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人當寬,自處當嚴(2 / 3)

老師說道:“這個道理你懂啊,那你為何要來問我呢?”

作家一臉迷惑,老師說道:“你不是已經知道——你穿著自己身上的衣服已足夠了,即使再給你穿上更多華美的衣服,你也會感到很沉重的,你也會覺得不舒服。你難道還不明白——你是一個作家,你並非是一個交際家,也不是一個演說家,更不是一個政治家,你為何要去扮演一個交際家、一個演說家、一個政治家的角色呢?你為何要去做一個交際家、一個演說家、一個政治家的事呢?你這不是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嗎?”

作家恍然大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自己是被自己累的。”

有句詩說: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山寺月中聽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大自然和生命已經給予了我們很多,我們應該知其足。任何過高的不切實際的非分之想、非分之行都是對生命的摧殘,都是自尋煩惱和自討苦吃。

人要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這樣才會感到生活處處皆美好,從而樂在其中。而對自己的欲望之心,隻要控製住底線,在合理範圍,不是貪婪之人,就會活得舒服、活得快樂。魏晉時期有一個叫吳隱之的人,他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吳隱之是魏晉時期的濮陽郡人士。他在年輕的時候就操守清廉,在官場中如一株梅花傲雪綻開。他當官幾十年,周圍的很多官員都像走馬觀燈似的在宦海中浮沉,大起大落,匆匆過往,就連皇帝也換了好幾個。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吳隱之卻能夠穩坐“釣魚台”,在官場幾十年中,一直身居要職,並且步步高升,官運亨通。在很多人看來,他隻是運氣比較好而已,其實則不然,吳隱之在官場的成功與他勤政愛民、不貪不取的廉潔操守是分不開的。

晉朝隆安年間,吳隱之被朝廷選派為龍驤將軍,任廣州刺史。

在廣州任職期間,吳隱之表現得非常廉潔奉公,他與當地百姓約法三章,不妄取百姓的一分一毫,他時常戒諭屬下,不可騷擾百姓。廣州的物產非常豐富,可是吳隱之每日的吃穿用度都非常儉樸。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家裏的妻兒老小也都要勤儉持家。這樣,經過吳隱之幾年的治理,廣州一帶民風淳樸,物產豐饒,百姓們安居樂業,達到了大治的局麵。朝廷聽說後,下旨褒獎他。

晉孝武帝時代,曾經在淝水之戰中立下戰功的謝石被封為衛將軍,一次,他聽說了吳隱之廉潔奉公的為官操守後,就奏請皇帝讓他來將軍府做主簿。

有一天,謝石聽說吳隱之的女兒要出嫁了,他想吳隱之一向都是清廉儉樸,女兒婚嫁之事必然會簡單了事,於是,就想幫幫他。他派人帶了很多東西到吳府去幫忙,使者走到吳家門口的時候,恰巧碰到一個小丫頭牽著一條狗往外走,而院子裏什麼動靜也沒有。

使者心裏很納悶,以為是走錯門了,於是,就喊住了那個小丫頭,問她:“這是吳主簿的府上嗎?”丫頭回答道:“是呀!”“貴府小姐要出嫁了嗎?”“是呀!”使者又朝門裏掃視了一下,大惑不解,自言自語地說:“怎麼如此冷清?”小丫頭不明白使者在說什麼,便向他擺擺手說:“對不起,我要賣狗去了!”使者急忙喊道:“別跑,賣狗幹什麼?”丫頭衝他笑笑說:“不是告訴您老了嗎?我家小姐要出嫁,等錢用呢。”說完就跑了,使者大吃一驚,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發了一下呆,轉身回了將軍府,向謝石報告了這件事。謝石聽後,對吳隱之極度尊敬。

吳隱之真可謂是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官,他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剝奪百姓的財產。他能夠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欲望,不貪婪,不奸猾,不執著於名利權勢,安於清貧的生活。

明代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寫道:“汝貪心不足,既得吳郡,而又強並吾界。今日特與嚴氏雪仇!”貪心的人,常常欲念太盛,

受名利誘惑,不控製私欲,沒有一顆平常心,嫉妒心、攀比心都很重,貪榮慕利,貪便宜,把名利看得很重,最終自己被“貪”捆住,陷入不知足的泥潭,直至被“貪”所害。

遠離多思、多慮、多得的陷阱

南懷瑾認為,一個人要想生活得幸福、愉快,千萬不能“多想”,因為“多想”容易“患得患失”,“多想”容易讓人“百般思量”,“多想”容易讓人“計較得失”。古語說:人到無求品自高。意思是說人要培養自己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心態,培養 “無求”的心態。

然而,培養“無求”心態太難了,因為這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200多年前,紀曉嵐陪乾隆皇帝出巡,一天坐船於東海。東海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槳動船飛,千帆競渡。

乾隆皇帝問紀曉嵐:“這海中南來北往的船大約有多少隻啊?”

紀曉嵐回道:“兩隻。”

“兩隻?”乾隆皇帝吃驚道。

“南來的為名,北往的為利,所以隻有兩隻。”紀曉嵐回道。

乾隆皇帝拍手稱絕。

是的,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在忙碌中度日,雖“忙”的目的不同,但主要是為名和為利。而名、利一旦加身,有人就會為名所累,為利所累。與名、利所累相伴的人還會有浮躁、焦灼、更大的欲望、更大的名利要求……

可見,人想要修煉到真正“無求”的心態,絕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必須要有長期“修煉”的功夫,才能達到發自內心的大度與寬容,才能做到對任何事都拿得起,放得下,不計得失,坦然麵對。

“無求”,是一個人的智慧到了可以“得失隨緣,心無增減”的程度,是杜甫“一覽眾山小”的心胸豁達,是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性情閑適。

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堪稱是“無求品自高”的典範。他一生命運多舛,受排擠、遭誣陷、入牢獄、屢次被貶官。但他總能以積極的人生態度守護寧靜的一顆心;每次遇事,都坦然麵對,盡量做到“接受”無怨言,這是多麼高的“無求”境界啊!

從蘇東坡的許多傳世名作來看,與其說是坎坷的經曆造就了他,不如說是蘇東坡在“無求”思考中鑄造了他高潔的品性和名垂青史的地位。而他的許多作品也是他在淡泊寧靜的心靈中一次次的感慨和呐喊。

人真正做到心中“無求”,欣喜不忘形,失去不痛苦、絕望,富貴淡然處之,貧窮獨善其身,是非常難的。因為更多時候,生活的五彩繽紛,讓人們目不暇接,誘惑人們去追逐、追求。

所以,正確地對待名與利,仔細領悟生活的真諦,認真體悟平淡的人生,人就會真的快樂,就能“修煉”出“無求”境界。

清代陳伯崖曾經撰寫過一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可謂是金玉良言。

伯夷是商朝時期孤竹國國君的長子,他有兩個弟弟,最小的弟弟叫叔齊。伯夷的父親有意立叔齊為繼承人,等到伯夷的父親去世以後,伯夷為了遵從父親的遺願,就從孤竹國出走,好讓叔齊即位,而叔齊尊重嫡長子繼承製,非讓哥哥即位,於是他也出走了。

孤竹國人沒有辦法,隻好讓伯夷的另外一個兄弟即位。即伯夷和叔齊兄弟倆後來碰到了一起,為了躲避商紂王的暴政,就隱居在北海之濱,後聽說周文王善待人,兄弟倆就一起投奔西周,在半路上碰到了周武王伐紂的大軍,才知道文王已經死了,兩人極力勸武王不要伐紂卻沒有成功,後來周滅商,兄弟倆發誓不食周粟,於是到首陽山采野菜為食,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伯夷和叔齊為了表示心誌,絕食而死。

孔子定論伯夷、叔齊這樣的人是“無求”之人,後來的孟子,再到後世的士大夫,都將伯夷兄弟看作孝、悌、忠、廉的典範。

一個書生進京趕考,路過魚塘時看到漁夫剛釣到一條大魚,書生便問漁夫是如何釣到如此大的魚的。漁夫得意地說:“這當然需要一些技巧,剛開始時因為魚餌太小,大魚根本不理我,後來我幹脆把魚餌換成了一隻乳豬,沒一會兒工夫大魚就上鉤了。”

書生聽後感歎地說道:“魚啊,魚啊,池塘裏小蝦那麼多,讓你一輩子都吃不完,你卻抵不住誘惑,偏要去吃漁夫送上門的大餌,你是因貪而死的啊!”

從這則寓言中你看到了什麼?欲望害人,欲望殺人。人欲望過大,就會有所“求”,而對有所“求”不加限製,欲望就會更加膨脹,追求就會不擇手段。所以,抵擋來自各方麵的種種誘惑,努力修煉“無求”非常重要。

唐朝的一個督運官在監督運糧船隊時,不幸因遇大風翻船使糧食受到損失,時任巡撫的盧承慶在考核他的時候說:“監運損失糧食,成績中下。”

督運官聽到此評價,一句話也沒說,隻是從容地笑了笑便退了出去。

盧承慶對他的氣度和修養頗為欣賞,就把他叫回來重新評估道:“損失糧食非人力所能及,成績居中。”

督運官仍然沒說什麼慚愧之類的話,又是笑笑而後退出去。盧承慶深為他的坦蕩胸懷所感動,最後評價道:“榮辱不驚,遇事從容,成績中上。”

在古代浩如煙海的記載曆史人物的典籍中,一個小小的督運官能引起史官的注意,並在《唐書》中專門為他記上一筆,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人們推崇他“榮辱不驚,遇事從容”的“無求”心態。

可見,“無求”的修煉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也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古人說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名就功成,這些都不是“求來”的。所以,切記不可 “強求”。曆史證明,世間太多的事與物,都非“強求”所能成功;都非“強求”所能擁有。

諸葛孔明當年在草廬之中躬耕南陽,心憂天下。他在清風明月中讀史,在竹林泉石旁對弈,日觀風雲變幻,夜察星鬥轉移,不問名利,不求顯達,胸中的鴻鵠之誌和濟世之才,在那青山綠水間渾然成就。

出山後,他作為蜀國丞相,大公無私,矢誌不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身後未留下一分私財,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精神,以及讓後人永遠受益的一句“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的話。

諸葛亮的“無求”也是達到了高境界。

也許,你沒有輝煌的業績可以炫耀,沒有大把的鈔票可以使用,但在生活中,心安是福,“無求”是運。追求寧靜致遠、淡泊明誌的人,行走的道路上永遠開滿鮮花,身邊永遠芳香四溢;而追求顯達名利者,生活的道路上會遍布荊棘,四處設障。

所以,人生之路何去何從,需慎重選擇。

修行修為要“精勤”

南懷瑾是個勤奮的人,他常說修行修為要“精勤”。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學過軍事,帶過兵,也教過兵,做過官,文的武的,大學也聽過課,也去上過研究所,所有的教育都受過了”。南懷瑾非常認同“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這句經典話語背後的內涵。

有個成語叫江郎才盡,意指才能皆無。

江郎是指南朝江淹,江淹為什麼先在事業上頗有成就,又為什麼正值年富力強,本當大有作為之時卻才思枯竭?分析一下其中的緣故,對我們也很有啟示。

傳說江淹出身貧寒,少年才思聰穎,後位居高官,封醴陵侯,有一次在涼亭睡覺,夢見郭璞向他討還毛筆,他從懷裏掏出一支五色筆給郭璞,從此才思就平淡無奇了。又說他有一次乘船,泊於禪靈寺旁,夢見張景陽向他討還了幾尺綢錦,以後寫的文章就無文采了。

上述雖隻是傳說,但曆史上江淹的詩文到後來退步是真有其事,並為曆代詩家文士所公認。據考證,江淹文思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麵說的那些子虛烏有的傳說,而是他因聰穎成名後驕傲了,他不再進步,總想倚仗自己的聰明才智,而聰明才智又是有限的,不去補充新的知識大腦就會退化。

江淹早年家境貧寒,所以學習刻苦,“處處留情於文章”。他非常注意向前輩及有成就的人學習,“於詩頗加刻畫,天分不優,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說,他雖缺乏做學問的條件,卻以加倍的努力去鑽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來自於他每日的“勤”和“思”,他的勤奮不怠,好學不倦,是他少年才華譽滿朝野的根本原因。但到了有所成就後,特別是官做大了,名聲也大了,他認為平生所求皆已具備,功名既立,須及時行樂了。於是“由嬉而隨”,耽於安樂,自我放縱,再不求刻苦砥礪了。後來,他總結自己性有五短,其中“體本疲緩,臥不肯起”“性甚畏動,事絕不行”等,充分說出不再勤、不再思,而是“又嬉又隨”,最終導致江郎才盡。他眼光也總是“望在五畝之宅,半頃之田”,什麼修身治國平天下等雄心壯誌都煙消雲散了。

江淹不思進取,終日耽於玩樂,最終荒廢了自己的學業,導致學疏才淺,詩文褪色,“絕無美句”,這是必然的結局。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勤奮。人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勤奮、決心、信心、恒心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一點也不錯。人千萬不能養成懶惰和拖遝的習慣;否則,一事無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