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與下屬交往的藝術(1 / 3)

主動交談,親近下屬

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領導者喜歡高高在上,凡事喜歡下命令、挑毛病,缺乏主動與下屬交談的意識。長此以往,由於得不到應有的交流,缺乏鼓勵與肯定,員工就會逐漸喪失工作的動力與開拓進取的銳氣。要想改善這一局麵,領導者就要樹立主動交談的意識。

在企業中,領導者的決定作用比一般員工要大得多,企業領導者的交談意識,直接關係到企業內部交談的有效開展。因為領導者要做出決策就必須從下屬那裏得到相關的信息,而信息隻能通過與下屬之間的交談才能獲得;同時,決策要得到實施,也需要與員工進行很好的溝通。再好的想法,再有創意的建議,再完善的計劃,離開了與員工的溝通,都是無法實現的空中樓閣。

交談的目的在於傳遞信息。如果信息沒有被傳遞到所在單位的每一位員工,或者員工沒有正確地理解領導者的意圖,交談就會出現障礙。所以,優秀的領導者必須具有主動交談的意識,通過有效的交談統一思想、統一目標、化解矛盾、消除誤解,通過交談的方式解決存在的問題,或通過交談的方式消除隱患。

主動與員工進行有效的交談,要求領導者主動創造與員工交流的機會,而不能隻是被動地等待。比如,一起吃飯是一個好主意,在飯桌上交流可以輕鬆、無拘無束。當然,吃飯形式也可以多樣化,和團隊吃、和個人吃;工作餐、正式的晚餐;公司內吃、公司外吃,都可以根據情況的不同進行選擇。有的公司每隔一段時間就舉行一次全體人員的早餐會,在公司中以自助的形式舉行,幾個人圍在一起,沒有級別的束縛,顯得其樂融融。相比較來講,工作午餐是簡便的,晚餐則要正式一些。聯想的領軍人物楊元慶的工作午餐就很有特色,他經常與員工共進午餐,拉近彼此的距離。當然,除了吃飯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活動,可根據公司的不同情況,找到切實可行的交流方式。

著名職業經理人唐駿曾是微軟中國的總裁,他在日常工作中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主動和員工保持順暢交流的:第一,建立“一對一”製度。唐駿每月都要和一名員工麵對麵交談,而且要求一線經理也必須每周安排一個小時;另外,每三個月再安排兩個小時進行“一對一”交流,隨時了解員工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問題。

第二,鼓勵員工隨時找CEO。唐駿說:“隻要在辦公室,我的房門就是開著的。”但這個隨時“上訪”也是有條件的,就是你反映的問題已找過了所在部門的直線經理,該直線經理不能或沒有給予解決。

第三,把與員工的交流作為一種製度。微軟中國每周都有一場圓桌會議,員工自己報名參加,每周討論的議題都不同。“我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很難和微軟的每個員工進行單獨對話,圓桌會議解決了這個問題。”

憑借著與員工的主動交談,唐駿領導下的微軟中國在銷售方麵,成了微軟全球唯一一個連續6個月(2002年7月到2003 年1月)創造曆史最高銷售紀錄的公司。

對領導者來說,與員工進行主動交談至關重要。一個企業或部門的領導應有主動交談的態度,給予下屬由衷表達意見的機會,以促使上下意見達成一致,從而培養上下的整體利益觀念。那麼,領導者如何才能與員工進行主動的交談呢?

1. 讓員工對交談行為及時做出反饋交談的最大障礙在於員工誤解,或者對領導者的意圖理解得不準確。為了減少這種問題的發生,領導者可以讓員工對領導者的意圖做出反饋。比如,你向員工布置了一項任務之後,你可以接著詢問員工:你明白了我的意思了嗎?同時要求員工把任務複述一遍。如果複述的內容與領導者的意圖一致,說明交談是有效的;如果員工對領導者的意圖的領會出現了偏差,也可以及時進行糾正。或者,你可以觀察員工的眼睛和其他體態舉動,了解他們是否正在接收你的信息。

2. 激發員工講實話的願望

交談是領導和員工的互動行為,因此交流的內容應反映真實情況。員工若無交談的願望,談話難免陷入僵局。因此,領導應具有細膩的情感、分寸感,注意說話的態度、方式以至語音、語調,旨在激發員工講話的願望,使交談在感情交流的過程中完成信息交流的任務。同時,領導者一定要克服專製、蠻橫的封建家長式作風,代之以坦率、誠懇、求實的態度。

3. 減少交談的層級

人與人之間最常用的溝通方式是交談。交談的優點是快速傳遞和快速反饋。在這種方式下,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傳遞,並得到對方的回複。但是,當信息經過多人傳送時,口頭交談的缺點就顯示出來了。在此過程中卷入的人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信息,當信息到達終點時,其內容常常與開始的時候大相徑庭。因此,領導者在與員工進行交談的時候,應當盡量減少交談的層級。越是高層的領導者越要注意與員工多進行直接交談。

4. 積極傾聽員工的發言

交談是雙向的行為。要使交談有效,雙方都應當積極投入交流。當一方發表自己的見解時,另一方應當認真地傾聽。在企業中,很多時候我們是被動地聽,而沒有主動地對信息進行搜尋和理解。積極的傾聽要求領導者把自己置於員工的角色上,以便正確理解他們的意圖。同時,傾聽的時候應當客觀地聽取員工的發言而不做出判斷。當領導者聽到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時,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這樣會使你漏掉很多的信息。積極的傾聽,應當是接受他人所言,而把自己的意見推遲到說話人說完之後再表達。

讀懂下屬心理,交談有方

人的心理很微妙,企業中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思想,都帶著一定的情緒,因此工作效率各異,所以,及時交談成為每一位優秀管理者重要的必修課。

領導者需針對各色各樣、有著不同性格的員工,學會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

1. 對待高傲型員工

對於清高自傲、目中無人的員工,可以冷靜地和他交談,就事論事地批評,不要搬其他員工的“狀詞”來刺激他,以免產生激烈的爭執,讓交談無果而終。當然,這種員工“悔改”的進度會很慢,“先禮後兵”的做法比較值得讚賞。

2. 對待喜歡嘮叨的員工

有些員工,無論大事小事都喜歡向領導請示、彙報,嘮嘮叨叨,說話抓不住重點。這種員工往往心態不穩定,遇事易慌,大事小事統統請示。向這樣的員工交代工作任務時要說得一清二楚,然後叫他自己去處理,給他相應的權力,同時給他施加一定的壓力,試著改變他的依賴心理。在他嘮叨時,輕易不要表態,這樣會讓他感覺他的嘮叨既得不到支持也得不到反對,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會再嘮叨了。

3. 對待喜歡奉承的員工

在公司裏,常可見到奉承者,他們經常稱讚領導,且附和領導所說的每一句話。

對待這種下屬,在與他們交談時,無須過於嚴肅地拒絕他們的奉承,也不要任由他們隨意誇張。當他們向你賣弄奉承的本領時,你可以淡淡地回應“別誇張了”。倘若他們再三附和你的計劃,你可以說“你最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考慮新的計劃和建議,下次開會每個人都要談自己的意見”。如此一來,他們便不敢也不好意思再做“應聲蟲”了。

4. 對待自尊心強的員工

有的員工自尊心特別強、敏感、多慮,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尤其是領導的評價。有時候哪怕是領導的一句玩笑,都會讓他覺得領導對他不滿意了,因而會變得焦慮、憂心忡忡、情緒低落。

遇到這樣的員工,要多給予理解,尊重其敏感的自尊心,講話要謹慎一點,不要當眾指責、批評他。同時要注意不要當著他的麵說別的員工的壞話,這樣他會懷疑你是不是也在背後挑他的毛病。要對他的才幹和長處表示欣賞,逐漸弱化他的防禦心理。

5. 對待有懷才不遇心態的員工

這類員工常為自己的才華不受到重視而終日歎息,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領導者要經常認可他們的工作,不管他們是做得如何,都應進行鼓勵和評價,激發他們的自信,讓他們對工作充滿信心,這樣一來,員工對待工作的熱情就會高漲,對公司的業績提升有很大的好處。

6. 對待以自我為中心的員工

有的員工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全大局,經常會向領導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什麼事情都先為自己考慮。

對待這樣的員工,領導要盡量把事情辦得公平,把每個計劃中每個人的責任與利益向大家說清楚,讓員工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做了這些能得到什麼,這樣員工就不會再提出其他要求了。同時,要滿足其需求中的合理成分,讓員工知道,他應該得到的都已經給了他;而對不合理要求,要講清不能滿足的原因,同時對員工曉之以理,暗示他不要貪小利而失大義。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領導者,你不僅僅是一個領導者,還應是一個心理學家,要能夠洞察員工的行為,了解員工的心理,一旦員工出現問題,就可以采取相應的交談方法“對症下藥”。

妥善處理下屬的抱怨

人不管擁有多少,要求都幾乎永遠得不到滿足,得不到滿足就有不滿,就要抱怨。公司中的員工很少有不抱怨的。每個人的利益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有些事情考慮不周、處理不當,引發牢騷和抱怨也就在所難免。

抱怨是一種最常見、破壞性最小的發泄形式。伴隨著抱怨,可能還會有降低工作效率等情況出現,有時甚至會產生拒絕執行工作任務、破壞公司財產等過激行為。

福利、工資、工作時間、分配不公、不被理解等,都可能成為抱怨的主題。一位瑞典學者曾做過這樣一個調查,他以近200名女性職員為對象,與其進行麵對麵的談話,結果發現越是對工資不滿的人,越是無法熱衷於工作。她們口頭上說因為工資低而無法熱衷工作,實際上她們討厭本職工作的情緒完全超過對工資的不滿。

可見,員工的抱怨是現象,不是真相。抱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領導者沒有體察到這種抱怨,或者對抱怨的反應遲緩,從而使抱怨的情緒蔓延開來,最終導致管理更加混亂與矛盾激化。

作為領導,當你受到員工抱怨時,需要處理得當,遏止事態發展。

1. 要學會什麼都聽得進去

下屬中最普遍的抱怨形式就是嘮叨,把自己的一肚子不滿傾倒出來,對此,作為領導絕不能裝作聽不見。相反,你一定要做下屬的聽眾。

要想獲得“駕馭”下屬的卓越能力,最快捷、最容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同情的心理,豎起耳朵傾聽他們的談話。要成為一個好的聽眾,你必須學會什麼都聽得進去,“忘掉自己”,要有耐心,並去關心下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