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右手指夾著一支香煙,左手撐在腰間,鎮定自若地站在旗山嶺上,俯視全城,胸有成竹,指揮若定。
這時,二團團長袁文才急匆匆地跑到總指揮部,要求**下令全麵進攻,讓他出擊。
**不同意:"不能硬拚,不能讓部隊造成大的損失!"袁文才卻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合算!用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嚴肅地批評袁文才道:"你這個賬沒算好,三千對一萬?我們有幾個三千,敵人有多少一萬?我看不合算!"我們一定要用最小的代價取得盡可能大的勝利,千萬記住:隻有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不能打抵銷仗。"戰役按**的預料進行著,下午3點左右,戰鬥全部結束。全殲敵人一個靖衛團共500餘人,其中俘敵200餘人,斃敵100餘人,繳槍400餘支。用極小的消耗換取了巨大的勝利。
黃頗著《**用兵錄》(上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9頁。
106。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1928年1月,**召集並主持遂川、萬安兩縣黨的聯席會議,萬安縣委書記報告中說:"與敵人搏戰的策略是'堅壁清野,敵來我退,敵走我追,敵駐我擾,敵少我攻',因此相持半月,敵軍無可奈何。"這時,**指示說:"希望萬安同誌很好運用'敵來我退,敵走我追,敵駐我擾,敵少我攻'的十六字訣,準備與反動派作戰。後來**將萬安經驗和井岡山經驗融合在一起,完全讚同萬安同誌提出的十六字訣,經常講述它。1929年4月5日,**起草的井岡山前委給中央的信中也曾把十六字訣寫了進去,**對其中的個別地方進行了修改,寫做:"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930年12月,工農紅軍一方麵軍召開第一次反"圍剿"誓師大會的時候,**為此題寫一副對聯,他將遊擊戰的方針很好地嵌入其中: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遊擊戰裏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
袁永鬆主編《偉人**》(上卷),紅旗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75頁;杜忠明編著《**對聯賞析》,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50頁。
107。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1936年6月,抗日軍政大學在延安成立,**為抗日軍政大學題詞的同時,還為他們規定了這個流傳久遠的校訓。後來,抗日軍政大學在創作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的時候,將"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編人了歌曲之中:
黃河之濱,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秀的子孫,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全靠我們自己來承擔。同學們努力學習,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們的作風;同學們積極工作,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我們的傳統。像黃河之水洶湧澎湃,把日寇驅逐於國土之東。向著新社會前進前進,我們是勞動者的先鋒。
"**與我"征文組委會編《我見到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84頁。
108。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
1936年11月1日,著名女作家丁玲從西安起程赴保安,經過11天的行程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她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禮遇。**、張聞天、周恩來都參加了歡迎丁玲的晚會,**親自聽了丁玲的彙報。11月22日,延安召開了"中國文藝協會"成立大會,**、張聞天等同誌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選舉了幹事會。次日,幹事會舉行第一次會議,丁玲當選為主任。由於對文學的共同愛好,又因為丁玲在長沙讀書的時候是楊開慧的同學,而且**在丁玲來保安之前讀過丁玲的作品,所以丁玲到保安之後,他們有過較多的接觸,進行過比較廣泛的交談,**對丁玲有了比較多的了解。
**問丁玲:"你打算做什麼呀?"丁玲回答:"當紅軍。"**說:"好呀!還趕得上,可能還有最後一仗,跟著楊尚昆他們領導的前方總政治部上前線去吧。"此後,丁玲就隨軍去前線。12月30日,丁玲在隨軍經甘肅赴三原途中,收到由紅一方麵軍轉交的《臨江仙?給丁玲同誌》詞作的電文,原來是**鼓勵丁玲而寫給她的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