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窗玻璃(2 / 3)

在火焰熊熊的玻璃熔爐前,架著一座高高的木板橋,橋上豎著一根根粗粗的木柱,柱上綁著一個個身強體壯的吹玻璃技師,他們手裏握著一根長長的吹管,吹管下端那個暗紅色發亮的圓球,便是粘稠的玻璃液球。

吹玻璃圓筒的技師們一個個用力吹著,兩腮鼓得大大的;玻璃液球在他們的吹製下顫抖著,隨時改變著形狀;然後,他們一邊使勁地吹,一邊使勁地甩動著吹管……

吹玻璃技師們的臉色因用力而越來越紅,與此同時,玻璃液球的顏色因溫度下降而越來越暗,它的長度因用力拋甩而由圓變長,終於變成了一個長長的、發著亮光的圓筒。

這時,吹玻璃技師真是精疲力盡,要不是預先被綁在木柱上,說不定早就一頭栽到木板橋下的深溝裏去了。

這樣吹製好的玻璃圓筒用刀剖開、展平,冷卻以後便成了大塊大塊的窗玻璃了。

當時,吹玻璃的技師不僅要有高度的技巧,而且還要有強壯的體魄,否則很難勝任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不過,經過長期的艱苦勞作,吹玻璃技師的健康狀況卻越來越糟,他們的頭頸變得又短又粗,胸部向外突出,兩腮的肌肉鬆弛得下垂,耳朵因長期受空氣壓迫而發炎、紅腫、化膿,最終導致變聾,眼睛因長期受強光刺激而視力衰退,幾乎成為瞎子,牙齒因用力咬住吹管而變鬆,手掌腫得像饅頭,肩膀也因用力過度而疾病叢生……或許在40歲左右就因殘疾而無法勝任任何工作了。

這就是當時吹玻璃技師的悲慘命運,他們多麼希望能有一台機器來代替這繁重的勞作啊!這一願望被一個叫劉伯爾斯的吹玻璃技師實現了。

1894年冬日的一個下午,切姆別爾斯玻璃工廠的老板切姆別爾斯正在屋內打瞌睡。突然,門被人猛地撞開了,衝進來的是廠裏最能幹的技師劉伯爾斯。

劉伯爾斯不顧老板因別人妨礙他休息正要發脾氣,一把拉著他就往廠裏的玻璃熔爐奔去。

到了溶爐邊,劉伯爾斯用一根長柄勺舀起玻璃液就往地上的一個罐子裏倒,然後把玻璃吹管插到玻璃液中吹了起來,一邊吹,一邊緩緩地將吹管往上提。隨著吹管的提升,一個橢圓形的玻璃泡奇跡般地出現了。

劉伯爾斯仍在不停地吹,不停地往上提升吹管,玻璃泡變得越來越長。他站到了板凳上,又站到了桌子上。此時,玻璃泡的上端已經冷卻凝固了,中間看上去有些軟,下端卻依然是暗紅色的粘稠玻璃液。可以想象,如果此時有一架梯子的話,劉伯爾斯一定能將玻璃泡吹得和房子一樣高。

兩分鍾以後,劉伯爾斯成功地吹成了一個兩米多高的玻璃筒,將它剖開展平不就成了理想的窗玻璃了嗎?這真是一個奇跡!

看到這一切,老板什麼都明白了,臉上掛滿了笑容。

劉伯爾斯趁機提出,希望能造一台機器,自動地向玻璃液內吹氣,同時又會逐漸升高,這樣就能製造大批量的窗玻璃了。對此,劉伯爾斯充滿了信心。老板想,如果真的成功了,這可是賺大錢的機會,於是就滿口答應了。

劉伯爾斯相信,這台機器隻需3個月,最多4個月就可造好。可是,誰料這一切僅僅是美好的幻想:第一台機器雖然很快造了出來,但試驗中的挫折也接二連三地來了。

首先,由於玻璃圓筒十分沉重,難以從熔爐中拔出,常常眼看著圓筒已提升到熔爐上空,隻需再過片刻就可大功告成,卻突然一陣裂響,玻璃碎片像雨點般落了下來;有時,即使將玻璃圓筒提拉了上來,並且截斷、剖開成了平板狀,卻發現厚薄不均,厚的地方像塊磚、薄的地方如層紙,這怎麼行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