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上 郊祀誌第五上(1 / 3)

《詩經》reference_book_ids\":[6874386810978438151,7071200634816449549,7070438698533293070,7152079239892700197,707818581002920244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3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start_container_index\":3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3},\"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7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67,\"start_container_index\":7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3},\"quote_content\":\"《詩經》reference_book_ids\":[6874386810978438151,7071200634816449549,7070438698533293070,7152079239892700197,707818581002920244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3,\"start_container_index\":7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9},\"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1,\"start_container_index\":7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7},\"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3,\"start_container_index\":7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9},\"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1,\"start_container_index\":7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7},\"quote_content\":\"《尚書》reference_book_ids\":[7078185085475752973]}],\"5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27,\"start_container_index\":5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22},\"quote_content\":\"《武帝紀》reference_book_ids\":[7096052485625744398]}],\"7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9,\"start_container_index\":7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4},\"quote_content\":\"《武帝紀》reference_book_ids\":[709605248562574439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卷二十五上郊祀誌第五上

《尚書·洪範》中,有八項施政要務(《洪範》以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寇、賓、師為八政。),其中第三項,即是祭祀。祭祀的目的,是為了向先人表達孝心,敬祀祖宗。通過祭祀,求得與神靈間的溝通。包括四夷,均有著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甚至包括禽獸,像豺、獺,也有著祭祀行為。聖明的君王為了祭祀,製定了專門的禮儀。在祭祀時,人們莊重肅穆,以表現出對神靈的虔誠,迎接神靈降臨。在祭祀時,由男主持迎接神靈的,稱為“覡(xí)”;由女主持迎接神靈的,稱為“巫”。神靈降臨之後,享用祭品的食器稱為“牲器”。先聖的後人還要遙祭山川,祭祀的禮儀莊重。傳達神靈旨意的官員,稱為“祝”。一年四季內,祝掌管著犧牲祭祀的時間,負責祭祀壇場的設置,本姓氏的始祖神靈,稱為本姓氏的“宗”。掌握神靈與生人間溝通的官員,按照祖宗靈位進行排序,祭祀時不能出現錯亂。陽間生人與陰間神靈,從事的事務不同,以禮相待,敬而不黷,神靈護佑生人,保佑民眾五穀豐登,生民以嘉禾奉祀祖先,規避災禍,以求得吉祥如意。

少昊氏衰落後,九黎族出現亂德,生民與神靈之間的關係出現紊亂,不再按照禮儀進行祭祀。家族中有巫覡的,祭祀活動沒有節製,祭祀的食物受到玷汙,神靈不再享用。祥瑞不再降臨,災禍隨之產生,祭祀已經失去原來的意義。顓頊帝接受天命後,詔命南正重負責司天,按照禮儀祭祀神靈;詔命火正黎負責司地,按照禮儀治理百姓,重新恢複秩序,神靈不再受到褻瀆。

共工氏在九州稱霸後,共工氏的兒子叫做句龍,負責治理水土,句龍去世後,被命名為土地神。此後烈山氏炎帝掌管天下,炎帝的兒子叫做柱,負責種植百穀,柱去世後,被命名為五穀神。再後來,人們就有了在郊外祭祀土地神和五穀神的禮儀,這即是郊祀社稷的來曆。

《尚書·虞書》中講,舜帝通過璿璣玉衡(觀天儀),觀察七種天象(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通過祭祀,類祭上帝,禋祀六宗(六宗:指日、月、雷、風、山、澤六種神。),遙祭山川,遍祭群神。舜帝準備好象征身份的瑞玉,在一年中選擇吉祥的日子,四方諸侯在朝廷聚會,舜帝向諸侯頒發瑞玉。每年二月,舜帝向東方巡狩,抵達岱宗。岱宗,就是泰山。堆起祭祀的薪柴,麵對山川舉行遙祭。而後舜帝會見東方諸侯。東方諸侯,即東方各諸侯國。統一確定一年的四季、月份、時日,統一各諸侯國間音律度量衡的標準,修訂五禮五樂(五禮:吉“祭祀”、凶“喪葬”、賓“朝會”、軍“軍旅”、嘉“冠婚”;五樂:春“琴瑟”,夏“笙竽”,季夏“鼓”,秋“鍾”,冬“磬”)。祭祀中用的祭禮,為三帛二牲(三帛:玄、纁、黃三色絲帛;二牲:羔、雁)。一雉雞,以此作為祭物,向神靈貢獻。每年五月,舜帝向南方巡狩,抵達南嶽。南嶽,就是衡山。每年八月,舜帝向西方巡狩,抵達西嶽。西嶽,就是華山。每年十一月,舜帝向北方巡狩,抵達北嶽。北嶽,就是恒山。巡狩其他山嶽,貢獻的祭物與在岱宗祭祀時一樣。中嶽,就是嵩山。每五年巡狩一次。

夏禹帝接受天命之後,也遵循這種祭祀禮儀。夏朝經曆十三代,到了帝孔甲,孔甲對神靈褻瀆,神靈受到侮辱,護佑夏代的二條神龍離去。又經過三代,商湯討伐夏桀,而後建立商朝,要遷走夏朝的土地神,沒有成功,寫作《夏社》。繼而貶黜烈山氏炎帝的兒子“柱”,以周代姬氏的祖先“棄”(後稷)代替“柱”,奉為稷神進行祭祀。此後商代又經曆八代帝王,到了帝太戊,帝太戊的庭院中長有一棵桑數和一棵楮(chň)樹,一天晚上兩棵樹突然長得有一抱粗,帝太戊驚恐萬分。伊尹的兒子伊陟說:“妖不勝德。”太戊於是修德,桑樹、楮樹很快死去。伊陟向負責祭祀的巫鹹談起此事;又經過十三代帝王,商代的帝王武丁得到傅說,任命傅說為國相,殷商再次複興,武丁被後世人稱為高宗。在當時,有一隻野雉飛到鼎耳上鳴叫,武丁異常驚恐。祖己說:“君王應該修德。”武丁聽從了建議,在武丁這一代,國家安寧;又經過五代帝王,商代的帝乙侮辱神靈,被神靈震死;又經過三代到了殷紂王,殷紂王淫亂,周武王率領諸侯討伐紂王,周取代商,接受天命。由此看來,開國的帝王均能夠恭敬、謹慎地對待祭祀神靈,後世的帝王,對待神靈開始怠慢、褻瀆。

周公輔佐成王,致力於推行王道,在此期間,周公製定禮樂,天子舉行禮儀的地方,稱為明堂、辟雍,諸侯國稱為泮(pàn)宮,在郊外郊祀後稷以配享上天,在明堂宗廟祭祀文王以配享上帝。四海之內各諸侯國按照位序來到京師助祭。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百神,按照神靈的位序進行祭祀。五嶽神以三公禮進行祭祀,四水以諸侯禮進行祭祀(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諸侯國在疆域內祭祀名山大川,大夫祭祀門、戶、井、灶、宅神,士人、庶人祭祀祖先。各自按照規定的禮儀進行祭祀,不按照禮儀進行祭祀的,遭到禁止。

又經過十代帝王,周王室開始衰落,禮崩樂壞。周幽王(公元前781-前771年)無道,被犬戎殺害,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將國都向東遷徙至洛陽。秦襄公打敗犬戎,挽救周王室有功,被封為諸侯,封地在黃河西邊。秦人自認為是少昊氏的後裔,以少昊氏作為秦族的始祖神靈,在西邊修築壇場(畤),舉行祭祀,祭祀白帝,祭祀的犧牲包括馬駒、黃牛、羝(dī)羊各一。

又過了十四年,秦文公(公元前765-前716年)在東麵的汧河、渭河邊狩獵,以占來選擇駐紮營地的地方。在睡夢中,秦文公夢到一條黃蛇從天上垂至地麵,蛇頭在鄜地的山邊停留下來。秦文公詢問史官敦,敦說:“這是上帝降臨的徵兆,國君要在此地進行祭祀。”於是在鄜地修築祭壇(畤,zhì),用三牲禮郊祀白帝。

在修築鄜地祭壇前,雍地的吳陽原來有武畤(祭壇),雍地的東邊有好畤(祭壇),均已經遭到廢棄。有人說:“自古以來雍州的地勢高,神靈在此地居住,因此設立畤(祭壇)祭祀上帝,諸神也在此地彙聚,享受祭祀。據說黃帝曾經來過這裏祭祀,就是在周的末世,這裏也有祭祀。”這些話在典籍中沒有記載,士大夫們也不談論這些。

修築鄜地祭壇後九年,秦文公獲得一塊玉石,在陳倉以北的山邊修築祠廟祭祀。神靈有時一年不來一次,有時一年來幾次。來的時間常常在夜間,神靈到來時,像流星一樣發出光輝,從東方聚集在祭祀城,像一群雄野雉,鳴叫的聲音殷殷,因此有野雞夜鳴的說法。用一個太牢禮祭祀,神靈的名字叫做陳寶。

修建陳寶祠後第七十一年,秦德公(公元前677-前676年)即位,駐紮在雍地占卜。占卜結果是:此後,子孫將在黃河邊飲馬。遂在雍地設立國都。雍地的各種祭祀,從此興起。在鄜畤用三百個太牢禮祭祀。在夏天的伏日祭祀。將狗宰殺後分裂屍體,掛在城邑四門,以抵禦蠱災。

又經過四年,秦宣公(公元前675-前664年)在渭水南邊修築青神祭壇,祭祀青帝。

又經過十二年,秦穆公(公元前659-前621年)即位,在床上病臥五日,昏迷不醒;醒來後,說自己夢見了上帝,上帝詔命秦穆公平定晉國內亂。史書中將此事記錄下來,藏在宮室中。後世人說秦穆公上天了。

秦穆公在位第九年,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成為霸主,在葵丘與諸侯會盟,此後想到要在泰山封禪,管仲說:“古書中記載,封泰山,禪梁父山,共有七十二家帝王,在我的記憶中有十二家。上古時,無懷氏封泰山,禪雲雲山;伏羲封泰山,禪雲雲山;神農氏封泰山,禪雲雲山;炎帝封泰山,禪雲雲山;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山;顓頊封泰山,禪雲雲山;帝嚳封泰山,禪雲雲山;堯封泰山,禪雲雲山;舜封泰山,禪雲雲山;禹封泰山,禪會稽山;商湯封泰山,禪雲雲山;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山;他們都是接受天命的君王,而後才有資格封禪。”桓公說:寡人北伐山戎,途經孤竹國;西伐大夏,束馬懸車,登上卑耳山;南伐大軍抵達召陵,登上熊耳山,眺望長江、漢水。三次與諸侯會盟,討伐不義,乘著戰車與諸侯會盟有六次,與諸侯會盟先後有九次,一匡天下,諸侯國誰敢違抗我的命令?即使是在上古時,(夏商周)三代帝王接受天命,也不過如此吧?管仲看到很難以道理說服桓公,於是向桓公擺出一係列事實,進一步說服桓公,管仲說:在上古時,帝王封禪,要用鄗上的黍米,要用北裏的禾,用容器盛滿;要用長江、淮河間的一茅三脊,將一茅三脊鋪在地上作為墊席。封禪時要用東海的比目魚,要用西海的比翼鳥。沒有要求來獻禮的諸侯,有很多主動來貢獻,這些主動來貢獻的諸侯,貢獻的祭物達到祭禮的一半。而今鳳凰、麒麟沒有來,嘉禾沒有出現,倒是蓬蒿藜莠長得很茂盛,鴟梟到處飛翔,你想封禪,以這樣的條件行嗎?桓公聽了解釋,隻好作罷。

這一年,秦穆公幫助晉君夷吾回到國內繼位。此後三次為晉國安排國君,平定晉國內亂。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後去世。

又經過五十年,周靈王(公元前571-前545年)即位。當時各諸侯國不再到京師來朝見周王,周王室大夫萇弘在祭祀鬼神時泄憤,對那些不來朝見的諸侯,畫出圖像,用箭射他們的腦袋。那些不來的,隻是不來朝見周王,周大夫卻以這樣惡劣的方式企圖製服諸侯,諸侯國更加不服從周王室,周王室也變得更加衰微。又經曆了兩代帝王,到了周敬王(公元前519-前477年),晉人幹脆殺了周大夫萇弘。

在當時,魯國的季氏在魯國專權,在泰山上祭祀,孔子為此而譏諷季氏。

自從秦宣公(公元前675-前665年)修築了青神祭壇,又過去二百五十年,秦靈公(公元前424-前415年)在吳陽修築上畤(祭壇),祭祀黃帝;修築下畤,祭祀炎帝。

又經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來見秦獻公(公元前384-前362年),周太史說:“周王室原來與秦國的領地重合,之後分開,分開五百年後還會合在一起,合在一起七十年後,霸王出世。”又過了七年,在櫟陽,天上落下金雨,秦獻公認為金雨是一種祥瑞,於是在櫟陽修築畦畤(祭壇),祭祀白帝。

又經過一百一十年,周赧王(公元前314-前256年)去世,周王室的九座寶鼎,被秦人奪去。有人說,周顯王(公元前368-前321年)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宋國的大丘社毀棄時,有一尊寶鼎沉沒在彭城邊的泗水中。

周赧王去世後第七年,秦莊襄王(公元前249-前247年)滅亡東周,周王室的祭祀斷絕。又經過二十八年,秦國兼並天下,秦王(公元前246-前210年)開始將王位改稱為皇帝(公元前220年)。

秦始皇登基後,有人說:“黃帝得到的是土德,在當時,有黃龍和大蚯蚓出現。夏代得到的是木德,有青龍在郊外棲息,草木茂盛。殷代得到的是金德,有銀子從山中溢出。周代得到的是火德,有赤烏從天上降落。現在秦繼承周,應該是水德。在過去,秦文公狩獵,獲取黑龍,這是水德的祥瑞。”於是秦將黃河改稱為“德水”,以冬天的十月作為一年的歲首,主色調崇尚黑色,法度以六為準,音樂崇尚大呂,政事統一於法律。

始皇帝即位第三年(公元前218年),向東巡幸郡縣,在騶縣祭祀嶧山,為秦政歌功頌德。而後從齊魯中挑選儒生博士七十餘人,來到泰山腳下。這些儒生們在討論封禪的禮儀時說:“上古時封禪坐的車子,要用蒲草包裹住車輪,以免傷害到泰山上的土石草木;祭祀的時候,要虔誠地打掃地麵,坐的席子要用苴(jū)秸編織,其實這些很容易做到。”始皇帝聽了這些建議,認為是荒誕不經,不願意采用,遂擱置儒生們的建議。而後清理車道,從泰山的南麵上山。一直抵達山巔,在山頂上勒石刻碑,為自己歌功頌德,明確此次來到泰山封禪的目的。而後從泰山背麵下山,繼續禪梁父山。封禪的禮儀仿照太祝在雍地祭祀上帝的禮儀,這些禮儀收藏起來,非常秘密,世人難以知道詳情。

始皇帝在上泰山途中,遇到天上下暴雨,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齊魯的儒生們遭到冷遇,不能參與到泰山上的封禪,又聽說始皇帝在途中遇上了暴雨,遂借此嘲諷始皇帝。

接下來始皇帝東遊海上,沿途祭祀名山大川,還有各路神仙,訪求上古時的仙人羨門及其他神仙。所謂的八神自古以來就有說法;有人說是薑太公封的。齊的諧音是臍,是上天的肚臍。對這些神仙的祭祀早就已經中斷,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中斷的。這八位神仙,一是天主,在天齊祭祀;天齊有泉水,在臨甾南郊的山下麵。二是地主,在泰山梁父山祭祀;人們說天喜歡陰,為此一定要在高山下麵設立祭壇,祭壇的名稱叫做“畤”;地喜歡陽,在湖水中修築一個圜丘祭祀。三是兵主,設立祭壇祭祀蚩尤;蚩尤葬在東平縣陸監鄉,在齊的西部邊界。四是陰主,在參山祭祀;五是陽主,在芝罘山祭祀;六是月主,在萊山祭祀。這些山均在齊地的北邊,靠近勃海。七是日主,在盛山祭祀;盛山陡峭,深入大海,在齊地的東北陽麵,每天迎接太陽的升起。八是四季主,在琅琊山祭祀;琅琊在齊地的東北,據說在一年的開始祭祀。全部要設置太牢禮具,修築壇場祭祀,由巫祝根據情況增減貢物,其中夾雜有玉圭、錢幣。

從齊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齊宣王(公元前319-前301年)以後,鄒子的學生中著書論述五德輪回終始之運,到了始皇帝,齊人將論著獻予秦廷,始皇帝采信這種說法。而宋毋忌、正伯僑、元尚、羨門高是後來人,他們是燕人,模仿仙家的道術,相信人能夠脫離凡體,成為神仙,燕人穿鑿附會與鬼神的關係。騶衍以陰陽學說解釋時運轉換,在諸侯國間享有盛名,燕國、齊國的海上術士傳播騶衍的學說,大多並不靈驗,但是那些阿諛逢迎苟合取巧之徒,卻從中找到了進身的途徑,這樣的人在燕、齊,一時間不可勝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