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上 五行誌第七上(3 / 3)

此前,淮南王劉安入長安來朝見皇帝,與武帝的舅舅太尉武安侯田蚡在談話中,有大逆不道的內容。再後來膠西於王劉端、趙敬肅王劉彭祖、常山憲王劉舜多次犯法,或者殺人,或者毒死諸侯國中的二千石朝廷命官,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先後謀反。膠東康王劉寄、江都易王劉非知道他們的反謀,也在暗中準備兵器箭弩,企圖響應造反。到了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謀反的企圖被發現,反王先後負罪自殺。在當時,田蚡已經去世,沒有追究罪責。武帝想到董仲舒此前講的話,派董仲舒的學生呂步舒持皇帝授予的斧鉞,到淮南國懲治罪犯,以《春秋》大義,來審理罪案,可以不經過請示皇帝,對罪犯加以治罪。返回後向武帝奏報,得到確認。

到了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乙酉,未央宮的柏梁台發生火災。在此前,大風刮落宮殿上的屋瓦,夏侯始昌預言將會有災禍發生。後來江充以巫蠱罪誣陷衛太子,致使太子敗亡。

到了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春天,涿郡的鑄鐵官在熔鑄鐵水時,鐵花飛濺出來,向四麵八方飛濺,這是一種異火。到了三月,涿郡太守劉屈氂擔任丞相。在此前,巫蠱案事發,武帝的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前丞相公孫賀、丞相的兒子太仆公孫敬聲、平陽侯曹宗等人,被逮捕下獄處死。到了七月,武帝任命江充為使者,在太子宮挖掘巫蠱,太子與母親衛皇後商議,擔心難以向皇帝解釋清楚,遂殺掉江充,舉兵與丞相劉屈氂率領的漢軍交戰,此次巫蠱之禍死了數萬人,太子兵敗逃走,到了湖縣後,被發現,自殺。第二年,劉屈氂又因為詛咒的事情被揭發,遭受腰斬,妻子被梟首。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正月,沛郡的鑄鐵官在熔鑄鐵水時,鐵水下不來,發出隆隆的響聲,又好像是鼓聲,十三個工人驚慌逃走。聲音停息後,工人返回後看到地麵上,地塌陷數尺,爐體分成十塊,一爐中熔鑄的鐵水好像流星一樣分散,飛濺到地麵上,與征和二年的情況相類似。這一年的夏天,成帝的舅舅,五人在同一天受封為列侯,號稱王氏五侯。成帝的大舅王鳳擔任大司馬、大將軍,主持朝政。又過了二年,丞相王商與王鳳有矛盾,王鳳在成帝麵前進譖言,王商被免官,此後去世。第二年,京兆尹王章為王商鳴不平,認為王商忠誠耿直,說王鳳在朝中專權,王鳳遂以大逆罪誣陷王章,王章被逮捕入獄,死在獄中。王章的妻子、兒女被發配至合浦。再後來許皇後因為巫蠱案被廢黜,趙飛燕被立為皇後,趙飛燕的妹妹被立為昭儀,她們合謀殺害成帝的兒子,成帝遂沒有了兒子作為皇位繼承人。趙皇後、趙昭儀後來負罪自殺。還有一種說法,熔鑄的鐵水飛濺,屬於金不從革。

昭帝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燕國的都城南門發生火災。劉向認為當時燕王派出邪臣和朝廷的大臣們陰謀串聯,是一位邪賊,謀反叛亂。南門外,是通向朝廷的道路。上天予以警告,與邪臣往來,危害朝廷,這是一條自取滅亡的不歸之路。燕王沒有醒悟,遂在此後負罪自殺。

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五月丁醜,孝文帝祭廟正殿發生火災。劉向認為,孝文帝,是太宗皇帝,太宗廟發生火災,與成周洛陽的宣榭殿發生火災,道理是相同的。最初,皇後的父親車騎將軍上官安、上官安的父親左將軍上官桀謀反叛逆,大將軍霍光將他們殺了。皇後因為是霍光的外孫女,年少無知,仍然像原來一樣,位居皇後的位置。霍光想讓皇後生下兒子,還以昭帝須遵照醫囑為借口,禁止後宮中的女人親近皇帝,隻有皇後才可以與皇帝一起睡覺。皇後在六歲時冊立,被立為皇後十三年,昭帝駕崩,但還是沒有留下一男半女。霍光把持朝政,如同當年周公擔任攝政。這一年的正月,皇帝舉行了加冠禮,昭帝已經熟悉了《詩經》、《尚書》,天性聰明。霍光沒有周公的德能,在朝中執掌朝政九年,比周公攝政的時間還長,昭帝已經舉行過加冠禮,霍光仍然沒有歸還朝政,這預示著國家將會遭到危害。因此昭帝在正月舉行過加冠禮,五月份就發生了火災。古時候的宗廟都在城中,孝文帝的太宗廟建在城外,上天以火災來告誡,要驅除權貴,要驅除不正直的人。宣帝即位之後,霍光仍然攝政,驕縱之態已經僭越禮製,等到霍光的妻子顯謀殺許皇後,霍光知道內情,卻始終袒護妻子,霍光死後,霍氏家族謀反,遂被滅族。

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四月丙申,中山國太上皇的祭廟發生火災。甲辰,孝文帝的祭廟發生火災。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四月乙未,孝武帝的陵寢園白鶴館發生火災。劉向認為,在此前,將軍蕭望之、光祿大夫周堪輔政,被佞臣石顯、許章等人所譖毀,蕭望之自殺,周堪遭到貶黜。第二年,白鶴館發生火災。白鶴館距離武帝陵寢園五裏,是一座騎馬追逐遊玩的離館,這座館不應該安排在陵寢地,建在昭穆的陵園地。上天以此來告誡,要驅除權貴,隻知道享樂的不正之臣,隻會傷害忠良。再後來,許章因為在上林苑中舉火騎馬追逐,被免官。

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六月甲戌,孝宣皇帝的杜陵寢園,東闕門的南邊發生火災。劉向認為,此前元帝征用周堪擔任光祿勳,周堪的學生張猛擔任太中大夫,石顯等人譖毀周堪和張猛,結果二人均被貶出京師,在外郡擔任官職。這一年,元帝又征召周堪在宮中負責尚書事務,張猛在宮中擔任給事,石顯等人還是要誣陷他們。陵園小於朝廷,闕門在司馬門中,這是內臣石顯的象征。孝宣帝,是元帝的父親,貴為天子;闕門,是朝廷法令發出的地方。上天以此來告誡,佞臣違背法令,帝王重用宦官,一定會為國家帶來禍患。後來周堪很少再得到元帝的信任,尚書事務,還是要通過石顯傳遞予皇上,事情的解決,也要通過石顯來傳達。周堪有病不能講話。石顯誣告張猛,迫使張猛在公車署自殺。成帝即位後,石顯失勢被迫自殺。

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正月乙醜,皇考廟發生火災。在當初,宣帝作為昭帝後嗣,卻為自己的父親設立祭廟,不符合禮製。在當時,大將軍王鳳在朝中專權,超過了當年的田蚡,危害到國家利益,為此上天於成帝建始元年正月,以火災的形式來告誡。此後的情況更加嚴重,成帝的五位舅舅,在同一天內受封為列侯,掌握朝中大權,漢朝遂從此走上下坡路。

成帝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八月乙卯,孝景帝祭廟的北闕門發生火災。十一月甲寅,許皇後被廢。

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正月癸醜,太官令掌管的淩室發生火災。戊午,戾後陵園的南闕門發生火災。在當時,趙飛燕正在受到成帝寵幸,許皇後被廢,成帝打算立趙飛燕為皇後,上天以大火焚毀淩室,發出警告,與惠帝四年發出的警告相類似。戾後,是衛太子的妾,慘遭巫蠱慘禍而死,宣帝即位後,追加尊號,不符合禮製。而且戾後出身卑賤,與趙飛燕的出身一樣。上天用火災來提出警告,卑賤無德之人不可以奉祀宗廟,將會斷絕後嗣,禍患將會很凶惡。到了六月丙寅,成帝冊立趙皇後,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受到成帝嬌寵,後來趙昭儀在後宮殺害成帝的皇子,再後來趙氏姐妹伏罪自殺。

成帝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四月癸未,長樂宮臨華殿和未央宮的東司馬門發生火災。六月甲午,孝文帝的霸陵寢園的東闕門南邊發生火災。長樂宮,是成帝母親王太後居住的宮殿。未央宮,是成帝居住的宮殿。霸陵,是太宗文帝的陵寢盛德園。在當時,太後的三位弟弟相續在朝中執掌大權,整個家族地位顯赫。王氏家族中,高官遍布朝中,兩宮的親屬危害著國家,為此上天發出警告。第二年,成都侯王商去世,王商的弟弟曲陽侯王根代替王商擔任大司馬,繼續在朝中執掌大權。又過了四年,王根請求退休乞骸骨,推薦了哥哥的兒子新都侯王莽代替自己,王莽最終篡奪劉氏天下。

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正月癸卯,桂宮的鴻寧殿發生火災,這是哀帝祖母傅太後居住的地方。在當時,傅太後妄圖與成帝的母親享受同樣的尊號,大臣孔光、師丹等人在朝中掌權,他們認為這樣做不妥。在傅太後的慫恿下,哀帝將孔光、師丹等人罷去官職和爵位,傅太後得以獲封尊號。又過了三年,哀帝駕崩,傅氏家族也隨即遭到廢黜。

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七月己亥,高皇帝原廟的殿門發生火災,被完全燒毀。高皇帝的祭廟原來在長安城中,由於惠帝修建了複道,叔孫通建議惠帝,在渭河北岸再修建原廟,不是原來的祭廟。此時,平帝年幼,成帝的母親王太後臨朝稱製,將朝政完全交予王莽掌控,王莽遂在此後篡漢,將高祖的祭廟拆毀,因此上天以火災的形式發出警告。當年冬天,平帝駕崩。第二年,王莽攝政,繼而篡漢自立為皇帝,再後來,終於滅亡。

《洪範五行傳》中講:“修建宮室,裝飾台榭,宮內淫亂,侵犯親戚,侮辱父兄,則田裏的莊稼不會得到豐收。”

有人說:土地,是大地的中央,是萬物生長的地方。對於君王,則是宮內的事務。宮室、夫婦、親屬,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在上古時,天子與諸侯,宮廟的大小,尊卑有序,有製度來加以約束,國君的夫人媵妾有多少、進退均有著製度規定,九族親疏長幼也有著禮儀規定。孔子說:“禮的作用,與其奢侈,寧可簡約。”在大禹時代,宮室簡陋,周文王以禮對待正妻,這些都是聖人用來實施教化的根本要務。土回歸本性。假若驕奢淫逸,土即會失去本性。就是沒有水旱災害,五穀草木也不可能長得茂盛,難以五穀豐登。

魯嚴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冬天,麥苗大麵積死亡。”董仲舒認為,夫人哀薑淫亂,觸犯陰氣,因此會有水災。劉向認為,水旱應該有記載,不記載水旱而說:“麥苗大麵積死亡”,是土氣不能夠涵養麥苗,稼穡不能夠獲取成功。在當時,夫人哀薑與二位小叔子淫亂,內外無別,又加上饑荒災害,一年內三次修築台榭,因此莊稼收成不好;裝飾台榭,宮廷中又發生淫亂,上天要予以懲戒。魯嚴公仍然不覺悟,四年後去世,留下來的禍患影響到此後的二代國君,這就是荒淫奢靡帶來的禍患。

《洪範五行傳》中講:“熱衷於攻伐,輕視百姓,修築城郭,侵犯鄰國,則金不從革。”

一般來說:金,卦位屬於西方,萬物長成之後,殺氣開始出現。立秋時節,鷹隼搏擊長空,秋分時節,霜露開始降臨。對於政務,則要求國君整軍習武,修理矛戈杖鉞,率領士卒們宣誓,展示威武之師,準備征伐敵國,討伐叛逆,製止暴亂。《詩經》中說:“秉鉞誓師,如火烈烈。”又說:“車載幹戈,車載弓矢。”軍隊的一舉一動,均要符合禮製,“討伐不臣,民忘其死。”隻有這樣,金才能夠展示其本性。假若隻是貪婪肆虐,耀武揚威,不重視百姓的疾苦,那麼金就會失去本性。工人熔鑄鋼鐵,鐵水凝滯,變得堅固,不能鑄成器械,這種事情看上去很奇怪,也是金不從革。

《左傳》中講,魯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春天,晉國有石頭講話。”晉平公就此事詢問師曠,師曠回答:“石頭不應該會講話,這應該是神靈借著石頭來講話。勞役不按照時令,民眾中會有怨言,不能講話的石頭就會代替神靈來講話。現在宮室修築的過於奢華,耗盡民力,產生怨恨,不合常規的事情就會發生,石頭講話就是驗證了這一點!”在當時晉侯正在修築虒(sī)祁宮。叔向說:“君子之言,信而有證。”劉歆認為金石是同一類物體,現在是金不從革,失去本性。劉向認為石頭以白色為主,屬於白祥。

成帝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五月乙亥,天水郡冀南山有一座大石頭發出轟鳴,聲音轟隆隆,像打雷一樣,過了一會兒,又停下來。在平襄縣二百四十裏的地方,此時,野雞齊聲鳴叫。轟鳴的大石頭高一丈三尺,寬厚差不多一樣,旁邊有懸崖陡壁,距地二百餘丈,在當地,百姓把這塊大石頭叫做石鼓。石鼓鳴,就會有兵災。這一年,廣漢郡一名戴枷的囚犯從牢中越獄,劫走死罪囚犯鄭躬等人,而後盜取武庫中的兵器,劫略當地的官員百姓,身上穿著繡衣,自稱山君,聚集的徒眾越來越多。第二年冬天,才被捉拿歸案,判處死刑,招降了三千餘人。此後四年,尉氏縣的樊並等人造反,殺害陳留郡太守嚴普,自稱為將軍,山陽縣在逃的犯人蘇令等人聚集數百人,盜取武庫中的兵器,在四十幾個郡、諸侯國流竄,第二年全部被捉拿歸案,判處死刑。在當時,成帝正在修建昌陵,動用民工數萬人,從郡國遷徙官吏百姓五千餘戶,以充實陵邑。前後花費五年時間,昌陵沒有建成,隻好停建,又讓遷徙的百姓返回家鄉。大石頭轟鳴,與晉國石頭講話,是相同的徵兆,這是師曠所說的:“民力耗盡。”也是《洪範五行傳》中所講的“輕視百姓”。虒祁離宮離開絳都四十裏,昌陵也是建在荒郊野外,均符合對城郭的占卜。城郭屬金,宮室屬土,內外之別而已。

《洪範五行傳》中講:“減省宗廟禮儀,不按照時令到祠廟祈禱,荒廢祭祀,違逆天時,則水不潤下。”

一般來說:水,卦位屬於北方,是最終收藏萬物的地方。對於人的生死來講,生命結束後就要埋葬,而精神仍然會在空中遊蕩,聖人為此修建宗廟,以收藏魂靈氣息,在春秋兩季祭祀,借此奉行孝道。君王即位,一定要郊祀天地,祝告神祇,祈求神靈降福,還要遙祭山川,獻祭百神,對祭祀的事情不敢馬虎。在祭祀時,要淨身齋戒。恭敬肅穆,鬼神才會來享用祭品,人也才能夠獲得更多福佑。聖王因此要順事陰氣,和諧神人之間的關係。即使要勞役百姓,發號施令,也要遵照時令,按時祭祀。在一年的十二個月中,順應了節氣,陰陽才會調和,才能夠善始善終。水也就回歸了本性。假若不能夠敬事鬼神,發出的政令違逆時令節氣,水就會失去本性。雲遮霧障,大水漫溢,百川泛濫,衝毀城郭,溺死人民,或者是淫雨連綿,傷害莊稼,這就是水不潤下。京房在《易傳》中講:“專權縱欲,誅罰無理,就會發生水災,水災,是大雨成災,也可能結成凝霜,還會伴隨著風災,天昏地暗。饑荒年景,仍然不知道節儉,過於奢侈,就會發生水災;危害人民。疏遠有德之人,不能加以重用,就會發生水災;江河泛濫,大水殺人,水淹的地方還會生蟲。冤獄充塞,不能結案,這是司法不公,水會凝結成冰,天寒而殺人。追殺不懈,這是不顧義理,雨水不調,致使五穀歉收。敵人大敗,仍然不願意收兵,這是陰氣過盛。所謂解開,即是舍棄,君王已經將對方戰敗,懲治了首惡,就要赦免餘眾,否則就會包藏陰氣,大水泛濫,會淹沒城郭,天上降霜,會殺死植物。”

魯桓公元年(公元前708年),“秋季,發大水。”董仲舒、劉向認為魯桓公殺害了哥哥魯隱公,官員百姓都為魯隱公哀傷,而鄙視魯桓公。後來宋國的華父督殺害了國君,諸侯國間會盟,要討伐華父督,魯桓公接受了宋國的賄賂,回到國內,隨即又背叛宋國。諸侯於是討伐魯國,仍然是交戰結仇,伏屍流血,百姓更加憤怒,因此在魯桓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的夏天,再次發大水。一般來說,夫人驕淫,大臣謀殺國君,就會陰氣旺盛,魯桓公不覺悟,遂最終被殺。劉歆認為這是魯桓公把有周公廟的許田,換給了鄭國,不願意祭祀周公,對周公廟荒廢了祭祀,遭到懲罰。

魯嚴公七年(公元前687年),“秋天,發大水,淹死了麥苗。”董仲舒、劉向認為,魯嚴公的母親文薑和哥哥齊襄公淫亂,合謀殺害魯桓公,魯嚴公忘記了殺父之仇,又娶了齊國的女人,還沒有過門,就先與她淫媾,過了一年才舉行儀式,魯嚴公在道上迎接,這種淫亂的行為,臣下鄙視,而上天遂予以懲罰。

魯嚴公十一年(公元前683年),“秋天,宋國發大水。”董仲舒認為,當時的魯國、宋國連年為了乘丘、鄑地而戰,百姓為此而發愁、哀怨,陰氣太盛,所以二個國家均發生大水。劉向認為在當時,宋湣公驕橫、傲慢,看到水災,仍然不知悔改,魯嚴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年),魯湣公與他的大臣宋萬玩博弈遊戲,婦人在旁邊觀看,宋湣公玩得惱怒了,罵宋萬,結果被宋萬所殺害,水災即是對此事的報應。

魯嚴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70年),“發大水”。董仲舒認為這是魯嚴公的夫人哀薑淫亂,不遵守婦道,這是陰氣太盛的緣故。劉向認為哀薑剛嫁入夫家,魯嚴公讓宗室大夫的婦人來拜見,拜見時用了玉璧作為禮物,不合禮製,哀薑又與二位小叔子淫亂,魯嚴公不加製止。臣下做出賤事,因此在這一年、第二年,連續二年發大水。劉歆認為此前魯嚴公裝飾宗廟,雕梁畫柱,以丹紅顏色塗抹門楹,以此來向夫人誇耀,對宗廟簡慢褻瀆而受到懲罰。

魯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秋天,發大水,饑荒。”董仲舒認為,在當時,魯國連年討伐邾國,奪取城邑,遭到報複,兵連禍結,百姓愁怨。劉向認為,魯宣公殺了子赤而自立為國君,子赤,是齊國夫人生的,所以害怕,就以濟西的土地賄賂齊國。邾國的子玃(jué)也是齊國夫人生的,而魯宣公連年與邾國交兵。臣下都害怕齊國的國威,又有創傷邾國之禍,因此而鄙視魯宣公,認為他做得不對。

魯成公五年(公元前586年),“秋天,發大水。”董仲舒、劉向認為,當時魯成公年齡幼小,勢力弱小,朝政掌握在大夫手中,前年曾經連續二次動用軍隊打仗,去年又再次修建鄆城,以加強私家權利,仲孫蔑、叔孫僑如擅自做主與宋國、晉國會盟,這是陰勝於陽。

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秋天,發大水。”董仲舒認為,在此前一年齊國伐晉,魯襄公派出大夫率領軍隊救援晉國,後來又侵犯齊國,魯國是小國,軍隊又弱,數次與強敵、大國對陣,百姓愁怨,陰氣太盛。劉向認為,此前魯襄公怠慢鄰國,因此邾國在南麵討伐魯國,齊國在北麵討伐魯國,莒國在東麵討伐魯國,百姓一時間騷動,後來魯國又冒犯強齊。隨即遭遇大水,饑荒,五穀歉收,這一年的災禍接二連三。

高後三年(公元前185年)夏天,漢中郡、南郡發大水,河水溢出堤岸,淹沒四千餘家。高後四年秋天,河南郡發大水,伊河、雒河淹沒一千六百餘家,汝河水淹沒八百餘家。高後八年夏天,漢中郡、南郡河水再次溢出堤岸,淹沒六千餘家。南陽郡沔河發大水淹沒一萬餘家。在當時,女主在朝中掌控朝政,諸呂在朝中拜為丞相、受封為諸侯王。

文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62年)秋天,天上下大雨,連續三十五日晝夜不停。藍田縣的山水湧出山澗,淹沒九百餘家。漢水溢出堤岸,損毀民房八千餘間,淹死三百餘人。在當時,趙國人新垣平以望氣,得到文帝信任,為文帝在渭陽縣修建五帝廟,希望能夠發掘出周鼎,在來年夏天四月,供文帝郊祀上帝。這件事進行了一年多,騙局敗露,害怕被殺,遂陰謀叛逆,被發覺,處以腰斬,禍滅三族。在當時,朝廷連續幾年送漢朝公主,下嫁予匈奴單於,還要陪送豐厚的嫁妝,匈奴越發驕橫,屢次侵犯漢朝邊郡,殺害邊民達一萬餘人,朝廷隻得征調漢軍,守衛邊郡。

元帝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夏天到秋天,連續發大水。潁川郡、汝南郡、淮陽郡、廬江郡連續下大雨,大水衝毀了鄉村民舍,淹死許多人。在此前一年,有關官員奏請撤除郡、諸侯國的宗廟,又定下了迭毀製度,撤除了太上皇、孝惠帝的寢廟,沒有修複,儒生們認為這是違逆古製。還有宦官石顯在朝中受到重用。

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夏天,發大水,三輔地區連綿雨連續下了三十幾天,十九個郡國下大雨,山穀中的大水奔湧而出,淹死了四千餘人,衝毀了官府衙門,還有八萬三千餘所民宅被衝毀。成帝建始元年,有關官員奏請,將甘泉宮的泰一祠廟、河東郡的後土祠廟,搬遷至長安城的南北郊。第二年,又撤銷了雍縣的五帝祠廟,郡國中的祠廟,僅保留六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