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相對穩定下來了,一些已過“而立”之年的紅軍幹部的婚戀問題擺上了人們的議事日程,革命者也不是苦行僧,也需要愛情,也需要家庭,不然革命幹什麼?革命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大家過上幸福生活!春節期間,原紅三軍團保衛局偵察部長許建國與中央黨校女學員劉桂蘭舉行了婚禮,這一天,戰友們都為他們高興,熱熱鬧鬧地前來道賀。年輕人歡聚在一起,自然有說有笑,熱鬧非凡。這時,有人說起了紅軍後方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因為他的年齡偏大,婚事始終是八字沒有半撇呢,因此人們稱他為“牛郎”。
“羅主任已經35歲了,還是個單身漢,咱們應該幫他一把才是。”在座的人大多數是羅榮桓的老部下,都希望他能早日有個好伴侶。許建國聽人們這樣說,就問新娘劉桂蘭:“你們黨校有適合羅主任的女同誌嗎?”劉桂蘭想了想,答道:“有哇,我看林月琴就很不錯,與羅主任很般配。”“林月琴,就是紅四方麵軍那個工兵營長?”“女工兵營長!不是長得人高馬大嗎?”“瞧你說的,人家長得可秀氣呢,個頭不高不矮。”眾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像真的一樣。
林月琴是安徽金寨縣南溪街人,15歲時就參加了鄉蘇維埃政府的婦女協會,後來聽說紅軍第七十三師要辦一個兵工廠,她便帶著十幾個姐妹到兵工廠報到,每人領到一個紅袖套,就這樣算正式參加了紅軍。1932年,林月琴出席了鄂豫皖省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紅四方麵軍長征之前,她擔任了紅四方麵軍總部工兵營長。長征途中,工兵營的主要任務是擔任運輸,每人背負著幾十斤重的物資行軍打仗,比男同誌還艱辛。1936年7月,紅軍二、四方麵軍在甘孜會師,林月琴被調到糧食總局工作,不久又調到中央衛生所學習醫務。雖然當時林月琴隻有23歲,卻已經是一個具有8年革命資曆的老紅軍了。她為人嫻靜大方,性格熱情開朗,在中央黨校的女黨員中是較為優秀的一員,曾有不少男同誌追求她,而她一心一意地撲在文化和理論的學習上,根本不理會這些事,因而被人稱作“織女”。
軍委保衛部部長的錢益民曾在紅一軍團政治部工作過,認識林月琴。聽眾人說到這裏,高興地接過話頭說:“羅主任能遇上這麼一個‘織女’,那就再巧不過了!就把這任務交給許建國兩口子,別讓他倆自己結了婚就忘了羅主任。”在眾人的笑聲中,許建國點頭對劉桂蘭說:“我們做個分工,羅主任那兒由我提出,林月琴那邊,工作由你來做。”幾天後,許建國夫妻來到羅榮桓的住處,侃了一會兒大山之後就提出了當“月老”的事,接著就介紹了林月琴的情況,問他什麼時候與林月琴見個麵?羅榮桓聽了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沒作正麵回答。
在一旁的馮文彬開玩笑地“自告奮勇”:羅主任,怕什麼,我陪你去!”“又不是給你提親,你去幹什麼?”劉桂蘭笑著對馮文彬說。
“他不是臉皮薄嗎?我去給他壯壯膽。”馮文彬的話把大家逗笑了。
這時,羅榮桓才紅著臉問劉桂蘭:“叫我去見麵,你們跟人家說好了嗎?”“羅主任放心吧,我們不能做冒失的事,已經同林月琴說過幾次了。”劉桂蘭如實作答,又補充說:“哪天把她叫來玩,讓你們彼此熟悉一下。”一個星期天,林月琴被邀到許建國家,她一進門見滿窯洞都是客人,多數不認識,不由愣了一下。劉桂蘭迎上前拉住她的手,向大家作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