為所欲為,被天下人議論紛紛,這是臣子不應該做的。

大王的國土有千裏之廣,大王的臣民有百萬之多,這是高皇帝施予大王的厚恩。高祖當年蒙霜露,沫風雨,冒矢石,攻城野戰,身受重傷,為的是子孫可以繼承萬世家業,嚐盡了千辛萬苦。大王沒有思考先帝創業的艱難,提醒自己日夜警惕,修身養性,遵循禮儀,準備祭物,按時祭祀,卻違背先帝的期望,想要把先帝賜予大王的封國讓予他人,這種做法太過分。大王以為有讓國之美名,卻拋棄了先帝賦予大王的事業,這是不孝。父親創下的基業,不能堅守,這是不賢。不去長陵(高帝的陵寢)為父親守孝,卻要去真定縣為母親守孝,先母而後父,這是不義。多次違抗天子的詔命,這是不順。誇耀自己的行為高於做皇帝的哥哥,這是無禮。對於曾經受過先帝寵幸的大臣,大王認為他們有罪,大者立斬,小者肉刑,這是不仁。羨慕布衣劍客的瀟灑,想放棄王位,這是不智。大王不喜歡探究學問道理,恣意妄行,這是不祥。這八種行為,都是走向危亡的道路,大王卻仍然在恣意妄行。拋棄南麵為王的至尊,卻要逞專諸、孟賁的匹夫之勇,在危險的道路上走下去,依臣看來,高皇帝如果地下有知,也不會樂意享受大王獻上的廟食,大王懂嗎?

在上古時,周公誅殺管叔,流放蔡叔,為的是安定周朝;齊桓公殺死弟弟,為的是返國繼位;秦始皇殺了兩個弟弟,將母親遷出秦宮,為的是秦國的長治久安;頃王(劉仲)棄國(代國)逃跑,高皇帝剝奪頃王的封國,為的是處理事情合乎法度;濟北國舉兵造反,皇帝派兵鎮壓,為的是安定天下。因此從上古時,周、齊采取的行動,到秦、漢,今天采取的措施,為了國家安危,處理親人間的關係,是何等殘酷,大王不了解這些,卻倚仗著與皇帝哥哥有著骨肉親情,即恣意妄為,這樣做是不對的。逃到諸侯國的人,或者依附他人的俠客,收容、窩藏罪犯的,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現在躲在大王王府裏的罪犯,主管官吏要負主要責任。諸侯國中子弟擔任官吏的,在諸侯國內,由禦史大夫主管;從軍擔任軍吏的,由諸侯國中尉主管;客人出入殿門的,由衛尉大行令主管;從蠻夷歸降,以及還沒有報上戶籍的,要及時上報戶籍,由諸侯國內史和縣令主管。想要推諉塞責,不負責任是不行的。大王如果仍然不思悔改,朝廷一旦派人到大王的王府中來搜查,查辦諸侯國相以及下屬官員,到那時大王該怎麼辦?拋棄父親的基業,想做一位布衣百姓,自己任命的寵臣因為犯法,而被朝廷誅殺,讓天下人恥笑,讓先帝的聖德蒙羞,臣真地為大王這樣做,感到不值。

大王應該馬上改弦易轍,上書謝罪,說:“臣不幸從小失去先帝,缺少父母親的教育,呂氏當政時期,常受到死亡威脅。陛下繼位以來,臣辜負了皇帝的聖恩,驕橫不法,行為多有不軌。反思犯下的罪行,常感到惶恐,現在跪拜在地,等待皇帝處罰。”皇帝聽到大王有這樣的認識態度,一定會很高興。大王與皇帝,兄弟間能夠歡欣喜悅,群臣百姓也會為此而感到高興,因此而延年益壽;上下相宜,海內祥和。希望大王能夠認真思考,及早采取行動。如果遲疑不決,一旦大禍臨頭,將追悔莫及。

淮南王看了諫書,心中很不高興。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曆王令男子但等七十餘人與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密謀,乘坐四十輛馬車返回穀口縣,派人出使閩越、匈奴。事情被查覺,朝廷要治罪,文帝派出使臣召淮南王進京。

淮南王到了長安,丞相張蒼、典客馮敬代理禦史大夫,與宗正、廷尉一起上奏:“劉長不遵守先帝製定的法令,不接受天子詔命,在諸侯國內恣意妄為,模仿天子使用的黃屋蓋乘輿,擅自製定法令,廢止漢法。私自設置官吏,讓郎中春擔任國相,招攬其它諸侯國的人以及逃亡的罪犯,為他們提供藏匿的住所,幫助他們組織家庭,賜予他們財物爵祿田宅,爵位高的可以達到關內侯,給予二千石的待遇。大夫但、士人伍開章等七十人與棘蒲侯的太子柴奇密謀造反,妄圖危害漢朝的宗廟社稷,密謀出使閩越和匈奴,陰謀起兵造反。事情被發覺,長安尉奇等前往逮捕伍開章,劉長竟然窩藏罪犯,與原中尉簡忌密謀,將伍開章殺人滅口,準備好棺槨衣衾,埋葬在肥陵縣,欺騙朝廷派來的官吏,說‘不知道在那裏。’又修建假墳,樹立標誌,寫上‘開章死,葬在這裏。’劉長本人殺害無辜者一人:命令官吏殺害無辜者六人;為逃亡的罪犯提供幫助,把無辜的人拿來頂替罪犯殺頭,擅自給人定罪,不經過朝廷批準,即判處城旦以上罪行的有十四人;擅自赦免罪犯死罪的有十八人,判處城旦舂以下罪犯的有五十八人;擅自賞賜關內侯爵位以下的有九十四人。前些時候劉長生病,陛下為他的病情感到擔憂,派出使者賜予劉長棗脯、幹肉,劉長竟然拒絕拜見使者。南海國遷徙在廬江郡內的百姓造反,淮南國官吏鎮壓此次造反。陛下派出使者賜予五十匹絲帛,慰勞平叛的官吏。劉長竟然拒絕接受,還說‘沒有辛苦的人。’南海王織向皇帝上書,向皇帝獻上玉璧、絲帛,簡忌竟然擅自燒掉上書,向皇帝隱瞞此事。朝廷的官吏要懲治簡忌,劉長卻留住簡忌,欺騙朝廷來的使者,說‘簡忌生病’。劉長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應當判處殺頭示眾罪,臣等奏請按照漢法執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