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風水術在前代的基礎上,在八卦次序說、八卦方位說和天星說等方麵又有建樹和發展。如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說:當日風水術據地形、地貌和五行、幹支等外,還“參以人之性,歸五音,分三十八將,以定吉凶”;“複以七星配之,謂之天星法”。宋朝風水術對陽宅擇居上較以前更為重視。《宋史·藝文誌》所載陽宅類術書有《宅體經》、《相宅經》、《九星修造吉凶歌》、《行年起造九星圖》,從書名上看,宋朝陽宅術比較重視“九星”、“八宅”之說,這是宋朝以後陽宅術的重要特征。

明清時期編纂了大量風水文獻,如官方組織編修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大型叢書,收錄了幾乎所有流傳下來的風水著作,同時民間也大量編纂了冠以“大成”、“大全”、“全書”之名的風水著作,其中《陽宅十書》是一部內容比較全麵而典型的陽宅術書,主要分為環境景觀、住宅格局形象、設施、居者生辰、營造時日等方麵內容,其術法大體有形象占斷、方位占斷和符鎮數類。符鎮是指用符咒、厭勝物等以避凶免災、鎮壓邪魅的一種厭禳方術。後世民間流傳的在建築物上放厭勝物、照妖鏡之類的風俗即源於此。因為《陽宅十書》是明清風水術士的主要用書,故今人可由此大致看出當時陽宅術所包含的內容及其占斷方法。明清時所興起的編纂之風,為後世風水研究保存了大量寶貴文獻資料。

明清時期,風水術的應用比以往更為普及。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居民人口的增加,反映在陽宅術書中,有關城鎮環境景觀內容增多了,從《陽宅十書》等著作中可以看到橋梁、府署、廟宇、街道和住宅等已成為陽宅環境占斷中常見的內容,這說明自然環境的形貌對於陽宅占斷來說已成為一個次要的因素,而逐漸被住宅本身的形貌和人文景觀的形貌所取代,這無疑是明清風水術中的一個新的特征。(顧宏義等《中國方術史話》,黃山書社1997年)

此外,由於風水術的大興,大量的江湖術士在民間出沒,百姓起屋造墓無不請風水先生一斷吉凶。同時在民間流傳的各種風水術書更是不計其數,隨處可見。

茲以“太歲臨頭禁動土”這一漢族古代破土動工時的一大禁規為例加以詳述。太歲,原為星名,古稱歲星,現稱木星,傳說中以為它是值年太歲,十二年繞天一周,每年行經一個特定的星空區域。“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地上的區域也被相應分為十二個等分,太歲按十二地支的順序輪流巡守各地。太歲巡守到哪一個地方,哪裏就要暫息土木之工,不許營造房屋宮殿,不許建構作戰工事,甚至不許派兵出征,否則就將大禍臨頭。所以,便有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禁忌。漢代王充在《論衡·難歲篇》中引《移徙法》“徙抵太歲內,負太歲示凶”解釋說:“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故皆凶也。假令太歲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

太歲是什麼?又長得怎麼樣呢?《協紀辨方》卷三引《神樞經》雲:“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斡運時序,總歲成功。……若國家巡守省方、出師略地、營造宮闕、開拓封疆,不可向之。黎庶修營宅舍、築壘牆垣,並須回避。”這是把太歲當做很像人間帝皇的“天王”看待的,惟其像帝皇,故而有種種的權力,能實現種種的禁規。而在民間傳說中,太歲卻常常被描寫成藏在土中的類肉物,因為人們是這麼解釋的:如果太歲不隱藏在土中,不伏於建築物的牆基之下,它怎麼能夠把房屋工事之類掀翻呢?古籍中或把它描畫成一個瞎眼的肉孜孜的土狗,或描述成圓滾滾、肉乎乎的肉球,它若蟄伏於某地,那裏如果起建房屋,它就在地下把身子拱上幾拱,把屋子拱倒。它還能降災招禍,於是,為了避凶求祥,民間在大興土木時,就一定要請風水先生算一算是不是衝了太歲,如果太歲沒有光臨本土,方可擇吉開工。

太歲頭上是不能動土的。古代小說中,對在太歲頭上造房子屢造屢坍的故事,描述得很多。因此,造房破土,必須先請陰陽先生來選擇吉日良辰。即使如此,造房人家在開工動土前也還要隆重地來對太歲齋祭一番。祭祀時不用桌子,隻將太歲紙碼和祭品置於地上。點香燃燭,全家叩拜,東家向泥水工匠發過喜錢後,就破土動工。泥瓦匠的第一鏟土要用紅紙包好,木匠的第一鋸,要鋸一小段木梢用紅紙包好,交給東家,由東家放在灶頭上;如果沒有灶,就選一個幹淨、穩妥的地方收藏起來。

在造房過程中,祭祀工匠祖師魯班的儀式也是必不可少的。開工的第一天晚上,房主要請工匠吃開工酒,吃酒前,先由房主陪著掌墨師傅行三跪九叩大禮,祭魯班先師和四方神靈,同時唱《敬魯班神歌》,誦唱的人還要邊唱邊向神敬酒,魯班是春秋時的魯國人,是著名的工匠,曾營造宮室,製造車舟器械,發明、改進生產工具,譽滿天下,曆來被工匠們奉為祖師。在《墨子》這部書中,曾有“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的記載。江南民間還有祭祀張班的習俗。張班也是民間建築工匠供奉的祖師。清代蘇州梓義公所中就曾供張、魯兩班,寧波天封塔下魯班殿內也有張班神像。

但是,起建房屋還要選擇一個好的去處,最好能接龍脈,得地氣,保安康。舊時,漢族建房築墳,都要請陰陽先生、風水先生察勘地勢、風水,以求風水好、氣運旺,而不能建於古塚、陰濕、不正之地。忌建古塚之地,是防幽靈作祟;忌建陰濕之地,自然是防黴濕、蟲蛀;忌建不正之處,則是避免怪異之事、怪異之物的出現。要是這樣還不放心,則可於牆腳下砌一塊石頭,上刻“泰山石敢當”五字,以避邪氣。

各民族在選擇宅基、寨基方麵都很講究。漢族認為,凡住地,前高後低,必有寡婦孤兒,主男主人早亡,門戶必敗;東高西低,名叫楚土,居之凶;四麵高中間低,名叫衛土,居之先富後貧,也不好;宅東有大路主貧,宅北有大路主凶;忌門前有雙池,謂之“哭”字頭;忌西有池,謂之白虎開口。

許多禁忌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都是迷信而愚昧的,是不值得效法的,但有些禁忌,透過迷信的外表卻能看到某些有道理之處。如漢族認為大門宜開在南方偏東,庫藏倉窖宜設在宅落的西部偏北,符合我國位處北半球的地理特點和季風氣候。再如景頗族的屋基選擇:用芭蕉葉包好兩包米酒,在預定造房的地點,依照將建房屋的長度,在兩端各埋一包,過三五天後挖出,如米酒甜,則此地為佳;如有酸味或被螞蟻吃過,便視為不吉,不能在此處建房。有時又取一節竹子割成兩半,用炭在一片竹管的內壁大致畫出將要建造的房子的間數,然後在每個象征房間的空格裏放米兩粒,再把另一片竹管扣上,晚間在無人看到的情況下埋於準備選做宅基的地方,第二天黎明再悄悄前往挖出,如米粒幹燥則吉,潮爛則凶。常識告訴我們,不管是酒還是米,在幹燥的地方不易變壞,而在潮濕或有螞蟻的地方就容易黴爛變質或被咬噬。造房乃是百年大計,自然要選一個幹燥、無蟻的穩妥地方。上述禁忌,其實都是為了保證這一目的的實現,隻是在愚昧的心理下為了求得冥冥中神靈的佑助,才被添加上一層迷信的色彩。

工匠厭勝

在我國城鄉各處,人們常見到這樣的風俗: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或是商店剛剛開張的那天,屋門上都倒貼著一張“福”字,來賓若是不識其中緣故,說出“‘福’怎麼倒貼了”的話,定會討個大大的沒趣;反之,客人大叫“福到(倒)了”,則會受到特別的禮遇和歡迎。相傳在明朝的時候,有個被人尊稱為“泰山”的木匠師傅非常靈巧能幹,一次幫人建造一爿商店,竣工之日,主人宰了幾頭豬招待泰山師徒以及前來祝賀的親友鄰居。好心的主人恐怕人多時把豬心、豬肝和豬腰花拿出來吃,木匠師徒吃不上多少,就把它們盛放起來,讓他們帶著路上吃。泰山見桌上沒有豬心、豬肝、豬腰等,以為主人自己吃了,十分生氣,便在夜深無人時指點著徒弟將店門的簷柱都倒了個個兒,想以此施展厭術使此店虧本倒閉。第二天走時,主人給他們滿滿一蒲包點心,讓他們路上吃。走到半路,師徒吃飯時驚訝地發現蒲包裏除了小半包米飯,全是煎好的豬心、豬肝和豬腰。泰山深感內疚,從箱子裏找出幾張紅紙,在上麵寫下“福”字,派徒弟趕回去,在倒放的柱子上倒貼著,讓眾人都念叨“福到(倒)了”以禳解。趕到商店,店主正在鳴炮開張,徒弟馬上將“福”字倒貼在簷柱上。眾人迷惑不解,問為何倒貼?他們答道:“這不是倒貼,而是‘福到’。你們都這麼念叨幾句,就能發大財了。”店主後來果然發了大財。人們不知其中奧妙,隻以為果真是“福到”的緣故,於是,商店新開張或新年剛來到,人們都要在自己門上或商店門上倒貼一張“福”字,以求“福”到,久而久之,就相沿成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