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泊一盞心燈,悠然前行(2 / 3)

所以說,人譽我謙,增一美;自誇自敗,添一毀。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應該永遠保持一顆謙虛的心。

柳公權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可是,柳公權一直到老,對自己的字都不滿意。他晚年隱居在華原城南的鸛鵲穀,專門研習書法,勤奮練字,一直到八十多歲去世為止。他以勤學不輟,博采眾家之長的精神贏得了藝術上的成就,但他這種學習態度的形成,是與他的親身經曆有關的。

柳公權小的時候字寫得很糟,常常因為大字寫得七扭八歪而受老師和父親的訓斥。小公權很要強,他下決心一定要練好字。經過一年多的日夜苦練,他寫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齡相仿的小夥伴相比,公權的字已成為最拔尖的了。

此後,柳公權字越寫越好,得到同窗稱讚、老師誇獎,連嚴厲的父親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權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權和幾個小夥伴在村旁的老桑樹下擺了一張方桌,舉行“書會”,約定每人寫一篇大楷,互相觀摩比賽。公權很快就寫了一篇。這時,一個賣豆腐腦的老頭放下擔子,來到桑樹下歇涼。他很有興致地看孩子們練字。柳公權遞過自己寫的字,說:“老爺爺,你看我寫得棒不棒?”老頭接過去一看,隻見寫的是:“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誇。”老頭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皺了皺眉頭,沉吟了一會兒,才說:“我看這字寫得並不好,不值得在人前誇。這字好像我擔子裏的豆腐腦一樣,軟塌塌的,沒筋沒骨,有形無體,還值得在人前誇嗎?”小公權見老頭把自己的字說得一塌糊塗,不服氣地說:“人家都說我的字寫得好,你偏說不好,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老頭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當,不敢當,我老漢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腳寫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原城裏看看去!”

小公權很生氣,以為老頭在罵他。後來想到老頭和藹的麵容,爽朗的笑聲,又不大像在罵他,於是就決定到華原城裏去看看。

華原城離他家有四十多裏路。第二天,他起了個五更,悄悄給家裏人留了個紙條,背著饃布袋就獨自往華原城去了。

柳公權一進華原城,見北街一棵大槐樹下掛著個白布幌子,上寫“字畫湯”三個大字,字體蒼勁有力,筆法雄健瀟灑。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一看,不禁目瞪口呆。隻見一個黑瘦的畸形老頭,沒有雙臂,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住鋪在地上的紙,右腳夾起一支大筆,揮灑自如地在寫對聯,他運筆如神,筆下的字跡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看客們陣陣喝彩。

小公權這才知道賣豆腐腦的老頭沒有說假話,他慚愧極了,心想:我和“字畫湯”老爺爺比起來,差得太遠了。他“撲通”一聲跪在“字畫湯”麵前,說:“我願拜你為師,我叫柳公權,請收下我,願師傅告訴我寫字的秘訣……”

“字畫湯”慌忙放下腳中的筆,說:“我是個孤苦的畸形人,生來沒手,幹不成活,隻得靠腳巧混生活,雖能寫幾個歪字,怎配為人師表?”小公權一再苦苦哀求,“字畫湯”才在地上鋪了一張紙,用右腳提起筆,寫道:

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

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

“字畫湯”對公權說:“這就是我寫字的秘訣。我自小用腳寫字,風風雨雨已練了五十多個年頭了。我家有個能盛八擔水的大缸,每次我磨墨練字都用盡了八缸水。我家牆外有個半畝地大的池子,每天寫完字我就在池裏洗硯,池水都染烏黑了,可是,我的字寫得還差得遠呢!”

柳公權把老人的話牢牢地鏤刻在心裏,他深深地謝過“字畫湯”老爺爺,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權發憤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子,衣肘處補了一層又一層。他學習顏體的清勁豐肥,也學歐體的開朗方潤,學習“字畫湯”的奔騰豪放,也學宮院體的娟秀嫵媚。他經常看人家剝牛剔羊,研究骨架結構,從中得到字架啟示。他還注意觀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遊魚,奔跑的麋鹿,脫韁的駿馬,把自然界各種優美的形態都融注到書法藝術中。最終,柳公權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而自卑是一種自我評價,一種在認識上產生偏差的、認為自己無能軟弱的情感。自卑的人,總認為自己能力不行,做什麼事都做不了。事實往往證明,這種自我評價是錯誤的。

春秋的時候,楚國有一位學識非常淵博的老者。有一天,他正在和弟子們在一起聊天,這時,一位衣著鮮麗的富家公子跑過來,趾高氣揚地向在場的所有人炫耀。他家在郢都郊外的一個村鎮旁有一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

他說得唾沫橫飛,滔滔不絕,眼中流露出來的自豪和興奮感是不言而喻的。正在他大肆吹噓的時候,坐在一旁一直默默聆聽的老者拿出一張包括了諸多國家在內的地圖給他看,並對他說:“麻煩你指給我看看,楚國在哪裏?”

“這一大片全是啊!”富家公子指著地圖揚揚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麼,郢都在哪裏?”老者又問他。

富家公子挪著手指終於在地圖上把郢都找出來了,但很顯然,和整個楚國相比,它的確是太小了。

“你所說的那個村鎮在哪兒?”老者接著問。

“那個村鎮,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這兒。”富家公子指著地圖上的一個小點說。

最後,老者看著他說:“現在,請你再指給我看看,你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哪裏?”

富家公子急得滿頭大汗,當然是找不到了。他家那塊一望無邊的肥沃土地在地圖上連個影子都沒有,他很尷尬地說道:“對不起,我找不到。”

老者說:“請問你都能幹什麼事呢?”富家公子低下頭說:“我,我什麼也幹不了。”老者笑了,溫和地對富家公子說:“你隻要不狂妄自大,其實還是能幹成很多事的。”

富家公子從狂妄自大到自卑,其實並不能真實反映他的認識。任何個人所擁有的一切與有大美而不言的大自然相比,與浩瀚無際的宇宙相比,都隻不過如滄海之一粟,微不足道,但任何人又都是改變世界的生力軍。慢慢流淌的曆史長河淘盡過多少的英雄豪傑,但這也不過如驚鴻之一瞥。而世界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在,又怎能忽視人的力量?

民間有句俗語:“沒有見過高山的駱駝,總以為沒有比自己更高的東西了。”“高手在民間。”自卑的人跟自信的人相比,能力並沒有區別,有區別的隻是心態。人如果調整好自卑心態,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一樣優秀。事實上,有些人很無知,卻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他人不如自己;有些人很能幹,卻始終謙虛謹慎。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中融入了謙虛的精神,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謙虛的內容不僅博大精深,而且富有智慧的哲理,而律己律人首先要以虛懷若穀的心態待人接物,這樣才能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千事萬事,“變”能“成事”

南懷瑾認為,做事不可太固執己見,固執己見在一定條件下無可非議;但當條件不具備或條件發生變化的時候,要擁有善於變通的頭腦,能夠審時度勢地適應出現的變化,這對人是非常必要的。有人說,變通就不能做到律己了,但實際上律己並不是限製自己,倘若將自己限製了,那還能做成什麼事呢?

從前有一個農夫,看見別人的麥苗長得非常茂盛,就問麥田主人說:“你究竟是如何把麥子種得這麼好的?”

主人回答說:“先把地整平了,再用糞水灌溉,然後播種,自然而然的麥苗就長得茂盛了。”

農夫回家後,歡天喜地、迫不及待地便依照麥田主人的方法,先整平了地,再把水肥灑在田裏,準備撒種。

忽然農夫困惑起來,“我的腳踩在田地裏,會把田地踩硬,如此一來麥苗就長不出來了。”他眉頭深鎖,左思右想,想不出一個好方法。突然,靈光一現,有了!“我可以坐在一張床上,叫人抬著,我就在床上麵撒種子,這樣就行了。”

於是他雇來四個農夫,每人各抬一張床腳,把他抬到田裏撒種。

人們見了,忍不住笑他:原本怕自己兩隻腳踩壞了田地,結果多添了八隻腳來破壞田地。

這個農夫就是一個麵對情況不動腦子的人。

有些人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動腦子,或以為常規做法就行,直到碰壁碰得頭破血流,仍“一條道走到黑”。其實在解決不了問題時,采用靈活變通的方法對解決問題會有曲徑通幽的效果,所以靈活變通的意識在人的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靈活變通與審時度勢是緊密相連的,靈活變通不是抖抖機靈,也不是自以為是,更不是隨意改變想法,而是根據情況,采用其他方法或方式解決出現的問題,並且依事實判斷後而定。否則,舊問題沒有解決,又添了新問題。

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

古時候,山裏住著一家獵戶。

父親是個老獵手,在山裏闖蕩了幾十年,獵獲野物無數,走山路如履平地,從未出過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

兩個兒子把父親抬回了破舊的家,父親快不行了,彌留之際,他指著牆上掛著的兩根繩子,斷斷續續地對兩個兒子說:“給你們兩個,一人一根。”但是,還沒說出用意就咽了氣。

掩埋了父親,兄弟二人繼續打獵生活。然而,獵物越來越少,有時出去一天連個野兔都打不回來,兩人的日子艱難地維持著。

一天,弟弟與哥哥商量:“咱們幹點別的吧!”哥哥不同意:“咱家祖祖輩輩都是打獵的,還是本本分分地幹老本行吧。”

弟弟沒聽哥哥的話,拿上父親給他的那根繩子走了。他先是砍柴,用繩子捆起來背到山外換幾個錢。後來他發現,山裏一種漫山遍野的野花很受山外人喜歡,且價錢很高。從此以後,他不再砍柴,而是每天背一捆野花到山外賣。幾年下來,他蓋起了自己的新房子。

哥哥依舊住在那間破舊的老屋裏,還是幹著打獵的營生。由於常常打不到獵物,生活越來越拮據,他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一天,弟弟來看哥哥,發現他已經用父親留給他的那根繩子吊死在房梁上了。

生活中,因循守舊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而靈活變通不僅讓頭腦靈活,而且思路開闊,可以找到相對比較理想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事實證明,敢於獨辟蹊徑的人,才可能收獲別人想象不到的意外成果。

東漢初年,據記載遼東一帶的羊都是黑毛羊,當地人也都習以為常。忽然有一天一個商人家中的黑毛羊生了一窩毛色純白的小羊。大家都爭相來觀看,附近一帶的人都認為這一定是一種特異的品種,於是就有人給這個商人出主意說:“如此幹淨純白色的小羊,天下一定少見,你應該把它們送到洛陽,去獻給皇帝,皇帝肯定會重重地賞你。”又有人來給他出主意說:“還不如把這群小白羊拉到燕京市場上去,肯定能賣個大價錢,物以稀為貴,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遼東商人聽了,果然動了心。經過一番盤算,他覺得還是把羊運到燕京市場去賣個大價錢比較合算。於是他把小白羊裝上車,向燕京進發了。

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跋涉,等走到燕京時他的小羊也基本上都長大了,他喜不自勝,以為這一回要發大財了!這天,他把羊運到市場的時候,他簡直嚇呆了,原來燕京市場中到處賣的羊都是白色的,小白羊在這裏不足為奇不說,價錢還不如遼東的黑羊。遼東商人眼看著羊賣不出去,空歡喜一場,心中十分懊悔,心想還不如在當地賣了,也總比現在這樣強啊!

胡思亂想了一陣以後,他靈機一動:既然遼東沒有小白羊,這裏羊的價格也不貴,我為什麼不再從燕京販一些白羊回遼東?那樣才是真正的物以稀為貴,肯定能賺一筆。於是他從燕京又買了幾十隻白羊連同自己的羊趕回遼東,很快就賣出去了。接著他又販遼東的黑羊來燕京賣,大賺了一筆。

其實,很多時候,當“山重水複”的時候,隻要肯動腦筋,靈活變通,就容易找到“柳暗花明”的方法。人在失敗中不能“一根筋”,因為困境中也孕育著成功的機會,關鍵在於你能不能靈活思考,及時發現轉機,並努力把握機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