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在鄂北和鄂中一帶去訪問,看過了不少的部隊,一般說來,作戰精神和部隊紀律都已經提得很高了。自然,中國的抗日部隊是來自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方麵,發展上是決不會平衡的,所以不免有少數部隊,還不能令人十分滿意。而且戰爭是革命的、進步的,縱然一個部隊具有特殊的情形,特殊的曆史,隻要參加過革命戰爭,慢慢都會變得適合這革命的需要。譬如一部機器,當所有的輪子都運動的時候,決不允許一個特殊的小輪子停止不動的。不動的輪子便不為機器所需要,一定得修理,修理不好時,就得撤換掉。
不過,社會上各種進步和運動不像力學運動那樣單純,那樣機械。單說部隊紀律的進步,也包含有許多複雜部件,互相牽製,互相因果。一個部隊也不完全像一個小輪子:一個小輪子在機器中的運動是被動的,不會自己改正自己,修理自己,而一個軍隊是可以自我進步的。部隊裏長官的修養和生活態度,對於部隊紀律的關係非常大。因為長官直接影響幹部,幹部決定部隊的一切。比如何××師長他自己從事過多年的教育工作,有修養,有見識,並且嚴明,他的部隊在××作戰時就特別受民眾歡迎,受民眾幫助,士兵也特別富於犧牲精神。黃××師長是一個細心嚴謹的人,自己以身作則,凡事一絲不苟,他的部隊就幾乎成了本戰區的一支戰軍。在他的軍紀裏邊有“安門捆草”一項,曾有過一個連長在移防時沒有招呼士兵將老百姓的門安好,稻草捆好,受了他的嚴重懲罰。羅家陡坡之役,黃師同侵襲敵人一直激戰了八天八夜,終於把敵人打退。紀律好也是這次大勝的主要因素。其時有些老婆子甘心情願給部隊做向導,女人們自動出來抬傷兵,聽起來令人感動得掉下眼淚。我沒有讀過軍事書籍,據說紀律是軍隊的生命,經這次前線訪問以後,我覺得這句話並沒有一點誇張。部隊紀律好,或紀律壞,都是在許多情形之下互相關聯,互為因果的。
部隊紀律好,能處處受民眾歡迎和幫助,軍隊所需要於民眾的,民眾都樂意使他滿意,軍民關係自然融洽,軍隊也不需要去欺負百姓,並且民眾既然都稱讚其紀律好,官兵的自尊便自然會因而提高,惟恐再做出敗壞名譽的事情來。再者軍隊紀律好,作戰便處處受到民眾幫助,就越發知道民眾有用處,有力量。所以部隊紀律往往好則加好,這是互為因果的。部隊紀律壞,民眾或是聞風而逃,或是不肯幫忙,部隊官兵往往不肯反省,反而更怨恨民眾,更容易做出不好的事情來。所以紀律壞的部隊,如不痛自反省,徹底覺悟,往往會愈來愈壞,這也是互為因果的。軍紀壞,民眾逃,沒有人當向導,沒有人供給情報,沒有人供給糧秣,沒有人替你運送傷兵和東西,指揮官也痛苦,好似盲人騎瞎馬。軍紀好,不僅軍民的關係是密切的、一致的,官兵的關係也是密切的,一致的,所以容易打勝仗。軍紀壞,不僅軍民的關係不密切、不一致,部隊內部的關係也不密切,不一致,所以容易吃敗仗。軍紀好,打勝仗,第一民眾更擁護,第二官兵的精神和自尊心更提高,第三長官更容易掌握士兵,第四官兵親身體驗到民眾的有用處,於是,紀律就更會好起來。紀律壞,吃敗仗,第一民眾更不擁護,不幫忙,第二官兵的精神更渙散,心情更惡劣,第三長官掌握士兵更不容易,在這樣的情形下,往往軍紀更特別壞起來。
自然,紀律好的部隊也會吃敗仗,紀律壞的部隊也有時能打勝仗,事情並非絕對的。但是,要明白,一次戰鬥的勝敗是由許多條件來決定的,而軍紀是其中萬不可輕視的一個條件,一個因素。
紀律好和紀律嚴,是有不同的含義的,紀律嚴可以使紀律好,但這是自上而下的,勉強的依賴紀律而獲得效果的。紀律好不一定全靠紀律的嚴,也可以依賴士兵的自覺,自覺是自下而上,紀律是依賴政治教育而獲得效果的。勉強的紀律是不徹底的,當官長掌握士兵力量薄弱的時候,平常紀律好的部隊也會突然暫時的壞起來。所以要使部隊紀律徹底好,一方麵固要紀律嚴,一方麵也要士兵能自覺。
部隊與部隊之間,紀律上互相影響,紀律好壞,影響也不同。克服壞影響,接受好影響,必須努力,必須鬥爭。努力是實踐問題,單是心下明白,嘴裏說說,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以上的意見很零碎,這是拿我這文人的眼光來論軍紀。
(原載一九四〇年二月二十五日《陣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