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3 / 3)

城門校尉,掌管京師城門駐軍,屬下官吏有司馬、十二位城門候。中壘校尉負責掌管北軍營門內的事務,對外掌管西域事務;屯騎校尉掌管騎兵,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駐軍;越騎校尉掌管越人組成的騎兵。長水校尉掌管長水、宣曲胡人組成的騎兵;還有胡騎校尉,掌管池陽胡人組成的騎兵,不常設置;射聲校尉掌管待詔射聲的部隊,虎賁校尉掌管戰車。以上為八校尉,從武帝朝開始設置,屬下官吏有丞、司馬。司隸校尉和虎賁校尉,俸祿為二千石。西域都護加在其它官職上麵,是在宣帝地節二年設置,西域都護從騎都尉、諫議大夫中選拔,出使西域,護衛三十六國,有副校尉協助,俸祿均為二千石,屬下還有一位丞,有司馬、侯、千人各二人。戊己校尉,掌管西域屯田事務。元帝初元元年設置,屬下官吏有丞、司馬各一人,有五位侯官,屬下官吏俸祿為六百石。

奉車都尉掌管皇帝乘坐的乘輿,駙馬都尉掌管天子屬車,均是在武帝朝設置,俸祿為二千石。侍中、左曹、右曹諸吏、散騎、中常侍、是加在官職上的稱號,所加官職有列侯、將軍、卿大夫、將官、都尉、尚書、太醫、太官令到郎中,沒有定員限額,多至數十人。侍中、中常侍可以進入宮廷,又稱中(內)朝官,或稱宮中朝臣。加諸曹的官員,接受尚書奏事,加諸吏的官員,掌管檢舉彈劾,散騎騎馬,跟隨皇帝出行,隨侍在皇帝左右,也有的是乘坐乘輿。給事中也是加官。常侍從在皇帝身邊,沒有定員,以備皇帝隨時顧問。加稱號的官員有大夫、博士、議郎,負責皇帝的顧問、應對,位置在中常侍以下。中黃門有黃門給事,位置在郎將、卿大夫以下。均為秦朝設置的官職,沿襲下來。

爵(從公士到公乘,為民爵,生前是祿位,死後為諡號。賜給百姓的民爵,指的就是這個;五大夫以上到列侯,是官爵):一級爵叫公士(爵的受命與士卒不同,因此叫公士),二級爵叫上造(受命於上),三級爵叫簪嫋,四級爵叫不更,五級爵叫大夫(列位從大夫),六級爵叫官大夫(又名國大夫),七級爵叫公大夫(又名列大夫),八級爵叫公乘(可以乘坐公家的車),九級爵叫五大夫(大夫的尊稱),十級爵叫左庶長(指眾列之長),十一級爵叫右庶長,十二級爵叫左更(更是秦漢時力役的名稱。左更、中更、右更:意思是主領更卒,安排役使更卒),十三級爵叫中更,十四級爵叫右更,十五級爵叫少上造(意思是上造之士),十六級爵叫大上造,十七級爵叫駟車庶長(可以乘坐駟馬車的長官),十八級爵叫大庶長,十九級爵叫關內侯(有侯位,住在京畿,沒有食邑),二十級爵叫徹侯(意思是有此爵位可以和天子對話)。都是秦朝設置的爵位,用以獎勵功勞。徹侯配戴金印、紫綬,在武帝朝由於回避武帝的名諱,將名稱更改為通侯,以後又將名稱更改為列侯。在武帝朝,列侯享受的封邑縣令、縣長的名稱,叫做列侯國相,列侯的府中可以享用家丞、門大夫、庶子。

諸侯王,漢朝建國以後,高帝開始封立諸侯王,配金璽、盭(lì)綬(綠色的綬帶),諸侯王有治國的權利。有太傅輔佐治理,諸侯國內有內史輔佐治民,有中尉負責管理軍隊,有丞相統領文官,諸侯國內的群卿、大夫官職與漢朝中央政府設置的官職一樣。景帝中元五年詔令諸侯王不再治理封國,天子(中央政府)為諸侯國設置官吏,將諸侯國丞相名稱更改為國相,取消了禦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減少了大夫、謁者、郎官、長、丞的員額。在武帝朝,武帝將中央政府直轄的內史名稱更改為京兆尹,中尉名稱更改為執金吾,郎中令名稱更改為光祿勳,諸侯國仍然叫做內史。減少諸侯國郎中令的俸祿,改為千石;將太仆令的名稱更改為仆,俸祿為千石。成帝綏和元年,取消諸侯國內史,改由國相治理封國內的國民,其職責與郡太守一樣,諸侯國的中尉與郡都尉一樣。

監禦史、秦朝設置的官職、掌管監察郡守及其屬下官吏。漢朝建國以後取消,改由丞相派遣官吏,叫做刺部州史(負責刺探、監察),不是常設官職。武帝元封年間開始設置州部刺史(刺史沒有固定的治所。刺史屬下的官員,有治中,別駕,諸部從事),奉皇帝詔令(六條標準:第一條,地方豪強、宗親,享有的田宅僭越製度,以強淩弱,以眾暴寡;第二條,二千石官員不奉詔書,違背製度,損公肥私,侵奪百姓,聚斂錢財;第三條,二千石官員不體恤民情,製造怨獄,草菅人命,怒則任刑,喜則濫賞,貪殘刻薄,盤剝百姓,為百姓所痛恨,山崩地裂,傳播妖言;第四條,二千石官員建造公署不按照市價,包庇壞人,堵塞賢路;第五條,二千石官員倚仗權勢,為官請托;第六條,二千石官員的子弟橫行不法,勾結豪強,貨賂公行,妨害政令)。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部,由州部刺史負責監察全國十三個州部的官吏、地方豪強。州部刺史的俸祿為六百石,朝廷將刺史派往十三個州部。成帝綏和元年,將刺史名稱更改為州牧,俸祿提升至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仍舊改回刺史,哀帝元壽二年,將名稱更改為州牧。

郡守(因為郡守兼領武事,往往稱郡守為“將軍”。郡守的屬下官吏,有督郵、門下掾、決曹掾、集曹掾、議曹掾、五官掾、決曹史、直符史,守邸丞、功曹、主簿、假佐、掾、守屬、書佐、府佐、郡文學。),秦朝設置的官職,掌管一郡的政務,俸祿為二千石。屬下的官吏有丞,邊郡郡府有長史,掌管兵馬,長史的俸祿為六百石。景帝中元二年,將郡守名稱更改為郡太守。王莽新朝,將郡太守名稱更改為郡大尹。

郡尉,秦朝設置的官職,輔佐郡太守掌管一郡的武裝部隊,俸祿為二千石(漢朝的郡,一般有太守,有郡都尉。也有隻設置郡都尉,不設置太守)。屬下官吏有丞(西漢時,郡中有司馬,內郡、邊郡有司馬,屬於太守管轄,調遷則屬於郡尉),丞的俸祿為六百石。景帝中元二年,將郡尉的名稱更改為郡都尉(邊郡都尉有烽燧台的,屬下設有候官,簡稱為候。候官下有候長,候長下有燧長。候官,候長的下屬,有令史、佐、嗇夫等職。在烽燧台之外,還設有障、塞,大的叫障,小的叫塞。配置有障尉、塞尉。都尉府的屬下官吏,有掾、屬、書佐)。

關都尉(關,有的和地名聯係,有的不和地名聯係。關都尉的屬下,有關長、關尉、關丞。大關分為左丞、右丞。設關的地方都在扼守的險要地帶,不受郡縣管轄,漢朝的河津有津關),是秦朝設置的官職。農都尉(邊郡設置農都尉,負責屯墾農田、種植糧食)、屬國都尉(漢朝在邊郡設置屬國,安置投降的匈奴,設置都尉掌管屬國的政務),在武帝朝開始設置。

縣令、縣長,秦朝設置的官職,掌管一縣的政務。萬戶以上的縣叫做縣令,俸祿從一千石到六百石;不到萬戶的縣叫做縣長,俸祿從五百石到三百石。有縣丞、縣尉作為副手(西漢的縣令、縣長,僅有一丞,長安有左右丞。縣令、縣長的屬下官吏,有五官掾、市吏、獄吏、決曹史、獄掾、決曹掾、門下掾),縣丞、縣尉的俸祿從四百石到二百石,是一個縣的主要官吏。一百石以下的官吏還有鬥食、佐史等更低級的佐吏(鬥食月俸為十一斛,佐史月俸為八斛。每日食一鬥二升,因此叫做鬥食),也叫少吏。十裏為一亭,亭有亭長(亭長管治安,捕捉盜賊。漢代亭下有郵。五裏為一郵,郵間相去二裏半)。十亭為一鄉(西漢初期、中期,各縣非常重視都鄉、都亭製度,都鄉為各鄉之首,都亭為各亭之首),每個鄉設置有三老、嗇夫(嗇夫掌管收繳賦稅,鄉裏的訴訟糾紛,此外還要兼管為百姓辦理遷徙手續,手續從鄉到縣,經過縣丞批準。嗇夫原來是鄉官的名稱,逐漸變為九卿官署裏官員的名稱,還有郡太守、關都尉的官署,也有嗇夫,成為佐吏的專有名稱)、遊徼。三老掌管教化。嗇夫掌管鄉間的訴訟糾紛,收繳賦稅。遊徼掌管巡邏,防止盜賊。一個縣方圓大概有百裏,民戶多的縣域小,民戶少的縣域大。鄉、亭也是這樣,這些都是秦朝製定好的製度。列侯的食邑縣叫做封國(王國維《齊魯封泥集存序》中講:“這次編的邑丞共有封泥二十八個,除琅琊郡為魯元公主的食邑外,其餘都是列侯的食邑,隻有國大行一印是叫做國的。”意思是說列侯的食邑縣,也有叫邑的)。皇太後、皇後、公主的食邑縣叫做封邑。主要為蠻夷居住的縣叫做道。全國設置的縣、道、國、邑共有一千五百八十七個,鄉有六千六百二十二個,亭有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個(《地理誌》統計縣邑有一千三百一十四個,道有三十二個,侯國有二百四十一個,合起來共有一千五百八十七個。)。

凡是朝廷任命的官吏,官職在二千石以上的,均佩帶有銀印、青綬(銀印背麵是龜紐,刻文為章,意思是某官之章)。光祿大夫沒有印綬。官職為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均佩帶有銅印、墨綬。大夫、博士、禦史、謁者、郎官沒有印綬。但是仆射、治書禦史、尚書、負責符節、璽印的郎官,佩帶有印綬。官職為二百石以上的官吏,佩帶有銅印、黃綬(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的官員是銅印鈕鼻,印背為鈕鼻型,不是蟲獸形狀。印文為印,刻文是某官之印)。成帝陽朔二年廢除八百石、五百石官吏。成帝綏和元年,縣長、國相均為黑綬帶。哀帝建平二年,又改回黃綬帶。

沈欽韓曰:《漢官儀》中記載:皇太子為黃金印,龜紐,印文為章,下至二百石,都是官印。以上的印,都是方印,叫做通官印,百石以下的官員,名稱為半印,叫做半通印。陳直說:“以現在出土的漢印來考證,漢代不用純金印,最多用塗金印,禦史大夫的印章,西安漢城遣址曾經出土一方,是銅質,並不是銀質。至於二千石以上的卿官,如奉常、太仆、衛尉、大鴻臚、大司農、水衡都尉、長水校尉、京兆尹等,均出土過銅印,並不是銀質,也不塗銀。《百官表》中所說的可能是漢初的製度,後來鑄印不一定遵照製度。還有半通印,僅見於揚雄的《法言》,和仲長統的《昌言》,為低級官吏所使用,本表沒有記載。文官印和侯印有的有鑄字,武官的都是刻字,文官因為是倉猝需要,也有刻字的。”

漢朝享有俸祿的官吏員額,從佐史到丞相,全國共有十二萬零二百八十五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