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化解矛盾——羅榮桓與林月琴的離奇婚姻(1)(3 / 3)

大家坐在一起說說笑笑。林月琴因為和大家不熟悉,不好意思插話,在一邊聽大家聊天,默默地笑著。馮文彬是個活躍分子,主動湊上來同她說話,問這問那。林月琴以為他是組織部門的,也沒在意,大方地回答。

熱熱鬧鬧的窯洞裏,有一位戴眼鏡的人卻坐在一旁一句話也不說,隻是大家笑他便跟著笑。林月琴注意到了這個人,不明白這個臉上寫滿軍人成熟氣質的男子漢為何如此矜持,但她心裏莫名其妙地對此人有著幾分好感,其實這個人就是羅榮桓。一心把精力放在學習上的林月琴竟然“木訥”到如此地步,連劉桂蘭向他介紹過的羅榮桓都沒有留意。

臨近中午,人們漸漸離開了,林月琴忍不住問劉桂蘭:

“劉姐,那位戴眼鏡的人是誰呀?”“你呀,難怪有人把你比作‘織女’,說的是誰啊?他不就是羅榮桓主任嗎?”劉桂蘭指著對方笑嘻嘻地說。

林月琴聽後臉上一下子紅了,不禁“哦”了一聲,同時心裏若有所悟。

“怎麼,害羞了吧?不過你倆還真合得來!大家有說有笑,就你和羅主任不聲張,八成是想到一起去了。”劉桂蘭半是正經半是玩笑。她忽然打住,對林月琴說:“我們來做午飯。”春天到了,溫暖的南風把延河的冰雪融化,熏風吹在人們的臉上有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林月琴和羅榮桓的愛情也到了最舒服的時刻,他們已經慢慢地熟悉了,不再那麼拘謹了。說來也怪,原先羅榮桓並不打算考慮個人婚姻問題的,拗不過同誌們的一片熱情,隻好和林月琴見麵了。但自從與她相見幾次之後,他發現自己的態度很快就變了,開始喜歡上這個姑娘了。

林月琴住在中央黨校,羅榮桓住在後方政治部,兩地之間隔著一條延河。春天的延河水位上漲,無法涉水。兩人雖然僅一河之隔,但想見麵必須繞很遠的路才能過橋相見,要不就得騎馬過河。愛開玩笑的人把延河說成是“銀河”,這種比喻用在“牛郎”和“織女”身上倒也貼切。

紅二十五軍的六團政委王平不知怎麼知道了羅榮桓被“銀河”阻隔的情況,他特意挑選了一匹大白馬,派人送到後方政治部,說專門給羅主任的。羅榮桓有了馬後過河就方便多了,每天吃過晚飯,他就要騎馬出去,還不讓警衛員跟著,說去練馬。警衛員心裏直納悶兒:羅主任不是早就會騎馬了嗎?

這原因隻有林月琴最清楚。

每當黃昏的時分,林月琴就會站在黨校南側一裏以外的延河邊,等待白馬馱著“牛郎”過河。看到羅榮桓從馬背上下來,“織女”馬上就迎上前去,他們見麵可比天上的牛郎和織女容易得多了。

落日的餘暉灑在延河兩岸,滾滾的河水仿佛流淌的黃金。

有時,羅榮桓和林月琴坐在鮮嫩的青草上暢談美好的未來:有時他們徜徉在鬆軟的沙灘上回味硝煙彌漫的過去。在無拘無束交談的過程中,在雙方心裏架設著互相了解的橋梁,自然而然的,感情從同誌間的情誼向愛情的方向升華……

“你們女同誌的態度就是我的態度”然而幸福的生活是如此短暫。

羅榮桓和林月琴結婚後沒幾天.麻煩接踵而來。羅榮桓也奉命上了前線。

怎麼回事呢?

原來林月琴在和羅榮桓結婚之前是結過婚的.丈夫叫吳先恩,也是紅軍中的高級將領,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