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勤了朱棣發火了,隨手將桌上的折子掃到地上。

“一個個的表情,當朕要不久於世了麼?果然沒一個忠心的。”朱棣道。

知夢一驚,朱棣這猜疑的脾氣又上來了,不知又是哪個倒黴。蹲在地上整理折子隻聽朱棣問她:“丫頭,你說呢?”

知夢順勢就跪地上了:“奴婢以為皇上多心了。帝王之事關係天下,為人臣子者關心也是正常。荀子言,天地君親師,在民間,父母臥病為人子者尚要殷勤探看侍奉湯藥,何況君王更是至高無上,臣子們每日來探望又有何不對呢?”

朱棣竟孩童鬧脾氣般瞪了她一眼,然後翻身朝著窗戶那邊不看她。

知夢拿著折子,有些愣住了。

難怪人說人老了就越來越像孩子。

其實朱棣真的隻是微恙,不過知夢那跪地一言之後他便“真病”了,行坐躺臥都要人扶著,氣似乎也有些喘不勻的樣子。

知夢知道,朱棣這是借機在考察大臣。心裏隻盼著大臣們對朱棣的脾性知道得深刻,別又讓他抓住把柄弄得朝廷不安。

不是她心善,隻不過曆來皇帝年老之時朝臣投靠新君是必然的,因為這個就攤上殺頭坐牢實在是有些冤枉。

朱棣似乎看很多人都不順眼,太子來了他也攆出去,順便還罵兩句。近日是越來越喜歡朱瞻圻,常召他進宮來陪著。知夢不願在旁,不想見他趁著間隙飄來的帶著疑問的目光。

好在,朱棣的“病”過了月餘就好了。

不過,今年注定是個多事之秋。

朱棣病愈了,王貴妃又玉體微恙,調理了諸多日子總算是好些了,卻再也不複往日的容光煥發,一下子似乎老了幾歲。

朱棣放心不下,又因為朝事繁忙便命知夢每日裏去探望回頭與他稟報。

知夢總是在太子妃、太孫妃等人去過之後再去,不為別的,不想張氏用那樣犀利的眼神盯著自己而已。

王貴妃每天都拉著她說王家那處府第,從大門說到花園,從花廳說道她的閨房,雖已過去二十幾年但她依舊每一處都記得清楚。

知夢知道這不是什麼好兆頭,但她也不能打斷她,因為她在回想著那些的時候神情很是幸福。

天熱起來了,不過北京的夏天空氣裏是流動的風,不會覺得悶熱。王貴妃已病愈知夢也不用每日裏再去探望。

直到有一天,午膳後朱棣在閣子裏睡著,宮女在旁打扇,知夢在外頭趁機清理香爐,還未清理幹淨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地便跑來了,抓住知夢的袖子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娘娘,病了……”

“你慢慢說,哪位娘娘病了?什麼病?傳了禦醫麼?”知夢問道。

“貴妃娘娘病了,急症……”小太監眼淚都下來了:“蕭姑娘,求您替奴才稟告,娘娘萬一有了事奴才死一萬次都不夠啊。”

這可真是大事,以朱棣的脾氣,永樂八年死了權賢妃就誅殺後宮三千宮女,若王貴妃又……知夢打了個冷顫。

進了閣子,朱棣似乎睡得正沉,狠狠心走到床邊跪下:“皇上,貴妃娘娘急症!”

報了兩遍朱棣才醒轉,穿靴下地直奔王貴妃宮中,知夢自然得跟著,隻是這一路心都懸到了嗓子眼兒,祈禱著貴妃無事才好,否則這後宮怕又是血流成河了。

見了裹著被子還喊冷的王貴妃知夢驚了一下,這種青紫麵色還有救麼?

太醫顫抖著手寫了方子拿去熬藥了。

王貴妃服了藥不到一刻鍾便香消玉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