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寬容,是經風雨而自強不息(3 / 3)

孔子是春秋時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卻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孔子在對學習的態度上曆來主張“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有一句傳承至今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意思是說: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就有一個值得我取法學習的。當然,孔子所謂的“取法學習”是正反兩方麵都學,即選擇他人的優點加以學習,同時看到了他人的缺點也要對自己進行反省,加以警戒。孔子認為善良的人是正麵老師,邪惡的人是反麵老師,正反麵“老師”都對自己的學習有益。

孔子曾把人分為“生而知之者”“學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困而不學者”四類。他不認為自己是天生的天才,他說:“我並不是生來就什麼都知道的人,隻不過是愛學習,是個勤奮去追求學問的人。”他認為即使隻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會有可學習的知識和榜樣,他不同意學生們把他當作聖人,他也瞧不起那種自己什麼也不懂卻自以為是的人,他要求學生們“多聞”“多識”。

據史書記載,孔子曾向郯國的郯子請教曆史知識;也曾不遠千裏,西去雒邑,問禮於老子;還向魯國的樂官師襄學琴。所以說,孔子沒有固定的老師,他以能者為師,博采眾家之長,從而使自己成為一代偉大的學者。

一次,孔子要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事先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個環節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是的,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知禮的表現啊。”

還有一次,孔子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正在辯論問題。

孔子在一旁看了,覺得挺有趣,就對跟在身後的學生子路說:“咱們再近前聽聽孩子們在辯論什麼,好不好?”

子路撇了撇嘴說:“兩個黃毛小子能說出什麼話來?”

“掌握知識可不分年齡大小。有時候,小孩子講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而自負的成年人要強得多呢!”孔子認真地說,子路一下子紅了臉,不再說什麼。

孔子走上前去和藹地對兩個小孩說:“我叫孔丘,看見你們爭辯得這麼熱烈,也想參加進來,你們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來你就是那個孔夫子呀。聽說你很有學問。好吧,就請你來給我們評一評,看誰說得對!”兩個孩子說。

孔子笑著說:“別急,一個一個地講。”

一個孩子說:“我們在爭論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最近。我說早上近,他說中午近。你說說是誰對呢?”

孔子認真地想了一會兒說:“這個問題我過去沒有考慮過,不敢隨便亂講,還是先請你們把各自的理由講一講吧。”

一個孩子搶著說:“你看,早上的太陽又大又圓,可到了中午,太陽就變小了。誰都知道:近的東西大,遠的東西小。”

另一個孩子接著說:“他說得不對,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一點也不熱,可中午的太陽卻像開水一樣燙人,當然是越近越能感覺到熱,這不就說明中午的太陽近嗎?”

兩個孩子說完,一齊看著孔子說:“你來評評誰對吧。”

這下可把孔子難住了,他反複想了半天,覺得兩個孩子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實在分不清誰對誰錯。於是,他老老實實地承認:“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以後我向更有學問的人請教一下,再來回答你們吧。”

兩個孩子聽後哈哈大笑,說:“人家都說孔夫子是個聖人,原來你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說完就轉身跑走了。

子路看後很不服氣地說:“您真應該隨便講點什麼,那樣不就能避免被他們嘲笑了嗎?”

孔子卻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如果不老老實實承認,怎麼能學到似這番有趣的知識呀。”是的,在學習上,我們知道的就要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要說不知道。人隻有抱著誠實的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孔子胸懷寬廣,真正做到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南北朝時傑出的農業學家賈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讀知識,人稱“知識淵博者”。他撰寫的《齊民要術》聞名於世。但是,這樣一位有學識的科學家,常常向當時被一些人認為最低賤的農夫羊倌求教。有些人知道後,冷嘲熱諷地說:“赫赫有名的賈思勰,怎麼還向農夫羊倌求教,這樣做豈不太失體麵了嗎?”但賈思勰卻不在意,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知識,有的人沒有書本知識,但有實踐知識,於是他仍堅持像小學生那樣,不僅拜能者為師,還向勞動者求教。

南懷瑾認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做學問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也是中華民族求學、助學的傳統美德。一個人隻有好學、甘當學生,最終才能成為先生。所以,一個人如果想成就某方麵的造詣,平時就要放下“身段”,有包容心,胸懷寬廣,這樣才能有所進步,達到新的高度。

京劇大師梅蘭芳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還是丹青妙手。梅蘭芳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他每每虛心求教,執弟子之禮,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絲毫不因自己是一位著名京劇大師而自驕自傲。

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戶人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知道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老師。忽然,他看到了被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隻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群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老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場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更是深受感動。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

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

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

而梅蘭芳不僅拜能者為師,也拜普通人為師。

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他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

老人不客氣地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

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之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並請他指正,還尊稱他為“老師”。

梅蘭芳大師的行為正是對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最好的詮釋,唐代文學大家韓愈有篇名垂千秋的文章——《師說》,裏麵有這樣幾句話:“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就是說比我年齡大的人,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應向他們學習;而年齡比我小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應向他們學習。我是追求真理和知識,何必計較他們年齡的大小、身份地位的高低貴賤呢?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韓愈甚至認為學生未必就不如老師,老師未必就高明於學生。他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的這種思想也是對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思想的最好注釋。

古人曾說:“學,然後知不足。”現實中,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追求也是無止境的。所以,隻有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才能不斷進步。

讓我們積極行動,虛心學習,多向他人請教,這樣我們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

小事改變命運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對人要肯於堅持從小事做起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即通過陳述獅子捕殺兔子仍然用全力,比喻對小事情也要拿出全部力量認真解決。

獅子是百獸之王,但它並不因為是百獸之王就輕視任何獵物。比如,當獅子要吃大獵物的時候,它會使出全身的力量,對獵物不放鬆;而當獅子抓一隻小兔子的時候,其實也是用盡全身的力量,這種全力以赴的精神,讓它不管小事大事,不論容易困難,都不輕敵。而不輕敵,就不會鬆懈,就不會驕傲,並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南懷瑾本人也是認真的人,他無論做什麼事,都非常講究“認真”二字,他不輕視小事,堅持從小事做起,認可《老子》所說“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等做事為人理念。

《老子》中所說的從小事做起,是說人要想實現遠大的理想,就要腳踏實地做事。“圖難於其易,……必作於易”,是說要解決難事,一定要先找到突破口,找出相對簡易的地方;“天下難事,……必作於細”,是說要做大事,一定要從細微的地方做起;“合抱之木,……始於足下”,是說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台,築起於每一堆泥土;人們千裏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去的。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學會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比賽中,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但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後麵。

趙襄王不高興了,他叫來王子期,責問道:“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麼不將真本領完全教給我呢?你難道還想留一手嗎?”

王子期說:“駕車的方法、技巧,我已經全部教給大王了。隻是您在運用的時候有些舍本逐末,忘卻了要領。一般說來,駕車時最重要的是使馬在車轅裏鬆緊適度,自在舒適;而駕車人的注意力則要集中在馬的身上,沉住氣,駕好車,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調,這樣才可以使馬車跑得快、跑得遠。您別小看這些細枝末節,別認為這些是小事不重要。剛才您在與我賽車的時候,隻要是稍有落後,您心裏就著急,使勁鞭打奔馬,想一下子超過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麵,又時常回頭觀望,忽略了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調。其實,在遠距離的比賽中,有時在前,有時落後,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論領先還是落後,始終心情十分緊張,您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比賽的勝負上了,又怎麼可能去調好馬、駕好車呢?這就是您三次比賽三次落後的根本原因啊。”

人的一生中做每一件事情其實都充滿著智慧和學問,大凡成功的事,都是細小的環節做得好。而人能完成困難的事,肯定是理清了很多看似亂麻的小事。生活中“大”與“小”、“難”與“易”都是相對而言的。人隻有厘清大事與小事、容易與困難之間的聯係和關係,才能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環節,這樣日積月累,才能自覺不自覺地做成大事、難事。

古時,有一對以拾破爛為生的兄弟,他們天天盼著能夠發大財。最終,神明竟因為他倆每一個夢都與發財有關而大受感動。

神明決定給他們一次發財的機會。

一天,兄弟倆照舊從家裏出發沿著街道向前走去。但這條偌大的街道仿佛被人來了一次大掃除,連平日裏最微小的破破爛爛都不見了蹤影,隻有一寸長的小鐵釘左一個右一個散落在地。

老大看到路上的鐵釘,便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撿了起來。

老二卻對老大的行為不屑一顧,並且說:“三兩個小鐵釘能值幾個錢?”

當走到街尾時,老大差不多撿到了滿滿一袋子的鐵釘。

看到老大的成績,老二好像若有所悟。也打算學老大那樣撿一些鐵釘,不管多少,最起碼也能賣點錢。於是便回頭再去找,可等他回頭找的時候,路上的小鐵釘,卻一個都沒有了。

老二心想:沒關係,反正幾個鐵釘也賣不了多少錢。兄弟倆繼續向前走,沒多久,兄弟倆幾乎同時發現街尾有一家收購店,門口掛著一塊牌子醒目地寫道:“本店急收舊鐵釘,一元一枚。”

老二後悔得捶胸頓足。老大則用小鐵釘換回了一大筆錢。

店主看著發愣的老二,問道:“孩子,同一條路上,難道你就一個鐵釘也沒看到?”

老二沮喪地說:“我看到了啊,可我認為小鐵釘不起眼,我沒想到它竟然這麼值錢;等我想撿時,卻連一個也找不到了。”

有個成語叫“日積月累”,意思是一天天地不斷積累,越積越多。還有一句我們熟悉的話:“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更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成功的人都非常注重細小事情的做成,因為他們認為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幹大事。而不肯做小事的人,其實很難成就大的事業。就如人走路需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做事也是一樣,需要把各個環節做好,才有成功的希望。有些人認為做事的方法技巧有很多,但其實見效最快的卻是:做好小事,做好大事中的各個環節。

生活中,我們在為即將進行的工作做準備時,不論考慮得多麼周全,事前準備得多麼充分,在開展過程中不免會有意外現象出現,這些意外現象也許相對於整體來說影響並不大,但事情的成敗,有時往往就在此時。古代有個“酒與汙水的故事”,說一滴酒滴入汙水中,汙水還是汙水,而若一滴汙水滴入酒中,則酒就變成了汙水。所以,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做得不好,往往會埋下失敗的隱患,令人不能成功。若能做好細節,就能提高做事效率,增強能力,成功也會離你越來越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