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八下 地理誌第八下(2 / 3)

蒼梧郡,武帝元鼎六年拓邊設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新廣郡,屬於交州,郡內設有離水關卡。有戶口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九戶,有人口十四萬六千一百六十。轄有十個縣:廣信縣,王莽改名稱為廣信亭。謝沐縣,縣內設有關卡。高要縣,縣內設有鹽官。封陽縣。臨賀縣,王莽改名稱為大賀縣。端溪縣。馮乘縣。富川縣。荔蒲縣,縣內設有荔平關。猛陵縣,縣內有龍山,是合水的發源地,合水向南流至布山縣,入海,王莽改名稱為猛陸縣。

交趾郡,武帝元鼎六年拓邊設立,屬於交州。有戶口九萬二千四百四十,有人口七十四萬六千二百三十七。轄有十個縣:羸塿縣,縣內設有羞官。安定縣。苟屚(lóu)縣。麋泠縣,縣內有郡都尉治所。曲陽縣。北帶縣。稽徐縣。西於縣。龍編縣。朱鳶縣。

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拓邊設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桓合郡,屬於交州。有戶口一萬五千三百九十八戶,有人口七萬八千九百八十。轄有五個縣:徐聞縣。高涼縣。合浦縣,縣內設有關卡,王莽改名稱為桓亭。臨允縣,縣內有牢水向北流至高要縣後,彙入鬱水,流經三個郡,流程五百三十裏,王莽改名稱為大允縣。朱盧縣,縣內有郡都尉治所。

九真郡,武帝元鼎六年拓邊設立。郡內有小河流五十二條,流經八千五百六十裏。有戶口三萬五千七百四十三,有人口十六萬六千零一十三。郡內設有界關卡。轄有七個縣:胥浦縣,王莽改名稱為歡成縣。居風縣。都龐縣。餘發縣。鹹歡縣。無切縣,縣內設有郡都尉治所。無編縣,王莽改名稱為九真亭。

日南郡,是秦朝原來設置的象郡,武帝元鼎六年拓邊設立,而後將名稱更改為日南郡。郡內有小河流十六條,流經三千一百八十裏。屬於交州。有戶口一萬五千四百六十戶,有人口六萬九千四百八十五。轄有五個縣:朱吾縣。比景縣。盧容縣。西卷縣,有河流入海,縣內有竹林,可以製作手杖,王莽改名稱為日南亭。象林縣。

趙國,原來是秦朝的邯鄲郡,高帝四年設置為趙國,景帝三年,重新改回邯鄲郡,景帝五年,再次設置為趙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桓亭郡,屬於冀州。有戶口八萬四千二百零二戶,有人口三十四萬九千九百五十二。轄有四個縣:邯鄲縣,縣內有堵山,是牛首水的發源地,牛首水向東流入白渠,趙敬侯從中牟縣遷徙至此地。易陽縣。柏人縣,王莽改名稱為壽仁縣。襄國縣,是古時候的邢國,縣內有西山,是渠水的發源地,渠水向東北流至任縣後,彙入浸水,還有蓼水、瀉水,均向東流至朝平縣後,彙入湡水。

廣平國,武帝征和二年,設置為平幹國,宣帝五鳳二年,恢複為廣平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富昌郡。屬於冀州。有戶口二萬七千九百八十四,有人口十九萬八千五百五十八。轄有十六個縣:廣平縣。張縣。朝平縣。南和縣,縣內有列葭水向東彙入(si)水。列人縣,王莽改名稱為列治縣。斥章縣。任縣。曲周縣,武帝建元四年設置,王莽改名稱為直周縣。南曲縣。曲梁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直梁縣。廣鄉縣。平利縣。平鄉縣。陽台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廣年縣,王莽改名稱為富昌縣。城鄉縣。

真定國,武帝元鼎四年設置,屬於冀州。有戶口三萬七千一百二十六戶,有人口十六萬八千六百一十六。轄有四個縣:真定縣,原來是東垣縣,高帝十一年改名,王莽改名稱為思治縣。稿城縣,王莽改名稱為稿實縣。肥累縣,在古時候是肥子國。綿曼縣,縣內有斯洨水渠首,引入太白渠,向東流至鄡(qiao)縣後,彙入漳河,王莽改名稱為綿延縣。

中山國,高帝時為郡,景帝三年,改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常山郡,屬於冀州。有戶口十六萬零八百七十三戶,有人口六十六萬八千零八十。轄有十四個縣:盧奴縣。北平縣,縣內有徐水向東流到高陽縣彙入博水,縣內有盧水,流至高陽縣後,彙入博河,縣內設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善和縣。北新成縣,桑欽認為易水從西北流出,向東彙入滱水,王莽改名稱為朔平縣。唐縣,縣內有堯山,在縣的南邊,王莽改名稱為和親縣。深澤縣,王莽改名稱為翼和縣。苦陘縣,王莽改名稱為北陘縣。安國縣,王莽改名稱為興睦縣。曲逆縣,縣內有蒲陽山,是蒲水的發源地,向東彙入濡水,縣內還有蘇水,也向東彙入濡水,王莽改名稱為順平縣。望都縣,縣內有博水向東流至高陽縣後,彙入滱水,王莽改名稱為順調縣。新市縣。新處縣。毋極縣。陸成縣。安險縣,王莽改名稱為寧險縣。

信都國,景帝二年,設置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恢複為信都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新博郡,屬於冀州。有戶口六萬五千五百五十六戶,有人口三十萬四千三百八十四。轄有十七個縣:信都縣,是諸侯王的國都,原來的章河、滹沱河均在縣的北邊,向東流入大海,《禹貢》中記載,絳水也流入大海,王莽改名稱為新博亭。曆縣,王莽改名稱為曆寧縣。扶柳縣。辟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樂信縣。南宮縣,王莽改名稱為序下縣。下博縣,王莽改名稱為閏博縣。武邑縣,王莽改名稱為順桓縣。觀津縣,王莽改名稱為朔定亭。高隄(dī)縣。廣川縣。樂鄉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樂丘縣。平隄(dī)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桃縣,王莽改名稱為桓分縣。西梁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昌成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東昌縣,是漢朝列侯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田昌縣。修縣,王莽改名稱為修治縣。

河間國,原來是趙國的一部分,文帝二年,分出來設置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朔定郡。有戶口四萬五千零四十三戶,有人口十八萬七千六百六十二。轄有四個縣:樂成縣,縣內有滹沱河支流,引出滹沱河水,向東流至東光縣後,再次彙入滹沱河,王莽改名稱為陸信縣。侯井縣。武隧縣,王莽改名稱為桓隧縣。弓高縣,縣內有滹沱河支流,引出滹沱河水,向東流至平舒縣後,彙入大海,王莽改名稱為樂成縣。

廣陽國,高帝時設置為燕國,昭帝元鳳元年,改為廣陽郡,宣帝本始元年,再次設置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廣有郡。有戶口二萬零七百四十戶,有人口七萬零六百五十八。轄有四個縣:薊縣,原來屬於燕國,周代初年是召公的封國,王莽改名稱為伐戎縣。方城縣。廣陽縣。陰鄉縣,王莽改名稱為陰順縣。

甾川國,原來是齊國一部分,文帝十八年,分出來設置為諸侯國,後來合並到北海郡。有戶口五萬零二百八十九戶,有人口二十二萬七千零三十一。轄有三個縣:劇縣,縣內有義山,是蕤(rui)水的發源地,蕤水向北流至壽光縣後,彙入大海,王莽改名稱為俞縣。東安平縣,縣內有菟頭山,是女水的發源地,女水向東北流至臨甾縣後,彙入矩定水。樓鄉縣。

膠東國,原來是齊國的一部分,高帝元年,項羽分出來設置為諸侯國,高帝元年五月,又重新合並到齊國,文帝十六年,分出來作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鬱秩郡。有戶口七萬二千零二戶,有人口三十二萬三千三百三十一。轄有八個縣:即墨縣,縣內有天室山祠廟,王莽改名稱為即善縣。昌武縣。下密縣,縣內有三石山祠廟。壯武縣,王莽改名稱為曉武縣。鬱秩縣,縣內設有鐵官。挺縣。觀陽縣。鄒盧縣,王莽改名稱為始斯縣。

高密國,原來是齊國的一部分,文帝十六年,分出來設置為膠西國,宣帝本始元年,改名為高密國。有戶口四萬零五百三十一戶,有人口十九萬二千五百三十六。轄有五個縣:高密縣,王莽改名稱為章牟縣。昌安縣。石泉縣,王莽改名稱為養信縣。夷安縣,王莽改名稱為原亭。成鄉縣。王莽改名稱為順成縣。

城陽國,原來是齊國的一部分,文帝二年,分出來設置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莒陵郡,屬於兗州。有戶口五萬六千六百四十二戶,有人口二十萬五千七百八十四。轄有四個縣:莒縣,是古代春秋時的諸侯國,盈姓,經曆三十世被楚國所滅,是少昊氏的後裔,縣內設有鐵官,王莽改名稱為莒陵縣。陽都縣。東安縣。慮縣,王莽改名稱為著善縣。

淮陽國,高帝十一年,設置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新平郡,屬於兗州。有戶口十三萬五千五百四十四戶,有人口九十八萬一千四百二十三。轄有九個縣:陳縣,是古時候的諸侯國,舜的後裔居住在此地,這裏也是胡公的封國,後來被楚國所滅亡,楚頃襄王從郢都遷徙至此地,王莽改名稱為陳陵縣。苦縣,王莽改名稱為賴陵縣。陽夏縣。寧平縣。扶溝縣,縣內有渦水渠首,引出狼湯渠,狼湯渠向東流至向縣後,彙入淮河,流經三個郡,行程一千裏。固始縣。圉縣。新平縣。柘縣。

梁國,原來是秦國的碭郡,高帝五年,設置為梁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陳定郡,屬於豫州。有戶口三萬八千七百零九戶,有人口十萬六千七百五十二。轄有八個縣:碭縣,縣內有山出產文石,王莽改名稱為節碭縣。甾(zai)縣,在古時候是戴國,王莽改名稱為嘉榖縣。杼秋縣,王莽改名稱為予秋縣。蒙縣,縣內有獲水渠首,引出甾獲渠,渠水向東北流至彭城縣後,彙入泗水,流經五個郡,流程五百五十裏,王莽改名稱為蒙恩縣。已氏縣,王莽改名稱為已善縣。虞縣,王莽改名稱為陳定亭。下邑縣,王莽改名稱為下洽縣。睢陽縣,是古代春秋時的宋國,是商朝遺民微子的封國,《禹貢》中記載,縣內有盟諸澤,在縣的東北麵。

東平國,原來是梁國的一部分,景帝中元六年,分出來設置為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將名稱更改為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改立為東平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有鹽郡,屬於兗州。有戶口十三萬一千七百五十三戶,有人口六十萬七千九百七十六。郡內設有鐵官。轄有七個縣:無鹽縣,縣內有郈鄉,王莽改名稱為有鹽亭。任城縣,是古時候的任國,太昊氏的後裔居住在此地,風姓,王莽改名稱為延就亭。東平陸縣。富城縣,王莽改名稱為成富縣。章縣。亢父縣,縣內有詩亭鄉,原來是古時候的詩國,王莽改名稱為順父縣。樊縣。

魯國,原來是秦國的薛郡,高後元年,設置為魯國,屬於豫州。有戶口十一萬八千零四十五戶,有人口六十萬七千三百八十一。轄有六個縣:魯縣,是古時候周公兒子伯禽的封國,有戶口五萬二千,郡內設有鐵官。卞縣,縣內有泗水流向西南,流至方與縣後,彙入濟水,流經三個郡,行程五百裏,是青州的主要大河。汶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汶亭。蕃縣,縣內有南梁水向西流,流至胡陵縣後,彙入濟水。騶縣,是古代春秋時的邾國,曹姓,經曆二十九世後,被楚國所滅亡,縣內有峰山,在縣的北邊,王莽改名稱為騶亭。薛縣,是夏代的車正奚仲的封國,後來遷徙至邳地,商湯的丞相仲虺的封國也在此地。

楚國,高帝設置的封國,宣帝地節元年,將名稱更改為彭城郡,宣帝黃龍元年,恢複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和樂郡。屬於徐州。有戶口十一萬四千七百三十八戶,有人口四十九萬七千八百四。轄有七個縣:彭城縣,是古時候彭祖的封國,有戶口四萬零一百九十六戶,縣內設有鐵官。留縣。梧縣,王莽改名稱為吾治縣。傅陽縣,是古時候的偪(bī)陽國,王莽改名稱為輔陽縣。呂縣。武原縣,王莽改名稱為和樂亭。甾丘縣,王莽改名稱為善丘縣。

泗水國,原來屬於東海郡,武帝元鼎四年,分出來設置為泗水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水順郡。有戶口二萬五千零二十五戶,有人口十一萬九千一百一十四。轄有三個縣:淩縣,王莽改名稱為生夌縣。泗陽縣,王莽改名稱為淮平亭。於縣,王莽改名稱為於屏縣。

廣陵國,高帝六年屬於荊州,高帝十一年,屬於吳國的一部分,景帝四年,將名稱更改為江都郡,武帝元狩三年,設立為廣陵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江平郡,屬於徐州。有戶口三萬六千七百七十三戶,有人口十四萬零七百二十二。郡內設有鐵官。轄有四個縣:廣陵縣,江都易王劉非、廣陵厲王劉胥均在此地設過諸侯國都,屬於鄣郡,不屬於吳地,王莽改名稱為安定郡。江都縣,縣內有江水祠廟,還有渠水首,引出長江水,渠水向北流至射陽縣後,彙入射陂湖。高郵縣。平安縣,王莽改名稱為社鄉縣。

六安國,原來是楚國的一部分,高帝元年,項羽分出來設置為衡山國,高帝五年,屬於淮南國,文帝十六年,又屬於衡山國,武帝元狩二年,分出來設立為六安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安風郡。有戶口三萬八千三百四十五戶,有人口十七萬八千六百一十六。轄有五個縣:六縣,在古時候是諸侯國,皋繇的後裔居住在此地,偃姓,被楚國所滅亡,縣內有如溪水渠首,引出沘水,渠水向東北流至壽春縣後,彙入芍陂鄉。蓼縣,在古時候是諸侯國,皋繇的後裔居住在此地,春秋戰國時被楚國所滅亡。安豐縣,《禹貢》中記載,縣內有大別山,在縣的西南方,王莽改名稱為美豐縣。安風縣,王莽改名稱為安風亭。陽泉縣。

長沙國,原來是秦朝的郡,高帝五年,設置為諸侯國,王莽將名稱更改為填蠻郡,屬於荊州。有戶口四萬三千四百七十戶,有人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五。轄有十三個縣:臨湘縣,王莽改名稱為撫睦縣。羅縣。連道。益陽縣,縣內有湘山,在縣的北邊。下雋縣,王莽改名稱為閏雋縣。攸縣。酃縣。承陽縣。湘南縣,《禹貢》中記載,衡山在縣的東南方,這是荊州的名山。昭陵縣。茶陵縣,縣內有泥水流向西,彙入湘江,流程七百裏,王莽改名稱為聲鄉縣。容陵縣。安成縣,縣內有廬水向東流,流至廬陵縣後,彙入湖漢水(贛江),王莽改名稱為思成縣。

秦朝的京師稱為內史,秦朝將天下分為三十六個郡。漢朝建國以後,感到秦朝設置的郡太大,此後加以調整,同時封了一些諸侯國。武帝開疆拓土,在國土的三麵開拓邊疆。高祖建國以後,在秦郡原來設置的基礎上,增加了二十六個郡和諸侯國。文帝、景帝各增加了六個郡和諸侯國。武帝增加了二十八個郡和諸侯國。昭帝增加了一個郡。到了孝平帝(公元1-5年),全國共有郡、諸侯國一百零三個,縣邑一千三百一十四個,道三十二個,漢朝列侯封國(邑)二百四十一個。漢朝成為一個東西寬九千三百零二裏,南北長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裏的大國。全國的土地麵積,總共有一萬萬四千五百一十三萬六千四百零五頃。其中一萬萬零二百五十二萬八千八百八十九頃作為城鎮、住宅、道路,這其中還包括山川林澤,這些土地不能用來開墾農田。剩下來的土地麵積,還有三千二百二十九萬零九百四十七頃,這些土地可以開墾為農田。其中大多數土地還沒有開墾出來,已經開墾出來確定為農田的有八百二十七萬零五百三十六頃。所有的民戶,已經統計上來的數字,有一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零六十二戶,全國所有的人口,已經統計上來的數字,有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漢朝無論從人口到土地,達到極盛時期。

人們常說,人具有五種品性(仁、義、禮、智、信),人們的性情,或剛、或柔、或緩、或急,具有很大地差異,人們講話的方言也不同。所有這些,均受著水土、風氣、地域的影響,人們稱這些差異為民風;對待事物,人們有著好惡取舍,還有著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這些均可以通過教化來加以改變。同樣,這些也與君王的倡導、好惡有著一定聯係,人們稱這些行為方式為民俗。孔子說:“移風易俗,沒有比音樂更為有效的。”意思是說,聖王在上,掌握著民眾的道德教化,移其本,易其末,將天下混為一統,稱為中和,而後通過禮儀,實施教化。漢代承接百王,國土麵積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和變化,民眾的遷徙已經成為常態,在成帝朝,劉向就各地的民風、民俗,做過詳細的研究和評論,丞相張禹派遣丞相府掾史穎川郡人朱贛,將各地的民風、民俗,加以分類整理,已有的資料還不是十分完備,將已有的資料整理出來,作為地理誌的末篇,記錄在下麵。

秦地,在天文上屬於東井宿、輿鬼宿的分野。它的邊界從原弘農郡的關卡向西,有京兆、扶風、馮翊、北地郡、上郡、西河郡、安定郡、天水郡、隴西郡。向南有巴郡、蜀郡、廣漢郡、犍為郡、武都郡。再向西有金城郡、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向西南有牂柯郡、越雟郡、益州郡。這些地方原來均屬於秦地。

秦的先祖是伯益,來自於顓頊帝的後裔。在堯的時代,伯益協助大禹治水,再後來擔任舜帝的朕虞,負責管理撫育草木鳥獸,舜帝賜予伯益家族姓氏為贏氏。贏氏經曆了夏代、殷代,其後人被封為諸侯。到了周代,贏氏家族中有名人造父。造父善於駕車、馴馬,造父訓出了華騮、綠耳寶馬,受到周穆王重用,被封在趙城。造父的後代子孫中也有以地域為姓氏,趙氏即是其中一支。再後來,贏氏家族中又有了名人非子,為周孝王在汧水、渭水之間牧馬。周孝王說:“你們的先祖伯益負責撫育鳥獸,子孫應該繁榮昌盛。”周孝王將非子封為附庸,食邑在秦地,今天隴西的秦亭、秦穀即是當年非子的食邑。到了非子的玄孫——秦莊公時代(公元前821-前778年),秦國打敗西戎,占領西戎的領地。到了秦莊公的兒子——秦襄公時代(公元前777-前766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殺,周平王被迫向東遷徙至洛邑建都。秦襄公率領軍隊護駕周平王有功,周平王將岐地、酆地賜予秦國,從此秦國進入諸侯國行列。又經曆八世,到了秦穆公時代(公元前659-前621年),秦國開始稱霸,秦國東邊以黃河為界。又經曆十餘世,到了秦孝公(公元前361-前338年)時代,秦孝公重用商君,廢除井田製,實行阡陌製,秦國鼓勵耕戰,劃分阡陌,麵對崤山以東的諸侯國,在中國西部稱雄。到了秦孝公的兒子——秦惠公(公元前337-前311年)時代,秦國國君開始稱王,秦國此時已經奪取上郡、黃河以西地區。到了秦孝公的孫子——秦昭王(公元前306-前251年)時代,秦國繼續開疆拓土,奪取巴郡、蜀郡,滅亡東西周,獲取周王室的九座寶鼎。到了秦昭王的曾孫——嬴政(公元前246-前210年)時代,秦國兼並六國,統一天下,秦王將名稱更改為皇帝,憑借著秦國雄厚的實力,秦始皇耀武揚威,焚書坑儒,自以為才智、能力無邊。到了始皇帝的兒子——胡亥(公元前209-前207年),天下隨即大亂,秦朝被推翻。

原來的秦地,《禹貢》中記載,擁有雍、梁二州,《詩·風》中的國風,有秦風、豳風。當初周人的始祖後稷,封在斄(tai)地,後世的公劉遷徙至豳(bin)地。再後來,太王遷徙至岐地。周文王經營酆地,周武王經營鎬地。秦地人民具有先王的遺風,熱愛稼穡,專心務農。《詩經·豳風》中記載,秦地的國民經濟,農桑畜牧,可謂是繁榮昌盛。秦地有鄠縣、杜縣的竹林,有終南山的檀木、柘木,秦地號稱陸上、水中物產,應有盡有,是九州中的膏腴之地。秦始皇初年,鄭國幫助秦人修建鄭國渠,引來涇水灌溉農田,秦地的關中一帶,遂變成沃野千裏。秦地的民眾生活富裕,國家強盛。漢朝建國以後,高帝將國都設置在秦地的長安,將戰國時六大諸侯國中的富豪貴族大姓,還有各位功臣的眷屬,遷徙至長陵(高帝的陵寢)縣居住,齊國有田氏,楚國有昭氏、屈氏、景氏。他們的後代子孫,此後以秦地為家。漢朝後世皇帝循例將二千石官員,各個郡、諸侯國中有錢有勢的富人、地方上的豪強,隨同家眷遷徙至各個皇陵縣居住,一直到孝宣帝朝。其目的是為了強幹弱支,控製天下豪強,並不是要他們來守護皇陵。從此,秦地的百姓可謂是五方雜處,風俗迥異。遷徙來的是官宦,傳統中有著詩書傳家的,其後代子孫們則喜歡讀書,講究禮儀。遷徙來的是富豪貴族,家中富有的,其後代子孫們則喜歡經商牟利,有很多人從事商業貿易。遷徙來的是豪強俠客的,其後代子孫們則喜歡遊俠,有很多人結交奸人。因為秦地有終南山,終南山靠近夏陽縣,一些輕薄子弟甚至會甘冒風險,作奸犯科,還有些人最終淪為盜賊,成為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加上郡、諸侯國中來的人,有些人家的子孫遊手好閑,不事農業,喜歡經商的人家,通過貿易牟取財利。列侯貴戚子弟中很多人僭越製度,競相攀比車輛、服飾,秦地的民眾也紛紛效仿,以不夠奢靡為恥,婚喪嫁娶,窮奢極欲,為死人殯殮送葬的物品極其奢華。

天水郡、隴西郡,當地有高山,山上多出產木材,民眾喜歡以木板建造房屋。安定郡、北地郡、上郡、西河郡,靠近戎狄,民眾演習武藝,其風俗習慣,崇尚習武備戰,以射箭打獵為生活中必備的技藝。因此《詩經·秦風》中有這樣的詩句:“在其板屋。”;還有:“王欲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在《車轔》、《駟駰》中,在《小戎》詩篇中,均記載有騎馬射獵之事。漢朝建國之後,邊境六郡(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的良家子弟,很多人被選送至羽林軍、期門軍,按照武藝高低,授予軍官,這些人中間,產生了許多漢代的名將。孔子說“君子有勇無義則為亂,小人有勇無義則為盜。”秦地的幾個邊郡,民風淳樸,不以寇盜為恥。

從武威郡往西,是原匈奴昆邪王、休屠王的領地,在武帝降服二位匈奴王後,在匈奴故地上新設置四郡,從此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隔斷了南羌與匈奴的聯係。這裏居住的民眾,有很多是從崤山以東各郡、諸侯國遷徙來的貧民,或者是因為報仇而觸犯法律,亡命天涯的豪傑,或者是悖逆無道的俠客,他們的家眷隨同他們一起遷徙至此地,落地生根。按照漢朝政策,這些願意遷徙的百姓,可以按照政策,國家給予優惠,移民實邊。當地的民風民俗差異極大,加上地曠人稀,有著適宜放牧的水草地,因此涼州的牲畜保有量,是天下最多的。遷徙來的民眾,同時兼有保衛邊塞的任務,二千石官員負責治理,閑暇時訓練民眾,以兵馬為務;家中舉行酒宴聚會,左右鄰居常會聚集在一起,前來慶賀,上下關係親密無間,官員百姓親如一家。當地形成的風俗,如果是風調雨順年景,糧食常常會以很低的價格出售,很少有盜賊想象出現,民眾相互間以和氣為風尚,比內地的郡縣容易治理的多。因此邊郡的政令也相對寬鬆,官吏對待百姓,不以嚴刑峻法來治理。

巴郡、蜀郡、廣漢郡本來是南夷居住的地方,秦朝兼並進來後,在當地設置郡縣。這裏的土壤肥沃,有長江幹支流穿過郡縣,水量充沛,林草豐美,當地盛產山林竹木水果蔬菜,異常富饒。商人在南邊,還可以買到滇地、僰地民族地區的民眾為僮仆;在西邊靠近邛地、莋地,可以買到當地出產的馬、旄牛。巴郡、蜀郡、廣漢郡的民眾以食稻米、魚類為主,沒有荒年的困擾,不會因為饑寒而憂慮,其民風民俗喜歡安逸、輕浮、放蕩,性格柔弱偏執。景帝、武帝年間,文翁擔任蜀郡太守,教導民眾讀書學習,引導當地的民眾熟悉政府法令,這些措施沒有使得民眾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反而學會了文章諷刺,羨慕權貴,羨慕有權有勢力的人。司馬相如在京師、諸侯國間遊宦,以文章辭賦聞名於當時,司馬相如的鄉黨們羨慕不已,繼而競相效仿,循著司馬相如的足跡,後來者又有王褒、嚴遵、揚雄等人,以文章冠名天下。這些均是文翁倡導教化,推行教育的結果,司馬相如是當時的代表人物,因此孔子說:“有教無類。”

武都郡處於氐族、羌族之間,犍為郡、牂柯郡、越雟郡,原來均屬於西南邊郡以外的蠻夷。武帝開疆拓土,在這些蠻夷的故地新設置郡縣。民風民俗與巴郡、蜀郡大致相同,武都郡靠近天水郡的地方,其民風民俗類似於天水郡,民眾淳樸。

秦地的麵積,天下三分有其一;民眾的數量不到十分之三,秦地的物產卻是天下的十分之六。吳國公子季劄欣賞周朝禮樂,在聽了秦地的禮樂後,讚美《秦風》說:“這是華夏正聲。能夠像夏代一樣治理,國家該會是多麼強盛,可以說是強盛到了極致,周禮就是循著這條道路走過來的吧?”

從井宿十度到柳宿三度,是鶉火星的位置,這裏是秦地的分野。

魏國的領地,在天文上屬於觜觿(zīxī)宿、參宿的分野。它的邊界從高陵向東,包括河東郡、河內郡;南邊有陳留郡和汝南郡的召陵縣、濦(yin)強縣、新汲縣、西華縣、長平縣,穎川郡的舞陽縣、郾縣、許縣、鄢陵縣、河南郡的開封縣、中牟縣、陽武縣、酸棗縣、卷縣,這些地方是當年魏國的領地。

河內郡本來是殷商的舊都,周滅亡殷商,將殷商的京畿故地劃分為三個諸侯國,就是《詩經》、《風》中所描繪的邶國、庸國、衛國。邶國,當年封的是殷紂王的兒子武庚;庸國,當年封的是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衛國,當年封的是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周王室以這三個諸侯國來監視殷商遺民,也叫做三監。在古代典籍《書序》中有記載:“武王駕崩,有三個負責監視商代遺民的諸侯國叛亂。”周公將叛亂的殷商遺民鎮壓下去,而後在殷商京畿故地,又封了弟弟康叔,號稱孟侯,負責輔佐周王室,將邶國、庸國的部分殷商遺民遷徙至洛邑。邶國、庸國、衛國三個諸侯國詩風相近,風格一致。《邶風》中有:“在浚水之濱。”《庸風》中有:“在浚水之郊。”《邶風》中有:“在淇水中蕩漾。”“河水洋洋。”《庸風》中有:“送我至淇水邊。”“在河水中央。”《衛風》中有:“眺望淇水的河灣。”“河水漣漪。”吳國公子季劄到魯國觀看周朝禮樂,聽到《邶風》、《庸風》、《衛風》中的歌詠,感慨地說:“何其美哉!我聽說康叔的德政就是如此,這是歌頌他的《衛風》吧?”衛國經曆十六世,到了衛懿公,荒淫無道,被狄人滅國。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討伐狄人,將衛國的封國重新安置在河南郡的曹縣、楚丘縣,當時已經是衛文公(公元前659-前635年)時代。衛國此後舍棄了河內郡殷墟上的故址,這裏後來屬於晉國。衛康叔的遺風也遭到拋棄,古代殷商時期的民風民俗卻保留下來,其風俗崇尚剛強,崇尚豪傑,以勢壓人,侵奪他人,鄙薄恩惠、禮義,兄弟間喜歡過早地分家。

河東郡土地平坦,有豐富的鹽鐵資源,這裏原來居住的是唐堯的後裔。《詩經·唐風》中有描述,這裏是唐堯·魏人的國土。周武王的兒子唐叔沒有出生時,周武王夢到天帝對他說:“我命名你未出生的兒子為虞,把唐地賜予他,屬於參宿分野。”兒子出生後,武王為兒子起名字叫做姬虞。周成王滅唐後,將唐這塊土地賜予叔虞。唐地有晉水,到了叔虞的兒子姬爕(xiè),成為晉侯,參宿對應著晉地分野。當地的民眾繼承了先王遺德,君子喜歡思考,民眾崇尚簡樸。《詩經·唐風》中有《蟋蟀》、《山樞》、《葛生》等詩篇:“今我不樂,日月其行。”“哀其死矣,何人歡愉。”“百歲之後,歸入其居。”考慮的是有關奢侈、節儉的關係,考慮的是生死問題。吳國公子季劄聽了《唐風》後,感慨地說:“思慮何其遠矣!是陶唐氏的遺民嗎?”

魏國,是姬姓,處於晉國之南黃河的河曲。《詩經·魏風》中有:“位於汾水河曲”;“位於黃河之側”。從唐叔虞之後經過十六世到晉獻公(公元前676-前651年),晉國占有魏地,封予大夫畢萬,占有耿地,封予大夫趙夙,晉國大夫韓武子的食邑在韓原,晉國變得逐漸強盛起來。到了晉文公(公元前636-前628年),晉國開始在諸侯國中稱霸,以尊奉周王室為名義,占有河內土地。吳國公子季劄聽了《詩經·魏風》後,感慨地說:“美哉渢渢乎!以德輔政,這是明王啊。”晉文公之後又過了十六世,晉國被韓、趙、魏瓜分,晉國滅亡,三家自立為諸侯,這就是三家分晉。趙國的趙姓與秦國嬴姓是同一個先祖——堯帝世代的伯益,韓國、魏國是姬姓——與周王室是同姓。魏從畢萬之後,經曆十世封侯,到了孫子稱王,將國都遷徙至大梁,因此魏國也稱為梁國,又經過七世,被秦國滅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