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溝洫誌第九(1 / 3)

《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5,\"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1},\"quote_content\":\"《漢書》reference_book_ids\":[6833642805068303374,721773691574157625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0,\"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quote_content\":\"《史記》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6,\"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quote_content\":\"《四書五經》reference_book_ids\":[722072370793991684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卷二十九溝洫誌第九

《尚書·夏書》中記載:大禹治水十三年,路過家門而不入。在陸地上以車代步,在水上以船代步,在泥沼中以橇(qiāo)車代步,在山上以檋(jú)鞋助行,將治理過的天下,劃分為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在治理山河的過程中,大禹率領著民眾,移動山丘,疏浚江河,將治理過的土地,按照土壤肥瘠,製定出朝貢製度,詔令各州,將應該繳納的貢賦,按照製度送往京師。開鑿出京師通往九州的道路。在重要的江河湖海,修堤築壩,測量出大山標高。但對於黃河汛期帶來的水害,卻始終不能根除,每當汛期到來時,黃河水泛濫,即會衝毀堤壩,淹沒農田,衝垮房屋。在曆史上,黃河始終是中華民族必須麵對的大河。如何馴服黃河,是夏禹世代最重要的政務,大禹率領人民,首先從黃河上遊治理,從青海的積石山疏浚河道,讓黃河沿著河道順利地流向下遊的龍門山,向南抵達華陰縣,再向東抵達底柱山,流經孟津,在此彙入洛水,而後黃河流至大伾山。大禹認為,黃河水從高原上下來,水流湍急,洶湧澎湃,在流經下遊時,水勢趨緩,水流減速,黃河水攜帶著大量的泥沙沉積下來,使得洪水流經平原時,難以疏導,雖然經過多次治理,仍然難以徹底根除水患。於是在黃河下遊,大禹將黃河分出兩條河道,加快黃河洪水下泄的速度,北邊較高的地帶,通過洚水(淇河),流進大陸澤,而後再分出九條河道,在迎河彙聚起來,最終將黃河水順利地導入勃海。至此,九條大江、大河得到疏浚、導流,留出九個大的湖澤,作為洪水到來時,蓄積洪水的滯洪區,同時修築堤壩攔蓄洪水,華夏民族最終解除了水患的威脅,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大禹治水,為華夏民族帶來的福祉,萬世得以享用,其功勳彪炳史冊,是三代治理中國,立下的第一大功。

(注:中華書局出版的《四書五經》,在今文《尚書·夏書》中,沒有以上內容;《史記》、《漢書》均引用《尚書·夏書》這部分內容,可見古文《尚書·夏書》所載內容是真實的。)

到了後世,百姓從滎陽以下,轉向東南,開鑿出一條新的人工河道,名字叫做鴻溝,將黃河水與淮河水貫通,連接宋、鄭、陳、蔡、曹、衛等諸侯國,這樣就可以將濟河、汝河、淮河、泗河水係聯通起來。在楚國,百姓在西部開鑿出一條新的人工河道,連通漢川與雲夢澤間的水係;在東部地區,開鑿出一條人工運河,叫做邗(hán)溝,打通長江與淮河水係。吳地的百姓從此可以通過運河,順利地抵達三江、五湖。在齊國,百姓挖掘出人工河道,打通淄水與濟水間的聯係。在蜀郡,秦國的蜀郡太守李冰,率領百姓鑿通離堆,將岷江水害巧妙地轉化為水利,岷江水通過兩條水道,成功地引向成都平原。這條人工渠道既可以行舟,還可以灌溉當地農田,通過岷江水的自流灌溉,農業生產獲得極大便利。還有其它開鑿灌渠引水的例子,百姓將江河中的水流,按照需要,引至它應該去的地方,用以灌溉農田,用以行舟,這樣的溝渠還有很多很多,難以詳細舉例。

戰國時期,魏文侯(公元前445-前396年)任命西門豹為鄴縣令,西門豹在鄴縣興修水利,有著很好的政聲。及至魏文侯的曾孫——魏襄王(公元前318-前296年)繼位,襄王與群臣在飲酒時,向群臣祝酒,襄王說:“祝願我的臣子們,能像當年的西門豹一樣,為當地的百姓興利除害!”官員史起站起來說:“魏國的土地政策,是每家農戶擁有一百畝農田,在鄴縣,百姓卻能夠擁有二百畝,這本身就說明鄴縣的土地瘠薄。漳河水流經鄴縣,西門豹不能很好地利用漳河水灌溉,這還不能算是明智。知道利用,不能因勢利導地興修水利,造福百姓,這還不能算是仁政。在仁與智兩個方麵,西門豹做得均不夠,怎麼能作為我們的榜樣!”魏襄王於是起用史起,讓史起擔任鄴縣令,史起在鄴縣上任後,大力開發漳河水,利用水渠灌溉農田,鄴縣從此在魏國的河內郡成為最富庶的地方。百姓為之作歌道:“鄴縣有賢令兮名史公,漳河灌溉兮利於農,千年堿地兮稻香送。”

再後來,韓國知道秦人喜歡興修水利,以興修水利為名,向秦國派出間諜,想以此來疲敝秦國國力,使得秦國沒有更多的精力向東討伐韓國。韓國派出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遊說秦王,在涇河上開鑿出灌渠,從中山向西引水,灌渠一直修至瓠口。這條人工灌渠,一路沿著北山,向東注入洛水,長度達三百餘裏,用這條人工灌渠輸送河水,灌溉關中農田。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秦王發覺了鄭國此行的目的,要殺掉鄭國。鄭國說:“在開始時,臣到秦國來,的確是作為一名間諜,以修建灌渠為名,使得秦國國力疲敝。然而這條人工灌渠一旦修成,它的作用將會為秦國帶來無窮的利益。臣是為延長韓國不被滅亡的命運前來修渠,無非是延長了幾年時間,但是灌渠一旦修成,則會為秦國帶來萬世的利益。”秦王聽了鄭國的辯白,認為他說的話很有道理,於是詔令鄭國將灌渠修完。這條人工灌渠修成後,引來的河水淤灌了低窪的鹽堿地,使得受到鹽堿影響的四萬餘頃瘠薄農田。有了充分地水源保證,每畝的糧食產量,平均達到一鍾。從此後,關中沃野千裏,旱無凶年,秦國變得更加富強,以此為資本,秦國很快兼並了六國,統一天下,秦人為此稱這條人工灌渠為鄭國渠。

漢立國三十九年後,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冬天十二月,黃河在酸棗縣(今河南延津縣)決堤,向東衝垮了金堤,東郡動員無數的人力物力,最終將決口堵上。

又經過三十六年,在孝武帝元光年間(公元前134-前129年),黃河又一次在瓠子口(在河南濮陽西南)決堤,大水衝向東南,淹沒巨野縣,繼而黃河改道,奪淮河、泗水下泄入海。武帝當時派出汲黯、鄭當時,組織大量的百姓和刑徒,堵塞決口,可是堵上的決口隨即又被洪水衝垮。在當時,武安侯田蚡在朝中擔任丞相,田蚡的食邑在鄃縣(在今天的山東)。鄃縣在黃河北邊,黃河向南決口,鄃縣沒有遭受損失,田蚡的食邑沒有受到影響,收成仍然很好。田蚡於是向武帝諫言,田蚡說:“江河決堤是常有之事,這是上天的安排,很難以人力來改變,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決口勉強堵塞,這不符合上天的意願。”還有一些望氣的術士,用陰陽學說做出同樣的解釋,致使黃河潰堤決口遲遲不能堵上。

在當時,鄭當時在朝中擔任大司農,鄭當時說:“在過去,崤山以東運往長安的漕米,沿著渭河而上,抵達關中時間長達六個月,漕運才能結束;整個漕運航程長達九百餘裏,在漕運途中還經常會遇到河道淤塞,航船難行的情況。如果從渭河上開鑿出一條運河通往長安,沿著終南山走向,航程將會縮短至三百裏。航程縮短,便於漕運,估計抵達長安的時間可以縮短一半,隻用三個月就行;除了漕運便利,運河水還可以為沿途一萬餘頃農田,提供水利灌溉。這樣做既減少了漕運人力物力上的花費,又使得關中農田得到豐沛的水源灌溉,因此而獲得更好的收成。”武帝聽了後,認為這個建議很好,於是詔令齊國人水力專家徐伯負責此事,沿途做出標記,征發數萬名民工,挖掘河漕,三年時間,工程完成。用新的運河實施漕運,果然像鄭當時所講的,為航運和水利灌溉均帶來便利。再後來,借助運河水實施運輸的地方越來越多,沿著運河走向的兩岸百姓,同時獲取了極大的灌溉便利。

再後來河東郡太守番係上書,番係說:“漕運從崤山以東向西起運,每年漕運的糧食達一百餘萬石,長途運輸需要經過底柱山,其航程艱險,難以描述,這樣的漕運風險太大,而且花費很多。假若修築河渠引來汾河水灌溉皮氏縣、汾陰縣內的農田,再引出黃河水灌溉汾陰縣、蒲阪縣下麵的農田,每年估計可以保證五千頃良田旱澇保收。此前這些地方是黃河邊上的棄地,百姓在此地放牧割草,假若興修了水利,使得該地域變成旱澇保收的良田,估計每年可以收獲二百萬石糧食。而後將收獲的糧食沿著渭河漕運,與從崤山以東漕運來的糧食並無區別,卻避免了航船經過底柱山時遇到的危險,還可以減少花費。”武帝認為這個想法很好,於是征發數萬民工,開始挖掘人工運河,用以灌溉沿運河兩岸的農田。又過去幾年時間,黃河改道,修建的人工渠道無水可引,在當地種田的百姓,連撒下來的種子都無法收回。又過了幾年,黃河以東的這條人工渠道隻好廢棄,朝廷將開墾的農田賜予遷徙至此地的越國人,武帝詔令少府隻是象征性地收繳一點秸稈,作為田賦。

再後來又有人上書,要在褒斜道修築道路,用來漕運糧食,武帝將建議交予禦史大夫張湯處理。張湯經過調查,認為:“從陳倉道抵達蜀郡,陳倉道上有許多坡道,而且路途遙遠。如果修築道路穿越褒斜道,可以減少坡道,還可以近四百餘裏路;褒水通向沔水,斜水通向渭水,可以行船,用來實施漕運。從秦嶺以南向上沿著沔水進入褒水,實施漕運,褒水抵達斜水,中間仍有一百餘裏,可以用車輛轉運,而後從斜水向下,抵達渭水。這樣一來,漢中郡的糧食,即可以沿著水路進入關中,崤山以東的漕運,沿著沔水上行,漕運的糧食不加限製,比沿著黃河經過底柱山運上來更為方便。而且褒水、斜水沿途的木材、箭竹非常豐富,可以利用,與巴郡、蜀郡一樣。”聽了分析,武帝認為這個建議很好。任命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郡太守;征發幾萬民工,沿著褒水、斜水,修築五百餘裏通道。道路果然方便,近了許多,但是河水流速湍急,而且水中岩石嶙峋,不利於航行,不適宜漕運。

再以後嚴熊又上書,說:“臨晉縣百姓願意鑿通洛水,用以灌溉重泉縣以東一萬餘頃的瘠薄農田。如果工程成功,用渠水灌溉,每畝地可以收獲十石糧食。”武帝於是征發一萬民工,挖掘水渠,從徵縣引出洛河水,河渠修至商顏山下。沿岸河堤不穩固,常出現塌方,於是民工又采取鑿井的方法,最深的豎井,向下可以深達四十餘丈。沿途豎井相通,井下渠水流動。洛河水從地下穿越,經過商顏山,向東抵達距離山嶺十幾裏遠的地方。井渠結合的挖掘水渠方式,從此得以應用。由於在地下深掘水渠,挖出大量的龍骨,人們將這條開鑿出的河渠,稱為龍首渠。前後經曆十幾年時間,河渠全線貫通,但並沒有使得當地的農業生產出現大的改觀。

自從黃河在瓠子決口,此後二十餘年,糧食生產一直不穩定,甚至於出現連續幾年的歉收,梁地、楚地情況更為嚴重。武帝趁著封禪泰山的機會,沿途祭祀山川,第二年(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幹旱少雨。武帝派出使者汲仁、郭昌征發幾萬民工,負責封堵黃河二十幾年前的瓠子決口。武帝來到萬裏沙,祭祀天地,接著到黃河決堤的地方,將白馬、玉璧沉入河中,詔令群臣從宮中侍從到將軍以下,全部要背負柴草,參加封堵決口的工程。在當時,東郡百姓以燒草炊飯,可以用來堵塞決口的薪草很少,而下邊淇園裏的竹子,卻是很好的封堵材料。武帝來到黃河決口處,痛感瓠子決口竟然這麼多年沒有封堵成功,武帝寫下詩歌,詩歌中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