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寬容,是江海不逆小流的氣度(1 / 3)

做人最高境界是擁有美好品德

南懷瑾認為,使人高貴的不是富可敵國的金錢,不是尊貴的地位,而是具有的高尚品德。人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敬仰,最重要的就是品德要高尚。像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堅忍不拔,這些品質都屬此範圍,品德高尚的人,在麵對困境或經曆坎坷的時候,甚至遇到犧牲性命,也總是能夠固守自己崇高的操守,堅守自己的底線。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個人的道德修養一直給予特別的關注,把它作為政治學說和人生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認為德行與事業同重,都是人生追求中不可分割的關聯部分,尤其強調“有德”是立業的基礎,認為人在創立事業時如果不注重品德,同樣做不了大事業。

孔子心目中的賢才,首先要求是道德上的君子,而不是苟苟營利的人。孔子說:“君子以天下之公利為其利,不以個人私利為其利。”就是說一個人首先應當對國家忠心耿耿,誠實守信,厚道仁愛,其次才是他以才能獲個人私利。所以,我們了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是否是道德上的君子,然後才能去親近他、信任他。這就叫“親仁而使能”。在孔子心目中,周朝的文武之道是他認為最為完美的典章製度,他認為賢者都應通曉。而文武之道就是知仁知義。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為主。具備這種美德的人才能造福社會、造福人民。所以說,品德不僅能代表一個人的才能,更能決定這個人的心胸有多大。

那麼什麼是君子的高尚美德呢?有這樣一個曆史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啟示:

一天,西域來了一個經商的人。他將珠寶拿到集市上出售。這些珠寶琳琅滿目,都價值不菲。特別是其中有一顆名叫“珊”的寶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顏色純正赤紅,就像朱紅色的櫻桃一般,直徑有一寸,價值高達數十萬錢,引來了許多人圍觀,大家都嘖嘖稱奇,讚歎道:“這可真是寶貝啊!”

這時,過來一個叫龍門子的思想家,他見好多人圍著議論紛紛,便也帶著弟子擠進了人群。

龍門子仔仔細細地瞧了瞧寶珠,開口問道:“它可以拿來填飽肚子嗎?”

商人回答說:“不能。”

龍門子又問:“那它可以治病嗎?”

商人又回答說:“不能。”

龍門子接著問:“那它能夠驅除災禍嗎?”

商人還是回答:“不能。”

龍門子又問:“那它能使人孝悌嗎?”

商人回答仍是:“不能。”

龍門子說道:“真奇怪,這顆珠子什麼用都沒有,價錢卻高達數十萬,這是為什麼呢?”

商人說:“這是因為它產在很遠很遠沒有人煙的地方,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曆經不少艱險,吃不少苦頭,好不容易才能得到它,它是非常稀罕的寶貝啊!”

龍門子聽了,隻是笑了笑,什麼也沒說便離開了。

龍門子的弟子鄭淵對老師的問話很不解,向他請教。龍門子說:“古人曾經說過,黃金雖然是重寶,但是人吞了它就會死,就是它的粉末掉進人的眼睛裏也會致人眼瞎。因此,這種寶貝可以不去追求了,但是人身上有貴重的寶貝,它的價值絕不止數十萬,而且水不能淹沒它,火也燒毀不了它,風吹日曬都絲毫無法損壞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則可以使自身舒適安然。很多人對身上的至寶卻不知道去追求,而把尋求自然界珠寶當作唯一要緊的事,這豈不是舍近求遠嗎?看來很多人的心已死了很久了!”

弟子問:“那人身上的寶貝是什麼呢?”

龍門子說:“高尚的品德。人隻要具有了高尚的道德品質、完美的精神生活,就是完美的人,高尚的品德是真正值得人們去追求的無價之寶。”

是的,《老子》中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這些話的主旨,就是告訴我們為人處世,首先要知道如何提高自身的品德和素質。這是關係到能否立足於社會,應付自如地處理各種人生問題,實現人生的理想和價值的關鍵。

《菜根譚》中說:“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隻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隻是本然。”古人所謂“有欲甚則邪心勝”、“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等經典話語,與老子提高品德等語錄異曲同工。

陽虎的學生在國內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陽虎有難,學生卻誰都不幫他。有一次,陽虎在衛國遭到官府通緝,他四處逃避,最後逃到北方的晉國,投奔到趙簡子門下。

見陽虎喪魂落魄的樣子,趙簡子問他說:“你怎麼變成這樣了呢?”

陽虎傷心地說:“從今以後,我發誓再也不培養學生了。”

趙簡子問:“這是為什麼呢?”

陽虎懊喪地說:“許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培養了那麼多學生,直至在當朝大臣中,經我培養的人已超過半數;在地方官吏中,經我培養的人也超過半數;那些鎮守邊關的將士中,經我培養的同樣超過半數。可是沒想到,那些由我親手培養出來的人,在朝廷做大臣的,離間我和君王的關係;做地方官吏的,無中生有地在百姓中敗壞我的名聲;更有甚者,那些領兵守境的,竟親自帶兵來追捕我,想起來真讓人寒心哪!”

趙簡子聽後,深有感觸。他對陽虎說:“隻有品德好的人,才會知恩圖報;而那些品德差的人,是不會有感恩之心的。你當初在培養他們的時候,沒有注意挑選本質好、品德好的人加以培養,才落得今天這個結果。比方說,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麼,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樹蔭下乘涼休息外,秋天還可以收獲那鮮美的果實;如果你種下的是蒺藜呢,不僅夏天乘不了涼,到秋天你也隻能收到紮手的刺。在我看來,你所栽種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要記住這個教訓,在培養人才時就要對他們進行認真選擇,培養時要授以高尚的品德,並進行篩選,否則,等到培養完了再去選擇,就已經晚了。”

陽虎聽了趙簡子一番話,點頭稱是。

是的,人的品德比才能更為重要,這是實踐證明了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對自己品德的培養和修煉。同時,在選擇交往和處世的朋友的時候,也一定不可忽視了對方的品德。

修心要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

南懷瑾一生著書育人,他認為修身養性、修煉品德,選擇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非常重要。他曾說,生活中,一些人認為修身養性就可以了,而選擇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不重要,於是不重視修德。其實,修德對一個人來講,更為重要,生活中,那些懷才不遇者、憤世嫉俗者大多是放鬆了對自己修德的要求,還有些誌大才疏者,麵對生活中的矛盾和挫折缺乏適應能力、承受能力和臨機處置的能力,結果在追求理想時和自己的思想、知識、能力相矛盾,難免在現實生活中屢屢碰壁。這說明無論人處於何種社會,有知識不等於有修養,有能力不等於有仁德,人如果不以修身、修德為本,不把全麵提高自身的素養放在第一位,就不能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中華民族五千年,提倡修德、修心。許多古人以修身養性、練心養德為自己的終身目標。《老子》中言:“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意思是說: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們:第一件叫作慈愛;第二件叫作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麵。有了這柔慈,所以能勇武;有了這儉嗇,所以能大方;而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老子的“三寶”實際上反映了他修德的成果。當然,老子的道德水平很高,但仍經常告誡自己,要注重修德、修心。

孔子也是注重修德、修心之人。他說,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的本性生下來是相近的、差不多的,也是善良的,但由於後天環境不同,人與人之間的習性會發生重大差異,即“性相近,習相遠”。這種“差異性”,最初在人與人之間並無多大區別,是人的原始本性。“習性”,一般指後天之性,是人性社會化的結果。所以,長大後性情就有了好壞差別。孔子認為後天修“習”最為重要,應多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這樣對自己有很好的幫助。孔子曾多次對其弟子講述環境對人後天之“習”的影響。他強調,居住的地方要認真選擇;交往的朋友,也要審慎地進行篩選。

“孟母三遷”的故事,充分地說明了古人對老子、孔子修身養性、選擇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的“裏仁為美”思想的高度重視以及采取的“擇鄰而居”的行動讚賞。

孟子小時候,也和一般的孩子一樣,頑皮又貪玩,不願學習,整天和小朋友打打鬧鬧。他的母親為了他的教育問題,時常感到苦惱,可說是用盡了苦心。

最初,他的家住在一所公墓的附近。由於耳濡目染,經常接觸的緣故,孟子和鄰居小朋友都學會了祭祀。於是,他們在沒事可做的時候,便聚在一起,模仿那些出殯送葬的人,又哭又號,又跪又拜的,玩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母親發現了以後,連連搖頭說:“唉!這個地方怎麼能繼續住下去呢?”

於是,孟母帶著孟子搬家了。第一回搬到街市裏,但離一個熱鬧的集市不遠。由於孟子和鄰居小朋友經常出入市場,甚至在市場裏玩,因此很快就學會大人做買賣那一套,你裝買主,我裝賣主,你吹牛,我誇口,把商人那種招攬客人的模樣,學得惟妙惟肖。

孟子的母親看了兒子學成這樣,又皺了眉頭,連說:“不行,這地方也不行,還得搬家。”

於是,她又開始東奔西走選擇住處。

這一次,孟母帶孟子搬到了一所學校的附近,孟子耳聞目睹的都是學校中的事,於是學著和學生們一起讀書,一起遊戲,很快,孟子就變成了一個彬彬有禮、勤奮好學的好孩子了。

孟子的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孜孜不倦地用心讀書,會心地笑了,她非常滿意這次搬家,對孟子說:“這才是適合居住的地方啊!”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孟母確實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她深知一個人的習性不是隻靠天生,而是必須要經過後天的學習和鍛煉。她認為環境很重要,也重視環境對人的成長所起的作用,尤其明白選擇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的重要性,“裏人之美”、擇鄰而居讓她“三遷”,而正是這“三遷”,使孟子後來成為“亞聖”。

下麵這個“高價買鄰”的故事,也印證了古人對鍛造人格修養的重視。

南朝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生性誠懇老實,又是飽學之士,待人忠實厚道,具有高尚的品德。呂僧珍家教極嚴,他對每一個晚輩都諄諄教導、嚴格要求、注意監督,所以他家形成了優良的家風,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教養、品行端正。呂僧珍家的好名聲遠近聞名。

南康郡守季雅是個正直的人,他為官清正耿直、秉公執法,從不屈服於達官貴人的威脅利誘,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總想除去他。後來,季雅被革了職。

季雅被罷官以後,一家人從郡守府第搬了出來。到哪裏去住呢?季雅不願隨隨便便地找個地方住下,他頗費了一番心思,四處打聽。後來,

他從別人口中得知,呂僧珍家是一個君子之家,家風極好,他不禁大喜。

季雅來到呂家附近,發現呂家子弟個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又一細打聽,街坊鄰裏人人稱讚。說來也巧,呂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正打算把房子賣掉。

季雅趕快去找這家要賣房子的主人,願意出高價買房,那家人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於是季雅將家眷接來,就在呂家旁邊住下了。

呂僧珍過來拜訪這家新鄰居。兩人寒暄一番,談了一會兒話,呂僧珍問季雅:“先生買這幢宅院,花了多少錢呢?”季雅據實回答。呂僧珍很吃驚,說:“據我所知,這處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是很大,怎麼價錢如此之高呢?”

季雅笑了,回答說:“我這錢裏麵,十分之一是用來買宅院的,十分之九是用來買您這位道德高尚、治家嚴謹的好鄰居的啊!”

季雅寧肯出高得驚人的價錢,也要選一個好鄰居,這是因為他知道好鄰居會給他的家庭帶來良好的影響。可見“近朱者赤”的重要。

現今,很多人不認為環境重要,以為環境是外在的,對人各方麵的影響不大,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中國有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縱觀社會,成功者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同樣成功的人士,差別隻是成就的大小;而散漫者的圈子裏大都是散漫的人;失敗者也總是與失敗者為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