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泊一盞心燈,悠然前行(3 / 3)

世界是複雜的,“真知灼見”隻能出自實踐,出自客觀存在和理性思考,而不可能出自“想當然”。所以在麵對問題的時候,要結合自身的情況,換個角度想問題,能借鑒別人的經驗最好,如果不能,采取積極靈活的應變措施才是最關鍵的。

從前,滄州南有一座臨河寺廟,廟前有兩尊麵對流水的石獸,據說是“鎮水”用的。

有一年暴雨成災,大廟山門倒塌,將那兩尊石獸撞入河中。廟僧一時無計可施,直到十年後募金重修山門,才感到那對石獸不可或缺,於是派人下河尋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東流,石獸理應順流東下,誰知一直向下遊找了十裏地,也不見其蹤影。

這時,一位在廟中講學的老先生提出自己的見解:“石獸不是木頭做的,而是由大石頭製成的,它們不會被流水衝走,石重沙輕,石獸必然於掉落之處朝下沉,你們往下遊找,怎麼找得到呢?我認為在原地。”

旁人聽了,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話:“我看不見得。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鬆,因此,更可能在上遊。”

眾人一下子全愣住了:“這可能嗎?”

老兵解釋道:“我長年守護於此,深知河中情勢,那石獸很重,而河沙又鬆,西來的河水衝不動石獸,反而把石獸下麵的沙子衝走了,還衝成一個坑,時間一久,石獸勢必向西倒去,掉進坑中。如此年複一年地倒,就好像石獸往河水上遊翻跟鬥一樣。”

眾人聽了,覺得有理。後尋找者依照他的指點,果真在河的上遊發現並挖出了那兩尊石獸。

任何事情在解決時都不能死板教條,世間沒有絕對的真理,凡事考慮全麵些,讓思維方式更有彈性,就容易找到因地製宜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堅持的力量最有成效

南懷瑾對淺嚐輒止的人有一句精辟的話:“有誌之人立長誌,無誌之人常立誌。”南懷瑾認為,人要想做成事,非有目標不成,非有誌向不成,否則,容易半途而廢或隻說不幹。很多人做事囫圇吞棗、淺嚐輒止,不能堅持下去,最終一事無成。

傳說,有兩個人偶然與神仙邂逅,神仙教授他們釀酒之法,叫他們選端陽那天成熟、飽滿的大米,與冰雪初融時高山飛瀑、流泉的水珠調和了,注入千年紫砂土燒製成的陶甕,再用初夏第一張沐浴朝陽的新荷裹緊,密閉七七四十九天,直到淩晨雞鳴三遍後方可啟封。

這兩人牢記神仙的話,曆盡千辛萬苦,跋涉千山萬水,風餐露宿,找齊了所有必需的材料,把夢想和期待一起調和密封,然後潛心等候著那激動人心、注定要到來的一刻。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好漫長的日子啊!當第四十九天終於來到時,即將開甕的美酒使兩人興奮得整夜都不能入睡,他們徹夜都豎起耳朵準備聆聽雞鳴的聲音。終於,遠遠地,傳來了第一聲雞鳴,悠長而高亢。又過了很久很久,依稀響起了第二聲,緩慢而低沉。等啊等啊,第三遍雞鳴卻遲遲不來。其中一個人再也按捺不住了,放棄了等待,著急地打開了陶甕,但結果,卻讓他驚呆了——

裏麵是一汪水,混濁,發黃,像醋一樣酸,又仿佛破膽一般苦,還有一股難聞的怪味……怎麼會這樣?他懊悔不已,但一切已不可挽回,即使加上他所有的跺腳、自責和歎息。最後,他隻有失望地將這汪水灑在地上。

而另外一個人,雖然心中的欲望像一把野火熊熊燃燒,燒烤得他好幾次都想伸手掀開甕蓋,但每當要伸手,他都咬緊牙關挺住了。直到第三聲雞鳴響徹雲霄,東方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他打開灑甕的蓋,甕裏是清澈甘甜、沁人心脾的瓊漿玉液啊!

這個故事說明了堅持的重要性。曆史證明,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往往不是智商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關鍵在於是否有韌性和耐心,故事中的前者不懂得“行百裏路半九十”的道理,沒能持之以恒,故得不到甘甜的瓊漿。而後者知道行百裏路需行百裏,不投機取巧,而是堅持到底,故得到甘甜的瓊漿。所以,持之以恒不僅僅需要心態好,而且需要付出時間和代價,甚至一生的努力。人要成功,除了對你確定的目標持之以恒、鍥而不舍,誌向遠大也很重要。

曾經有一段時間,明慧大師的一個徒弟做什麼事都隻要稍稍遇有困難,就輕易放棄或氣餒,不肯鍥而不舍地做下去。

有一天晚上,明慧大師給這個徒弟一塊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條刀痕。

當徒弟切好一刀以後,明慧大師就把木板和小刀放在自己的床底下。

以後,每天晚上,明慧大師都要讓徒弟在切過的痕跡上再切一次。這樣持續了好幾天。

終於有一天晚上,徒弟一刀下去,把木板切成了兩塊。

明慧大師對徒弟說:“你大概想不到每天這麼一點點力氣就能把一塊木板切成兩塊吧,人一生的成敗如同此木板,並不在於你一下子用多大力氣,而在於你是否能持之以恒的態度。”

生活並非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而是有很多學問和智慧,人隻有立誌堅持做下去,才會收獲果實。

淺嚐輒止事不成

南懷瑾認為,很多人研究問題都流於表麵,並不進行深入探討,造成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以訛傳訛。古人說:隻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不肯下功夫深入鑽研的人最終沒有大的成就。

有一天,秦穆公對相馬專家伯樂說:“您年歲已經大了,您的親屬中有沒有人能接替您的工作呢?”

伯樂說:“識別一般的好馬並不難。隻要從體型、外貌、筋肉、骨架這幾個方麵就可以辨別出來,最難識別的是天下無雙的千裏馬,那要從內在的氣質上去分辨,而那種內在氣質是若隱若現、若無若有的,一般人觀察不到。我雖有幾個兒子,卻都是庸才,他們隻能識別一般的好馬。我有個朋友叫九方皋,是個山野村夫,但他的相馬本領不在我之下,我願意推薦給君王。”

秦穆公把九方皋請來,讓他出去尋訪天下無雙的寶馬。

三個月過去了,九方皋回來見秦穆公,報告:“您要的寶馬我已經找到了。”

秦穆公問:“是什麼顏色的馬?公的還是母的?”

九方皋想了一下回答說:“我印象中的是一匹黃色的母馬。”

秦穆公聽他回答得不肯定,心中就浮起一團疑雲,令他帶人把馬牽回來。牽馬的人回來報告說:“是一匹黑色的公馬。”

秦穆公很不高興。他把伯樂找來,埋怨他說:“你真糟糕透了!你推薦的那個九方皋連馬匹的顏色是黃是黑,馬匹的性別是公是母都分不清楚,你還稱他為相馬專家?”

伯樂聽了卻連連讚歎:“了不起啊,真了不起啊!您說的這些情況,正足以證明九方皋的相馬技術比我還高明。他觀察馬,已經能夠排除外部特征的幹擾,集中精力去深入觀察馬的內在氣質和神韻了。他取其精而忘其粗,重其內而忘其外。看來他注意的隻是他需要觀察的東西,他忽略的正是他不需要觀察的東西。他的相馬技術實在是高啊!”

後來,秦穆公將馬牽來後,經過試騎,果然是一匹天下無雙的千裏寶馬。

所以,不管做什麼,隻有深入地去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質特點,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行動。如果浮於表象,或者在某些非本質的方麵投入精力過多,就可能顧此失彼,得出錯誤的結論。人要想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一定要認真、細心,肯下功夫,肯“坐冷板凳”;那種淺嚐輒止,滿足於一知半解,略微嚐試一下就以為了解了全部的人隻能事與願違,自己得不到真正的知識。

囫圇吞棗的故事我們都知道:

從前有個人看書的時候,總會把書中文章大聲念出來,可是他從來不動腦筋想一想書中的道理,並自以為看了很多的書,懂得了許多的道理。

有一天,他參加朋友的聚會,大家邊吃邊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萬分地說:“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來說:梨對牙齒很好,但是吃多了傷胃;棗子能健胃,可是吃多了會傷牙齒。”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

但這個人聽後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接客人的話說:“如果我遇到這事,就是吃梨子時不吃進果肉,這樣不會傷胃;吃棗子時整個吞下去,就不會傷牙啦!”

這就是囫圇吞棗成語的由來,這個所謂有知識的聰明人其實是無知、不動腦子的人,是自欺欺人的人。這個成語現在我們用來比喻做事淺嚐輒止或學習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籠統接受。

淺嚐輒止,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做事不成功的原因所在。

生活是知識的“起源地”

南懷瑾認為人的學問並非都來自書本,更多是來源於社會生活。他獲取知識,也是從兩方麵得來:一是書本;二是社會實踐。

有一天,一個跟隨樂天和尚化緣的小和尚,忍受不住心中的疑惑,問樂天和尚道:“師兄,你怎麼如此高興,整天樂顛顛地唱個小曲,沒完沒了,究竟是唱給誰聽的呢?”

“當然是唱給菩薩聽了。”樂天說道。

“在寺院裏是唱給菩薩聽,來到鄉間野外,也是唱給他們聽嗎?”小和尚笑嘻嘻地說:“你有時間唱,菩薩恐怕還不一定有時間聽呢。”

“那就唱給自己聽。”樂天依然樂嗬嗬地說。

“拿佛曲唱給自己聽,不是有失恭敬嗎?”小和尚故意裝著嚴肅的口氣說道。

“那就唱給清風聽,唱給大地聽,唱給花草聽,唱給路人聽。”樂天和尚說。

小和尚心服口服,向師兄深深一揖。

樂天和尚確實是個不僅通曉佛學的本質,也是個有學問的人。他知道,隻要自己有信念,他唱歌有沒有人聽都沒關係,他人理不理解也沒有關係,因為,人生命的過程就是感悟生活、向生活學習的過程。

書本知識也是一代代人總結傳承下來的,書本知識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而實踐知識需要人們去開采,去轉化。

孔子是個大學問家,但他仍相信生活中遍布知識。他行走天下,一方麵希望將他的儒家思想“仁、義、禮、智、信”傳播於天下,同時也希望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從民間、社會獲取新的知識。他周遊列國,不畏艱難險阻,盡管受盡了屈辱和嘲笑,常常如喪家之犬,被人驅趕,吃一頓飯要忍受好幾天的饑餓。但是,他堅持了下來,他不斷地宣揚他的理想和信念。孔子時代,大多數人並不理解他,但他並不以為然,在中國以後幾千年的封建朝廷,孔子一直被奉為萬世宗師,一直被當作聖人頂禮膜拜,他的很多思想也流傳至今。

孔子不拒絕向他人、向社會學習的機會。比如,他教育自己的學生:“三人行,必有我師。”“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有許多向下層人民學習或向村野民夫討教的故事。

司馬遷也是個不恥下問的大學問家,他為李陵仗義執言而被漢武帝處以宮刑,但他選擇了“苟活”,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於,他有一項必須親自去完成的任務,這個任務是他去世的父親在病榻前叮囑要他去完成的,也就是《史記》的寫作。

為寫《史記》,司馬遷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史實反複做核對,同時對每一個曆史人物或曆史事件,都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他秉持“文直、事核、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原則,最終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這部在後人看來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如果沒有司馬遷的忍辱負重、實事求是的寫作,今天我們怎麼來傳承和欣賞、讚歎呢?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毛主席說: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嚐一下。南宋陸遊有首著名的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人要獲得知識,書本、實踐缺一不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