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唯堅忍二字,為成功之要訣(2 / 3)

北野深悟《金剛經》中主張的“若心有住,則為非住”,因此,他懂得“知非便舍”,最終朝著自己立定的目標前行。

人生不能沒有誌向,但不能常立誌。沒有誌向的人,猶如枯萎的花、幹涸的井,沒有了生命的活力。有誌向的人,就會有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就會有繽紛絢麗的人生。但常立誌的人,容易受誘惑,會迷失方向。所以,人隻有執著追求、不懈奮鬥,自己立下的“誌”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非凡成就來自“苦練”

南懷瑾認為,社會中,缺少的不是蓋世奇才,缺少的是願意全力以赴、努力拚搏的人。

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從小練字,練了三年,但沒有什麼成就。

一天,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路過村裏,米芾聽說這位秀才寫得一手好字,便跑去求教。秀才翻看了米芾臨帖寫的一大遝紙,對他說:“想跟我學寫字,有個條件,得買我的紙。不過,貴點,五兩紋銀一張。”

米芾一聽嚇了一跳,心想:哪有這麼貴的紙,這不是賺黑心錢嗎?

秀才見他猶豫不決,就說:“嫌貴就算了!”米芾想了想,借來五兩銀子交給秀才。秀才遞給他一張紙說:“回去好好寫吧,三天後拿給我看。”

回到家,米芾捧著五兩紋銀買來的一張紙,左看右看,與自己平日練習寫字的紙沒有區別。他舍不得用這張紙,於是翻開字帖,用沒蘸墨汁的筆在紙上臨寫,看著每個字的間架和筆鋒,這樣琢磨來琢磨去,竟入了迷。

三天後,秀才來了。見米芾坐在那裏,手握著筆,望著字帖出神,紙上卻一字未寫,驚訝地問:“怎麼沒寫字?”米芾一驚,如夢方醒,才想起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說道:“我,我怕弄廢了紙。”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著紙說:“好了,琢磨了三天,寫個字給我看看吧!”米芾提筆寫了一個“永”字。

秀才拿過來一看,這個字寫得大有進步,漂亮極了,問道:“為什麼三年寫不好,三天卻能寫好呢?”

米芾答道:“因為這張紙貴,我怕浪費了紙,不敢像先前那樣信筆寫來,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寫。”

“對!”秀才說:“學字不能隻是動筆還要動心,不但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才能寫好。現在你已經懂得寫字的竅門了,我該走啦。”說著揮筆在寫有“永”字的紙上添了七個字:“(永)誌不忘,紋銀五兩。”又從懷裏掏出那五兩紋銀還給米芾,便出門上路趕考去了。

米芾一直把這五兩紋銀放在案頭,時刻銘記這位苦心教誨自己的啟蒙老師,並激勵自己勤學苦練,後來終於成為著名的畫家和書法家。

可見,一個人要有所長進,必須多用心,勤動腦,不但要不斷學知識,更要悟透知識精髓,時刻對知識心領神會,願意付出心血的人。

張大千與齊白石相識後,兩人有過多次交往,友誼甚深。齊白石比張大千要大35歲,且二人的經曆、習慣、性格等大不相同,但他們對藝術事業的共同追求,把他們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張大千對齊白石踏實的作風非常佩服。

一次,張大千畫了一幅《綠柳鳴蟬圖》,送給號稱“吉林三傑之一”的名畫收藏家徐鼐霖。該畫畫了一隻大蟬臥在柳枝上,蟬頭朝下,作欲飛狀,畫出了蟬的神氣與柳枝的飄搖,十分生動可愛。徐鼐霖得到此畫後,很是珍愛,特意拿來找齊白石,想請齊白石在畫上題首詩,以便將此畫作為徐家的家傳之寶,子孫永遠藏之。

誰知齊白石細瞧了一番此畫後,卻說:“大千此畫謬矣!蟬在柳枝上,其頭永遠應當是朝上的,絕對不能朝下。”

自然,這詩是題不成了,徐鼐霖把畫拿了回來,並把齊白石的意見給張大千講了。

張大千當時聽了,沒說什麼,但這事他一直記在心裏。後來,抗戰中他回到四川,住在青城山上時,有一年夏天中午,居處附近的蟬聲聒噪得甚是厲害,張大千與其子心智,還有畫家黃君璧,一塊兒跑出去察看。隻見幾棵大樹上,密密麻麻地趴滿蟬,絕大多數蟬都是頭朝上,隻有少數的蟬頭朝下,而附近幾株柳條上的蟬,卻均是千篇一律地頭朝上。張大千這時想起齊白石老人的話,大為感佩,卻還未完全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抗戰勝利後,張大千回到北平,遂去向齊白石請教這個問題。齊白石說:“畫鳥蟲,看似貌不起眼,但必須要有依據,多觀察,方不致鬧出笑話。拿蟬來說,因其頭大身小,趴在樹上,絕大多數是頭在上身在下,這樣可以站得牢。如果是在樹幹上,或者是在粗的樹枝上,如槐樹枝、梨樹枝、棗樹枝之類,蟬偶爾有頭朝下者,也不足奇,因為這些樹枝較粗,蟬即使是頭朝下,也可以抓得很牢。但是,柳樹枝就不同了,因其又細又飄柔,蟬攀附在上麵,如果是頭朝下身在上,它就會待不穩了。所以,我們畫一張畫,無論是山水人物還是花鳥蟲獸,都必須進行觀察,然後再動筆。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出所畫對象的真實姿態和它們栩栩如生的氣韻風格。否則,畫出來的必然與現實不符,這就叫欺世不負責!大千先生,你說是不是這樣呢?”

看,中國名畫大師認真細致的敬業精神和踏實務實的作風,體現在各個方麵。

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

有一天,梁惠王走進廚房,看到一位廚師正在切割一頭已經被宰殺的牛。

廚師的動作輕鬆自如,牛刀一進,嘩的一聲,骨肉就分離開了。梁惠王不禁點頭讚許:“好極了,你的技術真是高超!”

廚師回答說:“這是經過多年的琢磨苦練出來的。剛開始,我看到的是一隻隻全牛,簡直不知道從哪兒下刀才好。三年以後,在我的眼睛裏就隻有牛的骨縫空隙,再也看不到全牛了。現在,我用心神去指揮手的動作。我順著牛體的組織結構,把刀子插進筋骨之間的縫隙中,自然地進刀。那些不容易切開的地方,比如,筋骨與筋肉聚結的地方,我的刀從來不去觸及,更不要說那些大骨頭了。好的廚師,一般是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割肉,刀自然會鈍的;蹩腳的廚師,很多是一個月換一把刀,因為他們是用刀去砍骨頭的。我現在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了,切割的牛少說也有幾千頭,然而刀鋒還像是剛剛磨過的那樣鋒利。要知道,牛的骨節之間是有空隙的,刀卻很薄,用薄刀伸進有空隙的骨縫中去,隻要掌握得準確,就會感到寬寬綽綽,刀子有足夠的活動餘地。當然,話雖然這麼說,但每次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我還會全神貫注,小心翼翼,準確地進刀,然後輕輕一動,牛肉便嘩地一下子分解開來,像一攤泥土一樣鋪在地上。每到這種時候,我心裏都特別高興,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像欣賞藝術品一樣,然後把刀揩拭幹淨,好好地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了廚師的這一番話,高興地說:“你講得真好!我從中悟出了不少道理。”

梁惠王悟出的道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反複實踐,了解事物的本質特性,掌握正確的規律,多做多練,就能熟能生巧,得心應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朱自清在創作上本著精益求精的思想,他強調對客觀事物要有進行仔細的觀察、深入的體味,全力以赴的精神。他在創作時觀察細微、認真,達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荷塘月色》中有一句話:“這時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和水裏的蛙聲。”蟬聲和蛙聲是他從觀察中得來的,是他的親耳所聞。

文章發表後,有位姓陳的讀者給他寫了一封信,說“蟬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很是重視,馬上問了很多人,都說蟬在夜晚是不叫的。他又請教昆蟲學家、清華大學的劉崇樂教授。劉教授抄了一段有關生物學的書給他看,書上說蟬一般在夜裏不叫,但也有叫的時候,該書的作者就親耳聽到過夜裏蟬鳴。朱自清看後並沒有用權威提供的材料去反駁讀者,反而回信對該讀者表示感謝,並說:“有位生物學家也說夜晚蟬不叫。以後再版,刪掉月夜蟬聲那句子。”

後來,朱自清留心觀察,又不止一次地聽到月夜蟬鳴。那位姓陳的讀者收到朱自清的信後,在某刊物上發表文章,引經據典地強調自己的觀點。朱自清看後寫了篇《關於〈月夜蟬聲〉》的短文,說明有時蟬確實是在月夜裏叫的。他還在文中婉轉地寫道:“從以上所敘述的,可以知道觀察之難。我們往往由常有的經驗作概括的推論。例如,由有些夜晚蟬子不叫,推論到所有的夜晚蟬子都不叫。於是相信這種推論便是真理。其實是成見。這種成見,足以使我們無視新的不同的經驗,或加以歪曲的解釋。”

朱自清這種嚴謹的治學精神和謙遜的做人態度使他得到眾多讀者的讚揚,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文風,才得以取得傑出的成績。

人的一生中,想要做成一件事,太難了。尤其要做好,更難。唯有認真學習,苦練多練,方能成就一番事業。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

南懷瑾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君子重“慎獨”的文化傳統,比如,孔子非常重視反省自身,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看看有無需要改正的缺點。他還強調“有過必改”,主張“過則勿憚改”“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甚至歡迎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並不以聖人自居,這正是“慎獨”精神的最好體現。

孔子到陳國時,陳國的司寇批評孔子有偏私的心,孔子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意思是:我真的很幸運,如果有錯,人們就會知道。看看孔子,“聞過則喜”已經不易,還把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作為愉快之事,實在是聖人之舉。孔子的反省可謂實心實意。

曾參作為孔子的弟子,也非常注重省察自己的道德修養與治學。他要求自己能夠對社會、對朋友負責任,他努力求學,對知識的學習孜孜不倦。他也每日“三省吾身”,表現了他的反省精神。

古人認為省身最重要的是“慎獨”,就是“獨處,防心”。是指在獨自活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一定的道德規範行事,而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做人原則之事。這是評定一個人道德水準的關鍵性環節。

在《後漢書》中,範曄記載過這樣一則故事:

東漢的時候,有個叫楊震的人,因為飽讀詩書,並且有著很高的品德和行止,所以被人稱為“關西夫子”。那個時候,朝廷的權力大多掌握在外戚和宦官的手裏,政治腐敗,貪官汙吏更是多如牛毛,可是身居高位的楊震卻不同,他和他的家人每天都是粗茶淡飯,節衣縮食。有人曾勸他即使不為自己著想,也應該考慮一下家裏的父母妻兒,可是楊震卻對此一笑置之,繼續他的為人處事的風格,“出淤泥而不染”!

在楊震做荊州刺史的時候,他的治域內有一個叫王密的人,很有才能,楊震發現後,便極力向朝廷舉薦。後來朝廷下詔委任王密為昌邑縣令,而王密因此也對楊震心存感激,並一直想找個機會報答這位恩公。

過了幾年,朝廷因楊震為官期間奉公守法,政績斐然,調任楊震為山東東萊太守。在趕赴上任的途中,楊震路過昌邑,便順道想去看望一下王密。這回可讓王密逮著個機會了,他一直以來都記掛楊震對他的恩德,於是就非常熱情地招待了他。等到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王密獨自一人到楊震下榻的驛館去拜望。兩人互相寒暄一陣之後,王密從懷中掏出一個布包,對楊震說:“學生能有今天,全仗恩師栽培,這幾十兩黃金,不成敬意,還望恩師笑納。”

楊震聽完之後,感到十分驚訝,他麵容嚴肅地說:“當初我之所以向朝廷推舉你,是因為看你很有才學,也認為你很懂禮。但從今天這事看來,你並不了解我,還是趕緊收起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