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是某家房地產公司的業務員。一位老先生嫌市區吵鬧,空氣不好,老兩口打算在開發區買一套房住,但他們在多家售樓公司中徘徊,不知道選哪家的樓盤。
這位老先生的老伴得了胃病,這給了小何一個突破。小何首先以追蹤反饋信息的名義拜訪老先生,但隻和他們談一些保健知識,說自己做中醫的父親治療胃病很有一套,老太太便讓小何幫忙。當晚,小何讓父親提供一個治療胃病的偏方,父親說用豬胃(俗稱豬肚子)、通心根、白節藕、蓮米等燉湯喝有特效。
第二天,一早小何就買了新鮮豬肚子送去。此後每隔幾天,小何就送一副豬肚子去,絲毫不提房子的事情。到第五次上門,兩位老人拉著小何說:“閨女呀,今天下午我們一起簽購房合同吧。”
隻要是從小何手裏買房子的客戶,她都盡其所能地給予幫助。有付出就有回報,他們也十分關心小何,主動為小何提供信息,介紹買主。小何的銷售一直居於所有同行之首。
很多人都主張,一個銷售人員首先必須喜歡上自己的產品,然後是喜歡上自己的企業,最後喜歡上自己的事業。這種說法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銷售人員喜歡不喜歡自己的產品,不是主要的問題,主要問題是客戶是否喜歡銷售人員的產品。銷售人員應該做到爭取客戶的喜歡,而爭取客戶喜歡的關鍵就是對客戶充滿愛心。
有些銷售人員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認為有些客戶無法理喻,一點值得稱讚的優點都沒有。這種意識肯定是錯的。任何客戶,即使是十分令人討厭的客戶也都是有優點可以尋找的,銷售人員可能眼光太高、標準太高,使得這種優點被當成缺陷來對待。因此對於銷售人員來說,放低對客戶的要求,放低自己優點的標準,努力挖掘客戶的優點,對客戶充滿愛心是相當必要的。
當銷售人員喜歡自己的客戶時,在商談的過程中,他就會自覺地站在客戶的立場上想問題和說話,這樣能有效地培養起客戶和銷售人員雙方的感情,進而消除隔閡。既然客戶都是有優點的,既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既然銷售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推銷商品。那麼,銷售人員不應該討厭自己的客戶。如果能在銷售的過程中刻意去談論一些讓客戶感興趣的話題,甚至能夠更進一步滿足他們興趣上的需要時,就能夠收到良好的銷售效果。
在推銷的過程中,對客戶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銷售人員是否對客戶充滿愛心。如果銷售人員隻追求推銷的結果,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態,那麼很難對客戶奉獻愛心。而那些對客戶充滿愛心的銷售人員追求結果,但更注重過程,認為多給客戶幫助和愛心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