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與人當寬,自處當嚴(1 / 3)

儉以養德,君子之行

南懷瑾對中國儉以養德、勤儉持家的光榮傳統極為推崇。他說,老子說:“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意思是:“我有三件法寶,第一件是慈愛;第二件是節儉;第三件是不敢號稱自己天下第一。”而“儉”位列老子“三寶”的第二位,說明勤儉的重要性。

古人雲:“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古話還有:“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些都說明勤儉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繼承與發揚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二字。這是曆代有識之士從個人成長、家族興衰、社稷興亡、朝代更替的無數經驗教訓中得到的一條深刻警示,中華民族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離不開勤儉。

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自己“修身”的座右銘;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之訓誡;司馬光傳世名作《資治通鑒》中更有這樣膾炙人口之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儉不僅僅是為了積累財富,使得家庭幸福,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品質。

古代有關勤儉的賢文流傳至今,令人奉為圭臬,同時古人對勤儉的經驗總結和教訓警示,也是在教育我們,做人要崇尚節儉的美德,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人將會終身受用。

古代,有一個工匠手藝很好,做出來的東西不但精巧,而且耐用,所以生意很好,賺的錢也不少。可是工匠好吃、好穿、好玩,因而錢雖然賺得不少,卻總是不夠用。

一天,工匠聽人說鄰居大富翁原來很窮,後來不知怎麼錢就漸漸多了起來。工匠便去請教大富翁致富的秘訣。

到了大富翁家,工匠先說明來意,大富翁聽了,微微一笑說:“這個嘛,說來話長,卻也簡單,你且等一等,讓我先把燈熄了,再告訴你。”說著,順手就把燈關了。

工匠本是個聰明人,一看這個情形,馬上就明白了,立刻高高興興地站起來,說:“先生,謝謝你,我已經明白了,原來致富之道就在於‘勤儉’二字,是不是?”

富翁笑了,點點頭。

所以,別小看了勤儉,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都會有聚沙成塔的效果,任何事物隻要積少成多,就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相傳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臨終前,他把一塊寫有“勤儉”二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字去做。”

後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了一個“儉”字。

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地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穀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裏日子總過得緊巴巴的。

老二自從分得“儉”半塊匾後,以為“儉”就能讓自己富裕,把“勤”字忘到九霄雲外去了。每年所收獲的糧食不多,加之本身不勤奮,盡管一家人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日子過得仍很艱難。

有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就在兄弟倆懊喪之時,村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路過,看到兩兄弟的舉動,說:“隻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隻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

兄弟倆聽後恍然大悟,“勤”“儉”二字原來不能分家,必得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啊。

兩兄弟吸取教訓,將“勤儉”之匾合為一體,掛到院門口,提醒自己,告誡各自妻室兒女,照此身體力行,此後兩家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儉不僅適用於金錢,也適用於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比如,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地管理自己和自己的金錢;利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並讓其為己所用。“竹頭木屑”這個成語故事就說明了勤儉的道理。

東晉時的陶侃為廬江潯陽(今湖北黃梅西南)人,父親早年亡故,自幼由母親撫養成人。

陶侃為官名聲甚好,仕途發展較快,曆任武岡縣令、武昌太守、荊州刺史、廣州刺史、侍中、太尉等官職,政績卓著。特別是他曾作為主帥,指揮平定了蘇峻、祖約之亂,有再造晉室之功。陶侃身為大將軍時,極惜物力,被譽為管理有方、勤儉節約的帥才。

有一次,陶侃的軍隊造船,他命令將造船時剩餘的那些鋸末、木片、竹頭等都收撿好。當時人們皆不解其意,暗中笑其吝嗇。後來,有一年大年初一,那天正好雪後初晴,地麵很滑,可官員們又要去衙門聚會,並接受屬吏的致賀,這麼滑的路麵,大家心裏都有些發怵。這時,陶侃讓人把鋸末撒在衙門路前,讓人們行走起來非常安全方便。眾人始悟。

還有一次,新任荊州刺史桓溫率軍入蜀,造船缺釘,無計可施。陶侃拿出以前收集的堆積如山的竹頭時,以竹頭削釘造船,解決了軍中一大難題,眾人更加佩服陶侃當初所為。而陶侃卻說,即使小如竹頭木屑這樣的器物,隻要安排得當,也可以發揮大用處,關鍵在於人們平時要養成節儉的意識和習慣。

這就是成語“竹頭木屑”的來源。陶侃有節儉的習慣與他母親教子有方有很大關係。陶侃初涉官場,在縣內當小吏,有一次,將公家分的魚托人帶回家孝敬慈母,陶母紋絲未動,將原物封好退回,並寫信責備陶侃,要他當官必須潔身自好,不允許公私不分。陶母還告誡陶侃說:“你想這樣用公物來取悅於我,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慮。”這番教導,對陶侃養成節儉習慣、為官清廉有很大的影響。

開創了“貞觀之治”太平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非常明白勤儉這個道理,他也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明君。

唐太宗非常注重節儉,他曾說:“物力維艱有限,須勤儉不能。”作為一代君王,剛立業,一般來說都會大興土木,但唐太宗認為這樣會勞民傷財,所以一改以往新君登基大興土木的舊習,仍然住在隋朝時期的舊宮殿裏麵。在他的帶領下,朝廷上下逐漸形成了崇尚節儉的風氣,並出現了一大批以節儉聞名的大臣。

唐太宗常常對臣下說:“人君依靠國家,國家依靠百姓。剝削百姓來奉養人君,就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來食用,肚子雖然飽了,但身子也就毀了,人君雖然富了,但國家也就亡了。所以人君的災禍,不是來自於外麵,而是由自己造成的。我常想這個道理,所以不敢奢侈縱欲。”

唐太宗還教育太子李治要奉行節儉。如在吃飯時,唐太宗會告誡李治說:“你知道了耕種的艱難,就不會再浪費糧食。”在騎馬時,太宗又會說:“你體會到馬的勞逸,就不會一次耗盡它的體力,這樣才可以經常有馬騎。”

崛起於草根布衣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當上開國皇帝後,也十分重視保持節儉的品德,並對貪汙腐敗嚴懲不貸。

朱元璋帶頭禁酒,並多次頒布限製釀酒的命令。在他的影響下,後宮的皇妃也都十分注意節儉,不盛裝打扮,宮內節儉成為風氣,並影響至全國,對明朝的國力強盛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上麵是以節儉而名垂青史的著名人物。當然,以驕奢而被史書釘在恥辱柱上的也大有人在。

晉朝時期就有兩個這樣的人,最後受到懲罰。

一個是高官石崇,他搜刮民脂民膏,劫掠客商財富,及至富甲天下。當時他自稱除天子之家外,他是天下第一富戶。另一個是外戚王愷,他倚仗皇室勢力,搜刮百姓,魚肉人民,雖家中十分富有,但仍對石崇不服氣,兩人多次“鬥富”,王愷雖然有武帝的支持,仍然沒有取勝。

有一次,王愷拿禦賜的二尺多高的珊瑚樹向石崇炫耀,沒料想石崇隨手拿起鐵石故意將它擊碎了,隨後又搬出自己家中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樹,結果弄得王愷氣惱不已。

石崇的誇富和奢侈引起了人民的憤恨以及統治者的不安。“八王之亂”時,當權者以結黨之罪把他殺了,石家的萬貫家財灰飛煙滅,家人散盡,仆役充公。當然,另一“鬥富”者王愷後來也沒有得到好下場。

所以,嚴格自律,把節儉的理念深植於心,這樣能達到“儉以養德”的境界。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

南懷瑾在《南懷瑾講述生活與生存》一文中說:就人類的欲望而言,《禮記》中記載孔子的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世上每一個人,上自帝王,下至百姓,人人都有欲望。心理學考證,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尤其是到了某種地位,某種環境,某種時間,某種空間,欲望是會變化的,有時甚至會不斷地增加、累進。所以,古代做了君侯的人,其大欲是君臨天下,不僅要權勢,還要更大更大的權勢。普通的人,自然就是求功名富貴了。

人有欲望是共性,但如何讓欲望不傷及人呢?“欲而不貪”是最好的答案。一個人有欲望但不能貪,要做到非常難,比如,為官者如何做到絕對清廉,這隻能要求自己,不能苛求他人。古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是指人在擁有了一定的條件之後,又想要更好的,人的欲望是無邊無境的。科學證明,人有欲望是正常的心理,並沒有什麼,也不可怕,正常的欲望可以成為人奮進的動力、成功的催化器。但科學也證明,人若不知道控製自己的欲望,任其毫無限度地發展,那麼也會形成可怕的結局,即膨脹的欲望會使人不擇手段,最終既害自己又害他人,這是人們應該警惕的。所以,人不要放縱自己的欲望之心。

《解人頤》中有一首詩:“終日奔波隻為饑,方才一飽便思食。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想嬌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槽頭扣了騾和馬,歎無官職被人欺。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做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若要世人心裏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這首白話詩深刻地揭露了人的欲望之無窮的現實,其文辭精妙,勸人、諫人淡泊名利,勿縱物欲。其實,名利地位都是身外之物,知足常樂才是最重要的。知足,意味著不要去刻意地追求什麼,凡事適可而止。人活一世,平安活著就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果不懂得珍惜生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是整天忙於為名為利不擇手段、鉤心鬥角、長於算計等,那麼,生命就沒有了意義。《解人頤》裏還有一首《知足歌》:“人生盡有福,人若不知足。思量事累苦,閑靜便是福。思量患難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厄苦,康健便是福。思量死之苦,在生便是福。思量饑寒苦,飽暖便是福。……莫謂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尚極多,退步思量海洋寬,眼前便是許多福,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這首《知足歌》印證了人們常說的“心無長物輕如燕”的道理。即真正的快樂與幸福並不是取決於人所擁有的物質財富,而是人內心深處對生活的幸福感受。

莊子是快樂的,因為他懂得知足是人生快樂之本,於是他能夠安心地靜聽著水中魚兒的嬉戲,他在“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耶?”的選擇中希望做一條快樂的魚。

後來,楚王派人請他出山之際,他又以龜自比,說自己寧願做一隻自由的烏龜,安然嬉戲於流水汙泥中,也不想被人供奉起來受人祭祀。

莊子妻子死的時候,他鼓盆而歌,認為妻子已經脫去累贅的肉身去了空靈的世界裏。莊子的一生都是快樂的,因為他超脫物外,不為任何世俗的事物所打擾,隻追求內心的愉悅。

詩仙李白也是快樂的,他的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形象地闡述了他對人生的“看法”。

李白二十歲時隻身出蜀,後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因不能見容於權貴,最終棄官而去,以快樂的心情,遊曆大半個中國。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被種種不知足的煩惱所困擾,產生諸多的不快樂,其根源來自於不知足以及和他人的攀比,這些人常會覺得失意、失落或者氣餒,感到生活累,心裏苦;有的人甚至常有怨天尤人的舉動。

一位功成名就的作家出名之後,總是感覺忙碌得不亦樂乎,同時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請教自己的老師。

作家向老師說道:“老師,我為何自從出名後就覺得工作越來越忙,生活越來越累呢?”

老師問道:“你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呢?”

作家如實回答道:“我一天到晚要交際要應酬,要演說要演講,要接受各種媒體的采訪,同時還要寫作。唉!我活得太累太苦了。”

老師站起來打開衣櫃,對作家說:“我這一輩子買了不少華美的衣服,你將這些衣服都穿在身上,就能從中找到答案了。”

作家說道:“老師,我穿著自己身上這身衣服就足夠了。現在你要我將你的衣服也穿在身上,我會感到很沉重的,再華美,穿著也不舒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