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界人中的不同類別(1 / 3)

真正有效的策略,應該是發現失敗的原因,然後改變那些導致失敗的因素,消極情緒自然會減少。但是因為他們已經不相信並放棄了追求成功,所以他們並不能這樣去做。能用的策略總體上就是通過自欺欺人來緩解消極情緒,或其他不針對原因隻針對症狀的解決方法。

第一節 在界的主要分類

在界有一些共性的特點:天真爛漫、沒有心機、真實直接、沒有功利性。他們想要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對他人的控製。雖然他們有存在焦慮,但是他們很少有繼發的其他消極情緒,所以,他們的心理真的很健康。

現實生活中這種人很少見,但是好在人類有書籍,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在記載中看到這樣的人。比如陶淵明,他是我們回歸療法的形象代表,就是這種人。大家可以閱讀關於陶淵明的傳記性材料,那都可以算作我們回歸療法的案例教材。有些一生沉浸在自己的藝術生活中的藝術家也可以算這類的人,比如凡·高等。還有一些虛擬的人物也有這種特點,比如金庸小說中的洪七公、周伯通也可以算這種人。馬斯洛把這種人叫作自我實現者。

在界的人,區別在於他們填寫“我×故我在”的那個空格時,所選的東西不同,所以他們會有不同的行為,成為不同的樣子。所選的東西可以是各種各樣,所以他們也各自不同,嚴格說起來每一個都是獨特的。

不過,為了我們理解方便,我還是把他們分一下類別。

1.按主動和被動獲得存在感

從主動和被動的角度,可以分為行動和感受。

前一類人,以主動的方式來尋求存在感。他們行動、他們創造、他們像浮士德一樣永不停止,或者用我們中國人的說法是“生生不息”。他們的行動不是為了行動之外的什麼目的,行動本身就是目的。最簡單的行動者,可以隻是喜歡跑步、遊泳或者騎行等。在行動中,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於是就感到非常充實。還有些行動者,喜歡的行動是更複雜一點的,比如:哲學家喜歡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深奧的問題;數學家喜歡用邏輯能力,去解決數學難題;藝術家喜歡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新穎的作品。在這樣的行動中,他們有一種創造的喜悅,感受到了心的能力,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美,從而感受到人生有意義。有些人主動地進行人際行動,比如去愛,在愛的行動中他們和他人、和動物、和大自然建立了一種聯係,這種聯係是美好的。有愛,人生就不是虛度。

還有一類人,以被動的方式獲得存在感。他們感受、他們接受、他們讓世界和他人的影響激發自己內部的感覺和情緒。人閑,安靜,所以甚至能看到或者聽到桂花落下來。當月亮出來,驚醒了山鳥的時候,床上的人聽著偶爾的鳥鳴。他們感受鬆樹下簌簌的風,感受秋天雨水的寒意,觀賞冬天被白雪覆蓋的原野。他們也細細地品味自己內心中的心情,感動、喜悅、興趣和愛。隻要這些感受存在,他們就知道自己存在著。即使被動感受到了一些不令人愉悅的東西,也還是有存在感。哪怕是在外界有人威脅傷害,但是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可以堅持自己,他還是有一種痛苦中的存在感,以及自豪感。比如文天祥在屠刀下,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正氣”時就是如此。

2.按照從內部或外部獲得存在感

還有一個分類是,從內部還是從外部獲得存在感。剛才所舉例子,都是從內部獲得存在感的,不論主動還是被動。實際上還有一些是從外部獲得存在感,比如,有人是通過“被愛”獲得存在感,有人是通過“被看到、被感覺到”獲得存在感。和外部的他人比較,發現自己的獨特性,也是獲得存在感的一種方式——“我和你們不同,故我在”。

通過看到自己的作品而獲得存在感,是一種主動的、外部的獲得存在感。比如,小孩子在牆上塗鴉,看到塗鴉他就有了存在感。因為塗鴉證明了有一個塗鴉的人存在。在這裏還有一點,塗鴉存在的時間,比畫這個塗鴉的時間長很多,因此這裏不僅滿足了要有存在感的欲望,也滿足了“更持續存在”的欲望。成年人也是一樣,很多人希望創造一些東西,希望自己所創造的東西能存在下去,也都是為了獲得存在感——比如我此時寫這本書。

“我被愛故我在”,也是一種獲得存在感的方式。自體心理學把這個叫作“鏡映需要”。當一個孩子看到媽媽對自己笑,他就深切地感到了自己的存在。相反如果媽媽很少關注這個孩子,孩子就會感覺自己仿佛不存在一樣。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在在界雖然需要被愛,但是他們還是很真實的人,所以別人愛他們,他們就滿足,不愛他們,就很自然地不滿足,但是他們並沒有想過要控製別人,使心計讓別人對他們好——就像徐誌摩所說的: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不到愛,他們也認命,而不是拚命。

和別人比較,通過看到獨特性來獲得存在感。這些人會更關注自己身上的獨特性,堅持這個獨特性,表現這個獨特性。不過,在界不會通過偽裝來假裝自己有獨特的地方。

從外部獲得存在感,是一種更不容易的生活。因為外部有時會滿足我們,有時不會,而外部不滿足我們的時候,存在焦慮是沒有辦法被緩解的,因此生活是艱苦的。所以這些人相對那些從內部獲得存在感的人來說,更容易滑到營界去。

第二節 營界的主要分類

營界從整體上看,是目標有了一個偏移,從追求存在感上偏離開,而追求某些外在條件,想先獲得了這些外在條件之後,再借助這些條件獲得存在感。

所以營界的人,都用一個基本的信念:“如果我得到了×,我就會幸福。”他們現在不直接追求幸福,因為他們覺得要有了條件之後,才能幸福——幸福在未來。

但大家所追求的條件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有種種不同的人。在營界循環中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行為模式是不同的,檢驗標準是不同的,因此也有不同的人。而詮釋的不同,更是使得人和人之間各不相同。

可能的分類方式是如此之多,所以在這裏我們隻好忽略。隻簡單地講一些最基本的分類。

1.根據目標分類

在人們所追求的“幸福條件”中,最常見的就是財富、權力、名聲、身份、性,當獲得了這些東西的時候,人最有成功的感覺。當然,有些人會注意到“健康”和“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沒有了健康和安全,那麼即使成功也沒有用。但是僅僅有健康和安全,人們並不會覺得就是成功了。

財富之所以被看作成功的標誌,是因為它是一種可以用來兌換各種資源的通用資源。有了錢,我們可以買各種有用的東西,因此人們會覺得有了錢就等於有了各種條件。這種通用性讓它非常招人喜愛。

權力之所以被看作成功的標誌,是因為它幾乎像錢一樣可以兌換各種東西,而且借助權力我們甚至可以戰勝有錢人。在權力濫用的時候,這個效果更是明顯。

名聲也是一種可兌換的無形資源,但是其使用範圍是受限的。這一點使得它沒有金錢和權力用處大。

身份,也就是人在群體中的歸屬和地位,也可以帶來許多其他的資源。但是其可兌換性也是有限度的。

性是一種很好的消費品,其令人愉悅程度很高,所以也成為人界定成功的一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