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文明、文化傳承有序並不斷發揚光大。南懷瑾,一位智者,一位孜孜在國學中探尋人生智慧,在治學、治家、為人、處事等多方麵弘揚傳統文化的賢者,其精神底蘊和人文內核裏流淌著傳統的情感,蘊含著中華文化的修養精粹,彰顯著深邃的思想。

南懷瑾一生以生花妙筆書寫出諸多傳世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傳統文化的方方麵麵,如文化、曆史,哲學、道德、美學等,其中,南懷瑾的律己思想是其一生踐行傳統文化的最好體現。今天我們重讀其經典著作,不僅僅是為了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也是提高個人修養、學習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的好途徑。

一個人的精神培育和成長曆史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史;一個人的人生曆程實際上也是啟迪智慧、修養性情,促進核心價值體係的形成過程。

在古代中國,律己思想是修身的重要內容。“律”字有兩義,一為律己,一為律人。古人認為,人之所以為人者,在於人有修養,而律己與律人是人生重要的功課之一。《大學》對人的首要要求就是“修明其德”,而且是先修己德,再推及於人,最終修身而後齊家,齊家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律己與律人,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修身思想的寶貴財富之一,也是社會所推崇的正確道德觀和價值觀。

曆史上的賢德之士都是自我修養極高、修身律己的典範。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他們通過嚴格的律己,最終具有了高尚品德,同時他們的品德又使他們獲得了令人稱頌的美譽,為後世之人做出了榜樣。

關於律己與律人,曆史上有許多經典語錄及名句,如“與人當寬,自處當嚴”,“律己則寡過,繩人則寡合”,“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等。

如今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正是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更加地物質發達,所以,如果不注意修養律己,保持應有的道德操守,我們就會在金錢和利益麵前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而加強修養,加強律己,不僅為自己設置了道德底線,同時也建立了不迷失方向的燈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