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條形碼的簡史(2 / 2)

從80年代初,人們圍繞提高條形碼符號的信息密度,開展了多項研究。128碼和93碼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碼於1981年被推薦使用,而93碼於1982年使用。這兩種碼的優點是條形碼符號密度比39碼高出近30%。隨著條形碼技術的發展,條形碼碼製種類不斷增加,因而標準化問題顯得很突出。為此先後製定了軍用標準1189;交叉25碼、39碼和庫德巴碼ANSI標準MH10.8M等。同時一些行業也開始建立行業標準,以適應發展需要。此後,戴維·阿利爾又研製出49碼,這是一種非傳統的條形碼符號,它比以往的條形碼符號具有更高的密度。接著特德·威廉斯推出16K碼,這是一種適用於激光係統的碼製。到目前為止,共有40多種條形碼碼製,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和印刷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門及一些出口企業,把條形碼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逐步提到議事日程。一些行業如圖書、郵電、物資管理部門和外貿部門已開始使用條形碼技術。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生活國際化、文化國土化的資訊社會到來之時,起源於40年代、研究於60年代、應用於70年代、普及於80年代的條碼與條碼技術,及各種應用係統,引起世界流通領域裏的大變革正風靡世界。條碼作為一種可印製的計算機語言,未來學家稱之為“計算機文化”。90年代的國際流通領域將條碼譽為商品進入國際計算機市場的“身份證”,使全世界對它刮目相看。印刷在商品外包裝上的條碼,像一條條經濟信息紐帶將世界各地的生產製造商、出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和顧客有機地聯係在一起。這一條條紐帶,一經與EDI係統相聯,便形成多項、多元的信息網,各種商品的相關信息猶如投入了一個無形的永不停息的自動導向傳送機構,流向世界各地,活躍在世界商品流通領域。

相關鏈接

條形碼的識別原理

要將按照一定規則編譯出來的條形碼轉換成有意義的信息,需要經曆掃描和譯碼兩個過程。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光的類型決定的,白色物體能反射各種波長的可見光,黑色物體則吸收各種波長的可見光,所以當條形碼掃描器光源發出的光在條形碼上反射後,反射光照射到條碼掃描器內部的光電轉換器上,光電轉換器根據強弱不同的反射光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根據原理的差異,掃描器可以分為光筆、CCD、激光三種。電信號輸出到條碼掃描器的放大電路增強信號之後,再送到整形電路將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白條、黑條的寬度不同,相應的電信號持續時間長短也不同。然後譯碼器通過測量脈衝數字電信號0、1的數目來判別條和空的數目。通過測量0、1信號持續的時間來判別條和空的寬度。此時所得到的數據仍然是雜亂無章的,要知道條形碼所包含的信息,則需根據對應的編碼規則(例如:EAN-8碼),將條形符號換成相應的數字、字符信息。最後,由計算機係統進行數據處理與管理,物品的詳細信息便被識別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