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性行為,更是忌諱直說的。性,成了邪惡和羞恥,成了隻能在暗地裏偷偷摸摸做的事。即使是極正常的兩性關係,也要用“辦事”、“房事”、“同床”、“夫妻生活”等素雅詞語代替。至於不正常的兩性關係避諱詞語就更多了,常用的有“風流罪”、“風流債”、“有外心”、“有外遇”、“懷春”、“輸身”、“走野路”、“采花”等。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則常以“雲雨”指稱男女交合。《文選·宋玉(高唐賦)序》敘說楚襄正與宋玉遊於雲夢之台,見有雲氣,楚襄王問宋玉:“這是什麼氣?”宋玉對答說:“這叫做朝雲。”楚襄王又問:“為什麼叫朝雲呢?”宋玉回答說:“楚懷王曾遊高唐,夢中與巫山神女相會,神女臨去說自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此後就用“雲雨”指男女歡會。

有關排泄的禁忌語,古已有之,文言稱“出恭”、“淨手”、“解手”等。相傳漢代劉安死後升天,在天上“坐起不恭”,天上的“仙伯主者”向天帝奏了一本,說劉不敬,於是劉安被謫守三年,所以,才有“出恭”一詞。據《辭源》解釋:明代科舉考試,設有出恭入敬牌。士子如要大便,先領此牌,後因此稱大便為出恭,並謂大便為大恭,小便為小恭。從元代起,科舉考場中設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離座位。“出恭”一詞最初是用於男性的,後則男女皆用,關漢卿《回春園》第三折:“俺這裏茶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喝上七八盞,管情去出恭。”因大、小便後要洗手,所以又稱“淨手”。《金元散曲·紅繡鞋》說:“這場事怎幹休,唬得我摸盆兒推淨手。”“淨手”、“解溲”成了大小便的委婉說法。“解溲”亦稱“解手”。“解手”是現代人用得較普遍的,其實早在宋元時代就有此說法,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暫崔寧》:“敘了些寒溫,魏生起身去解手。”

還有一些其他方麵的帶有羞辱性質的言語禁忌。例如通常人們都忌諱別人將自己和畜牲相提並論,有生理缺陷的人,也諱忌被人當麵嘲笑。如“兔”、“狗”、“驢”、“牛”等畜類常常被用來咒罵人,因而平時便忌諱在人前說到這些動物,尤其不能和人相提並論,否則,會傷害別人,引起糾紛。《後漢書·馬援傳》有一句名言:“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這種對人行為缺點的避諱,古今流行。在講究麵子的中國社會,身體有某種缺陷的人,對自己的身體缺陷有著強烈的忌諱心理。一般對生理上的缺陷的表述,人們盡量用委婉詞語。比如“耳朵聾”改說“耳朵背”,或者說“耳朵有點不好”,“耳朵有點不便”,古人則說“重聽”。

有些禁忌語從表麵上難以理解其意義,但背後往往有一偶發事件或某一傳說之詮釋。舊時和山東人交朋友,他們不喜歡人家稱他“大哥”,你若稱他“二哥”方才高興。這是因《水滸》故事在山東廣為流傳,其中有武家兩兄弟,大哥武大郎不僅嬌妻潘金蓮被西門慶奪去,自己也被奸夫毒害而死;二弟武鬆乃景陽岡打虎英雄,後在獅子樓手刃西門慶為大哥報了仇。這兩兄弟在山東,婦孺皆知。山東人所以忌諱喊“大哥”,因為武大郎這個“大哥”,其貌不揚,軟弱無能,最後被奸夫毒死,故山東人皆忌諱做這種戴綠帽子的“大哥”。而“二哥”武鬆,義肝俠膽,武藝高強,這種二哥人人敬愛,他們認為你稱他二哥是恭維他,將他比做打虎英雄,當然高興了。

言語禁忌,涉及到許多風俗習慣,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多有其獨特的語言禁忌。若不了解這些現象,不僅會給人際交往帶來障礙,有時甚至會傷害對方,影響團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