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寬容,是經風雨而自強不息(2 / 3)

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無為”是針對統治者妄為而提出的,“好靜”是針對統治者的無端欺壓而提出的,“無事”是針對統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無欲”是針對統治者的貪欲而提出的。老子認為,統治者應學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順流而下。後來老子還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意為治理國家要像煮小魚一樣,油鹽調料要放至恰到好處,不能過頭,也不能缺位,這與孔子的中庸思想如出一轍。

老子與孔子都強調統治者要先正己而後正人,對老百姓做事要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不隨意製造不和諧。他們還認為,無論是治國者還是普通之人,都應該以德為本,知行合一,仁者愛人,和諧相處,這樣社會才會有良好的風氣。

孔子、老子的理論,以及南懷瑾的踐行在今天對我們仍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做個誌向遠大之人

人要想幹成一番事業,不但會遭遇挫折,而且會遭逢各種困難和艱辛。倘若知難而退、自甘墮落、畫地為牢、裹足不前……是幹不成大事的。南懷瑾認為“世上無難事,隻要立大誌”。他認為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隻要肯立誌,堅決地去做,哪怕“中道而廢”,也比一開始就停步不前好。這就是南懷瑾“人無誌不立”的道理。南懷瑾還認為,人有了“誌”這個基礎,加上信心的建立,就會產生精神的力量,就有勇氣排除萬難,向心中的目標努力前進。

《論語》有這樣一段話:

曾子問孔子:“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孔子答:“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曾子請教孔子:“一個君子不可以不胸懷寬廣,立場堅定,因為他任重道遠,把實現仁看作自己的任務,所以任重而道遠,為此,一路前行,至死方休,這是很有意義的事。”孔子說:“三軍之中,軍隊的首領可以換人,但君子如果有誌氣,他的誌向是不能被改變的,也就是說別人奪不了他的誌。”

那麼究竟什麼是“誌“呢?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誌,不可被奪的誌。這種“誌”,可以是堅強的性格和頑強的意誌,也可以是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孔子的“誌”體現在他的一生為了堅持自己的“學說”,雖然屢屢遭受挫折、磨難,到處碰壁,但他卻永葆自己之“誌”,並堅定不移地為自己的理想奮鬥。當時曾有人譏諷孔子為“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憲問》)。

然而對於他人的不理解,孔子卻不動搖對自己之“誌”的維護,他身體力行,踐行自己的學說,廣收門徒,終於,他的“學說”得到傳播、發揚,直到如今,還為世人所矚目。所以在中國古代,父母非常重視從小對孩子“誌”的培養,也就是對信念的培育。

有一個年輕書生屢試不中,非常灰心喪氣,一天,父親給他拿來了兩隻杯子,裏麵裝滿了泥土。父親要他把杯子放在窗台上,每天給它們澆水。

兩個星期後,其中一隻杯子的泥土裏冒出了兩片細細的嫩葉,書生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

父親說:“你同時給兩隻杯子裏的泥土澆水,同時為它們付出了辛勞和汗水,為什麼一隻杯子裏長出了新葉,而另一隻杯子裏卻什麼也長不出來呢?”

書生望著父親,搖搖頭。

“那是因為我在其中一隻杯子裏埋入了一粒種子,另一隻則沒有。而那粒種子就代表著生命的理想、信念和目標。所以,生命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和目標,就是付出再多的辛勞和汗水,也不會有收獲。”父親說。

後來,父親又給了書生兩隻杯子,裏麵同樣裝滿了泥土。這次,父親要他隻給其中的一隻杯子裏的泥土澆水。兩個星期後,那隻澆水的杯子裏冒出了新葉;而另一隻沒有澆水的杯子裏卻什麼也沒有長出來。

父親又說:“在這兩隻杯子裏,我各埋入了一粒種子,為什麼澆水的那隻冒出了新葉,而沒有澆水的那隻卻沒有新葉出現呢?那是因為,生命僅有理想、信念和目標是不夠的,還要懂得為它付出,沒有辛勤汗水的澆灌,就是再好的‘種子’,再好的理想、信念和目標,也隻是海市蜃樓、空中樓閣,永遠成不了現實。”

可見,人的誌向對人的一生是多麼重要,人如果沒有了明確的誌向和目標,就會像失去土壤滋養的種子和缺少水分澆灌的種子一樣不會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人的命運,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前提條件必須是胸懷大誌。古人有“功名威赫歸掌上”的說法,就是說矢誌不渝、肯於努力,敢於與命運抗爭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那麼,如何才能克服畏難心理,樹立遠大的誌向呢?

首先,端正態度,明確信念。

人在困難麵前能否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有賴於和困難拚搏的心理準備,也有賴於擁有克服困難的堅強決心。許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變得沮喪,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與困難作戰的心理準備。當進展受挫、陷入困境時便張皇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處求援,或沉淪消極。這些做法隻會瓦解自己的意誌和毅力,客觀上是幫助困難打倒了自己。

還有的人,麵對強大的困難沒有竭盡自己的全力,當解決不了困難時,便心安理得地為自己尋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難太大了。”這種“天亡我,非戰之罪也”的歸因所保護下來的,不是征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而是越加怯懦和灰心的消極態度。不言而喻,這種人永遠也找不到克服困難的方法。其實,人生的主宰就是人自己。人隻要自強不息,就可以讓困難“繳械”。

其次,培養強大的自信。

困難隻能嚇住性格軟弱、有畏難情緒的人。對於真正堅強的人來說,任何困難都難以迫使他就範。人的自信心是戰勝畏難情緒的有力武器。因此,當自己出現畏難情緒時,首先可以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製定適宜的目標,然後做事循序漸進,最終靠自己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心解決畏難情緒。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隻捕蟹船上住著老艄公和他的兒子。常常,他們爺倆高掛桅燈,搖著一葉扁舟到海裏捕蟹。那滿艙的星光,滿懷的明月,是老艄公歲月裏恒開不敗的花朵。後來,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幾乎致盲,但仍陪兒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陰雲密布,惡浪洶湧,狂烈的風嘩啦一聲就拍碎了桅燈,頓時,他們被卷入了黑色的旋渦,覆舟在即。

“爸爸,我辨認不出方向啦!”兒子絕望地喊道。

老艄公踉踉蹌蹌地從船艙裏摸出來,推開兒子,自己掌起舵。

終於,捕蟹船劈開風浪,靠向燈光閃爍的碼頭。

“爸爸,你視力不好,怎麼還能辨出方向?”

“我的心裏裝著盞燈呢。”老艄公悠悠地說。

是的,老艄公明確了誌向,等於明確了信念。老艄公不放棄努力,憑借著強大的自信,戰勝了風浪,回到了自己的家。

人如果明確了自己的誌向,就會變得意誌堅強,不但碰到困難時不萎靡、不退縮;而且還可以從與困難抗爭中找到希望和力量。事實證明,在生活和事業中,千千萬萬的強者正是從克服困境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引人注目的成就。

當然,培養自己強大的自信,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人在自信中成長,在成長中越發自信。人若有了自信,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障礙,就像心中有一盞永不熄滅的燈,一定能夠走出重重迷霧,戰勝各種障礙。

惜時如金,不虛度年華

生活中,人人都有夢想,都渴望成功,但成功需要人的努力,尤其是年輕時的奮發向上。生活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美好的青春年代,若不虛度年華,年輕時苦幹,努力勤奮,就有日後成功的可能。

南懷瑾多次引用孔子《論語》中的話告誡學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即說時間珍貴,世界上的一切都如同流水一般,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就過去了,不分晝夜。中國有句古話:“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長。”還有一句著名的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人的生命既綿長又短暫,隻能前行,不能倒退,因而,不虛度年華,奮發向上,這既是鼓勵,又是鞭策。一個人如果虛度了青春年華,到老年時,就真的隻能空悲切。因為時間不會等人,“年齡優勢”每個人都有,但又每個人都發現這個優勢會很快逝去。人的“年齡優勢”不會永遠存在,失去了的時間永遠不會再回來,如同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一樣!

一個青年去拜訪自己的老師,向他請教一些人生問題。

“請問老師,你生命中的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還是節日?是年輕時學本事的時候,還是獲得成就的那一天?……”青年連珠炮似的問。

“都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今天。”老師答道。

“為什麼?”青年甚為好奇,“今天難道要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沒有,直至現在,什麼大事也沒有發生,我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老師微笑道。

“那今天重要是不是因為我的來訪?”青年不解。

“不,你的來訪隻是一個插曲,但即使今天沒有任何來訪者,今天對我仍然重要,因為今天是我擁有的唯一財富。昨天不論多麼值得回憶和懷念,它都過去了;明天不論多麼燦爛和輝煌,它都還沒有到來;而今天不論多麼平常,它卻由我掌握,任我自行支配。”老師說道。

青年還想問,老師繼續說:“在談論‘今天’的重要性時,我們已經浪費了我們‘今天’的部分時間,我們擁有的‘今天’在減少。”

青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和老師說完“再見”就回家了。

是的,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人生不過是時間流逝的累積。假如你讓今天的時光白白流逝,就等於撕掉了人生的最後一頁。一個人如果“白了少年頭”,卻幹不出成績,碌碌無為,豈不隻剩下“空悲切”的份兒嗎?因此,要珍惜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因為它們一去就不再複返。

東漢的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加之學識淺薄,得不到朝廷的重用,連家裏的親戚也都看不起他,這種情況使他受到很大的刺激。於是他痛下決心要認真學習和鑽研,並借了很多的書在家裏看。他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獨自不停地讀書和思考。他每天很早起床,很晚才睡覺,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的時間很長,勞累了他也不去休息。這樣日複一日,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這樣會影響自己的讀書和學習,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辦法。我國古代時,男子的頭發留得很長。他就找了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另一頭則係在自己的頭發上。每當他讀書疲勞要打瞌睡時,頭就會一低,繩子也跟著牽住了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而他也就馬上清醒過來了,再繼續努力地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頭懸梁的故事。

而戰國時候,有一個人名叫蘇秦,是著名的政治家,曆史上提倡合縱連橫之說的就是他了。但年輕的蘇秦因為學問不深,到秦國去遊說秦王時,秦王並不采納他的意見,反而把他趕出了秦國。回到家後,家裏人都對他很冷淡,瞧不起他,哥哥嫂嫂走路看見他時也都是昂著頭,一副目中無人的姿態。這事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刺激。於是,他下定決心,要發奮讀書。他關起門來,常常讀書到深夜,累了,疲倦了,常打盹,想睡覺。後來,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就是手裏拿著一把錐子,每當要打瞌睡時,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他感到疼痛,就會使自己清醒起來,繼續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錐刺股的故事。

後來,蘇秦去燕國見燕昭王,得到了燕王的賞識,並接受了他合縱連橫的策略,讓他擔任燕國的丞相,替燕國負責聯絡其他諸侯國。蘇秦到其他幾個國家的時候,也都被那些國君授予丞相之職,這樣他一人配了七國相印。

後來,人們把懸梁刺股合並為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作為教育他人上進的常用詞語。

通過上述兩個著名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古代讀書人在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的時候是怎樣地惜時如金、用功刻苦,他們甚至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成就對知識的渴求,他們不僅不讓年華虛度,而且還與時間賽跑,為自己的生命增值。

“人生在世,珍惜時間為重。隻要一息尚存,絕不鬆勁。”這是吳玉章同誌珍惜時間的名句。我們確實不能放鬆自己對時間的把握,因為時間會一去不複返。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尤其要把握好年輕時代的時間觀念,真正把“年齡優勢”轉化為“知識優勢”“才能優勢”“事業優勢”,珍惜時間、分秒必爭,為自己將來做出一番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多聞、多識、多記

南懷瑾一生都在做學問,推崇“多聞、多識、多記”,並以此要求自己,即使後來他成為大學問家,也仍秉承著“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態度。他胸懷寬廣,他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他不僅向有學問的人學習,同時還向比自己社會地位低,在學問上不如自己,甚至自己的晚輩請教他們所專長的學問。

敏而好學,對一般人來說,似乎還比較容易做到,但不恥下問就非常難了,這需要有寬容的心態。因為,敏而好學隻要勤奮、好學就可以做到;而不恥下問則是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這不僅僅是好不好學的問題,還牽涉到自尊心、虛榮心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位卑、能力弱、孤陋寡聞,求教於位尊、能力強、見多識廣者,那似乎沒有什麼,也不以為恥;反之,以位尊求教於位卑,以能力強求教於能力弱,以博學求教於寡聞,便立即會感到沒“麵子”,恥於開口。所以,盡管“不恥下問”是許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但要真正實行起來,還真得有寬容理解之心、包容過人的修養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