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山前必有路”是中國的一句老話,而“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是20世紀80年代日本豐田公司推廣其市場產品的一句廣告語,更是對“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句話的詮釋和發展,展示了豐田公司的企業文化內涵。

豐田公司是日本的一個老企業,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當時的豐田隻不過是其始祖豐田佐吉經營的豐田自動織機廠內設的一個汽車部。1938年,經營起色之後,豐田佐吉的長子豐田喜一郎才將其改名為豐田汽車公司。豐田佐吉和豐田喜一郎父子倆在個性上類似,他們善於搞發明創造,而不善於技術創新,更不善於提煉技術創新中的文化觀念。豐田公司雖然在“二戰”期間因為轉化軍工而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二戰”後轉向民用後,步入了極其艱難的時期。

這時,新上任的負責人石田退三,果斷地做出與眾不同的決策,把豐田公司的企業文化提煉出來:第一,節儉創新,能省盡量省;第二,技術更新,隻要有錢,就用來更新設備;第三,生產自動化,用機械替代人力勞動,提高技術水平。

石田退三提煉出來的企業文化理念首先得到了日本中央銀行名古屋分行的支持,使豐田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期,取得了較大發展。其後繼任者豐田英二,更是推崇技術創新,並從全方位來理解技術創新,不僅在技術層麵上搞創新,而且將其升華為新思維。其具體內容是:其一,人無我有,比如針對美國市場需求,豐田公司開發出了小型的大眾化汽車;其二,人有我優,比如豐田公司確立了以“方便顧客使用”為中心的理念來進行技術創新,推出了價格更低、安全性能更好的“光冠”牌汽車;其三,人優我新,比如豐田公司為了適應環保的要求,進行潔淨技術開發和研究,生產出環保型汽車,同時還研究出節省燃料的汽車。

自20世紀50年代之後,豐田公司通過技術創新,不斷開拓新的思維和思路,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以杜絕浪費、走三及時(即生產零件能在需要的時間,不多不少地出現在生產線應當出現的位置上)和自動化(包括機械自動化和人的自動化兩個方麵)為特色之路。

1958年,豐田公司的汽車初次投入美國市場時,銷售量僅為280輛,20年後猛增到50萬輛。到1975年,在美國汽車進口市場上,豐田取代德國的大眾,成為美國汽車進口的第一品牌。20世紀80年代初,豐田公司的汽車年產量超過300萬輛,位居世界汽車行業第二位。1994年,豐田公司排名全球最大企業第15位,銷售額達881億元。豐田公司以其獨特的技術創新與企業文化而聞名全球。

我們可以看出,在豐田公司發展的過程中,原本是沒有路的,所有的路都是豐田人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他們從技術創新中開拓出了新思維。這些文化思維經過30多年的技術創新的提煉,形成了完整的“豐田企業文化”,並幫助汽車工業的後來者日本超過了汽車強國美國。

不光是在大企業的實踐中,即使在普通人的人生中,我們同樣可以領悟到“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哲理。

一位經營農場的農場主,生活隻夠溫飽,他的身體強健,工作認真勤勉,從來不敢妄想財富。突然有一天,他癱瘓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親友都認為他這輩子完了,事實卻不然。他的身體癱瘓,意誌卻絲毫不受影響,依然可以思考和計劃。他決定要讓自己活得充滿希望,活得樂觀、開朗,做一個有用的人,繼續養家糊口,不成為家人的負擔。他把自己的構想告訴家人:“我的雙手不能工作了,我要開始用大腦工作,由你們來代替我的雙手。我們的農場全部改種玉米,用收成的玉米養豬,趁著乳豬肉質鮮嫩的時候灌成香腸出售,一定會很暢銷!”最後,乳豬香腸果然一炮走紅,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

每個人在遇到困難時都要激勵自己,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

這個世界上壓根就沒有“死胡同”,即使有“死胡同”,你也可以通過“跳牆”等方式通過。有道是“山路十八彎”,“車到山前必有路”,人隻要有足夠的洞察力,就能夠穿越山穀。

因此,人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相信世上沒有想不出的辦法。世上本沒有路,有了人,也就有了路。“路”是一個外延的概念,我們每天所經曆的一切,都可以用“路”來定位。人生中充滿了路,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站在任何一條道路上都是選擇的結果,當然,無論在哪條道路上,隻要前方不是深淵,你就可以大膽地往前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