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平帝紀第十二(3 / 3)

更改商代王室的後裔紹嘉公為宋公,更改周王室的後裔承休公為鄭公。

太皇太後下詔說:“人們常說,夫婦關係和睦,父子關係親密,人倫位序即會穩定。前些時下詔予有關官員,恢複表彰貞婦,釋放犯罪的婦女,是為了杜絕奸邪,表彰貞行,對耄耋老人和年幼無知的孩子,不能施用刑罰,這是曆代聖王遵循的原則。隻有殘暴的官吏才會拘押犯法者的家眷,無論老弱婦幼,搞得天怒人怨,百姓苦不堪言。告誡百官,除了以身試法的婦女,八十歲的老人和七歲的孩子,不是大逆罪,或者朝廷詔命要逮捕的,一律不準收押。需要查問的,在現場查問。以此令為準。”

平帝元始四年二月丁未,立王氏為皇後,大赦天下。

派太仆王惲等八人作為特使,還有副使,持苻節,巡行天下,考查風俗。賜九卿已下至六百石官員、宗室有屬籍者爵位,從五大夫爵位往上,品級不等。賜天下百姓民爵一級,賞賜鰥寡孤獨和老年人布帛。

平帝元始四年夏天,皇後謁見高廟。為安漢公王莽加尊號“宰衡”。賜王莽的母親尊號為“功顯君”。封王莽的兒子王安、王臨為列侯。

安漢公王莽上奏設立明堂、建立辟雍。尊孝宣皇帝的廟號為中宗、尊孝元皇帝的廟號為高宗,後世天子世代獻祭。

設置西海郡(今天的青海省),流放天下犯法的百姓到西海郡居住。

梁王劉立有罪,被揭露後自殺。

朝廷將京師分為前輝光、後丞烈。更改公卿、大夫、八十一種官職的名稱、位序,更改十二個州的名稱。為各郡國劃分出邊界以及所屬的縣邑,廢立、設置、更改,一時間天下紛紛擾擾,連有關官員也搞不清楚。

平帝元始四年冬天,大風將長安城東門的屋瓦紛紛吹落在地。

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春天正月,在明堂祫(xiá)祭漢室所有的祖先。參加祫祭的諸侯王有二十八人,有列侯一百二十人,有宗室子弟九百人,參加助祭。祭祀禮畢,為所有的諸侯王、列侯增加封國的食邑戶數,賞賜宗室子弟爵位和金錢、布帛,為官吏增加俸祿,多少不等。

太皇太後下詔,說:“人們常講,帝王以德治民,對親人和血脈相近的人要親密。在上古時,堯帝團結九族和睦,舜帝以敦厚對待九族。因為皇帝年幼,朕代理執掌國政,現在宗室中的子弟都是高皇帝的子孫,或者是高皇帝兄弟吳頃王、楚元王的後裔,漢朝開國至今,宗室子弟已經有十萬餘人,他們都是王室親屬,因為不能施以正確教導,致使有些子弟觸犯法令,教訓深刻。孔子不是說過‘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從太上皇以來,宗室各族,均有族譜,郡、諸侯國中設立宗師官員負責教導,以免事後補過,引為教訓。二千石官員中,選出有德能的賢者作為宗師人選。調查不遵從教導或者有冤情,因而失去謀生手段的宗室子弟,宗師通過驛站寄出書信給宗伯,向朝廷奏報。每年正月賞賜每位宗師布帛十匹。”

羲和劉歆等四人負責建造明堂、辟雍,建築形式與上古時的周文王建造靈台、周公建造洛邑時一樣。太仆王惲等八人負責百姓的風俗教化,倡導以德教化百姓,為遠方的國家做出示範。負責這些事務的官員均受封為列侯。

招募通曉散逸在民間的經典書籍,熟悉上古時的佚事、天文、曆算、音律、小學、《史籀篇》、醫方、《本草》等方麵的賢者,征召教授《五經》、《論語》、《孝經》、《爾雅》的老師,用政府的傳車將他們送往長安。來的賢者有數千人。

閏月,立梁孝王的玄孫劉音為諸侯王。

平帝元始五年冬天十二月丙午,平帝在未央宮駕崩。大赦天下。有關官員奏議:“按照禮製,皇帝未成年駕崩,大臣不應該以帝王禮安葬。皇帝已經十四歲,可以按照帝王禮安葬,為平帝加成人元服禮。”奏請得到批準。平帝在康陵下葬。太皇太後下詔說:“皇帝仁愛、聰明,在世時,對百姓無不顧念憐愛,身體有病,每次發病時,氣喘上逆,不能講話,沒有留下遺詔。釋放後宮的媵妾,讓他們回到家中嫁人,像孝文帝朝一樣。”

讚辭如下:在平帝朝,所有的政事均出自於王莽,褒善顯功,矜誇盛世。閱讀當年的文檔紀錄,域外的百蠻,無不臣服;經常有吉祥的嘉兆出現,頌聲四起。但是上天卻不斷地顯現災異,下麵的百姓哀怨憤懣,王莽想以文辭來文過飾非,難矣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