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寬容,是江海不逆小流的氣度(3 / 3)

老子的智慧告訴我們,踮起腳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邁起大步想要前進得快,反而不能遠行。自逞己見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顯昭;自我誇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做眾人之長。

而南懷瑾認為,不自我表現、不固執己見,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為是,不狂妄自大,是非就能判斷正確;不自我吹噓,不自我誇耀,事業才能有成效;不自高自大,不盛氣淩人,這是做人的基本涵養。當然,“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這“四不”並不是人柔弱的表現。它們分別贏得了“明”“彰”“有功”“長”的好結果,最終成為“四強”。這是典型的柔弱轉化為剛強的表現。

清朝名臣曾國藩經常以各種形式向幕僚們征求意見,在遇有大事決斷不下時尤為如此。有時幕僚們也主動向曾國藩投遞條陳,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辦法,以供其采擇。曾國藩對幕僚們的意見非常重視,經常加以采納。比如,他曾采納郭嵩燾的意見,設立水師,湘軍從此名聞天下,這件事可說是曾國藩初期成功的關鍵。

曾國藩非常謙虛,愛采眾人之長,他多次寫信讓他的弟弟曾國荃集眾人智慧為己所用。比如,有一次他寫信說:“你最好與左宗棠共事,因為他的氣概和膽略過於常人,所以邀他與你一起共事,來幫助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他還曾勸曾國荃“早早提拔”下屬,他說:“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意之選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但曾國荃並不聽其言,後屢遭彈劾,非議也多,曾國藩認為是他手下無好參謀所致。

當然,曾國藩因拒絕幕僚的正確建議而招致失敗或非議鼎沸的事例也不少。他曾寫下“深用自疚”“引為漸怍”等話給後人以警醒。

總體而言,曾國藩做人即使位高權重,但基本做到了虛心納言,低調處事,這與他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有很大關係。

很多成功者的成功源自於他們虛心學習,善於借鑒經驗,不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錯誤,最終他們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影響力!

所以,凡想建大業、立大功者,千萬要牢記“四不”,實踐“四不”;相反,隻要逆“四不”而動,那就沒有不失敗的。

智者謙和,善者寬容

南懷瑾非常推崇老子,時常以老子的語錄教導他的學生,比如,他認為人要培養自己擁有一顆高貴的心,而這顆“高貴的心”,並不是說做到“遺世而獨立”、孤芳自賞或鋒芒畢露就高貴了,高貴的心,是指做人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尤其不居功自傲。

劉備屈尊三顧茅廬,才使曆史上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麵;乾隆皇帝多次微服出訪,體恤民情,才出現了“乾隆盛世”;居裏夫人在第一次獲得了諾貝爾獎後,不居功自傲,繼續刻苦鑽研,繼而又第二次獲得了諾貝爾獎;成功者大都是虛心、不居功自傲的人。相反,如果一個人獲得了一點成就就驕傲自滿,當了一個小官就高高在上,嫌棄普通人,那麼他今後絕不會有更大的成就。

《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說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百川河流所彙往的地方,乃是由於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方,能夠容納他流最終成為百川之王。所以,聖人要領導人民,必須用海納百川的胸懷對人民表示謙虛; 要想讓人民臣服,必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們的利益後麵。老子還說,有道的聖人雖然地位居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擔沉重;他們居於人民之前,但人民並不感到受到傷害。天下的人民都樂意擁戴聖人而不感到厭倦聖人,是因為聖人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就沒有人能和聖人相爭。

天下“萬物雖恃之生而不辭”,但不求回報。老子說:“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意思是說聖人作育萬物而不恃恩求報,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促成了萬物生長而不恃為有恩,長養萬物卻不主宰他們,不對他們橫加幹涉,這是廣大的、至高無上的德啊。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隻有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地位放低,淡泊名利,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揚長避短,才能有所發展。

然而生活中偏偏有些人,做出一點貢獻、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可一世。

有一地方,百姓們想在一個懸崖上麵架一座獨木橋到對岸的懸崖上。由於這兩個懸崖之間的下麵是一道很深的、水又流得很急的河溝。架橋難度可想而知。大家運來了一根又大又堅固的梁木。他們用很粗的繩索捆住梁木的兩端,拉著一端的繩索把梁木放下到河溝裏去,讓一部分人攀著岩石爬下河溝,以便涉水過去,再爬上那邊的懸崖,然後兩邊的人同時拉著繩索,把梁木拉上去,就可以把橋架好了。

但是,那河溝裏的水太急了,涉水的人有好幾個被水衝走了,還有一兩個就在倉促之間殉了難,其餘的人都退縮回來了,再也不敢衝向前,而那梁木也快要被水衝走了。看起來,這獨木橋一時是架不起來了。

突然,有一個人,在危急之中跳下水去,奮力在急流中掙紮,他拉住梁木,幾經翻騰,渡過河溝,爬上懸崖,把橋架了起來。這個人立下了大功。大家都很感激他,尊崇他為英雄。他們拿大壇的酒和整隻的羊來宴請他,還叫石匠來把他的名字刻在河溝旁邊的石壁上。大家做這些事情,都是實心實意的,因為他們誠心感激他、尊敬他,而且熱愛他。

不料,這個人後來竟因此變得萬分傲慢,儼然以一個地方長官自居了,他開始在村中橫行霸道起來。大家最初還忍耐著。但有一天,他竟當眾大言不慚地說道:“沒有我,你們連一座獨木橋都架不起來!現在,你們看,我準備把橋拆了,丟進河裏去,看你們怎麼過橋!”開始大家以為他在開玩笑,誰料他卻真的提起橋木的一端,“嘭”的一下丟進河溝裏,但他也掉進河溝裏去了,由於他沒有準備,被湍流的水衝走了。後來,人們在下遊看到了他的屍體。

當天村裏的百姓就把石壁上他的名字刨掉,同時齊心協力,很快重新架起了一座獨木橋。

一個人如果立了功,大家自然崇敬他;但如果因此居功自傲,甚至作威作福,那麼,人們也是不會縱容這樣的人發展的。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這是為人處世的經典智慧。

做好每件平凡事

南懷瑾認為,始終如一、持之以恒是人專心致誌、慎終如始做事的具體體現。他認為老子在其書中所說的“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說得非常對。生活中,很多人做事,很難做到持之以恒、始終如一。有個詞語叫功敗垂成,就是說快要成功的時候,沒有勵精圖治,沒有堅持的韌性,最終失敗了。所以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時候,不能疏忽大意,要像開始時一樣謹慎重視,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對待事情,要有專一的目標,持之以恒的信念,不能三心二意。否則,就容易半途而廢,一事無成。

春秋時期,楚國人養叔(養由基)是射箭能手,百步穿楊百發百中。楚王拜他為師,按照他教的方法練了幾天,以為自己已經學會了,就約養叔一塊去打獵,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

到了野外,隨從們把蘆葦叢裏的野鴨轟出來,楚王搭箭剛要射,突然左邊跳出一隻黃羊,楚王覺得射黃羊比射野鴨容易,便連忙瞄準黃羊。這時右邊又跳出了一隻梅花鹿,楚王認為梅花鹿比黃羊有價值,又想射梅花鹿。到底射什麼好呢?

猶豫之時,突然一隻老鷹從麵前飛過,楚王又覺得射老鷹最有意思,就想向老鷹瞄準。可是弓未張開,老鷹已經飛遠了。再看野鴨、黃羊、梅花鹿,早已不知去向了。楚王拿著弓箭比畫了半天,什麼也沒射到。

養叔在一旁看得真切,便對楚王說:“要想射得準,就必須有專一的目標,不應當三心二意。比如在百步以外放10片楊葉,要是我將注意力集中在一片楊葉上,我能射10次中10次;要是我拿不定主意,10片都想射,就沒有把握能射中1片了。”

《尚書·旅獒》中說:“為山九側,功虧一簣。”就是說堆壘九尺高的土山,但如果差了一筐土也會達不到。所以,如果辦一件事,隻差投入最後一點人力、物力,依舊不能辦成,而辦不成豈不惋惜?所以,為避免“功虧一簣”的局麵,人對所做之事,一定要專心致誌、善始善終、“慎終如始”。

楚國有位釣魚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釣魚方法與眾不同:釣魚線隻是一根單股的蠶絲繩,釣魚鉤是用如芒的細針彎曲而成,釣魚竿則是楚地出產的一種細竹。憑著這一套釣具,再用破成兩半的小米粒做釣餌,用不了多少時間,詹何就能從湍急的百丈深淵激流之中釣到魚,並且很快便能裝滿一輛大車!回頭再去看他的釣具:釣魚線沒有斷,釣魚鉤也沒有直,甚至連釣魚竿也沒有彎!

楚王聽說了詹何有如此之高的釣技後,十分稱奇,便派人將他召進宮來,詢問其垂釣的訣竅。

詹何說:“我聽已經去世的父親說過,楚國過去有個射鳥能手,名叫蒲且子,他隻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將係有細繩的箭矢順著風勢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兩隻正在高空翱翔的黃鸝鳥。父親說,這是由於他用心專一、用力均勻的結果。於是,我學著用他的這個辦法來釣魚,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終於完全精通了這門技術。現在,每當我來到河邊持竿釣魚時,總是全身心地隻關注釣魚這一件事,其他什麼都不想,全神貫注,排除雜念,在拋出釣魚線、沉下釣魚鉤時,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輕不重,絲毫不受外界環境的幹擾。這樣,魚兒見到我魚鉤上的釣餌,便以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毫不猶豫地吞食下去。而我在釣魚時就能做到以弱製強、以輕取重了。”

看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專心致誌、一絲不苟,用心去做事,專注地尋找內在的規律性。隻有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顯著的成效。

我國古代流傳下來“愚公移山”和“鐵杵磨針”的故事,也說明了專心致誌、善始善終的重要性,這些與“慎終如始”的堅定性格對人取得事業的最終成功具有重要意義。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就是說:我說的話很容易讓人明白,人們也很容易做得到,天下的人更是沒有不知道的,但行難知易,人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要學會專心致誌,善始善終,“慎終如始”去實踐,否則不能成功。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在事業中遇難而退、半途而廢,以至功虧一簣,其教訓就在於缺乏堅持性和堅定性。盡管有些成績隻決定於個人的能力和有利的環境條件,但事實卻不完全是這樣的。當然,誰也不能否定人的能力所起的作用。可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堅韌不拔、矢誌不移的意誌,沒有專心致誌、善始善終、“慎終如始”的信念,沒有頑強地向目標前進的決心,總是在行進路上搖擺不定,猶猶豫豫,五分鍾熱度,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一遇到誘惑就瞻前顧後,即使他有超人的能力,也不能保證達到既定的目標。

古代有兩個青年人想學下棋,他們聽說奕秋是全國最有名的棋手,就相約著一起來到奕秋這裏,拜奕秋為師學下棋。奕秋對兩個學生的講授內容和要求是一樣的。但是,由於這兩個學下棋的青年人學習時用心程度不一樣,最後學習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其中一個人學下棋時專心致誌地聽奕秋講解下棋的基礎理論與技巧,因為他聽講時思想集中,學得很快,領悟得也越來越快,加之勤實踐,逐漸掌握了下棋的技藝,後來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人則不同,每當奕秋講下棋的技藝時,他雖然也坐在那裏聽,可是思想卻開了小差,總覺得天上要有大天鵝飛過來,等到天鵝快要飛到眼前時就要準備好弓和箭了。他總是在想當天鵝飛近後該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準,然後再怎樣放箭,最終射中美麗的天鵝之類雜七雜八的事。盡管這個青年也和那個青年一樣在學習下棋,但由於他不專心致誌,不能做到學習善始善終、“慎終如始”,更是實踐不積極,忘記了學習的目的,上課思想不集中,下課又不肯勤練習,結果可想而知,最後自然是一事無成,怏怏而歸。

兩個青年的資質不一樣嗎?能力不相等嗎?是,又不是。他們的成功與失敗與專心致誌、善始善終、“慎終如始”密切關聯。可見,不論做什麼,隻有專心致誌、善始善終、“慎終如始”的人才能夠取得長遠的進步;如果心不在焉,一知半解,就什麼也學不好,什麼也做不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