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弓箭誰在先(1 / 1)

張氏的起源與弓箭的發明有關。張氏被稱為弓箭的發明人,也是張氏得姓始祖的原因。弓箭是中石器時代後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的工具。1963年,在山西朔縣峙峪村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現了一枚用燧石打製的箭鏃。由此證明,中國先民最遲在距今約2.8萬年,已經使用弓箭。

原始人類發現樹枝彎曲後再伸展時具有彈射的功能,從而發明了弓。彎曲的樹枝、藤條、竹皮,在伸展時都展現出一定的彈性,是製作原始彎弓的理想材料。製作弦的最初材料是細藤條、獸筋之類有韌性的東西。箭是用各種樹枝或竹枝作成的。

弓箭的發明,中國古人有獨特的理論,即“弓生於彈”(《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彈指彈弓。在甲骨文中,彈字寫作B,為一張弓,弦中部有一小囊,用以盛放彈丸。這種形狀的彈弓,在中國一直廣為流行。先民最初發明的隻是發射小石子或泥彈丸的彈弓,之後進一步摸索,才將弓用於射箭,於是產生了弓箭。畢竟以弓射箭要難於以弓射彈。因此推論,是先發明了弓,再發明了箭。

因為當時人類文字尚不成熟,故沒有留下有關弓箭發明的情景。我們隻能從有關史料和神話傳說中,推斷當時的某些情景。

相關鏈接

弓箭

弓箭是中國古代軍隊使用的重要武器之一。弓由有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箭包括箭頭、箭杆和箭羽。箭頭為銅或鐵製,杆為竹或木質,羽為雕或鷹的羽毛。

弓有牛角弓,複合弓和滑輪弓,後兩種弓都是現代材料製成,一般是作為比賽用器具。牛角弓是中國古代弓箭的巔峰之作,到目前為止也不亞於現代材料製作的弓。牛角弓由牛角、竹木胎、牛筋、動物膠等材料經過百十道工序加工而成,技術難度高,製作周期長,卻不能長期保存,最長也就能保存百十年。弓箭作為古代戰上的重要武器,最終被槍炮所淘汰,傳統弓箭文化從此成為曆史,現如今會製作傳統弓箭的人寥寥無幾。複合弓由木、角和腱三部分組成,複合弓是現在最常見的具有代表性的弓箭。

未上弦線的複合弓向外彎曲,弓背(麵向目標的一麵)為木製。弓背包括二部分:一對弓臂和一個弓弝。木製部分大多采用槭樹(楓樹)、山茱萸或桑樹,或同時采用多種木材。

弓麵(麵向射手的一麵)為角製,角被來加強弓臂部分。遊牧民族會選用水牛角,或野山羊角。因為水牛的角相對於其他動物的角比較有彈性,而且較長,所以水牛角最受遊牧民族歡迎。遊牧民族會用魚膠將動物的腿後腱(來自牛、鹿等)黏在木製的弓背部分。原因是腱像橡皮圈,拉伸後能夠迅速地回到本來位置,大大加快箭的飛行速度。一對木製弓臂的末端裝有弓弰。大部分史家認為這是匈奴人的發明。弓弰增強弓弦的蓄勢及減低需要拉弦的力,使複合弓發射的箭有更強的殺傷力。

遊牧民族利用動物的腱、馬鬃、或葡萄藤製造弦線。塞西亞人甚至曾用牛腸製造弦線。至於土耳人,他們以采用蠶絲製的弦線而聞名。

飄泊於大草原的遊牧民族所製造的箭,大部分箭鏃有針,有別於在歐洲流行有套的箭鏃。解釋眾說紛雲,有史家指出這是為了自衛。假如箭鏃隻是被插入箭杆,會減低箭杆吸收衝擊力的能力,箭杆很容易折斷,因此騎弓手能夠防止對手使用自己的箭反擊。不過,適合製作箭杆的材料在大草原很缺乏,遊牧民族不大可能為了自衛而大量浪費箭。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種箭鏃的製造方法不但簡單,而且所需時間較短,對人力物力不多的遊牧民族很有好處。

箭杆通常用蘆葦杆或竹來製造,白樺木及山茱萸木亦是製造箭杆的材料。箭羽會用水鳥的羽毛來製造,例如鵝及鴨的羽毛都是上佳的材料。箭杆有2~4片箭羽,令箭飛行時更穩定。

騎弓手都會戴上拇指環(或稱板指)作為拉弦工具,以防止拇指被弦線割傷。中緯度草原的遊牧民族用皮、骨、角、金屬或石製造拇指環,為了加快射箭的速度,拇指環的內側通常有槽或凹處用來扣著弦線。

塞西亞的騎弓手會將弓袋與箭箙結合,這種袋名叫Gorytos。Gorytos的前側有一個袋,專門用來放箭。塞西亞的騎弓手用鉤將Gorytos吊在腰帶上,早期的薩爾馬提亞人都是采用這種設計。由於後來的弓愈來愈長,Gorytos不能負荷,匈奴人、亞瓦爾人、土耳其人及蒙古的騎弓手分開弓袋與箭箙。他們通常將弓袋置左,箭箙置右。騎弓手放置弓袋與箭箙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把弓袋與箭箙吊在腰帶上,二是把弓袋與箭箙用帶掛在肩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