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各個環節的細節(3 / 3)

檢驗環節中,用什麼作為標準,是一個很核心的問題。

理想的好標準,應該能很好地反映真實的情況。當然,現實中每個人的標準未必都是好標準。

標準中有些是內在的標準,比如自己的感受等。有些是外在的標準,比如別人的評估,或者一些社會評價等,或者一些“客觀”的物質性的指標。

采用內在標準,則成敗的判斷更多地取決於自己。如果采用外在標準,則成敗的判斷就受到外界的影響。一個采用外在標準的人,會更關注別人的評價,而別人也更容易用評價的方式來控製他。如果一個人的目標是“讓自己可愛”,采用內在標準,則自己有“我很可愛的感覺”就可以了。采用外在標準,則需要別人表示“你很可愛”。因此采用外在標準的人需要討好別人,好得到別人的好評。如果別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就可以控製他:“你如果不說笑話給我,對我笑,幫助我,我就不說你可愛。”如果一個人成功的標準是“考上最好的大學”,那麼,他就需要放棄那些“不是最好的大學”。

2.標準明確度

另外,標準在清晰明確程度上,也是不同的。如果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標準,則檢驗中對自己這一次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就可以得到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是如果標準清晰程度不夠,則有時檢驗結論就會難以明確。比如一個人對自己找戀人行動的成功標準是,“找到對我好的人”。但是,什麼才是“對自己好”卻沒有仔細去想,就是一個不清晰的標準。如果有更多具體的指標,比如說“掙錢給我花”是對我好,“哄我開心”是對我好,或者“盡量陪我”是對我好,或者“懂得我的心”是對我好,這些標準就更清晰一些了。我們這裏不討論采用哪些標準更心理健康,隻討論標準是不是清晰。清晰的標準,可以讓我們更明確地知道自己是不是成功了。再比如,我們去練習遊泳,那麼“遊得更輕鬆了”就是一個相對不太清晰的標準,與之相比,“遊泳的速度和連續遊泳的距離”就是一個更清晰的標準。

3.標準的嚴格度

標準的嚴格程度,對人的影響很大。

如果標準非常嚴格,則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小。我們可能完成任務的情況還是一樣,但是在一般標準下可以算“成功”的結果,在嚴格標準下則算“失敗了”。我小時候家裏對我的學習成績要求是,不應低於60分,80分以上才算好成績。我一般考的成績在80分以上,偶然70多分,所以我一直是一個“成功”的學生。另一個人家裏對學習成績的要求是,必須全班第一,如果考99分算輕微的失敗。所以她經常會失敗,雖然她的分數永遠是90分以上。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於做成了什麼,也取決於標準的嚴格程度。標準過分嚴格,則人就會很少有成功的機會,這會迫使他更加努力,或者更加謹慎,常常會因此壓力過大,從而導致心理的崩潰。

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就是這樣的人,因此完美主義者常常會做很多努力,而最後卻以“失敗”告終。為了避免這種可怕的結果,他們常常會回避“宣告行動結束”,而“精益求精”地不斷繼續改善,從而很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由於發現自己的失敗很多,成功很少,這些完美主義者雖然客觀上頗有建樹,但是會把自己看作失敗者,因此自信心也許反而不高。極端嚴重的情況下,一個外人眼中很成功的人,可能會不堪失敗而自毀——我前不久看到新聞,一個“品學兼優,在國外常春藤大學學習的學生”,卻用自殺的方式離開了人間,因為他認為自己“太失敗了”。

當然,標準過分寬鬆,則客觀上會使得人更加懈怠,成果也會相對比較小一些。即使自己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成功者,但客觀上未必會有多少建樹。還有,如果一個人意識到了自己的標準非常寬鬆,可能會因此給自己一個低的評價,也不一定就利於提高自信。

4.檢驗結果

按照標準進行檢驗後,所得到的結論主要有這樣幾種:肯定性結論——行為實現了策略,或者策略滿足了欲望等;否定性結論——行為沒有實現策略,或者策略沒有滿足欲望等;部分肯定性結論——行為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策略,或者滿足了策略中的一些部分,或者策略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欲望等;部分否定性結論——行為雖然稍微實現了一點策略,但是整體上還是沒有實現,或者欲望雖然有所滿足,但是滿足非常有限。還有一種是,無法給出明確結論。

無法給出明確結論,原因除了上麵所說的“標準不清晰”,也還可能會出於別的原因。比如,行動環節中沒有很好地執行策略,而行動結束後我們去評估“這個策略是不是滿足了欲望”,這個評估就很難得出明確結論。如果欲望沒有被滿足,我們也不好說策略不對,因為有可能是執行中出了錯誤。如果欲望滿足了,我們也難以保證是策略正確,因為也可能是行動中沒有按照策略做但誤打誤撞成功了。

5.感受和情緒

檢驗結論,會帶來一些感受或情緒。肯定性結論或者成功,則人會有喜悅感(這個成功如果滿足了欲望,也會帶來其他積極感受,但成功本身就會直接帶來喜悅感),有時帶來踏實感(總算成功了),有時帶來完成感,這些可以統稱為成功感。否定性結論或者失敗,則帶來沮喪感、失落感或者懊惱感,這些可以統稱為失敗感。如果無法得出明確結論,則可能會產生一種迷惑感。這些感受,經過下一個環節中的詮釋,會激發各種不同的情緒。

在守界,人的目標是減少消極情緒。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有時人們的策略是調整檢驗標準。比如把檢驗標準變得極端寬鬆,好讓自己多一些成功的感覺。或者把標準變得極端嚴格,還給失敗一個理由。或者故意用一些不準確的指標來檢驗,好讓檢驗結果符合自己的需要。或者在檢驗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時,改變檢驗的標準然後重新檢驗——就好比工廠有個不負責的檢驗員,他可以為了私利而放行不合格的產品或者不放行合格產品。

第六節 詮釋環節

這個環節極為重要,對人的生命最關鍵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詮釋後認為發生的是什麼。不是這個事件對我們好不好,而是我們詮釋後認為它對我們好不好。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它是什麼樣子——或者更進一步說應該是,這個世界本身並沒有固定的樣子,我們認為它是什麼樣子它才成了那個樣子。

1.信念

詮釋是一個認知過程,它把發生在循環中的所有內外事件給出一個解釋。詮釋是循環中的總結過程,循環中所發生的一切通過這個總結沉澱下來。詮釋使人對外在世界和自我有了一個理論。詮釋形成了對外在世界和自我的解釋性的觀念後,在人的心目中這就是“真實的”,這種被看作真實的觀念就是所謂的“信念”。

2.信念的穩定性

信念被看作“事實”,所以說信念形成後,是很難被改變的。因為人們認為這是事實,就沒有必要去改變它。

人們會認為,在前麵循環中我們所經曆的一切,我們所看到聽到的一切,我們的所有行為結果,都是我們信念的證據。

隻不過人們往往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同樣的經驗,詮釋後可以形成不同的信念,因此用經驗做信念的證據,實際上是並不可靠的。

當信念已經形成,我們常常就不再去看那些用來詮釋並形成信念的經驗素材了,而是隻保留了最後形成的信念,這也使得信念很難被改變。假設法院在宣判了一個案子之後,就不再保留案卷材料,那麼有個被判刑者如果認為自己是冤枉的,他如何才能翻案呢?

即使那些過去看到聽到的,那些經曆和經驗,並沒有被忘記,人們也並不容易改變信念,因為如果沒有讓人感到很有必要,人們也不會輕易去重新詮釋這些經驗——就好比一般來說,我們很難輕易說服一個法院去花費很多的精力重新審查過去的案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觀察到,人們會固執於他們自己的信念。即使周圍的人,用非常合乎邏輯的方式,指出他們的信念是錯誤的,他們也會努力抵禦而不接受說服。試圖說服他們而不得的人,對此會難以理解,但是實際上我們應該說,他們這樣做是有理由的。他們是在循環的經驗中,通過親身經曆以及自己的思考而獲得的結論,當然不能輕易放棄。即使別人的話合乎邏輯,但是他們認為自己是在“親身”驗證中得到的信念,怎麼可以因為別人的幾句話就改變呢?假如你正親眼看到麵前有一個鬼,而有人用合乎邏輯的方法向你證明,世界上根本沒有鬼,你會接受他們的說服嗎?當然不能。

當然,實際上人們的信念中會有大量的錯誤。因為我們的信念,是對我們所經曆的經驗做詮釋的結果。經驗也許是真的,但是詮釋常常會出錯。你以為自己親眼看到了一個鬼,而實際上那可能是你錯把影子看作了鬼。

3.信念的內容

詮釋環節所總結的包括什麼呢?

首先,要對這一圈的成敗原因做一個詮釋。正如項羽在臨死時所做,他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天意”。對成敗原因做了詮釋之後,成敗所帶來的種種感受就轉化為了情緒。比如,成功帶來了一種積極的感受,我們姑且稱之為成功感。如果隨後的詮釋中,把成功的原因歸於幸運,那成功感就會轉化為慶幸情緒。如果把成功歸於自己的能力,則成功感就會轉化為驕傲自得。如果把成功歸於別人的幫助,那成功感就會衍生出感激。失敗帶來一種以沮喪為主的失敗感,如果把這個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無能,就會轉化為自卑感。如果歸因於朋友的背叛,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

每一圈之後,焦慮的強度和內容都會有所改變。本圈可能化解了少許焦慮,這帶來了一些積極情緒。但前麵各圈積累的大量的焦慮,除了在本圈所化解的少數之外,其他都還存在。除此之外,在這一圈循環的過程中還增加了一些消極的感受和情緒。一圈的最後形成了一種新的焦慮混合體,對這個新的焦慮混合體,也會有一個詮釋,不同的詮釋會把它看作不同性質的焦慮。而經過這個詮釋後人所感受的焦慮,就成了下一圈循環起點處的那個焦慮。

詮釋環節,根據這一圈循環中的新經驗,人們會對信念做一些修訂。所修訂的第一個內容是,“我是什麼樣的人”。

人們相信有個“我”,而且隨即需要給自己一個建構,告訴自己這個“我”具體有什麼特征,是什麼樣子。而且在人和世界的互動中,也需要對“我”的特點有一個了解,才能知道什麼樣的策略適合“我”,什麼樣的行為方式適合“我”。

詮釋階段如何“自我認識”呢?基本的方法,就是把“我”作為一個對象去觀察,去發現和總結其特點。因為“我”並非一個實體,所以人們就隻能通過觀察循環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得出關於“我”的結論。

焦慮並不被看作是“我”本身。如果焦慮是“我”本身,那麼我們也就不會指望去消除它了。但是欲望會被看作“我”的一部分,在傳統精神分析中,把它稱為“本我”。因此,通過觀察欲望環節中,欲望是什麼,指向哪裏,強度有多大,人們會得到一個對“我在欲望方麵是什麼樣子的人”的信念。例如,如果一個人發現在欲望環節,有很強的性的欲望,他就會得出結論:“我是一個好色的人。”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強烈地欲求出人頭地,他就會得出結論:“我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欲望,本來是一個環節中的產物而已,但是會被看作是“我”的一個固定品質。

根據策略是否成功,可以對“我”的智力聰明的評價進行修訂。如果策略成功,可以提高對智力的評價,相反如果策略失敗,則往往會降低對智力的評價——不過人常常會把失敗盡量歸咎於其他因素,從而保護智力的評價以免被降低。根據所選擇的策略類型,也可以對“我”進行評價,一般來說選用了哪類策略,就會把自己說成是“這一類的人”。比如選擇了冒險的策略,就會說自己是“勇敢的人”。選擇了不冒險,就會說自己是“謹慎的人”。因為策略種類非常多,因此在這個環節對“我”的評價也很複雜——心理學家所謂的“人格類型”,很大程度就是根據一個人習慣使用的策略而對人進行的分類。

根據行動環節的表現,也可以對“我”做出評價。這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表現,都可以用一個詞語總結並作為一個人的特點評估。比如可以根據行為執行是不是迅速,區分拖延或者果斷。還有,可以根據堅持時間,區分堅忍和易放棄。可以根據行動中的效率,區分是否有能力。可以根據行動遇到阻礙時的反應,區分進取或是退縮等。

根據檢驗環節的特點,可以評價自己是“高標準的人”還是“隨意的人”;是“仔細認真的人”,還是“馬虎的人”。

根據在策略、行動和檢驗環節中,遇到種種不同情況時,自己的情緒反應,也對自己的情緒特點進行評價,從而得出“平和的人”“樂觀的人”“脾氣不好的人”“膽怯的人”等等。根據和別人交往的一般模式,得出“隨和的人”“固執的人”“霸道的人”“老實的人”等評價。

人們還會對自己“為什麼是這樣的人”做出一些理論性探討,或者借用外界的理論來分析自己。於是可能對自己的信念會更為係統化,比如“我是一個獅子座的人,所以我在什麼方麵如何如何,在另外的什麼方麵如何如何”,或者“我是一個多血質的人,所以我有這樣的一係列特點”。當然,人格理論是不斷更新的,因此對“我”的理論歸類也是隨時更新的。比如作為一個懂心理學的人,我現在就應該說“根據大五人格理論的測量,我的開放性方麵如何如何”。

有時人們還會以一些外在的條件和資源來界定“我”,比如用社會角色來界定“我是一個老板”,以財富界定“我是一個窮人”,以外貌來界定“我是一個美女”,以及用社會關係界定“我是時尚界的人”。職業也是人界定和評價“我”的時候常常應用的一個標準。

在詮釋環節修訂後的“自我認識”,就成為下一圈策略環節中決策所需要的資料。

詮釋環節另一個內容是:“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在策略環節中,人們可能會求助於外界來幫助自己製定策略。因此對外界以及外界的人會有一些接觸。在檢驗和詮釋環節,也可以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對外界有印象。

但對世界的信念,主要還是根據在行動環節的遭遇來進行修訂的。因為在這個環節,人們才和外界頻繁深入地接觸交流,也才對外界有種種豐富的感受。

我們所具有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關於“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學校中的大部分教學都是在教導這方麵的知識。

對世界的種種認識,相當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策略、計劃和行為方式。

在世界上,對人最重要的是他人。因此,對世界的信念中,最重要的是對他人的信念。包括:“世界上的人是什麼樣子的”以及更具體的“某一類人是什麼樣子的,男人是什麼樣子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好人是什麼樣子的,窮人是什麼樣子的”和更具體的“我的這個戀人是什麼樣子的”。

一般來說人對他人最關心的是,他們對我的態度是友善的,還是敵意的。如果他人是友善的,那麼他們可以幫助我們實現我們的目標,至少也不會妨礙我們。但是如果他人是敵意的,則他們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因此,詮釋環節中對這一點的詮釋是非常重要的。

人們如何分辨別人是友善還是敵意呢?當然,在行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人,是不是曾經幫助我們,或者威脅我們,是一個核心的影響因素。但別人的行為是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的,別人的意圖是我們推測出來而不是直接看到的,所以對他人是否友善的判斷,不是客觀上能確定的。在詮釋環節如何去解釋他人,對他人形成什麼樣的看法和信念,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旦在前一圈形成了對他人的積極的看法,在這一圈即使他人的行為對自己有一些不好,也常常會被詮釋為非惡意的、偶然的或者是誤會。相反如果前麵對他人已經有了很壞的先入之見,則即使這一圈得到了他人的幫助,也可能會給出不好的解釋。改變一個人對他人的看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了解他人之後,人們還需要知道“我和他人的關係如何”。

這方麵的信念,也是決定人和人之間將如何相處的一個核心。例如,一個人相信“人和人是很難相互理解的,我是好人,其他人大多也不壞,但是我們互相很難理解對方”,於是他就有可能會選擇一種內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