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條形碼的簡史(1 / 2)

條形碼最早出現在40年代,但是得到實際應用和發展還是在70年代左右。現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普遍使用條形碼技術,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廣,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並逐步滲透到許多技術領域。早在40年代,美國喬·伍德蘭德和伯尼·西爾沃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

該圖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碼。靶式的同心圓是由圓條和空繪成圓環形。在原理上,“公牛眼”代碼與後來的條形碼很相近,遺憾的是當時的工藝和商品經濟還沒有能力印製出這種碼。然而,20年後喬·伍德蘭德作為IBM公司的工程師成為北美統一代碼UPC碼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費伊塞爾為代表的幾名發明家,於1959年提請了一項專利,描述了數字0~9中每個數字可由七段平行條組成。但是這種碼使機器難以識讀,使人讀起來也不方便。不過這一構想的確促進了後來條形碼的產生與發展。不久,E·F·布寧克申請了另一項專利,該專利是將條形碼標識在有軌電車上。60年代後期西爾沃尼亞發明的一個係統,被北美鐵路係統采納。這兩項可以說是條形碼技術最早期的應用。

1970年美國超級市場委員會製定出通用商品代碼UPC碼,許多團體也提出了各種條形碼符號方案,UPC碼首先在雜貨零售業中試用,這為以後條形碼的統一和廣泛采用奠定了基礎。次年布萊西公司研製出布萊西碼及相應的自動識別係統,用以庫存驗算。這是條形碼技術第一次在倉庫管理係統中的實際應用。1972年蒙那奇·馬金等人研製出庫德巴碼,到此,美國的條形碼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973年美國統一編碼協會(簡稱UCC)建立了UPC條形碼係統,實現了該碼製標準化。同年,食品雜貨業把UPC碼作為該行業的通用標準碼製,為條形碼技術在商業流通銷售領域裏的廣泛應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維·阿利爾博士研製出39碼,很快被美國國防部所采納,作為軍用條形碼碼製。39碼是第一個字母、數字式的條形碼,後來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

1976年在美國和加拿大超級市場上,UPC碼的成功應用給人們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歐洲人對此產生了極大興趣。次年,歐洲共同體在UPC-A碼基礎上製定出歐洲物品編碼EAN-13和EAN-8碼,簽署了“歐洲物品編碼”協議備忘錄,並正式成立了歐洲物品編碼協會(簡稱EAN)。到了1981年由於EAN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組織,故改名為“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簡稱IAN。但由於曆史原因和習慣,至今仍稱為EAN。日本從1974年開始著手建立POS係統,研究標準化以及信息輸入方式、印製技術等。並在EAN基礎上,於1978年製定出日本物品編碼JAN。同年加入了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開始進行廠家登記注冊,並全麵轉入條形碼技術及其係列產品的開發工作,10年之後成為EAN最大的用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