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妙用語言技巧,(1 / 3)

突發事件巧處理

麵對攻擊巧解圍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無理取鬧的事情。例如,在公共場合,有人提起一件你諱莫如深的往事,有恃無恐地出你的醜,或是公開你的隱私,或是談你幹過的傻事和鬧出的笑話。遇到這些無理的行為,你不可為一句羞辱的話,變得失去理智。你應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控製情緒,保持冷靜。隻有這樣,才能巧妙地應對尷尬局麵,從而穩操勝券。

1.幽默解圍

杜羅夫是俄羅斯一位著名的醜角。

一次,演出幕間休息的時候,一個很傲慢的觀眾走到杜羅夫的身邊,譏諷道:“醜角先生,觀眾對你非常歡迎吧?”

“是的。”

“要想在馬戲班裏受到歡迎,醜角是不是就必須具有一張愚蠢而又醜陋的臉呢?”

聽到此話,很多人圍了過來。

“確實如此。”杜羅夫明白了這位觀眾的惡意,立即回答說,“如果我能生一張像先生您那樣的臉的話,我準能拿到雙薪。”

臉,同杜羅夫能否拿雙薪,本無絲毫內在聯係,但幽默的杜羅夫卻巧妙地把它們聯係在一起,輕鬆地為自己解了圍。

2.借其言,反其義

對無理的言語進行語言反擊,是正義的語言與無理的語言的對抗。所以,反擊的語言一定要與對方的語言表現出某種關聯,正是在這種關聯中,才會充分表現出一個人的機智與力量,使對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德國大詩人海涅是個猶太人,常常遭到一些人的攻擊。在一個晚會上,一個人對海涅說:“我發現了一個小島,這個小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看來,隻要你和我一起去那個島上,才會彌補這個缺陷。”

“驢子”在德國南方語言中,常常是“傻瓜、笨蛋”的代名詞。

麵對是猶太人的德國大詩人海涅,將“猶太人與驢子”並稱,無疑是在侮辱人,可海涅並沒有對這人大罵,甚至對這種說法也沒有異議,相反,他把這種人稱換成“你和我”,就一下子把這人與“驢”對等了,達到了反擊的目的。

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有一個常常愚弄他人而自得的人,名叫湯姆。一天早晨,他正在門口吃麵包,忽然看見傑克遜大爺騎著毛驢哼哼呀呀地走了過來。於是,他就喊道:“喂,吃塊麵包吧!”大爺連忙從驢背上跳下來,說:“謝謝您的好意,我已經吃過早飯了。”湯姆一本正經地說:“我沒問你呀,我問的是毛驢。”說完得意地一笑。

傑克遜大爺沒想到以禮相待,卻反遭了侮辱。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猛地轉過身子,照準毛驢的臉“啪、啪”就是兩巴掌,罵道:“你這畜生,出門時我問你城裏有沒有朋友,你斬釘截鐵地說‘沒有’。沒有朋友為什麼人家會請你吃麵包呢?”接著,“叭、叭”,傑克遜大爺對準驢屁股又是兩鞭子,說:“看你以後還敢不敢說謊。”說完,翻身上驢,揚長而去。

這就是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來應對無理之人。

總之,在麵對他人的惡意攻擊時,要冷靜應對,巧妙解圍。

模糊應對脫困境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有時會遇到一些人肆無忌憚地向我們提出各種問題,但有些問題又確實不便直接回答。此時,我們可以故意運用一些辭藻,使用一些虛虛實實的手法,“打打馬虎眼”,使對方得不到準確結果,從而放棄那些令人難堪的提問。

1.含糊其詞

在人際交往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難於回答的敏感問題,使我們處於難堪的窘境。此時,我們若運用模糊語言,則不失為應對敏感話題的一種良策。

有一個青年陪伴未婚妻和她的母親在湖裏劃船。未婚妻的母親一時觸景生情,有意試探地問青年:“如果我和女兒不小心一起掉到水裏,你打算先救誰呢?”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回答先救哪一個都不妥。此時,母女二人都瞧著他,等待回答。青年思索後回答:“我先救……未來的媽媽。”母女倆一聽,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未來的媽媽”模棱兩可,一語雙關,用得恰到好處。

2.運用“非確指”語言平息騷動

有一艘豪華客輪滿載遊客,即將到達旅遊勝地的時候,客輪突然停了下來。船上遊客見客輪遲遲不能開動,心情開始浮躁起來,圍著他們的領隊,追問客輪何時能夠起行,何時能夠順利到達,有的人則進行責問,更有甚者開始大罵,情緒激動可見一斑。

這時候,領隊鎮定自若,麵帶微笑,不停地向大家說:“請大家別急。客輪隻是出了點小問題,不費事的,技術員們正在做檢查,一會兒就好,客輪馬上就可以開航,馬上就可以開航!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請大家再耐心等待一會兒,再耐心等待一會兒!”她不斷地進行重複,遊客們的情緒終於慢慢平靜下來。

在這裏,領隊針對遊客的既急於達到旅遊區又要一路平安的心理,麵對遊客的盤問與責備,沒有及早也沒有給出確切的答複,卻用一連串的“一會兒”“馬上”等沒有確指的詞語給予承諾。

然而,正是這些模糊語言的運用,使遊客們中途平靜地滯留了近一個小時,撫慰了遊客們不平靜的心。

3.運用機智平息爭議

模糊應對,體現出機智。情急生智,往往有妙招。

著名足球運動員迭戈·馬拉多納在阿根廷隊與英格蘭隊交鋒時,打進了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球”。當記者問馬拉多納那個球是手球還是頭球時,馬拉多納機敏地回答:“手球有一半是迭戈的,頭球有一半是馬拉多納的。”

這個回答頗有心計,如果他直言不諱地承認是手球,那麼對裁判的有效判決無疑是“恩將仇報”;但如拒不承認,又有失“世界最佳球員”的風度。而這妙不可言的“一半”與“一半”,等於既承認了球是手臂撞入的,頗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將風度,又在規則上維護了裁判的權威。

4.用語義不明確之語擺脫困境

模糊應對的妙用在於答所不能答,在進退兩難的窘境中進退自如。

南齊時,有個書法家王僧虔,是晉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孫,他的行書楷書繼承祖法,自命不凡。一天,皇帝蕭道成提出與王僧虔比試書法。寫畢,蕭道成傲然問王僧虔說:“你評一評,咱倆誰第一,誰第二?”王僧虔既不願貶低自己,又不想得罪皇帝,略思片刻後說:“臣的書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書法,皇帝中第一。”蕭道成聽了這番語義不明確的模糊話,隻好一笑了之。

模糊應對就是這樣,在應對刁難時,令人捉摸不透說者話語中的真正內涵。它總是給人似是而非、霧裏看花的印象。同時由於模糊,使得語言具有伸縮性、變通性,所以當遇到在一定條件下很難解決的問題時,運用模糊語言可以使人擺脫困境,變不可能為可能。

談笑風生,用幽默解決難題

幽默,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幽默,也可以說是生活的“調味品”,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是一個敏銳的心靈在精神飽滿、熱情洋溢時的自然流露。

幽默在人際交談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幽默的語言,能使社交氣氛輕鬆、融洽,更有利於交流。幽默,常常不直接麵對問題,而是采取迂回的方式,所以不會給人太尖銳的感覺。幽默一般都是突然發生,反映了幽默者的智慧與機智,令人歎服。當人們歎服時,往往會對幽默者產生好感,很容易就接受其意見。所以,人們稱幽默為一種傑出的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