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寬容,是虛懷若穀的力量(3 / 3)

生活中,當自己的利益和別人的利益發生衝突時,當友誼和利益不可兼得時,首先要考慮舍利取義,寧肯自己“吃虧”。“吃虧是福”,這絕不是精神自慰,而是處事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清朝時有兩家鄰居因一道牆的歸屬問題發生爭執,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於在京為大官的親屬張廷玉幫忙。張廷玉沒有出麵幹涉這件事,隻是給家裏寫了一封信,力勸家人放棄爭執,信中有這樣幾句話:“千裏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聽從了他的話,自覺後退三尺,鄰居知道後也覺得不好意思,拆了自家院牆,也後退三尺,最終弄出六尺寬的巷子,兩家握手言歡,由你死我活的爭執變成了真心實意的謙讓。

李叔同曾經在《改過實驗談》中說道:“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在李叔同看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就在於肯不肯“吃虧”。是的,這種“吃虧”精神也是人生成敗的關鍵。

春秋時期,鄭國有個很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名叫子產,他曾經擔任鄭國的卿相,幫助國家實行改革,使鄭國迅速富強起來,成為春秋時期的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子產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有著願意“吃虧”的胸懷。

子產在很小的時候就與一般人不同,他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經常讓著別人,有時候做遊戲,明明是自己贏了,可他卻故意認輸,並且還不表現出來,讓別人沒有什麼心理負擔,結果,別人都喜歡他,願意和他一起玩。

成人之後,子產做了官,位居鄭國卿相,這可以說是地位僅次於君王的官銜了,但是子產卻不以權謀私,甚至他喜歡把好處讓給別人,比如君王對他的賞賜他經常分給他人。他的一位朋友對他的這個做法十分不理解,有一天就問子產:“您現在位高權重,沒有什麼地方需要別人幫忙的了,相反隻有別人會求您幫忙,您為什麼還要討好自己的下屬呢?應該反過來才對啊!”子產沉吟了一會兒,說:“我今天的高位是因為眾人擁護才得來的,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所以得到的好處應該分給大家,這樣大家高興了,我的內心也就不歉疚了。”朋友歎服。

當時,朝廷有許多政策不利於人民,人民的生活也一天不如一天,這樣就導致了老百姓的怨恨。子產察覺到這個問題,就上書君王,說:“國家應該為老百姓謀福利,如果隻為一己之私不顧百姓的死活而不停地盤剝人民、壓榨人民,那麼老百姓就會視國家為仇人,會奮起反抗,這樣國家就不得安寧了,又如何能期望國家興旺富強呢?所以當政者要經常替老百姓著想,給他們一些實惠,就像放水養魚一樣,表麵上看似乎沒有什麼作用,其實啊,更大的好處在後邊呢,當政者並不會真正地吃虧。”

君王看了之後感覺有道理,於是就同意了子產的建議,並讓子產負責這件事。子產回去籌劃後,製定了許多的惠民措施,又讓百姓暢所欲言而不加禁止,慢慢地,鄭國就日漸安定了,國力也漸漸強大。老百姓都說子產仁政愛民。

子產這是何等的眼光,又有著何等的“吃虧”精神,子產勇於舍棄一時的好處,甘願“吃虧”,最終取得了成功。所以,“吃虧是福”,想要做成大事的人必須要學會“吃虧”,“吃虧”,才會迎來更多的朋友和合作者。

曾國藩說:“敬以持躬讓以待。”敬,是小心翼翼,即事情不分大小,都不敢忽視。讓,就是什麼事都要留有餘地,有功不獨居,有錯不推諉。記住這兩句話,就能長期履行大任,福祚無量。

敬以持躬讓以待,內在的核心是與人為善,不與別人爭利益,謙讓的實際最大受益者還是自己。有時,有的人在利益或是臉麵上吃了點“虧”、受了點委屈,但是,換來的往往是大家對你的信任和尊重。實際上這是很難用金錢買來的。

有一老翁,請來了一位貴客,並把他留在家中吃午飯。一大早,老翁就吩咐自己的兒子前去集市上準備蔬菜果品。

但是,時間已過中午了,他的兒子卻仍未回來。

老翁心裏很著急,就親自到窗口去眺望。他看到在離自家不遠的地方,他的兒子挑著菜擔,在一條窄橋上與一個挑貨擔子的人麵對麵站著,彼此都不肯相讓,都在那兒站著不動。

老翁離家趕上前去,好言相勸道:“老哥,我家中有客人,正等著這些東西做餐,請你退後讓一讓,讓他過來,你老哥也就可以過去。這豈不是對兩個人都方便嗎?”

那個人說:“我為什麼要退,他怎麼不退呢?”

老翁說:“他個子矮,歲數小,你老哥個子比他高,歲數大。所以請你讓一下。”

那個人說:“他歲數小才應讓我,他的擔子裏不過是些蔬菜果品,很輕,我的擔子裏挑著的可都是京廣貴貨,很重,況且我歲數大,怎麼能讓我讓道呢?”

老翁看到無法說服他,便挺身過去說:“來,來!那麼這麼辦吧,讓我老頭兒下到水溝裏,你把貨擔子交給我,我把它頂在頭上,你從我兒子身旁過去,我再把貨擔子交給你,怎麼樣?”

說完,老翁立即下到溝裏。那個人見老翁這麼做,心裏過意不去,說:“既然老丈這麼說,我就退後吧,讓你兒子先過。”說完退後。老翁隻這麼讓了一讓,就化解了一場爭執。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中國古人認為,謙讓、禮讓,都是有德的表現,都是有禮的表現,一人讓,從而帶動人人讓,人人謙讓,國家便可安寧久長。

春秋時期,晉國和齊國在鞍這個地方大戰,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最終晉軍大敗齊軍。

晉軍凱旋時,副帥士燮最後進入國都,他的父親說:“你不知道我盼望你嗎?為什麼不能早點回來?”士燮說:“一般軍隊勝利歸來,國內的人們必然熱情歡迎。如果先回來,一定會特別引人注意,這豈不是要代替主帥領受殊榮嗎?因此,我不敢先回來。”父親對他的做法很讚賞。

論功行賞時,晉景公對統帥郤克說:“這次我軍大勝是你的功勞啊!”郤克回答:“這完全是君王的訓教和幾位將帥的功勞,我有什麼功勞呢?”

晉景公稱讚士燮的功勞與郤克同樣大。士燮卻說是聽從荀庚命令、接受郤克統率的結果。

晉景公稱讚欒書,欒書說:“這次勝利有賴於士燮的指揮和士兵的奮力作戰。”

晉軍將領互相謙讓、推功及人的美德,反映了他們團結協作、共同戰鬥的精神,這正是大敗齊軍的關鍵所在。幾年後,晉軍主帥戰死。晉侯檢閱軍隊,派遣士燮率領中軍,士燮辭謝了,他說:“荀偃比我強,請派荀偃吧。”於是讓荀偃率領中軍,士燮輔佐。晉侯又派韓起率領上軍,韓起要讓給趙武,晉侯就派遣欒黶,欒黶推辭說:“我不如韓起,韓起願意讓趙武在上,君王還是聽從他吧。”於是趙武率領上軍,韓起輔佐。

晉國的將帥在名利麵前互相禮讓,晉國百姓因此更加團結,從此,國力更加強盛。

“吃虧”是一個人品質高的表現,這種品德使國家安、人民安,也會為自己贏得他人的尊重。

有人說:什麼是福?耳朵聽不見是非,眼裏看不到爭鬥,就是福。肯“吃虧”的人,總有厚極的時候。而愛占便宜的人,其實是贏了眼前微利,失了大貴。

預則立,不預則廢

南懷瑾認為,為人處世不能隻考慮自己,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應盡量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和可能發生的反應。即使做好事,也要注意不張揚、不炫耀、不搶風頭、言行謹慎、踏實穩妥地去做。

孔子說君子應自重自立,發現問題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能怨天尤人。而小人則相反,不僅不注意檢討自己的過失,反而對別人求全責備。孔子認為,君子有九種思慮:看的時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沒有;聽的時候要想想聽明白了沒有;待人的臉色要想想是否溫和;對人的態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說話時要想想是否真誠;做事時要想想是否認真;有了疑問要想想怎樣虛心向他人請教;遇事發怒時要想想後果;有利可得時要想想得來的是否正當。

這就是孔子的“貌思恭”“事思敬”理論,即恭敬應在臉上,尊敬也應在心裏——凡與他人交往,先要存肅敬之心,其次不能怠慢。還有不能肆無忌憚地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他人,因為這樣做實質上就是損害、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最後勢必會造成人際衝突。

春秋時候的季孫氏,當了魯國的宰相,孔子的弟子子路擔任季孫氏的封地邴邑的長官。按照慣例,魯國要在五月征集百姓開鑿長溝,進行水利建設。子路看到民工挖溝辛苦,且出門在外,吃飯不便,就拿自家的糧食熬成稀粥,擺在道邊,邀請他們來吃。事情很快傳到孔子耳裏,孔子就派另一個弟子子貢來找子路,把稀粥都倒掉,把盛飯的器具全砸毀,並告訴子路:“老百姓都是魯君的百姓,你為什麼要拿飯給他們吃?”

子路聽後,勃然大怒。他捋起袖子,一路疾跑,直闖進孔子的書房,強壓怒火,問道:“請教先生,我施行仁義,難道錯了嗎?”

不等孔子回答,子路連珠炮似的把一肚子的不滿都倒了出來:“我跟隨先生多年,從先生這裏學到的無非‘仁義’二字而已。所謂仁義,就是有了財富,和天下人共同使用;有了好處,和天下人共同分享。現在,我拿自己家裏的糧食給挖溝的民工吃,而先生卻派人阻止並砸毀器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孔子歎了口氣,說:“子路啊子路,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呢?”

子路一聽,臉紅了,慢慢地把袖子放下來,火氣也漸漸平息下來,但還是滿臉的不服氣。

孔子說,“這個道理,我本來以為你已經懂得的,可你居然還遠未懂得。是不是你本來就像這樣不懂禮呢?你拿飯給民工吃,這是愛他們。但按禮的規定,天子愛普天下的人,諸侯愛本國的人,大夫愛他的職務所管轄的人,士愛他的家人。如果所愛超出了禮所規定的範圍,那就是‘越禮’。現在,民工都是魯君的百姓,而你去愛他們要和魯君打招呼,否則就是‘越禮’了,你不打招呼你不是太糊塗了嗎?”

孔子的話還沒說完,季孫氏派來使者指責孔子來了:“我征集民工,讓他們幹活;但先生你卻讓弟子叫他們停止幹活,拿飯給他們吃。先生難道打算爭奪我的百姓嗎?”

孔子對子路說:“你看,我說的有道理嗎?”

子路點點頭。

孔子和子路這個故事實際上是說做好事是可以的,但必須事先“打招呼”,尊重他人。因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如果肆無忌憚地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勢必會引起矛盾與衝突造成人際問題,同時也損害、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結果要麼生間隙,導致朋友的疏遠或厭倦,要麼友誼淡化、惡化。所以,與人交往也應該恪守“交友之道”,要從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進而才能妥善處事。即使覺得別人做得不對,插手他人之事前也要三思。

一個樂於助人的青年遇到了困難,想起自己平時幫助過許多朋友,於是分別去向朋友們求助。

然而對於他的困難,朋友們似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真是一幫忘恩負義的家夥!他怒氣衝衝,他的憤怒不斷增加,以至於無法自己排遣,百般無奈,他去找一位智者。

智者說:“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卻把好事做成了壞事。”

“為什麼這樣說呢?”他大惑不解。

智者說:“首先,你缺乏識人之明,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幫助就幫助了,不要希望回報。假如你在幫助他們的時候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感恩之心最好。其次,在幫助他人的時候,你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不要時時覺得自己在行善,覺得自己在物質上和道德上都優越於他人,你應該隻想著自己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還有,朋友們不幫忙,也許有各自的原因,也不排除過段日子有朋友會幫你。”

青年點點頭,笑著走了。

是的,樂於助人的青年願意幫助別人,並在需要朋友的時候希望自己得到幫助過人的幫助,這種想法無可非議;但是他人不幫,也在情理之中。因為,人生中的任何事實際上都要靠自己,所以,你願幫朋友,說明你有愛心。人要鍛煉自己性格豁達、寵辱不驚,同時理解幫助的意義不是索取而是奉獻,這才是幫助的意義。下麵的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不善於從自身找原因的人。

一天,張三和李四兩個人閑來無事,待在屋子裏聊天。張三對李四說:“有個和我一起共事的人,名字叫王五。王五的脾氣可暴躁了,動不動就會發火,一發起火來可不得了了,又拍桌子又摔東西,搞不好還會打人呢!我們平時都很害怕他,不敢和他爭執。”李四說:“真的嗎,果真有這樣火暴性子的人?”

兩人正說著,王五正巧從屋外經過,窗子開著,張三的話都清清楚楚地傳到了他耳朵裏。

王五頓時大發雷霆,麵紅耳赤,脖子上的青筋一根根地凸出來。他大步跑到屋門口,氣勢洶洶地用腳使勁一踹,把門踢開,衝進屋裏,見了張三,一把抓住他的領口,不由分說地照準張三麵門就是重重一拳。張三被打得踉蹌著退了好幾步,一屁股坐在地上,血從他的鼻子裏慢慢流了下來。

王五還覺得不解恨,也不管張三一迭聲地叫饒,過去騎在他身上,抬起拳頭打個不停。

李四見狀,趕忙過去勸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他終於把王五拉開,問他說:“你為什麼要打張三呢?”

王五氣呼呼地回答說:“我哪有性子暴躁的毛病,又什麼時候亂發過脾氣呢?他這樣誣蔑我,我當然要好好教訓教訓他!”

李四說道:“你現在這樣做不正是性子暴躁、喜歡發火的表現嗎?張三並沒有說錯啊,你又為什麼要對自己的缺點諱莫如深呢?”

王五低下了頭。

李四說得對,與人交往出現問題不能隻責怪別人,有了缺點更不應該忌諱別人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與別人相處時才能關係融洽。

孟子說:“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意思是:行仁義的人猶如比賽射箭,射箭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姿勢而後放箭;射不中的話,不應怨超過自己的人,反過來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所以,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特別是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和衝突的時候,一定要多反省自己,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