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1 / 3)

有一種雅量叫容人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說:“君子的胸懷永遠是光風霽月;像春風吹拂,清爽舒適;像秋月揮灑,皎潔光華。”說明人內心要保持這樣的境界,無論是得意的時候,還是艱難的時候,都要具有樂觀上進的心理。但樂觀不是盲目的樂觀,而是自然的胸襟開朗,對人沒有仇怨。上進是積極的進步,而不是為達某種私利而不擇手段。

南懷瑾曾分析“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他說,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君子的人生態度是非常樂觀的,而且心胸開朗,器量比海洋還大,比天空還要遼闊;而“小人”呢,則經常錙銖必較,以怨恨的心態對待別人,充滿了惡毒的算計。

西漢的時候,袁盎是漢景帝時期的大官。以前,他在吳國做宰相的時候,府邸很大,而且妻妾很多。有一次,他的一個屬下跟袁盎的小妾私通,被袁盎發現了,袁盎心裏很不好受,但是,想了想還是忍耐下去了,他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也沒有向別人泄露此事,對這位屬下還是像以前一樣的信任。

可是,這位屬下卻很害怕,自己跟上司的小妾私通,於理有悖常倫。他總覺得有點對不起袁盎,麵子上過不去。於是,有一天他找了個機會偷偷地逃走了,袁盎發現後,親自騎著快馬追上去,誠懇地安慰了一下他,然後把自己的那個小妾送給了他。

沒多久,七國之亂爆發了,吳國是叛亂的發起者,漢景帝積極備戰。袁盎被景帝派往吳國遊說。袁盎到了吳國後,當時的吳王劉濞知道袁盎很有才幹,於是就想讓他在自己的帳下效命,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袁盎,可是袁盎堅決不答應。他認為自己是天子的使臣,怎麼能與亂軍為伍,於是,謝絕了吳王的好意。吳王聽了袁盎的答複後很生氣,即派了一隊人馬把袁盎的住所給團團包圍起來,並把他抓住加以軟禁,然後派人告訴他,隻要他肯答應吳王的要求,就立刻放了他,否則隻有死路一條。

有些時候,事情就是這麼巧,從前那個與袁盎小妾私通的人,現在成了吳王的校尉,並被吳王派來負責看守袁盎,他一眼就認出了袁盎。一天夜晚,等士兵們都睡著了,他跑到袁盎被關的地方,把袁盎叫醒,對袁盎說:“您快逃吧,吳王會殺了您的,我來為您引路。”

袁盎聽了這話,簡直不敢相信,還以為是吳王派人來試探他的,於是問:“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救我?”

這個人答道:“您不用擔心,我就是您以前的屬下,曾經蒙您賞賜小妾的那個人。”

袁盎細細地看了一下,果然是他,由於怕連累他,說道:“不行,你現在是有家室的人了,我要逃走了,豈不是要連累你,恕我不能從命。”

這個人著急地說:“大人不用擔心,您走了,我也會逃跑的,以免我的家人受到連累。您不必擔心。”說完後,解開袁盎手中的腳鐐,把袁盎帶出了軍營,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兩人才分手。袁盎安全地回到了朝廷。

袁盎做人有豁達的心胸,他不計較一時得失,最終“與人方便,於己方便”。這是“以德報怨”“善有善報”的一個典型例證。

宋朝有個很有名的學者寫過一篇文章,文中有這麼一段話:“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如天地之量,聖賢帝王之所效焉。山嶽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則焉。古夷齊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氣量,範文正有濟世之德量,郭子儀有富量,諸葛武侯有智量,歐陽永叔有才量,呂蒙正有度量,趙子龍有膽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遠大之器也。”這段內容寫得多好啊!列舉的君子都有豁達的容人之量。

那麼,什麼是容人之量呢?先來舉一個反麵的例子:

蘇東坡的《河豚魚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南方的河裏有一條豚魚,遊到一座橋下,撞在橋柱上。它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繞過橋柱,反而生起氣來,認為是橋柱撞了自己。它氣得張開嘴,豎起顎旁的鰭,脹起肚子,漂在水麵上,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飛過的老鷹看見它,一把抓起來,把它的肚子撕裂。這條豚魚就這樣成了老鷹的食物。

蘇東坡就此發表議論說:世上有在不應該發怒的時候發怒,結果遭到了不幸的人,就像這條豚魚,“因遊而觸物,不知罪己”。豚魚不去改正自己的錯誤,卻“妄肆其忿”,最終“磔腹而死”,真是可悲!

孔子說:“一朝之憤,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言下之意是,如果因一時氣憤不過,就胡作非為起來,這樣做顯然是很愚蠢的。

宋朝初年一位名叫高防的名將,他的父親戰死沙場,他十六歲時被澶州防禦使張從恩收養,後來做了軍中的判官。有一次,一個名叫段洪進的軍校偷了公家的木頭打家具,被人抓獲。張從恩見有人在軍隊偷盜公物,不覺大怒。為嚴肅軍紀,下令要處死段洪進以警眾人。在情急之時為了活命的段洪進編造謊言,說是高防讓他幹的。本來這點事也不至於死罪,張從恩對其的處理有些過頭,高防是準備為其說情減罪的,但現在自己被段洪進牽連進去,失去了說話的機會,還蒙上了不白之冤,高防十分氣憤。

但高防轉念一想,段洪進出此下策也是出於無奈,想到自己與張從恩的私交,應承下來雖然自己名譽受損,卻能救下他的性命也是值得的。

所以,張從恩問高防此事是否屬實時,高防就屈認了,結果段洪進果然免於一死,可張從恩從此不再信任高防,並把高防打發回了老家。

高防也不做任何解釋,辭別恩人獨自離開。直到年底,張從恩的下屬徹底查清了事情的真相,才明白高防是為了救段洪進一命,代其受過。張從恩招回高防,更信任高防,又把他請回軍營任職。雲開霧散之後,高防不但沒有喪失自己的生存空間,反而獲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生活的經驗告訴人們,不管什麼理由,仇恨都是不提倡的。有人說,那就提倡寬容。不是這樣。寬容並不意味著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真正的寬容是有其深厚的內涵的,更是一種為人的修養和美德。我們讚成是非要分明,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為人處世方法。人生中遇到愛恨情仇的事情會很多,如何麵對,怎樣解決,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的夢窗禪師是一位出身高貴、名滿天下、深受天皇尊崇的國師。

一次,夢窗國師從郊外回京都,在乘船渡河時,渡船已經開航,離開了河岸。這時,岸邊急匆匆跑來一位武士,高聲叫喊,讓船家掉轉船頭,載他過河。渡船上所有的乘客都說,開航的船回頭不吉利。船夫便對武士示意,請他耐心等待下一班渡船。

武士急得在碼頭上直跳,狂呼哀求不止。這時,一直默默靜坐的夢窗國師雙手合十,對乘客們說:“看樣子,這個人真的有急事。我們大家出門在外,應該理解他的心情。好在剛剛開航,離開碼頭不遠,請大家與他換位想一想,給他行一個方便吧!”

船夫常見夢窗國師,見他老人家說了話,就掉轉船頭,回去將武士載了上來。誰知,這個武士一跳上船,發現船上沒了座位,便來到夢窗國師身邊,毫無禮貌地嗬斥道:“和尚,你的衣食都是我們供養的,趕快給我讓座!”

夢窗國師聽後,徐徐站立起來。心情浮躁的武士卻嫌他行動緩慢,揮動皮鞭竟抽打在國師臉上。全船乘客都對這個無禮的家夥怒目相向,幾個年輕小夥子摩拳擦掌地湊了過來,想要狠狠教訓他一頓,卻被夢窗國師微笑著製止了。渡船到達彼岸,夢窗國師若無其事地跟隨大家下船,獨自走到河邊,默默用水清洗臉上的血跡。這時,武士從其他乘客口中得知,正是夢窗國師求情,自己才搭上了這一班渡船。他很為自己的恩將仇報而後悔,立刻跑去向夢窗國師道歉。

夢窗國師心平氣和地說:“沒什麼。出門在外,大家的心情都很焦躁。這時候,需要的是互相理解。”說完,夢窗國師悠然而去。武士愈發羞愧難當,禪者的寬容風度、包容大量,令他無地自容。

古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一個人的容量、風度,與其修養、學問密切相關。麵對別人的侮辱,能做到寬容大度、榮辱不驚,在生活中一定是個智者。

知進退,明得失

南懷瑾在《講述生活與生存》一文中說:“人在‘上台與下台’之間,盡管修養很好,而真能做到淡泊的並不多。一旦處在了好的位置,看看他那個神氣,馬上就不同了。當然,‘人逢喜事精神爽’,也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如果‘上台’了,還是本色,並沒有因此而高興,這的確是種難得的修養。‘下台’時,朋友安慰他:‘這樣好,可以休息休息。’他口中回答:‘是呀!我求之不得!’但這不一定是真話。事實上一個普通人並不容易做到安於‘下台’的程度。所以唐人詩說‘逢人都說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這種情形,古今中外都是一樣,不足為怪。不但中國,外國也是一樣。”

南懷瑾這番話實際上講明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榮辱”觀的內容。人在進退之間,能做到“不喜不慍”,這是很重要的修養。在權位、名利之間,能做到對功名富貴如過眼雲煙的人,是少之又少。很多人認為“上台”是對自己付出的肯定,於是一旦在“台上”,功名利祿哪個都不能少;而“下台”了,就灰心喪氣,不甘心,發怨氣,最終什麼也不管了,即使需要做也不去做。

進退、“上台”“下台”,其實都是如何對待榮辱的問題。古人說:寵辱若驚,寵辱不驚。這體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也反映了人們自身修養的高低和思想境界的不同。

《論語》記載:子張問:“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

這段話是說楚國的令尹子文多次被楚王罷免,但未見他臉有慍色,又多次被起用,也沒有見他有任何喜色。令尹子文在進與退、榮與辱之間,能做到如此淡定,孔子認為他有君子的風度啊。

當然,對於一般人來說,進與退、榮與辱的差別實在太大了。進,就代表你獲得了權力、地位和財富;退,則意味著你會失去這一切。榮代表你獲得榮譽,受人尊重,辱代表自己處在困境,內心精神受到打擊。大部分人都是欲望很強烈的,對於得失看得很重要,這一進一退怎不讓人悲喜交加呢?

古時候有個人一生追求名利,終於做了當朝宰相,卻終日煩惱纏身,於是就去尋求能夠解脫煩惱的秘訣。

一天,他走到山腳下,看見生長著綠草的牧場有個牧羊人騎著馬,嘴裏吹著笛子,發出悠揚的韻調,非常逍遙自在。

於是他問這個牧羊人:“你怎麼過得這麼快樂?能教給我怎麼才能像你一樣快樂、沒有苦惱嗎?”

牧羊人說:“沒什麼,騎騎馬,吹吹笛,就快樂了。”

這人試了試,卻沒什麼效果,於是,他放棄了這個方法,又去繼續尋求。

不久,他來到一座廟,看見一個老和尚在打坐修行。他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向老和尚說明來意。

老和尚說:“有人把你捆住了嗎?”

他說:“沒有。”

老和尚又說:“既然沒人捆你,談什麼解脫呢?”

這人大悟,明白快樂要從內心尋找。

世間之人,往往在“進”和“榮”的時候太執著於名利富貴,所以才少了很多快樂。豈不知做人真的要有“退”的意識,因為名和利都是羈絆,你若太在意得失,哪能有所快樂呢?所以,隻有修養自己的身心,實實在在地生活、踏踏實實地進取,才能做到進退、榮辱之間不喜不慍,才能尋找到人生路上的快樂之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