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寬容,是海納百川之源(1 / 3)

代代孝,輩輩福

百善孝為先。南懷瑾認為有孝順美德的人不僅繼承了中華的傳統美德,而且有仁心善意,受他人推崇。

《論語》中這樣記載: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還記載了“子遊問孝”一事。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第一條記載是說父母的年紀,做子女的不可不知道。一方麵要為他們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麵要為他們年紀大了而擔憂。第二條記載是說子遊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所謂的孝子,就是能養活父母而已。然而狗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不敬,那和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

可見,自古以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二十四孝》中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和吳猛恣蚊飽血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孝順的榜樣。

相傳晉朝初年,有個孝子官至太保,爵封睢陵公,世人對他尊崇之極,其人便是以“臥冰求鯉”著稱的王祥。據說他出生後不久,生母不幸病故,父親娶了繼母朱氏。朱氏是個很壞的女人,她三番五次地在丈夫麵前說王祥的壞話,受她的影響,父親也漸漸對王祥產生了成見。王祥失去了父愛,在家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了。

然而,王祥生性至孝,對父母的偏心和不公平從無一句怨言。他想:“不管怎樣,一家人都應該親親密密、和和睦睦才對。”因此,無論父母怎麼對他,他待父母仍一如既往地恭敬孝順、精心侍候。

一年冬天,朱氏突然想吃鮮魚。當時正值隆冬,天寒地凍的,所有河流湖泊都結了厚厚的冰,到哪兒去弄鮮魚呀?王祥為了滿足繼母,不顧寒冷,毅然來到河邊,脫去外衣,躺倒在冰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融化那堅硬厚實的冰塊。他身下的冰漸漸融化了,他已凍得麻木不堪。這時,出現了奇跡:隻聽“撲撲”兩聲響,冰麵自動裂開了一條縫,往外蹦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捉住鯉魚,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趕緊回家,給後母做了一鍋鮮美可口的鯉魚湯。看著後母吃得津津有味,他心裏感到莫大的寬慰和幸福。

王祥不計前嫌,想方設法令後母高興,盡顯了孝道,而他孝順的故事也廣泛傳開了,世人知道後都很感動。

孝順作為一種行為,長期堅持極為難得。孝順父母、長輩需要個人有很高的修養。吳猛恣蚊飽血的故事,表現出了人性中至純至真的孝心。

相傳吳猛是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從小就非常孝順父母。吳猛家裏很貧窮,床榻上沒有蚊帳。南方蚊子多,每到夏天,又大又黑的蚊子咬得一家人睡不好覺。

八歲的吳猛心疼勞累了一天的父母,為了讓他們睡個踏實覺,他想了一個辦法。每到晚上,吳猛就赤身睡在父母身旁。小孩子家細皮嫩肉的,蚊子都集聚在他身上,且越聚越多。吳猛卻任蚊子叮咬吸血,根本不去驅趕。

吳猛認為蚊子吸飽了自己身上的血,便不會去叮咬父母,八歲孩童的這種想法看似可笑,卻讓人笑不出來。雖然其法不可取,但隻有對父母愛到極點,才會有如此“癡傻”的行為,這是一顆多麼純淨的童心啊!這種骨肉之情的孝,是人類最純潔的情感。

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的莫過於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父母辛勤地養育了我們,我們的成長中凝結著父母的心血,每一個人都是在父母的悉心關懷、百般愛護和辛苦撫養下慢慢長大的。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和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本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樣的人是沒有道德可言的。

在今天,我們更應該弘揚傳統美德,倡導孝敬長輩的風尚。中國有一句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說:樹枝想要安靜,可風總是不停地刮,它沒法兒安靜;兒女想要侍養父母,可父母一天天年事已高,等不得了,所以我們應該趁父母在世的時候好好贍養他們。如果父母健在時不孝,等父母去世了,才追悔莫及,那還有什麼用呢?所以,孝順、孝敬父母,體現在方方麵麵,比如麵對父母,你應常大聲地說:“您的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還有,關心父母,不僅在語言上,還應在身體力行上。同時經常捫心自問,成長至今,我為父母做過多少件令他們高興的事情呢?

孝順的含義並非是自己做出大成就讓父母自豪,也並非給父母吃的、喝的、穿的,或者每月寄零花錢,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孝心。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孝心呢?我們來看看這個在中國古代民間流傳的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三個婦女在打井水。一位老人坐在石頭上休息。

一個婦女對另一個婦女說道:

“我的兒子很機靈,力氣又大,誰也比不上他。”

“我的兒子會唱歌,唱得像夜鶯一樣悅耳,誰也沒有他這樣好的歌喉。”另一個婦女說。

第三個婦女默不作聲。

“你為什麼不談談自己的兒子呢?”兩個鄰居問她。

“有什麼好說的呢?”她說,“我兒子什麼特長也沒有!”

說著,她們裝滿水桶,提著走了。老人也跟著她們走去。她們走走停停,手臂疼痛,水濺了出來,背也酸了。

忽然迎麵跑來了三個男孩,一個孩子翻著跟頭,他母親露出欣賞的神色。另一個孩子像夜鶯一般歡唱著,他母親凝神傾聽。第三個跑到母親跟前,從她手裏接過兩隻沉重的水桶,提著走了。

那兩個婦女問老人道:“喂,怎麼樣?我們的兒子怎麼樣?”

“嗬,他們在哪兒?”老人答道,“我隻看到了一個兒子!”

老人所說的一個兒子就是說那個替母親提水的孩子,這個孩子不僅懂事,也很孝順。

南懷瑾認為,為孝首先就要對長輩“敬”,包括要和顏悅色麵對他們,即說話要溫和,臉上要有喜悅的表情,能感受到父母的心情,發自內心地關心他們,為他們長壽無疾盡心盡力。

一般地說,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並不高,並不是非要好吃好喝,如果你的經濟條件不好,你把米飯、麵條、白菜豆腐放在小桌上,叫一聲:“爸爸、媽媽,您趁熱吃吧!”那父母吃起來,也是非常香甜的。相反,如果你把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往桌子上一撂,一言不發,板著苦瓜臉,反正給你端來了,愛吃不吃由你;或者板起麵孔說:“吃吧!”即便是再好吃的東西,他們也吃得不是滋味。

現實生活中,父母對子女的疼愛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甚至到了溺愛的地步,但是,現在的養老院裏有那麼多孤單無依的老人,現在的家庭裏有那麼多日夜盼望兒女歸來的父母們,他們想的又是什麼呢?隻不過是希望來自兒女的一份關心、一份掛念而已。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父母的恩情是做兒女的用一生也報答不完的,如果說有人不孝順父母,那他就真的不能稱其為人了。

曆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告訴阮籍說某人殺害了自己的父親,阮籍歎了口氣;當聽說某人殺害了母親,阮籍則拍案而起,大罵某人不孝。別人就奇怪了,為什麼殺父親沒事,殺母親就這樣氣憤呢?阮籍告訴他說:“禽獸隻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殺父是禽獸,殺母則禽獸不如也。”多麼精彩的回答。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們還在為生活而奔波勞累的時候,當你們還在為公務繁忙、樂此不疲的時候,當你們還在為一點利益爭鬥不休的時候,想一想家中老父老母吧,回想一下那首有名的千古絕唱:“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多回家看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父親母親,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才悔恨莫及。多關心父母,他們其實真正需要的並不多,也許隻是一句問候、一點安慰、一絲掛念而已。但這些相對於他們給予我們的恩情又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和滿”致祥

南懷瑾認為,中國古人提出“和為貴”是有著深刻的含義的。為什麼要和為貴呢?和,是指協調、和美、和睦、和諧。引申來說,代表著團結、幸福、美滿。

孔子最早指出“和為貴”,但他提出的“和”,按其本義是相對於“禮之用”的“禮”而言的。在孔子看來,君臣父子,各有嚴格的等級身份,若能各安其位,各得其宜,使尊卑上下恰到好處,如樂之“八音克諧,無相奪倫”,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和”。當然,孔子的“禮”之“和”,與現在我們所理解的“和”的意義和氣、和睦、和善、友好是有區別的,此“和”是指“無相奪倫”,即互不侵犯、相安無事、諧而不亂,後世則將“和”與“諧”連用,意義泛指團結、幸福、美滿。

“和”,還有調和之意,比如做湯,要用魚、肉,還要有醬油、醋、鹽、薑、蔥、蒜等,按一定分量配合,用一定量的水和一定的火候,加以烹調,這樣才能做出美味的湯來;又比如奏樂,隻有多種樂器相配合,聲音的高低、強弱,演奏的快慢等多方麵配合協調,才能有美妙的音樂。這樣的多種成分、多種因素相配合,達到協調、和諧,才有事物的存在。相反,如果隻是單一的成分、因素,比如煮湯,如果隻有水,不斷向鍋裏加水,沒有別的,那就永遠隻是水;比如,隻是一種樂器、一個音調,那就隻能是單一的曲子,不成其為音樂。所以古人說:“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即不同成分和因素的和諧配合才能生長;一切趨同,沒有差別,就會趨於死滅,難以為繼。

當然,“和”的意義發展也是逐步的。比如古人從對宇宙萬物的基本認識出發,認為“和”不是單純的理念,它是一種關係,是多種成分或因素協調共存的一種狀態。他們認為任何事物都由多種成分或因素組成,在統一的事物內的各個部分、各種成分和各種因素,各占著一定的地位、發揮著一定的作用。隻有各個部分、各種成分、各種因素所處的位置恰當,事物整體才能達到和諧。如前所說的烹飪,各種材料的選擇搭配一定要恰當,每一種材料的分量也要適度,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樣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奏樂也是一樣。古人把這種情形叫作“各得其所”,即隻有做到使事物都各得其所,才能達到“和”的目標。

所以,以和為貴不隻是人主觀的願望或態度,而是要實際地處理事物內部相關的各個部分、各種成分、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要研究事物各個部分、各種成分和各種因素的特性及其相互關係,根據認識來進行調節,以求做到使各個部分、各種成分和各種因素都能各得其所。由於古人認識有限,尤其是對宇宙萬物的認識有限,所以古人更認識到“和諧”的寶貴,像中國傳統思想就主張應順應自然,就是為了使人與自然和自然萬物都能各得其所,在一切事物上做到以“和諧”為最高的目標。而“和”也表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麵麵,如政通人和、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等,處處體現著人們對和諧的向往和追求。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王安石,在朋黨紛爭的政局中,一意推行新法,忽略人和政通,所以遭受了舊派勢力的全力攻擊,導致了推行新法的失敗。

當時北宋舊派重臣名流,能否真誠接納王安石變法,支持合作,本是一大問題,偏偏王安石個性也很偏執,自認“天變不足畏懼,祖宗不足取法,議論不足體恤”,不肯在變法的政策上有一絲的退讓,也不設法與這些舊派重臣名流溝通,更不關注他們的想法和需要,一味地一意孤行。他甚至不能容忍接納相反的意見,結果遭到這些人的全體圍攻。

王安石變法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他喪失了“人和”的原則,因而使新法推行遇到了強大的阻力。加之舊勢力的彈劾攻擊,使新法的推行最終成為黨派爭執的口實,兩者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境地,所以一旦舊派抬頭,新法也就全麵被廢棄了。

王安石新法失敗,除了其對事過於嚴明無私,與他忽略“以和為貴”的原則也很有關,他考慮現狀太少,輕視了舊勢力的力量,加上人事上的諸多處理不當,埋下很多嚴重的隱患。

所以,“和”也強調“妥協”。有句話說:生活中你付出什麼,就得到什麼;如同你耕種什麼,就收獲什麼。但生活中很多事並不像想的那樣簡單,會出現許多“問題”,所以,很多時候適當退讓一下,多關注別人的需求,才能得到“和”的結果。“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思想範疇,它對社會的穩定與協調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並直接影響著人的思想方法與處世觀念。

在中國古代的許多經典論述中,“和”有許多經典名句,像前麵孔子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孟子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和”就像一個符號,引導著人們向著和平、和睦、和諧的道路前進。曆代有識之士把“和”當作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極力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平相處。

古時候有個叫陳囂的人,與一個叫紀伯的人是街坊鄰居。

有一天夜裏,紀伯偷偷把陳囂家的籬笆拔起來,往後挪了挪。這事被陳囂發現了。那麼陳囂做出了怎樣的反應呢?

等紀伯走後,陳囂竟然把籬笆往自己家這邊又挪了一丈,使得紀伯的院子更大,自己的院子更小了。

天亮後,紀伯發現自家的地竟寬出了那麼多,知道是陳囂在謙讓他,覺得很慚愧,之後主動到陳家,把多侵占的地統統還給了陳家。

試想,如果陳囂發現後,要麼不讓,要麼也同紀伯一樣,偷偷多占地,兩家的結局會是什麼樣的呢?

人與人在交往中,一定要有一顆寬厚之心,即使他人犯了錯,也不妨謙讓一點,讓對手自己去發現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他人犯了錯,你不適當加以諒解,反而“以牙還牙”,勢必讓雙方關係僵化,變成“勢不兩立”。

曹操的曾祖父曹節,以仁厚為人所著稱。一次,鄰居家的豬不見了,而此豬與曹節家裏的一頭豬長得非常像。鄰居就找到曹家,說那是他家的豬。曹節也不與他爭辯,就把自己家的那頭豬給了鄰居。後來鄰居家那頭丟失的豬找到了,鄰居把曹節家的豬送了回來,並連連道歉。曹節也隻笑笑,並不責怪鄰居。

寬容的人,有心胸的人,不會去計較他人對自己的“無禮”,因為他們是能包容差異的人,而那些總是以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他人身上,強求與己一致的人,容不得差異存在,往往會造成矛盾衝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