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強學而力行,是為君子(2 / 3)

正人先正己,就是嚴於律己,就是要按照規矩來檢點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三省吾身”。

春秋晉國有一名叫李離的獄官,他在審理一件案子時,由於聽從了下屬的一麵之詞,致使一個人冤死。

真相大白後,李離準備以死贖罪。晉文公說:“官有貴賤,罰有輕重,況且這件案子主要錯在下麵的辦事人員,又不是你的罪過。”李離說:“我平常沒有跟下麵的人說我們一起來當這個官,拿的俸祿也沒有與下麵的人一起分享。現在犯了錯誤,如果將責任推到下麵的辦事人員身上,我又怎麼做得出來呢?”他拒絕聽從晉文公的勸說,竟伏劍而死。

李離的做法雖未免有些偏激,但從中可以看出聖人君子對自己的要求之嚴苛。雖然我們不提倡這種過激的做法,但律己的精神是需要提倡的。因為隻有律己的人才能保持正直的品性和清白的道德修養,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

有一個學僧元持在無德禪師座下參學,雖然精勤用功,但始終無法對禪法有所體悟,所以,有一次在晚參時,元持特別請示無德禪師道:“弟子進入叢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養,每日一無所悟,請老師慈悲指示,每天在修持、作務之外,還有什麼是必修的課程?”

無德禪師回答道:“你隻要看管你的兩隻鷲、兩隻鹿、兩隻鷹,並且約束口中一條蟲,同時,不斷地鬥一隻熊和看護一個病人,就行了。”

元持不解地說道:“老師!弟子孑然一身來此參學,身邊並不曾帶有什麼鷲、鹿、鷹之類的動物,如何看管?更何況我想知道的是與參學有關的必修課程,與這些動物有什麼關係呢?”

無德禪師含笑地道:“我說的兩隻鷲,就是你時常要警戒自己的眼睛——非禮勿視;兩隻鹿,是你需要把持的雙腳,使它不要走罪惡的道路——非禮勿行;兩隻鷹,是你的雙手,要讓它經常工作,盡自己的責任——非禮勿動。我說的一條蟲那就是你的舌頭,你應緊緊約束著——非禮勿言。而熊就是你的心,你要克製它的自私與個人主義——非禮勿想。病人,就是指你的身體,希望你不要讓它陷於罪惡。這些在修行道上,實在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課程。”

約束自己是提高修養的一個重要方麵。人確實要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行、非禮勿動、非禮勿言、非禮勿想。隻有這樣,才能不犯錯誤、少犯錯誤,有了錯誤,迅速改正。

一天,儀山禪師在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便叫一個弟子提一桶冷水來。

那個弟子將提來的冷水倒進一些之後,順手把剩下的就倒掉了。看到弟子如此行事,儀山禪師有些不悅地批評道:“你怎麼如此浪費?就是隻剩一滴水,如果把它澆到花草樹木上,不僅花草樹木喜歡,水本身也會實現它的價值,而你卻白白地浪費掉那麼些水。”

那個弟子聽後若有所悟,後來將自己的法名改為“滴水”,成為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不可忽視,細流也不可小看,流沙雖微不足道,但聚多可以成塔;人的腋毛雖少,但集腋亦可以成裘。百丈高樓從平地起。生活中,小事、小節不容忽略,當然,更不要不屑於做小事,人要肯於從一點一滴做起,並將之做好。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南懷瑾認為,人要有高的追求,才能取得傑出的成就。就像唐太宗所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故得其下。”意思是說,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其原本意思是指,最原本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通過學習它才能得到最準確的妙悟。後衍生意義為,學習高超技法要學習原創才能妙悟其真實精髓。這也是“更上一層樓”的意義所在。

福建寧化人黃慎,少時跟同郡的一位老畫家上官周先生學畫,他學得認真,加上心靈手巧,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將上官周先生畫花鳥、山水、樓台的藝術技巧與精神實質學到手了。

很多人看到他的畫都稱讚他已學到家了,但黃慎自己卻覺得仍缺少了一點兒很要緊的東西,同時也不認為自己是個成名的畫家。

有一天,他捧著先生上官周的名畫在看,看著看著,他忽然歎起氣來,說:“吾師上官周先生技絕,我難以與老師爭名啊!但一個有誌氣的少年應當自立。我黃慎豈能永居人後!”

從此,他像發了瘋似的,忘了早晨與黃昏,忘了飽餓與冷熱,好幾個月都在思索著如何突破局限這個問題,但想了好久,就是找不到一條新的路。

上官周知道了學生的苦悶,就啟發黃慎去多讀多看。黃慎聽了老師的話,書法學懷素,詩仿金元,畫摹天池,開始博覽百家作品。幾個月後,他又開始作畫,卻覺得畫中處處有別人的痕跡,還是闖不出一條自己的路。他眉不展,心不舒。

有一天,上官周忽然問黃慎:“你讀過張欽的詩嗎?”

黃慎說:“先生,學生讀過了。”但過後想想:先生問我這話肯定有一番道理。於是,就又再細讀張欽的詩,才知張欽詩中有畫,所以詩的意境很美。他不禁問起自己來:黃慎黃慎,張欽詩中有畫,你黃慎畫中要不要有詩?一時他不能明確回答這個自己提出的疑問。

一天,他上街,在街上走著想著,想著走著,突然領悟到:上官周先生的畫,張欽的詩,懷素的字,他們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但我黃慎的畫卻似乎找不到特色。他站在街中心,思索著,忽然他豁然開朗。他匆忙地跑進一個店鋪中,向店老板借了紙與筆墨硯台,在店堂的案桌上麵揮起畫筆,畫起他心中湧現出的美妙的東西。

黃慎這個舉動,驚動了店裏的老板,更招引得過路的人們進店堂來看個究竟,不久,店堂裏外都站滿了看畫畫的人。

黃慎好像沒有看見似的,隻專心致誌地揮舞著他的畫筆。直到畫好了,筆一擲,忽然拍著案桌大叫起來:“找到了!找到了!”

圍觀的人們聽不懂這個畫家的話,隻望著他作的畫,隻見畫麵上筆墨不多,畫的什麼也看得不甚清楚,他們都以為這畫家是發了瘋呢。

黃慎這才發現許多人都圍著看他的畫。他向大家笑嘻嘻地揮揮手。圍觀的人們開始散去,說也奇怪,離開那一丈多遠,再看那畫麵,寥寥草草的筆墨突然顯現成幾莖水仙,有的才長出,有的開著兩朵鮮豔的花。那水仙與水仙花,充滿著初生勃發的神態。大家越看越喜愛,異口同聲地稱讚:“怪人怪畫,就是怪,就是好!”

黃慎微笑著卷起畫,向店老板道了謝,就從人縫中擠開一條路走了。

上官周先生後來看見學生黃慎的畫技突飛猛進,喜不自勝,逢人就說:“吾門下有黃生,猶如王右軍之後有個魯公一樣。”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取得大的造詣,就不能甘於平庸,止步不前,要不斷地創新發展,追求高遠的誌向,並為之踏踏實實,這樣才能有大成就。

孔子說:“學,然後知不足。”人要追求“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的境界,不能停留在自以為是、已有小成績的“功勞”上不去繼續努力。“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人要想有發展,就要有高遠的目標、學習的信念,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空談誤事,實幹成事

南懷瑾認為,書本等於知識又不等於知識,等於智慧又不等於智慧,因為,人除了書本知識,還需要實踐,這樣才能掌握生活中的智慧,有效地指導自己的人生,服務於社會。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王壽的人,他愛書成癖,家中藏書豐富,遠近聞名。古時的書,多是人工抄寫在竹片上,再以皮革連接裝束起來。王壽為了有抄書的材料,就在自家房前房後種滿了竹子,形成了一片竹林,並在門前的池塘裏種了許多蘆葦。他每天所有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都是用來借書、抄書和看書。他家除了院子和他住的地方外,其他屋子全部堆滿了書。他每年不但要花許多時間把它們都搬出去晾曬一遍,免得被蟲蛀蝕,還要翻檢看看有沒有脫落的文字,如有則及時補上。四十多年來,王壽孤身一人過著這種“自以為充實”的生活,並不覺麻煩,反而覺得有樂趣。

王壽母親去世了,王壽要到東周奔喪。他隨身帶了五本書,準備途中抽空看看。

王壽已不年輕,五本竹簡很重,結果隻走了一會兒他就累得喘不過氣來。他覺得有些走不動了,便坐在樹下想休息休息,並習慣性地隨手抽出一冊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這時,有個叫徐馮的東周隱士路過,見他背這麼多書,就問他:“敢問是王壽先生嗎?”王壽很奇怪,就問:“你是誰?你怎麼會認識我呢?”徐馮告訴他自己的名字,並說他因藏書而遠近聞名。

王壽說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並說自己不怕負重,全為了在旅途中讀書充實自己。

徐馮聽了歎口氣說:“無用。”

王壽一愣,呆呆地望著徐馮,不知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徐馮拱了一揖,笑笑說:“書是記載知識的。知識又是由於人的勤奮思考而產生的,人有無學識並不是以藏書的多少來衡量的。你讀書多本是優勢,但不活學活用是沒有意義的。你本是去奔喪,盡快去是正事,但現在卻要背著這累人的東西,沒有必要啊!”

王壽聽了,如夢方醒,三拜徐馮,當場把書放到樹下,自己輕身趕路去了。

人的智慧和才幹不是靠“死讀書”就能長進的,王壽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成就事業,隻有把知識真正悟透,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學以致用,知識才能為己所用。

李時珍是我國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他撰著的《本草綱目》是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早創造植物分類法、最早的一部內容豐富和考訂詳細的藥物學著作,為世界醫學領域的早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文獻。在他的這部書裏,集中反映了我國醫藥學家和勞動人民的卓越智慧,是我國科技史上極其輝煌的碩果,也是醫學寶庫中的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

李時珍小時候,身體瘦小虛弱,並曾染上肺結核,在父親精心的調治下,才得以痊愈。後來,李時珍常和父親一起到山中采藥,認識了很多藥材。從此,他對藥物的研究也產生了興趣。他勤學好問,每次隨父親去采藥,總是對每一種藥物的名稱、功能、藥性等問個清清楚楚。父親也總是不厭其煩地有問必答。弄不懂的地方,父子倆便請教書本及當地勞動人民。

有一次,李時珍看到一本書上介紹一種白花蛇,這種蛇能治療風痹、驚搐、癬癩等多種疾病,是一種很名貴的藥材。但這種蛇牙齒鋒利並有劇毒,爬行起來飛快,若被它咬中,必須立即截肢。李時珍問父親:“書上說這種蛇的肚皮上有二十四塊斜方形的白色花紋,是真的嗎?”父親為了培養李時珍的嚴謹態度,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說:“我們這個地方,有的是白花蛇,你抓一條看看不就全知道了嗎?”

第二天,李時珍一人上了他家附近的龍峰山,進行實地觀察,並請捕蛇人幫助他抓了一條白花蛇,翻過來一看,果然肚皮上有二十四塊斜方形的白色花紋,他非常高興。他認識到要豐富知識必須親身實踐,從此他便經常到龍峰山觀察白花蛇的生活習性。後來,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寫成了《白花蛇傳》,並根據白花蛇祛風的特性,製成了專治中風、半身不遂的“白花蛇酒”。

很多時候,李時珍為了印證書上的說法,獲得真知,總是不辭辛苦,踏遍家鄉的山山水水。有一次,他看到藥書上說有種叫曼陀羅花的藥物,人食用以後,可手舞足蹈,嚴重的還會麻醉。他不知這種藥物是什麼樣子,向許多人打聽,但沒有人知道,於是他便開始了尋找。他走遍很多地方的原野山穀,甚至到北京、南京、廬山、茅山等地,凡是藥產豐富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但他始終沒有找到曼陀羅花。有一次,他問到幾個山農,才知道曼陀羅花的俗名叫“山茄子”,武當山上有。當時,李時珍已年過半百,但他仍堅持跋山涉水來到武當山,在茅草叢中,終於發現了葉子像茄子葉、花像牽牛花的曼陀羅花。

正是因為李時珍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讓他成為舉世聞名的藥學大家。人要在實踐中鍛煉成才,這是真理。因為書本知識雖是人們經驗的總結,但畢竟有局限,所以陸遊在告訴其子正確處理書本知識與實踐經驗關係時有兩句著名的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戰國時代,趙國有一員很有名的大將,名叫趙奢,他曾經多次擊退秦國的進攻,把秦國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從而受到趙王的賞識,加官晉爵位列公卿。

趙奢有個兒子,名叫趙括,從小就跟隨其父學習兵法,各類兵法典籍都背得滾瓜爛熟、銘記於心,他經常和父親談論行軍打仗的事,父親有時候都說不過他。趙括慢慢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很有軍事才能,於是連父親都不放在眼裏。但是知子莫若父,趙奢深知自己的兒子隻擁有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因此,他對兒子的“才幹”並不認可。

趙括的母親有一次問趙奢:“括兒的兵法學得如此熟練,人家都誇他是將門虎子,將來大有出息,你怎麼也不鼓勵鼓勵他,反而,你經常一副苦瓜子臉,從不誇他。”趙奢歎了一口氣,說:“古人雲:兵者,國之大事也。帶兵打仗是關係著國家人民的大事,不能視同兒戲,稍不注意,就會全軍覆沒。自己的生死倒不要緊,關鍵是整個國家的安危都在你手中,千萬馬虎不得。括兒隻是讀了一點書,懂了一點書本上的兵法,就以為可以天下無敵了。殊不知,紙上談兵乃兵法之大忌。我現在就希望將來他不要去帶兵打仗,如果他當了將軍,一定會斷送我趙國的未來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