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寬容,是靈活變通又堅守底線(1 / 3)

善變不是亂變,靈活不是沒有底線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不會一成不變。《韓非子·五蠹》有這樣一段話:“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古,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即說聖人不希望一切都學習古代,不墨守一成不變的舊規,而是要根據當時情況,采取靈活相應的方法。這說明了堅持與變通的關係。即如果不了解事物的變化,製定不出合乎實際的決策,絕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決策者、做事者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求變,因循守舊、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是製定政策的大敵。

南懷瑾認為,聖人都不照搬古法,不墨守成規,能根據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製定相應的政治措施,是靈活應變的表現。而人即便有超人的才能,若缺乏隨機應變處理問題的本領,做人也是有欠缺的。

南懷瑾認為,孔子雖是個讀書人,但很明白隨機應變的重要性。孔子曾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就是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不堅持非要這樣做,也不堅持非要那樣做,怎麼符合道義就怎麼做。孔子這段話強調的就是,為人處世要靈活,要善於變通,千萬不能過分死板,墨守成規。

史書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人問孔子:“顏淵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回答說:“顏淵是愛人的人,我不如他。”

又問:“子貢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答道:“子貢是有口才的人,我不如他。”

又問:“子路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說:“子路是勇敢的人。我不如他。”

那人於是質問孔子:“他們三個人都比您老先生賢,而他們卻為您奔走效勞,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說:“我能愛人又能有原則,我有口才但有時卻言語鈍拙,我行為勇敢但有時卻膽怯。但若拿他們三人的才能,換我的本領,我也是不換的。”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人是有多麵性的,優缺點兼有。所以,為人處世應該靈活求變。靈活求變也是需要寬容、理解的心胸的。比如,“仁”雖是愛人,但不能一味愛人,該有原則的時候就要有原則。比如,“忍”是人的美德,但該忍的時候要能“忍”。比如,該“勇”的時候要能“勇”,該“怯”的時候就要“怯”。就像很多人能言善辯,但有的場合需要“辯”,有的場合則需要表現出“拙”。人若不能靈活求變,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就是墨守成規、刻板的人。

唐朝中葉,安祿山發動叛亂。叛軍一路上勢如破竹,這一天到了雍丘。著名將領張巡率領雍丘軍民進行了積極的抵抗。守衛戰堅持了40多天,城中的箭都已用完。張巡叫士兵們紮了一千多個草人,給草人穿上黑衣,係上繩子。晚上,叫士兵提著繩子把草人從城牆上慢慢放下去。圍城的叛軍以為是唐軍偷越出城,一陣亂箭射去。等草人身上紮滿了箭,士兵們再把草人拉上城來。這樣反複好幾次,得到了十幾萬支箭。

秘密泄露出去,叛軍才知道張巡用了草人借箭的計策。又一天夜裏,隻見又有好多黑衣人從城上吊了下來。叛軍將士都哈哈大笑,嘲笑張巡愚蠢。有個將領說:“張巡還想用草人來賺我們的箭呀,弟兄們,別上當啦!咱們不理它,讓他們白等著吧!”

過了一陣子,有人報告城牆上的草人不見了。那個將領說:“咱們不射箭,張巡準是等得不耐煩,把草人收回去了。沒事啦,大家都睡覺去吧。”誰知,夜深人靜的時候,叛軍駐地突然跳出一支唐軍,向叛軍兵營殺來。城裏的唐軍也是擂鼓呐喊,而叛軍將士早已進入夢鄉,突然遭到襲擊,立刻大亂。叛軍將領從睡夢中驚醒,以為是唐朝的增援大軍殺來了,不敢抵抗,慌忙下令放火,把工事壁壘一齊燒毀,然後逃跑了。事後才得知這又是張巡用的計。原來,這次吊下城來的黑衣人不是草人,是唐軍的“敢死隊”。“敢死隊”下城之後就找地方埋伏起來,到深夜發動突然襲擊,城裏再呼應助威,好像增援大軍從天而降。其實“敢死隊”一共才500人。等叛軍驚慌逃跑,“敢死隊”和城裏出城的唐軍乘勝追殺十多裏,取得大勝利,才收兵回城。

人的思維一旦形成了習慣的定式,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式的思維思考問題。上麵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所以,在生活中,人一方麵要有意識地破除自己的“思維定式”;另一方麵,還要訓練自己具有靈活多變的意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守株待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宋國有個人在一次耕田的時候,看見一隻兔子奔跑時撞到了樹,碰斷了脖子死了。從此他便放下手中的農具不幹活,守在樹邊,希望再碰到死兔子。然而,此後他再也沒能得到死兔子,但這件事卻成了宋國的一個笑話。

這個故事講述了宋國人拿碰巧的事作為思維定式想事情的荒謬想法。

呂不韋的《呂氏春秋》也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說明求變的重要性。

楚國人想襲擊宋國,先派人在河水可以渡人的地方設立標誌。不料河水突然上漲,楚國人不知這種情況,夜裏依然循著標誌渡河,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命。

呂不韋評道,在楚國人早先設立標誌的時候,本來可以從這裏渡河。但後來水情發生了變化,水漲了,楚國人還是沿著沒漲水時的標誌渡河,這是他們失敗的原因啊!

善於求變的人能夠積極動腦,及時“製造”出急需的東西,以解燃眉之急。《圍爐夜話》有段話:“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即是說“不變”會導致失敗。

北宋年間,朝廷派能征慣戰的將軍狄青領兵南征。當時朝廷中主和、妥協派勢力頗強,狄青所部亦有些將領怯戰,有的甚至散播謠言,說什麼“夢見神人指示,宋兵南征必敗”。軍中不少有迷信思想的官兵盡皆惶然,篤信此次南征“凶多吉少,難操勝券”,一時軍心渙散。狄青雖一再訓示:“我軍乃正義之師,戰必勝,攻必克。”無奈官兵迷信思想極重,收效甚微。

為此,狄青和幾員心腹大將十分憂慮。大軍途經桂林,適逢大雨滂沱,一連數天,烏雲蔽日,無法行軍。此時軍中謠言更甚,均謂出師不利,天降凶雨,旨在回師……

一天黃昏,狄青帶領幾員偏將冒雨巡視,路經一座古廟,見冒雨進香占卜者不少,便進廟詢問。廟中和尚說:“皆因此廟神佛靈驗,有求必應,故終年拜佛占卜者絡繹不絕。”

狄青聽罷,心中頓生妙計。次日清晨,他全身披掛,領將士入廟拜佛,虔誠地供香跪拜後,便對將士們說:“本帥當眾占卜一卦,欲知南征凶吉。”說畢,他請廟祝捧出百枚銅錢,說明一麵塗紅,一麵塗黑,然後當眾合掌祈禱:“狄青此次出兵南征,如能大獲全勝,百枚銅錢當紅麵向上!”隻見他將銅錢一擲,落地有聲,果然盡皆紅色。將士們驚異萬分,興高采烈,奔走相告,一時士氣大振。狄青當即下令不準再動銅錢,以免冒犯神靈,同時令心腹將士取來百枚長釘,把銅錢釘牢在地,然後對全軍說道:“此戰必勝,乃上天助我!待班師之日,再謝神取錢吧!”

第二天雨過天晴,宋軍士氣高昂,直壓邊境。兩軍對陣,宋軍將士無不奮勇當先,所向披靡,直把入侵者殺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乖乖地立下降書,立誓永不再犯大宋邊境。

宋軍班師回朝,狄青高興地帶領一班將校到古廟謝神還願,拔釘取錢時,一位偏將忽然驚呼:“奇怪,奇怪!這百枚銅錢怎麼兩麵都是紅色?”

狄青哈哈大笑道:“此舉絕非神靈,乃是本將軍借神佛之靈,鼓士氣也!”此時大家才明白,原來狄將軍私下和幾位心腹將士將銅錢兩麵都塗成紅色,故弄玄虛,利用將士們的迷信心理,化厭戰情緒為勇戰情緒,一鼓作氣,最終戰勝了入侵者。

中國有句古話,通則變,變則通,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一定要牢記此話,發揮自己的靈活性,這樣主動性、創造性就會“變出來”。當然,養成求變和變通的思維模式,不能“善變”,也不能“亂變”,靈活不能違背道義和自然規律,“求變”和變通也要合理、有據、有效;還要符合現實情況,而不是隨意靈活,任意“求變”!

言行相顧,言行抱一

南懷瑾認為,先行後言、多行少言,是人的美德。

關於這點孔子也有很多論述。《論語》中說:“有一次,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做,用不著你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你,順從你。這就是君子了。”

孔子對此有許多語錄,像“言之必可行”,“恥其言而過其行”,“訥於言而敏於行”。這些“言”具有諾言、言論之意,主要是指有關政治、道德、人生方麵的言論;“行”主要是指道德踐履和政治社會活動。

孔子再三告誡弟子說話要謹慎,要多做少說,要身體力行,要踏實去做。孔子認為,“言”應言之有物,如果言過其實或言而做不到都是不應該的。他還說,任何積極、有意義的言論都會利於提高自己的人生修養,利於樹立自己的美好形象,反之,則會給自己帶來負麵的影響。

鄭國時子產是一個以美言善行著稱的政治家。

子產是春秋末期出色的政治家。他當政之初,因為大膽改革,富於實幹,所以得罪了一些人。於是有人就說:誰能殺了子產,我們就跟從他。

子產聽了,不以為然。他將改革內容鑄書於鼎上,作為國家的常法,同時用法律形式鼓勵拓荒。自己謹言慎行,嚴格要求自己。三年後,鄭國大有改觀。那些反對子產的人對子產改變了看法,認為子產是一個重承諾、重行為的人。

子產善於辭令,在外交上聞名於各諸侯國。孔子針對他這一點,曾說過:“言而沒有文采,流傳就不會遠。”誇讚子產言語有內容和文采。子產在內政管理上,不防民口,在有人主張對毀謗執政者處以重刑時,他堅決反對;他對於自己的執政管理也不怕別人議論,並擇其正確議論作為自己管理的“藥方”教導他人,子產不僅對“言”十分重視,對“行”也很注重。也正因如此,子產死時,鄭國人民如死了親人一般,無不悲傷痛哭。

所以,一個人立身處世,如果不重行為,隻重誇誇其談,實際上是有大害而無絲毫益處的。大家可能都熟悉下麵這個寓言故事。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隻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可以,待我收到租稅後,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憤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幹涸的車轍裏躺著一條鯽魚。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它稱,自己原住東海,不幸淪落於車轍裏,無力自拔,眼看快要幹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後,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可以,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再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吧!”

監河侯聽完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麼行呢?”

“是啊,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現隻需一些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你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幹魚啦!”

莊子的這篇寓言揭露了監河侯假大方、真吝嗇的偽善麵目。諷刺了監河侯說大話、講空話,不解決實際問題的態度。

說話是門藝術。老子說:“多言則窮。”意思是輕易許諾往往就會失去信用。可以說,這是對多言弊害的極好論述,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因為言論一旦脫口而出,便無法再行收回,人不能不慎重對待“言”啊。

有個成語叫“言多語失”,即多言是會帶來禍患的。比如,十句話中對了九句,未必有人稱讚,但如果有一句說錯了,就會招致他人的責備怨尤。還有個俗語是:沉默是金。即說有時沉默不語也是一種策略,這是告誡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急躁多言,不能自作聰明多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