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謹言慎行,是為根本(1 / 3)

為善最樂,讀書最佳

“為善最樂”是南懷瑾一生遵循的做人原則。正所謂“與人為善,善莫大焉”,為善、行善是人類崇高的道德修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古代儒家講究“為善”,說“人之初,性本善”。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我國北宋年間,趙匡胤統一中原的時候,當時的大將曹彬被派去征伐南唐。曹彬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南唐都城建康。可是正要準備攻擊建康的時候,曹彬卻生病了。這下可急壞了三軍將士,部下將官都跑去看望曹彬,並準備帶軍醫去為他診斷,可是曹彬說:“不必了,我患的是心病,醫生是治不好的,隻有你們各位能治好我這病。”

這下,部下將官就更著急了,到底做些什麼能治好主帥的病呢?曹彬告訴他們說:“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我們打進建康的時候,任何人都不得濫殺無辜,更不許奸淫擄掠,你們大家能不能做到?”部下將官齊聲回答:“主帥隻管吩咐就是。”曹彬說:“嘴上說說可不行,大家必須要發誓遵從命令才行。”於是將官們發誓攻破建康城後絕不屠殺城內百姓。

原來,曹彬因為深知部下將官嗜殺成性,又不好打擊將官們的士氣,於是就用了“生病”這一招,果然奏效。曹彬部隊進城後,絲毫沒有屠殺百姓,當後主李譽身穿白袍在曹彬麵前表示投降的時候,還讚揚他治軍有方,自己心甘情願率軍民投降。

曹彬的做法顯示出他為人善良的一麵,他麵對著一城無辜的百姓,不忍心看到血流成河的局麵,於是出此“方法”。

曹彬除了心善,為人樂善,他還經常告誡他的兒子:領兵作戰,關鍵要靠紀律,不可動不動就屠城、焚燒民房、掠奪民財、奸淫婦女。見到別人的父母逃亡,應該想想如果自己的父母逃亡,我能做什麼?看見別人的妻子兒女流離失所,應該想想如果自己的妻女也像這樣,我能做什麼?免除蒼生劫難,是當權者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然,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並不隻是在與人交往時需要,它在生活中方方麵麵都需要,也是人立身為人必須保持的品行操守,它遠勝過任何美麗的言辭,善良沒有國界,不分貴賤,善良的心是金子,是寶石。善良的人,並不一定非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也許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不計恩怨、無私地伸出援手,或是一句簡單的鼓勵話語。

很早以前,有一個武狀元,自以為功高官大,常常欺負鄰居——白胡子老漢。

一天,白胡子老漢將三個兒子喊到麵前說:“我當了一輩子家,常常受人欺負,惹得你們也慪了許多悶氣。現在我老了,輪到你們當家了,今天我給你們每人十兩銀子,出門做一件功德事回來,誰有美德,誰就當家。”

過了幾個月,三個兒子都回來了。大兒子說:“我走到河邊,看見一婦女跳河自殺,我跳進河裏把她救上岸來,她身懷有孕,我等於救了兩條人命”。老漢點了點頭沒言語。

二兒子說:“我走到一個村莊,看見一戶人家失火,這天刮著大風,全村都很危險,我隻身跳進火裏,將火撲滅,保住許多人家的生命財產。”老漢笑眯眯的沒有說話。

三兒子說:“爹,我對不起您老人家,我發現我做了一件蠢事,救了一個仇人。那天,我路過大山,看見咱鄰居武狀元出征勝利歸來,高興的喝醉了酒,倒在懸崖邊上睡著了,一翻身就能滾到崖下,摔個粉身碎骨。我本想把他掀下崖去,你知道他一直欺負咱們家,欺負我,可是我又一想,邊疆正需要他去防守,沙場需要他去征戰,最後我還是把他喊醒了。他羞愧滿麵,深深給我作了一個揖,上馬去了。”

白胡子老漢聽後,連連點頭,說:“大兒救命保住一人,二兒救火保住一家,但三兒不計前嫌救了仇家,很好啊。隻有國家太平,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三兒你拋棄了個人恩怨,心懷善意,以德報怨,先為國,後為家,這是最高尚的美德。”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經曆了風雨,仍有一顆不染塵埃的善心。善良,是一種人性美,不需要回報,凝聚人格的魅力。善良能改變世界。

唐代著名禪師石頭希遷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被後人稱為石頭和尚。他在世的時候,曾為世人開過“十味奇藥”: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為:“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切忌言清濁,利己損人,肚中毒,笑裏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

此“藥方”說明人要正直並且富有愛心。

中國人是有著善良傳統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善良,永遠不“過期”,善良的人會收獲感恩、知恩、感動、尊重。

一天晚上,殘夢禪師正在方丈室讀書,突然聽到牆壁上有聲響,猜想可能是個小偷,於是就叫弟子道:“拿些錢給那鑿牆的朋友吧!”

他的弟子走到鄰室,大聲地說道:“喂!不要把牆壁弄壞,給你些錢就是了!”小偷一聽,嚇得轉身就逃走了。

殘夢禪師以責備的語氣對弟子說道:“你怎麼可以大聲吼叫?一定是你的聲音太大,把他嚇著了,可憐他錢也沒有拿到就跑了;這麼冷的天氣,他可能還沒有吃過晚飯,你趕快追上去把錢拿給他。”

弟子沒法兒,隻得奉師命,在寒冷的深夜裏,去追趕那個小偷。

還有一位名叫安養禪尼的禪師,一天夜半睡覺時,小偷潛進來偷竊,把她唯一的一條棉被偷走了,安養沒有辦法,隻好以紙張蓋在身上取暖。

小偷在驚慌逃跑的路上,被負責巡邏的弟子撞見了,倉皇中將偷到手的棉被遺留在地上。徒弟們撿到這床師父的棉被,趕緊送回師父房間。

此時,安養禪尼身上正蓋著紙張,縮著身子打哆嗦。她看到弟子送回的棉被說道:“哎呀!這條棉被不是被小偷偷走了嗎?怎麼又送回來呢?也許他沒有了這條棉被會被凍死的,回去送給他好了!”

弟子無奈,在師父的百般催促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逃得很遠的小偷找到,表明師父的意思,堅持把棉被還給他。小偷受了感動,特地跑回寺院向安養禪尼懺悔,從此改邪歸正。

上麵故事中的方丈、禪尼的“所為”,雖然看似有些過於迂腐,但是,他們無私的善心、寬廣的胸懷卻讓人感動。他們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人要有一顆善良的本心。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剛生下來心都是善良的,隻是經過風雨後,有些人改變了本心,所以,常擦擦心,將塵埃擦去,讓心的“本來”露出來,我們的言、行才會最美麗。實際上,各行各業的人,也都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善心,能促進人與人和諧相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和則盛,不和則衰

南懷瑾提倡人和,他說中國古人重視宇宙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比如,孔子主張“禮之用,和為貴”,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以和睦、和平、和諧為價值目標。因此,“和為貴”成為人們處世的基本原則。

“和”既是人際行為的價值尺度,也是人際交往的目標所在。生活中,誠信、寬厚、仁愛待人體現了“和”;恪守本分、互不幹涉、“井水不犯河水”也體現了“和”;還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謀求對立麵的和睦共處等,都是“和”的內容。

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和”這樣一種思想。如表現在中國古代民族之間的關係上,總體來說,曆代皇朝都比較重視推行“和撫四夷”的民族友好政策。唐貞觀年間的民族友好關係更是被稱作典範;表現在對外關係上,推行“協和萬邦”的對外友好政策,使節往來頻繁,唐長安一度出現萬邦來朝的盛況;表現在人際關係上,則通過“禮”的規範作用,來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如此等等。

古代兵家思想也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其大意是:適合作戰的天氣不如適合作戰的地形,適合作戰的地形不如上下團結一心。周圍三裏的內城和周圍七裏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卻還不能取勝。能夠包圍城池,這說明一定是占了天時,這樣還沒有取勝的原因,就是因為天時不如地利的優勢。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盔甲不是不夠堅固銳利,軍糧也不是不夠吃,但是卻很快地棄城逃跑,這是因為地利的優勢比不上眾人的團結一心。

事實表明,對國家來說,“和”則盛,不“和”則衰,而形成人之“和”則需“調也”。

三國時著名的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聯軍先是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然後聯軍又采用火攻之計大敗曹軍。在赤壁之戰中,曹操可謂占盡天時,但劉備與孫權能夠在強敵進逼之時結盟,依仗長江天險,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可以說是占盡了地利、人和,最後打贏戰事即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僅是戰事適應這樣的道理,一個人、一個企業要想有所發展,必須抓住“和”這一武器,抓住有利時機,搶占優勢地位,這才是成功的基礎和前提。人和、事和,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牧野之戰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民心向背、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詩經》記載:“牧野洋洋,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期清明。”商紂王子辛耗巨資建鹿台、矩橋,造酒池肉林,使國庫空虛。寵信愛妃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妄殺王族重臣比幹,囚禁箕子,造成諸侯臣屬紛紛離叛。

公元前1046年27日清晨,周武王莊嚴誓師,曆數子辛的種種暴行,即為《尚書》所記載之“牧誓”。28日拂曉,聯軍進至牧野。根據《史記》記載,子辛出動的總兵力有70萬人,另一些文獻記載是17萬人,但武王聯軍總數僅4500人。由於商紂王一貫惡行以及百姓、軍士積怨極深,戰事剛剛開始,商軍便開始倒戈潰散。商紂王隻好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商朝正式滅亡。紂王是失人心而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