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泊一盞心燈,悠然前行(1 / 3)

金錢麵前止“貪”很重要

《孟子》中有一段話,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公孫醜問:“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說:“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這幾句話說得雖然比較抽象,但無非是說,浩然之氣涵育著“直、義、道”等內容。孟子繼承了孔子重義輕利的傳統,又發展了“義利觀”,進一步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正統的儒家思想對“義”與“利”的闡述,對於我們今天仍有指導意義。也就是說,人必須以公利為出發點,不能被私欲所蔽。而這需要律己思想。

南懷瑾是律己之人,他的律己表現在對自己要求嚴格,對他人寬容相待。尤其在金錢及各種誘惑麵前,更應保持清醒頭腦。

古人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南懷瑾認為,“義”和“利”是中國人進行道德評價的主要標準之一,也是考驗一個人是否律己的試金石。因為人有什麼樣的義利觀,在生活中就會采取什麼樣的取舍態度,也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孔子雖為聖賢,卻讚成經商,也願把知識待價而沽,但是他仍明確提出“重義輕利”的理論。“重義輕利”,主張公利精神的“義”,讚成“義利”的統一,提倡“利以義製,先義而後利”,也就是說,“義”和“利”相比,“義”更高,“義”應該是主導,謀利應該是有原則的,尤其要在此時有“律己”思想,“利”應該服從於“義”,要“見利思義,利後取”。一個人麵對利益的時候,要先進行道德判斷和是非判斷,而這一切建立在律己思想上,再確定取舍,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品性方麵的偏差。

《論語》中記載,子貢曾是一個珠寶商,他十分懂得經商的真味。和他打交道的主要是各國的貴族,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喜歡收藏稀有的珠寶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珠寶又是沒有固定價格的,它的售價可因買主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一個珠寶,賣給大夫可能隻賣十兩黃金,賣給諸侯就可能以百兩黃金的高價成交。同樣,同一個珠寶,在普通商人手裏,他們會認為是一般的貨色,不肯出高價去購買,而到了富商大賈手裏,特別是到了有名望的大商人手裏,他們就會認為這是稀世珍寶,用十倍甚至百倍的價錢買來之後,還覺得很高興。子貢做買賣時麵對不同客戶,不同售價,因而獲利極多。他的商隊最多時是“結駟連騎”,即車馬成行。

子貢畢竟深得儒家仁義禮儀的滋養,在經商時重視從事慈善活動。他不貪婪,對窮人有同情心。一次,在做買賣的路上,子貢看到有一群貴族鞭打做苦工者。一打聽,原來他們都是流落在他國的魯國奴隸,於是子貢就自掏腰包替他們贖了身,並把他們送回魯國。按照魯國當時的法令,贖回在他國為奴隸的魯國人是可以向官府領取贖金的,但是子貢沒有去領取。後來,這件事為他帶來了“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美名。

子貢作為孔子的大弟子,常資助孔子到各國宣揚儒家的政治理念。眾多史書證明,子貢在陪同孔子周遊列國時確實一麵宣揚儒家思想,一麵在做著買賣。《史記》記載,孔子師徒被圍困於陳蔡之間,斷了糧,是子貢賣掉一部分所攜帶的貨物,孔子師徒才擺脫困境的。

由於子貢的經濟資助,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廣為傳播,使儒家學說逐漸發展成當時的“顯學”,孔子的名氣也越來越大。而子貢作為孔門中的大弟子,社會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不僅是著名大商人,還是“名儒”。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當帶領大隊車馬和隨從的子貢去拜會所到之國的君主時,這些君主對子貢也不敢怠慢,都以上賓之禮來款待他。司馬遷在評論這件事時,指出“使孔子名揚於天下者”,是子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子貢也因為經商而名聲顯赫,他們兩人“相得益彰”。

毋庸置疑,在現今發達的經濟社會中,我們安身立命必須有經濟基礎。但是如何追求利益?應該一切以公利為出發點,不為私欲所蔽,而這需要有極強的律己思想。因為做到這一點很難,欲壑難填是人的弱點,很多人愛財慕富、貪圖榮華,還有一些人在位高權重的時候被眼前微小的利益所迷惑而忘記了其中可能隱藏的大災禍;許多人隻見利而不見害,最後因不能律己導致“壞了一生人品”,毀了美好的前程。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所以,古代聖賢智者認為,做人要以律己為本,以“不貪”二字為修身之寶,隻有這樣,才能戰勝物欲,快樂度過一生。

曾國藩是一代名儒,深受中國傳統思想浸淫,他繼承了孔孟的學說,認為律己才能以國家大義為己任,才能有為國盡忠的浩然之風。他一生廉潔自律,兢兢業業,克勤克儉,這在貪汙受賄成風、賣官鬻爵的腐敗的清朝不能不算是一個可圈可點的人物。

曾國藩初辦團練時,由於他秉承律己思想,有“不要錢、不怕死”的信條,為時人所稱許。他寫信給湖南各州縣公正紳耆說:“自己才能不大,不足以謀劃大事,隻有以‘不要錢,不怕死’六個字時時警醒自己,見以鬼神,無愧於君父,才能招來鄉土的豪傑人才。”

曾國藩曾對做人底線做了一個比較具體的說明:“欲求養氣,不外自反而縮,行謙於心。欲求行謙於心,不外清、慎、勤三字。因將此三字各綴數語,為之疏解。清字曰:名利兩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欽。慎字曰:戰戰兢兢,死而後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勤字曰: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繼日。此十二語者,吾當守之終身,遇大憂患、大拂逆之時,庶幾免於尤悔耳。”後來,他又將“清”字改為“廉”字,“慎”字改為“謙”字,“勤”字改為“勞”字,用以規範自己的言行,而這一切,均是律己思想的體現。

曾國藩一生以公利心為出發點,不為私欲所蔽,以“勤儉”二字嚴律自己,他終身自奉寒素,過著清淡的生活。吃飯,每餐僅一葷,非客至,不增一葷,故時人詼諧地稱他為“一品宰相”。即“一品”者,“一葷”也。曾國藩三十歲生日時,縫了一件青緞馬褂,平時不穿,隻遇慶賀或過新年時才穿上,這件衣服放到他死的時候,還跟新的一樣。他規定家中婦女均紡紗績麻,他穿的布鞋布襪,都是家人做的。全家五兄弟各娶妻室後,人口增多,加上兄長做官,弟弟們在鄉間新建了不少房子,他知道後對此很不高興,他曾馳書責備九弟說:“新屋搬進容易搬出難,吾此生誓不住新屋。”他果真沒有踏進新屋一步,最終卒於任所。曾國藩還規定,嫁女壓箱銀為二百兩。同治五年,歐陽夫人嫁第四女時,仍然遵循這個規定。他家嫁女如此,娶媳也如此。

後來年近垂暮的曾國藩出將入相,依然在“忠、義、勤、儉”上常常針砭反省自己。他說:“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到處受人敬重。”他還說:“一般的人,都不免稍稍貪錢以肥私囊。我不能禁止他人的貪取,但隻要求自己不貪取。我憑此示範下屬,也以此報答皇上厚恩。”這是曾國藩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具體表現。

“不貪財、不苟取”,這是曾國藩一生的信條,也是他做人行事的準則。

曾國藩的律己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是他奉行儒家傳統忠義、公利思想的體現。當然,想要所有人都具有公利思想著實不易。但為人處事底線是要有的,即嚴於律己。人心中要有道義、有原則,要能在語言上、行為上約束自己。謀利應該是有底線的,任何時候,都應“利”服從於“義”,克私製私,這樣才能做到律己,事業才能有大發展。

自大不可取,自卑亦不可取

南懷瑾認為,自大與自卑是人的兩種極端性格,均不可取。像“自大”一義有“狂妄自大”“妄自尊大”等詞,而“自卑”一義則有“自貶”“卑躬屈膝”等詞。以為自己“天下第一”“無所不能”或認為自己什麼也不行,不如任何人,這兩種人在當今社會都很多。

“夜郎自大”這個成語講述了一個自大的故事。

在我國的漢代,西南地區有一個小國,這個小國的名字叫“夜郎”。作為一個小國,本是應該虛心向大國學習和討教的,然而這個小國的皇帝和臣民,都認為自己的國家很了不起,於是驕傲自大,不把其他國家放在眼裏。實際上呢?他們之所以驕傲自大,並不是他們真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而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外麵的世界,不了解其他國家的實力。所以這個“夜郎國”擁有的隻是自大,後來,在頻繁的戰事中,這個國家被其他國家吞並了。

從這個“夜郎國”的滅亡中,我們可以看到驕傲自大對人是多麼有害。孔子說:“人貴有自知之明。”是說人不能盲目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應虛心。南懷瑾也認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喜歡與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人交往。世間真正聰明的人,是不會把自己的聰明外在表現出來的,他們以內斂、謙卑的態度對人,而凡事都鋒芒畢露的人,自認為自己有本領的人,往往最終沒有什麼大成就。所以,為人處世要記得時時刻刻地收斂起自己的傲氣,因為真正的處世良方隻有兩個字——“謙恭”。

清代著名的經學家、史學家、文學家畢秋帆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學問家,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相媲美的《續資治通鑒》就是他編纂的。

乾隆三十八年,誌得意滿,以為自己有能耐的畢秋帆升任陝西巡撫。赴任的時候,經過一座古廟,畢秋帆就進廟看看。一個和尚正坐在佛堂上念經,人報巡撫畢大人來了,這個和尚既不起身,也不開口,隻顧念經。畢秋帆當時隻有四十歲出頭,英年得誌,總認為自己中過狀元,名滿天下,見和尚這般傲慢,對自己竟然不理不睬,心裏很不高興。

和尚念完一卷經之後,離座起身,合掌施禮,說道:“老衲適才佛事未畢,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畢秋帆說:“佛家有三寶,老法師為三寶之一,何言疏慢?”隨即,畢秋帆上坐,和尚側坐相陪。

交談中,畢秋帆問:“老法師誦的何經?”

和尚說:“《法華經》。”

畢秋帆說:“老法師一心向佛,摒除俗務,誦經不輟,這部《法華經》想來應該爛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彌陀佛’?”

和尚聽了,知道畢秋帆心中不滿,有意出這道題難他,便不慌不忙,從容地答道:“老衲資質魯鈍,隨誦隨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屢考屢中,一部《四書》想來也應該爛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曰’?”畢秋帆聽了一愣,而後不覺大笑,對和尚的尊敬有了幾分。

和尚陪畢秋帆看殿,來到一尊歡喜佛的佛像前,畢秋帆指著歡喜佛的大肚子對和尚說:“你知道他這個大肚子裏裝的是什麼嗎?”

和尚回答:“滿腹經綸,人間樂事。”

畢秋帆連聲稱好,繼而問:“老法師如此有才,取功名容易得很,為什麼要拋卻紅塵,皈依三寶?”

和尚說:“富貴如過眼煙雲,怎麼比得上西方一片淨土!”

兩人又一同來到羅漢殿,殿中十八尊羅漢各種表情,各種姿態,栩栩如生。

畢秋帆指著一尊笑羅漢問和尚:“他笑什麼呢?”

和尚回答說:“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畢秋帆一頓,又問:“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和尚說:“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貪戀富貴的人,可笑;倚勢淩人的人,可笑;鑽營求寵的人,可笑;阿諛逢迎的人,可笑;不學無術的人,可笑;自作聰明的人,可笑……”

畢秋帆越聽越不是滋味,連忙打斷和尚的話,說道:“老法師妙語連珠,針砭俗子,下官領教了。”說完深深一揖,隨後領仆從離寺而去。

從此,畢秋帆再也不敢小看別人了,而他也修省自心,從此不再自高自大了。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切不可自以為是。謙恭雖不是故意做出來的姿態,但人要有謙虛之心,而且時時修心,提高內在品德和修養,養成不驕傲、不自滿的心態。

謙虛不是讓人自卑、軟弱,更不是讓人無能,謙虛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一種氣質。謙虛的人不會因為自己學問博大而傲慢,也不會因為地位顯赫而獨尊。相反,謙虛者學問越深越能虛心謹慎,地位越高越能禮讓他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