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觀念的最初形成是與當時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分不開的。

禁忌觀念產生於人類社會生產跑力低下的時代。原始人類經過多少萬年對自然界的適應、鬥爭,從“蒙昧時代”采集、獵獲天然產物到“野蠻時代”學會畜牧和農耕的漫長過程中古代隆重的祭天儀式,人對周圍可感知的環境,對一個個具體形象的事物,對自然現象的過程以及自然現象之間的聯係有了一定認識。他們看到有些自然現象能給人們溫飽和光明,有些自然現象會給人們帶來威脅和死亡。人們常常對給他們物質享受的自然物抱著希望,而對給他們以災禍的自然物產生恐懼。由於當時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有限,生產力水平低下,他們除了盡力征服自然之外,主要是以適應、服從自然的方式求得自身生存,因此在不可戰勝的險惡可怕的自然力麵前,隻能采取躲避。

人類的認識能力幼稚低下,是禁忌觀念產生的根源。原始人類對自己生活的自然界逐步產生探索的需要,他們想要認識動物、植物、天體及各種與人關係密切的自然物的屬性。自然界的一切都使原始人感到神秘不解,由此而產生出一種自然崇拜的意識來。

自然崇拜、神的觀念、原始宗教產生以後,禁忌的對象除了對自然界危險事物的禁忌之外,又產生了對自然物——神的禁忌。

總之,禁忌最初是在原始社會生產能力極低的條件下,人們認識能力也極低的愚昧狀態中產生的。

恐懼、迷信與禁忌

禁忌能被傳承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人們沒有完全擺脫對大自然的恐懼、愚昧和迷信。

大自然使人產生恐懼心理的客觀環境一直都存在。疾病、死亡、地震等自然災害,凶殺、戰爭等人為事件,這些天災人禍,不知何時就會降臨到人們身上。因此人們的恐懼心理難以消除。禁忌觀念中想象的災禍在實際中有可能真正懲罰人們。這就使禁忌有了傳承的客觀動力。

但是,禁忌得以傳承的主要原因還在於人的主觀方麵。

幾千年來,我國封建文化製約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底層的勞動者,很難深入把握和正確分析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存在著的複雜的科學道理,以為是超自然的神鬼力量控製著自然和人間。在不少人家屋內正麵牆上神龕裏,都貼著“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供著觀音、財神和祖宗牌位,還有門神、灶神和土地神。每逢年節,都要祭祖祀神,燒香磕頭。人死後還有許多喪葬儀式。那些因敬畏鬼神、祖宗而產生的迷信禁忌,也就順理成章地傳承下來。

總之,客觀上各種天災人禍既然難以避免,人們的主觀上又有著對超自然力的迷信與崇拜,因此,人們在趨利避害心理支配下,就會接受前人傳下來的禁忌習俗

惰性心理的支配

人們複雜的社會心理中有一種從眾的心裏現象,實際上也就是一種惰性心理。比如看見周圍的人都那樣做,聽見周圍的人都那樣說,自己也就不去獨立思考,盲目地跟著眾人那樣做、那樣說;或者某種行為和觀點是自古已然的舊習慣、老傳統,自己也就沿承了那種傳統習慣。

幾百年、幾千年前產生的民間禁忌能夠專承下來,能夠廣泛流布,正是以這種惰性心理為基礎的。大多數人對禁忌雖不知何意,但見別人都這樣,也就寧可信其有或盲目仿效,而決不去明確地反對禁忌。科學知識水平高的人,自己並不相信禁忌,但迫於老人、親友和社會眾人的習慣勢力,也往往遷就老人、親友,隨大流,跟著走。例如,春節期間,全家都沉浸在歡快的節日氣氛中,講究禁忌的老人此刻最怕出現“不吉”的言行,如果不遵守忌諱,就會為一兩句話和某個小動作惹老人生氣,因此為了不破壞節日的歡樂氣氛,就得有點“跟隨意識”。在婚禮中,若不遵守、依從老人和親友所信的禁忌,也會破壞婚禮的歡樂氣氛。在喪禮上,親屬處於悲痛的心境,如果違犯他們信奉的禁忌,可能會增加他們的恐怖或憤怒情緒,乃至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在類似的各種情況下,多次盲目從眾,或被迫從眾,必然會造成和加重惰性心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