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親是指女方親友送新娘出嫁。在中原一帶送親時有一些帶有辟邪意義的習俗規定,如:送親的人要“全活人”,忌避寡婦、孕婦送親。在渤海灣一帶,有“送爹不送媽”、“姑不娶,姨不送,舅媽送,一場病”之俗諺。為了避病等邪氣,隻有禁止女人送親了。

新娘上轎、坐轎、下轎、入門過程中的禁忌行為隨處都有。送親過程中,新娘始終是中心和焦點,其舉手投足、從上轎到入門都有諸多禁忌。

在中原一帶,漢族結婚行轎,有所謂“東來西走,不走重道”的習俗規約,即空轎來和迎坐著新娘的轎子回去的路不能一樣,或許是怕走重道會導致重婚的緣故吧。在豫北民間有所謂“走回頭路,夫妻不能白頭到老”的說法,據說是因為怕一些惡鬼邪祟等在轎來的道路上搗亂破壞,隻有繞道走,那惡鬼邪祟的陰謀便落空了。

在河南、山東、江西、湖南、台灣、雲南等大部分地區都有“喜衝喜”的禁忌。所謂“喜衝喜”就是嫁娶途中兩家迎新隊伍相遇,民間認為這不是好兆頭。所以必須盡量避免兩家迎親隊伍在途中相遇。但是由於人們選擇的吉日吉時往往是相同的,這就使得嫁娶相遇的事經常會碰到。為了避凶求吉,雙方相爭甚至大動幹戈的事屢有發生。但也有一些文明的方法可以逢凶仆占,達到避禍去災的效果。比如可以由雙方的新娘互換隨身佩戴的金戒指,或者由迎親隊伍雙方互換手帕、新毛巾,達到皆大歡喜的目的。台灣民間嫁娶若遇上這種情況,雙方新娘就互換頭上的簪花,據說如果不“換花”,必然會有一方要遭遇災難,所以,在這裏“換花”是辟邪之舉。

佘族新娘坐轎到婆家的路上忌避遇到孕婦,認為孕婦的血災之光會衝了新娘的喜,而且邪魔也會附在新娘身上跟到婆家作崇。遇到這種情況,為了辟邪,新娘必須從自己隨身帶著的一個裝滿桂圓的小包裏,抓出一把桂圓,往外一撒,即可把邪魔化解掉。

按照漢族舊時的傳統,新娘下轎時是要燃放爆竹的,爆竹的劈裏啪啦的聲音不但是為了增加婚禮的喜慶,同時也是為了崩掉新娘子帶來的煞氣。藏族婚俗,新娘乘馬到新郎家,新郎家的賓客迎接時,眾人麵對新娘要大吼一聲,隨之以五穀撒向新娘,使新娘驚恐受怕,此舉被稱為“嚇魔”。

滿族和裕固族新娘所坐的花轎至男家門前後,在下轎前必須使花轎從兩堆旺火中通過,再平落院中;這時,新郎要以三支無鏃的箭射轎門。民間認為,這是取“興旺發達”、“驅邪避煞”之意。同禁忌新娘踏地相似,有些地方還不讓新娘見天。為了不讓新娘見天就用篩子和雨傘遮撐在新娘頭頂上。禁忌新娘踏地見天,據說是為了避免新娘的煞氣觸怒了天地鬼神,其中也有不讓天地鬼神傷了新娘的意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