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寬容,是海納百川之源(2 / 3)

“和”是一種思想、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情懷、一種胸懷、一種氣度、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境界。把“和為貴”的理念根植於你的腦海裏,用“和為貴”的思想指導你的行動,人生就沒有做不好的事,也沒有處理不好的關係。

“會說話”的人,讓人不生氣

南懷瑾在演講時常說,人說話要謹言慎語,不要總是以為直爽是真誠的表現,因為人人都有隱私,誰也不想讓別人揭破自己心中留有的“一塊”隱私自留地。在交往中,要適當照顧他人的麵子,給別人麵子等於給自己留條後路。所以,說話時要把握住分寸,即不可觸犯“為尊者諱”這條底線。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太多的逆耳之言往往會讓他人心裏不舒服。所以,人們常說:“好話一句香千裏,惡語一句六月寒。”

有人說,病從口入,這是指吃東西不注意容易出現疾病,而禍從口出,則是智者對一般人的忠告,即說話要謹慎,以防說話帶來禍事。由於說話不謹慎產生的誤會、芥蒂生活中、工作中太多了。甚至古語還有“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的說法。

在《老子》著作中有這樣一段話:“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就是說美好的言辭可以換來別人對你的尊重;美好的行為可以讓人受到他人的喜愛。老子的這段話也是讓我們多關注自己日常的言行細節,以得體的處世方式贏得別人對你的認同。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後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誰知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以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有位朱元璋的少時好友,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幾經周折才算進了皇宮。一見麵,這位仁兄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們倆一塊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朱元璋聽到這裏,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人殺了。

這個故事從一個側麵講了朱元璋心胸狹小,同時也揭示出“禍從口出”的“真理”。

所以為了避免觸及別人不愉快的“隱私”,在交往中,少說多聽,常講美言善語是交往的一條永恒的守則。那些不分場合直來直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或批評、批判他人的做法並不是正直的表現,而是莽撞冒昧,甚至是無禮之舉。事實證明,學會婉轉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往往能順利讓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山頂住著一位智者,他胡子雪白,誰也說不清他到底有多大年紀。附近居住的男女老少都非常尊敬他,不管誰遇到大事小情,大家都來找他,請他給些忠告。

但智者總是笑眯眯地說:“我能給些什麼忠告呢?”

一天,又有個年輕人來求他給忠告。

智者仍然婉言謝絕,但年輕人苦纏不放。

智者無奈,拿來兩塊窄窄的木條、一撮螺釘和一撮直釘。另外,他還拿來一個榔頭、一把鉗子和一個改錐。

智者讓年輕人先用錘子往木條上釘直釘,但是木條很硬,年輕人費了很大勁,也釘不進去,倒是把釘子砸彎了,不得不再換一根。一會兒工夫,好幾根釘子都被他砸彎了。最後,年輕人用鉗子夾住釘子,用榔頭使勁砸,釘子總算彎彎扭扭地進到木條裏麵去了。但年輕人也前功盡棄了,因為那根木條也裂成了兩半。

智者讓年輕人又拿起螺釘、改錐和錘子,把釘子往木板上輕輕一砸,然後拿起改錐擰了起來,年輕人沒費多大力氣,螺釘鑽進木條裏了,天衣無縫。而他剩餘的螺釘,還是原來的那一撮。

智者看年輕人幹完,指著兩塊木板笑說:“你看硬碰硬有什麼好處呢?比如這木條、這釘子,說的人生氣,聽的人上火,最後傷了和氣,好心變成了敵對,友誼變成了仇恨。所以說,我活了這麼大年紀隻有一條經驗,那就是絕對不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當需要指出別人的錯誤的時候,我會像螺絲釘一樣婉轉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年輕人高興地下山了,從此他謹記智者的話,以善言美語對待他人,最後事業有成,成了成功人士。

希望智者的高招你也能學以致用。尤其在與他人意見有分歧時,最好采取“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的方法,摒棄爭論爭吵。因為任何一個有著良好素質的人決不會失去理智地放縱自己與他人一味爭吵,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從容鎮定地表白自己的觀點是最高明的方法。

拋棄“小我”,著眼“大我”

南懷瑾在《南懷瑾講述生活與生存》一文中說,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自己“有我”而來的。如果我們手裏拿了一件東西,別人需要時,一定舍不得給別人,因為我們認為這是自己的東西。但如果能在這個時候舍得給別人,其實就進入了舍棄“有我”,摒棄私心的境界。

南懷瑾認為,生活從來是公平的,它賦予每一個人都是同樣的一個寶庫,因此,會做選擇、會放棄、會取舍的人是明智的人。否則,私心沉重,不懂得取舍之道,最終無法承受生命之重,或許就會被生活的急流所吞沒,這就是古人舍棄“有我”的智慧。

古人說,為人的原則有兩條,一是不能貪,二是要舍得。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在生活中,我們不要隻想著占些蠅頭小利,也不要因為占了蠅頭小利就沾沾自喜。人要想有所收獲,就不能隻緊緊抓住手中的東西不放手,世間萬物沒有莫名其妙的“得”,也沒有不明不白的“舍”,得之有道,舍之有心,就會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師父雲遊回來,帶回了一包核桃。師父先拿出一顆核桃給小徒弟。他望著正要敲開核桃來吃的小和尚,忽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啟發弟子的好機會,便攔住了他。

師父又從那包核桃裏數出十七顆,一顆一顆地擺在桌麵上。他要小徒弟把這十七顆核桃分成三份——師父一份,師兄一份,他自己一份。要求小徒弟的一份是桌上核桃的二分之一,他師兄的一份是桌上核桃的三分之一,他師父的一份則是桌上核桃的九分之一。不能把核桃敲開,也不能剩下。

這下可把小和尚急壞了。十七不能被二、三和九整除,怎麼也不可能按師父的要求分開的呀?他急得抓耳撓腮,還是無計可施。

師父見狀,在一旁歎了一口氣說:“要是有十八顆核桃就好分了,是不是?”

小和尚是一個非常機靈的孩子,一聽這話,知道是師父在提醒自己,就趕緊把手裏那顆還沒來得及吃的核桃拿出來,湊成了十八顆。這樣難題就迎刃而解了——更令他高興的是,最後,他先得到的那顆核桃仍剩了下來,還屬於他。

師父對他說:“徒兒,這下你應該知道了吧,解這道題的關鍵是你必須要舍得。你要是舍不得把自己手裏的核桃拿出來,就永遠不可能解開這道題的;你要是舍得,就能很容易地解開這道題。而且,一旦你舍得了你已經有的東西,你往往什麼都不會損失。解題是如此,與人相處何嚐不是如此呢?孩子,你要記住,人生也是一道題,時時處處你都必須學會舍得的智慧。”

的確,我們的人生有時就像考試時做的選擇題,生活喜歡把一個對的和幾個錯的答案放在一起,選擇對的就得舍棄幾個錯的,而選擇的結果甚至可以關係到每個人的未來。這就是人生的樂趣和苦惱產生的根源。而一個人對“舍得”的把握,不僅可以關係到你的現在,還關係到你以怎樣的心態去麵對未來,所以,我們必須明確當下舍得選擇的重要性。

從古至今,人們為溫飽、為名利、為自己的欲望忙碌不已。很多人往往擁有的越多,煩惱也就越多。還有些人在試圖牢牢抓住自己所得的同時,想得到更多。這都是貪心的心態所致,所以,看淡自己的得與失,舍得放下所擁有的,人才會更加輕鬆,心情也才會更加愉悅。你才不會去眼紅別人的成就,才不會去羨慕別人的悠閑,因為你知道他們能夠得到這些都是他們有所放棄的緣故。人生是一個不斷得到與放棄的過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即告訴我們會舍得勝過盲目的不放棄。

曾經,有一對夫妻,他們經營著自己的小本生意——賣豆腐,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用心經營著這份屬於自己的生意。雖然掙不到什麼大錢,但最起碼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比較穩定,一年四季尚能溫飽,所以他們也感到非常知足,周圍的人常常可以聽到從小茅屋裏飛出的歡樂笑聲。

在他們的隔壁,住著一位富翁。每次聽到從小茅屋裏飛出的笑聲後,都感到非常疑惑,心裏很不是滋味。於是有一天晚上,當賣豆腐的夫妻睡下後,富翁便悄悄地將一塊金子扔進了隔壁院裏。

第二天早上,夫妻倆看到院裏的那塊金子,異常興奮,但是在如何處置金子的問題上兩人的分歧卻比較大。當個富翁吧,顯然這點金子是完全不夠的;改造房屋吧,也是太少;放在家中,又擔心被盜。夫妻倆商量來商量去,始終拿不出最佳方案。

於是,他們守著金子發愁,豆腐也無心去做,從此屋裏再也沒有他們快樂的笑聲了。見到這種情景,富翁偷偷地笑了。故事到這裏並沒有結束,後來夫妻二人覺得這樣的生活遠遠比不上以前心安理得的日子,千金難買幸福,於是他們幹脆把這塊金子捐了出去,小茅屋裏又恢複了以往的歡聲笑語。

生活中,每個人都麵臨著無數次的選擇,有時,天天需要選擇。因此隻有心態坦然,正確對待“舍與得”,敢於放棄,無悔於自己的選擇,才能得到另一種收獲和幸福。物質的追求以及名利的取舍,都要求人們學會放棄,不執著,正確看待個人的切身利益。

三國時,倉慈是魏國的一名官吏,在太和年間,被魏帝委任為敦煌太守。那個時候,敦煌一帶是非常混亂的,有幾家豪族大姓,在當地橫行霸道、驕橫無理、胡作非為。百姓叫苦不迭,卻也無可奈何。前幾任的太守因為懼怕這些豪族的勢力,不敢觸犯他們的利益,所以沒有實行什麼有效的政令來安定民生,以致被朝廷罷官。

倉慈上任後,在很短的時間就了解了敦煌問題的所在,經過充分的準備後,他對敦煌的弊政開始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他派人沒收了豪門大族的土地,還對權貴的利益進行削奪,然後對全城的百姓進行實名登記,按照百姓的人數來分配土地,而這些土地大部分就是沒收權貴豪族得來的。其次,優待貧苦的百姓,對一些喪失勞動能力的百姓發放撫恤金,以滿足他們平常生活的需要。最後,對全縣曆年來積壓的諸多案件進行一一審閱,對仍然存在問題的案件,取出卷宗一一校對,並進行重新審理,判斷是非。通過這些措施,倉慈贏得了敦煌百姓的愛戴和一致的好評,敦煌不出幾年就變得井然有序,人民安居樂業。

雖然倉慈得到了敦煌百姓的愛戴,卻也因此得罪了諸多的權貴和豪族,他們對倉慈恨恨不平,於是就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倉慈,他們勾結朝廷的大官誣蔑他貪汙、暴政,很快地,讓倉慈調任到其他地方為官的命令就下來了。但倉慈並不解釋,他幹脆辭官不做,回到家後一身輕鬆,雖然隻有三畝閑田,生活清貧,但也樂得逍遙,再不去過問官場的是是非非了。

這個故事說明“得”並不是人生追求的終極目標。像功名、利益等,該放棄的時候就要放棄,這樣才不會陷於危機而無法自拔,才不會陷於得失而苦惱不堪。古代很多智者在無法實現自己理想時常淡泊明誌地退出權力場,去追求人生的另一最高境界——無憂無慮地過生活,而這也是我國產生了諸多田園詩的原因之一。

忍辱負重見擔當

南懷瑾認為,為人處世要學會內斂,少出風頭,不爭閑氣,專心做事,以柔克剛,保持謙卑的姿態,避開無謂的紛爭,這樣才能避開意外的傷害,更好地保護和發展自己。

富弼是北宋仁宗時的宰相。因為他大度,上至仁宗,下至文武官員都稱他品行優良。富弼年輕的時候,因聰明伶俐,巧舌如簧,求勝心強,常常在無意之間得罪一些人,事後,他自己也深為不安。經過長時期的自省和磨煉,他的性格逐漸變得寬厚謙和。所以當有人告訴他某某在說他的壞話時,他總是笑著回答:“你聽錯了吧,他怎麼會隨便說我呢?”

一次,一個秀才想當眾羞辱富弼,便在街心攔住他道:“聽說你博學多識,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

富弼知道來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會,答應了。

眾人見富才子被人攔在街上,都湧過來看熱鬧。

秀才問富弼:“請問,欲正其心必先誠其意,所謂誠意即毋自欺也。是即為是,非即為非。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

富弼想了想,答道:“我會裝作沒有聽見。”

秀才哈哈笑道:“竟然有人說你熟讀四書,通曉五經,原來純屬虛妄,你不過如此啊!”說完,大笑而去。

富弼的仆人埋怨主人道:“您真是的,這麼簡單的問題我都可以說清楚,怎麼您卻裝作不知呢?”

富弼說道:“此人乃輕狂之士,若與他以理辯論,必會言辭激烈,氣氛緊張,無論誰把誰駁得啞口無言,都是口服心不服,何況此書生心胸狹窄,必會記仇,這是徒勞無益的事,又何必爭呢?”

仆人仍不理解自己的主人為何如此膽小怕事。

幾天後,那秀才又在街上遇見了富弼。富弼主動上前打招呼。秀才不理,扭頭而去;走了不遠,又回頭看著富弼大聲譏諷道:“富弼乃一烏龜耳!”

有人告訴富弼那個秀才在罵他。

“他在罵別人吧!”富弼說。

“他指名道姓地罵你,怎麼會是罵別人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