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們已經使用××產品了。”(1 / 1)

客戶說“我們已經使用了××產品”,這句話背後的潛台詞是對目前所使用的產品還算滿意,沒有打算更換產品。

電話銷售人員從事電話銷售工作所麵臨的最大障礙是“客戶對自己的現狀非常滿意”這個現實。正是大多數的客戶 “對自己的現狀非常滿意”,所以他們都會下意識地拒絕來自外界的任何一個可能打破這種平衡的因素。否則的話,銷售人員每天隻要坐在辦公室裏,等著那些對現狀不滿意的客戶打來電話,然後將好的產品或服務推薦給他們就行了。

當客戶說“我們已經使用XX產品了”時,雖然這句話表明了客戶對目前使用的產品很滿意,但這也並不代表他會一直的使用該產品。如果這時銷售人員能讓客戶繼續說下去的話,其實也很容易找到機會,找到突破口。你可以給客戶先派送樣品或嚐試性的訂單,向客戶展示能證明你的產品的價值的東西。

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像麵對其他類似的借口一樣,銷售人員應該分析客戶拒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然後再想辦法去解決這一難題。首先,需要了解客戶為什麼對現在的產品那麼滿意,這對下一步的應對策略很有幫助。

2.分析產品的優勢所在

客戶如果對目前所使用的產品還滿意,並沒有太大的決心進行更改,這時,聰明的銷售人員就要分析自己產品的優勢所在,讓自己的產品在兩種產品的比較中脫穎而出,進而讓客戶選擇自己的產品。

“張經理,您好,我是小周,星期三早上我到您公司拜訪過,咱們說好今天把廣告定下來,您打算做1/2版還是1/4版?”

“我們一直都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我們還是比較滿意目前的這家報紙,不瞞你說,你們這個版麵收費太高。”

“張經理,您是知道的,我們這個版麵費是標準版費,同行業都是這個標準,而且我們報紙的發行量也是非常大的。您在其他小報上做幾個廣告,這些小報合起來的發行量還不如我們一家報社,費用卻高多了,您說是吧?”

“嗯,這……”

“您就別猶豫了,您看是做1/2版,還是1/4版?”

(客戶沉默了10秒後)

“張經理,您是知道的,目前有很多客戶都想做這個頭版,您要是再遲疑的話,就錯過後天的版麵了。今天是最後一天的小樣定稿,您看我現在到您那裏拿材料,您要是忙的話就交給您的秘書小李,我過去取,晚上我就給您送小樣過去。”

“那好吧,我先看看。”

3.強調產品能給對方帶來的利益

客戶都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的,如果銷售人員能向客戶詳細展示自己的產品,能夠給他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和收益,那麼客戶是肯定會心動的。

當客戶告訴電話銷售人員“我們已經使用XX的產品了”,這往往是真實的情況。這是不是說銷售人員就沒有機會了?其實不然,銷售人員還有很多的機會。客戶正在使用其他供應商提供的某一產品,正好說明這個客戶已經認可了這個產品。這樣反而節省了銷售人員的很多時間,他不需要再花時間來陳述某一產品能給客戶帶來怎樣的好處,而隻需要巧妙地告訴客戶自己的產品與客戶正在使用的產品存在哪些差異,而這些差異又會給他帶來怎樣的額外的好處,最後讓客戶自己去做一個權衡。

另外,在生意場上有句話說“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話雖說得有點兒極端,但還是道出了一些人的想法。人們在購買產品時,考慮較多的就是產品帶給自己的利益。如果銷售人員非常自信自己的產品較之客戶正在使用的產品更能為他提高效益、節約成本的話,那麼自己就隨時都有機會取代客戶現有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