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與下屬處好關係,做班組的統帥(3 / 3)

其實,很多時候,隻要你在批評的時候委婉一點,說一些讓對方感覺比較舒服的話,那對方的自尊就很容易受到滿足,比如,“我以前也會犯下這種過錯……”“每個人都有低潮的時候,重要的是如何縮短低潮的時間”“你以往的表現都優於一般人,希望你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

兩類特殊下屬的應對策略

(一)越權下屬應對策略

對“越權”事件的發生,領導要根據不同的“越權”情況,采取不同的防止下屬“越權”的方法。

(1)明確職責範圍。

權力是適應職務、責任而來的。職務是管理人員一定的職位和由此產生的職能、責任,是行使權力所需要承擔的後果。有多高的職務,就有多大的權力,就承擔多大的責任。職、權、責一致是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因此,隻有職、權、責相統一,真正克服有責無職無權、有職有權無責、有職無權無責、無職無責有權等現象,才能防止“越權”現象,這就必須明確職責範圍。明確職責範圍,不能僅停留在行文規定上,甚至把文字貼在牆上,而要研究出若幹辦法,製定實施細則,根據已有的經驗,定位、定人、定責、定標、定權。除規定常規決策、指揮、組織、管理等工作的分配之外,明確可能出現的非常規問題由誰負責處理,防止出現對有些問題和臨時發生的事情誰管都可以,誰不管都行的含糊的現象。上、下級的領導工作,正職與副職的工作,特別是基層領導與其下屬的工作,有些不是那麼涇渭分明的,這就更需要明確職責範圍,各司其職,各持其權,各負其責。

(2)進行一級管理一級的教育。

對下屬進行分級領導原則的教育。分級領導就是分層領導,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要求,任何事物都作為係統而存在,都有層次結構,它的發展變化都是有規律的,係統之間能否有效地運轉是層次性決定的,同一層次的諸係統的功能聯係須由各級係統之間自主地進行。隻有在發生障礙,產生矛盾,出現不協調時,才提交上一層次的係統解決。這是分級領導的理論依據。

下屬根據這一原則,要認真地做好本層次的工作,對上級領導負責,執行上級的指示,接受上級的指導和監督,主動地經常請示彙報工作,積極而富有創造性地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一切任務。不能見硬就縮,見難就退,見險就躲,推諉拖拉,矛盾上交;也不能固執己見,各行其是,屬於上級決定的問題,擅自做主,獨往獨來。

(3)為下屬排憂解難。

上級領導在決策的基礎上,在給下級部署任務、提出要求的同時,要深入基層,為下屬完成任務創造必要的條件。上級要為下屬服務,支持、鼓勵、指導、幫助下屬,關心、愛護下屬,為下屬排憂解難,及時解決他們工作中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及不協調的關鍵問題。這樣,也可以防止或減少下屬由於來不及請示而出現的“越權”現象。如果不深入下屬,不接近群眾,高高在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就會助長下屬“先斬後奏”、“幹了再說”的“越權”行為。

(4)及時糾正。

下屬的“越權”行為是一種常見現象,隻要采用好的方法是可以及時糾正的。那麼,糾正下屬的“越權”行為的方法有哪些呢?

①先表揚後批評。

對下屬“越權”,要作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批評和指責。有的下級“越權”,是做了應由上級主管領導決定的事。這是和他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工作有積極性、主動性,想工作之所想、急工作之所急,不推不靠、敢於承擔責任等優點相聯係的。和工作不負責任,推一推,動一動,工作稍有難度就推給主管領導的員工相比,這種“越權”的精神反倒是顯得可貴的。尤其是很多下屬,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世哲學,能推則推,能靠則靠,能拖則拖,能等則等,能舍則舍,得過且過,分內的事都不去幹,有何勁頭去“越權”。對於那種出自正當動機而“越權”的下級,應該又表揚又批評,先表揚後批評,肯定其積極性,並指出“越權”的危害,以“越權”的具體事實幫助其分析研究,指出不“越權”而把事情辦得更好的方法。這樣,下屬才會為管理人員的公正、體貼、實事求是所感動,才能領悟到應該發揚什麼,克服什麼。

②維持現狀,下不為例。

管理人員對下屬“越權”產生的和將產生的效應,也要作具體分析。有時下屬“越權”決定或處理的問題,可能和主管領導的思路、決策相吻合,有的地方幹得更漂亮,成績更出色。這樣自然要維持下去。即使是這樣,也要下不為例。有時下屬“越權”行為與管理人員的正確決策有一定差距,在成果的取得上要受一定影響,存在某些損失,但仍是正效應,無損大局。這樣的情況也要維持現狀,繼續下去,在進行過程中,盡量使其向更好的方向轉化,取得更大的成績。

③因勢利導,糾正錯誤。

有時下級“越權”,對問題的決定或處理本身就是錯誤的,正在產生負效應。這時,管理人員就要根據情況予以補救、糾正,“亡羊補牢”,力爭把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並教育下屬吸取教訓,認清“越權”的危害。

(二)問題下屬應對策略

①心理失衡型。

症狀:即由於對身邊與自己類似的事或物的比較而產生的心理不平衡,而表現出來的心理失常。比如,有的業務員在看到原來同一級別的同事成為了自己的上司後,心中就存在不平衡心理,因此,在工作中經常給予不配合或“搗亂”,要麼就是散布一些上司在某些方麵不如自己的“貶損”言論等,從而成為上司眼中的“問題”員工。

藥方: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對於此類的“問題”員工,一定要能夠放下架子,先做“哥們”,從而讓失衡的下屬找到平衡的感覺。絕不能在其麵前以領導自居。隻有對其“先交朋友,後做上級”,經常在公開場合對其恰如其分地給予表揚或“提及”,尤其是其不在現場時,能夠傳到其耳朵裏,效果會更好,通過這種“敬”與“疏”的方式,有時要比直接采取“堵”即調離或“殺掉”的方式,更讓人心服口服,更讓人感到可親與可敬。

②習慣使然型。

症狀:即由於個性因素造成的自身“問題”。比如,有些員工由於自身原有的習慣,平時工怍作風懶散、拖拉、玩世不恭等,也是“問題”員工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

藥方:對於有惡習,但在業務上有一套的“問題”員工,作為管理者,就必須發揚“傳幫帶”的作風,使其遠離陋習,從而使其保持與團隊的合拍與步調一致。而其主要采用的有效手段,便是動用“家法”,即製度與規範約束,當然,這需要管理者首先要“身正”,正己才能正人。通過“殺雞儆猴”,從而起到鞭策後進及有不良習慣的員工的作用。對於沒有潛力,但又“惡貫滿盈”的員工,那就需要“快刀斬亂麻”,一個“殺”字了得。隻有這樣,才能起到警示他人、淨化團隊之目的。

③倚老賣老型。

症狀:有的下級業務員由於做市場的時間較長,因此,在銷售業績非常優秀後,就開始沾沾自喜,對誰都不屑一顧,加之企業領導對其的偏愛,便不把上司放在眼裏,從而也成為“問題”員工了。

藥方:對於此類員工,需要慎重對待,因為此類“問題”員工,往往“城府”較深,有時甚至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與技巧。首先,要懂得先揚後抑,即經常要通過看似表揚,實則“話中有話”的方式,給予其身份提醒;其次,通過加壓驅動的方式,“拔高”其銷售指標,努力讓其做得更好,給其更大的挑戰空間,給予更多的提升機會。最後,給其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滿足其表現欲。比如,利用給團隊員工做培訓的機會,讓其現身說法,既能滿足其表現欲,又表示了你對其的尊重與厚望。當然,對於敢挑戰製度與規定的“業務老油子”,絕不能放任自流,聽之任之,而應勇敢地拿起製度的“鞭子”,狠狠地給予懲戒。

④有恃無恐型。

症狀:有的員工,感覺“朝裏有人好做官”,依仗自己的朋友、親戚在企業或本部門擔任要職,因此,對上司不理不睬,對工作不冷不熱,從而也成為難以管理的“問題”員工一族。

藥方:此類“問題”員工在民營或私營企業裏較為多見,需要好好“診治”,以“對症下猛藥”,治療這種“無知症”。常用的診治方法是:首先要向其“傳道”,即講述做人的基本道理與原則,闡明謙遜與崇尚禮儀是做人的美德,放棄固執與無知。其次,要通過工作之便引導其樹立中、長、短期工作目標,激發其工作的熱情,讓其養成獨立自主的工作與生活風格,而不是依賴他人。通過以上兩種方式,從而治愈這類“問題”員工的有恃無恐症。

⑤工作失寵型。

症狀:即由於上司變遷或撤換,或自己工作不力而被降職、降級而使自己成為心理有問題的人。比如,一家飲料公司的某區域經理,由於業績一直下滑,公司將其降職使用,麵對新上任的上司,曾經風光無限的該區域經理情緒低落,以致在工作中處處與上司作對,從而成為“問題”員工。

藥方:工作失寵,是造成部分“問題”員工產生的關鍵因素,對於這一類的員工要和他“談心”,即能與其推心置腹地進行交流與溝通。要先指出其以前的“輝煌戰績”,以及給企業帶來的貢獻,然後適時給其指出其“失寵”的原因,分析其操作中的失誤,最後,幫其修正工作計劃,告訴他“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來”,鼓勵他重新樹立再創輝煌的勇氣。

⑥壓力過大型。

症狀:由於工作目標製定得過高,或下達的指標超出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而造成自己心理負擔過大,因而工作起來憂心忡忡,煩躁焦慮,思想消極,讓人感覺有“問題”。

藥方:對下屬的期望值越高,下屬的壓力往往也就越大。比如,在日常銷售管理當中,有時銷售目標製定得過高,會導致物極必反的效果,從而讓業務員產生逆反心理,而給管理者帶來諸多“難題”,比如,“軟抵抗”、消極怠工、“破罐子破摔”等。作為好的管理者,不僅會“加壓”,而且還一定要能夠適時給下屬“減壓”,其方式有二點:一是授業,即傳授給下屬完成目標的方法、技巧、策略,提供必要的支持,從而讓其更好地達成目標,借此給其緩解壓力;其二是解惑,即根據其心理症結,解除其心理的困惑,讓其得到精神與智慧上的支持,以此來鼓舞下屬信心,緩解其內在的緊迫感與壓力。

應對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員工

(一)提拔重用目光遠大的員工

在詢問下屬“企業應該如何進一步發展?”“你有什麼打算?”等問題時,如果發現下屬不滿足於現狀,有遠大理想,有不同尋常的眼光,且想法也並不空泛。那麼,這是一個值得重用的人,可以提拔重用,成為共謀大事的搭檔。

(二)多加起用善於傾聽的員工

善於傾聽別人的談話,能夠抓住對方的本意,領會其要旨,回答言簡意賅的人能擔當重任。善聽是一種修養,它隻有經過長期的鍛煉才能形成。同時,這些人往往具有謙遜的品格,隨和的個性,具有經營和管理的天賦。一般來說,三言兩語就能切中問題要害的人,往往是思維縝密,周詳而又迅速果斷的人。他們對事物體察入微,而且客觀全麵,做出的決定也實際可靠,是能擔當重任的人。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起用他們,團隊擴展獲得的成果一定會更大、更實在。

(三)對“膽小”心細的員工委以重任

在布置任務時,有的下屬常說“我擔心……”、“萬一……”之類的話。乍看起來,這種人給人一種膽小怕事的印象,其實不然,因為他們往往思維比較嚴密,能夠居安思危,經常會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和結果,同時也善於自我反省,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可能的結果,很有責任感。由於他們對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能夠予以足夠的重視,工作起來會有條不紊,越做越好。作為上司應當給他們加壓、委以重任。

一個人常輕鬆地說“肯定是……”“就這麼回事!”“一定是這樣!”之類的話,往往給上司一個爽快能幹的印象。事實上,這種輕下斷言、輕易許諾的人往往是靠不住的。輕易斷定沒有任何問題,這至少表明他工作草率,不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輕易許諾是缺乏承諾誠意與能力的一種表現。

(四)不能重用居功自傲的下屬

有些人爭強好勝,喜歡在別人麵前誇耀自己,有點小功勞就沾沾自喜,不時地向經理表功。這種喜歡居功自傲的人常常是功不抵過。有人通學過各門各類的知識,泛泛而談,也還有些道理,似乎是博學多才的人。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雜而不純,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經理對於具有某種證書的應聘者,應該考察他是通學還是博學多才的人。通學者,善於吸收別人的精華,自己沒有什麼獨到見解和思想,對於知識的掌握還局限在理解階段。博學多才的人,博學精通,見多識廣,但往往不露聲色,甘於在平淡中顯神奇;善於把握信息,思考目前的各種情況,立即領會對方的意圖;並且眼光犀利,善於洞察先機,迅速把握有利時機,隨機應變,溝通能力良好,善於搞好各種人際關係,思維靈活,不拘泥於一格。一言以蔽之,真正博學多才的人,是能洞察對方,見機行事的人。

與人交談時,有人常把“我”字放在前麵,不顧對方的心情與感受,大談自己的看法,眩耀自己的學識,顯示自己的才幹,似有懷才不遇的感慨。對這種自命不凡的人,盡管他有些特長,但也不能放心大膽地使用。這種人自以為是,自以為什麼都懂,恰恰反映出他們是徹底的無知。有了這種誇誇其談的心態,他們做起事情來經常會不顧經理的意圖,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以為這才是個人價值的體現。這往往會誤了企業的大事,成為企業發展的阻礙。

(五)不能使用華而不實的下屬

說話模棱兩可,公式化的一問一答,善於應酬而胸中無策的人不可重用。華而不實者,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乍一接觸,很容易給人留下良好印象,被當作一個知識豐富、表達力強、善交往、能拓展業務的人才來看待。但是,經理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需要分辨他是不是華而不實的人。考察這種人,談話要多一些具體的問題,給予具體的任務,讓他找出對策,試辦具體的業務,如果此人談話、做事避實就虛。圓滑應對,說明此人是華而不實者。

(六)不可信任不承認他人長處的下屬

在向某一下屬了解另一下屬的情況時,或者當著某一下屬的麵表揚另一不在場的下屬時,如果這位下屬不承認他人長處,拐彎抹角地揭別人的短處,對經理表揚別人心裏不服氣,那麼,此人是不可信的。這種情況表明,不是他看不到他人的長處,就是妒忌心很強,擔心別人在某些方麵超過自己。無論是哪種原因,此人都是不可信的。

(七)敢不敢挑戰高薪能看出下屬的實力和勇氣

長久以來,中國人一直以謙虛為美德,不善於或不敢將自己的才能表現和展示出來。隨著改革開放,與外界尤其是與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人們的一些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此種變化在人才招聘上也表現得很明顯。在北京大學校園裏,曾有這樣一則廣告:誠聘具有網絡背景、熟悉互聯網、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英語六級、碩士博士優先,月薪要求低於1.5萬元者免談;熟悉三維動畫設計的美工人員,月薪要求低於6000元者也免談。這則廣告引來了眾多的應聘者。一位應聘者如此袒露心跡:“我敢來應聘,是因為我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否則我不會來。”該企業敢提高工資,對應聘者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科技企業負責人說:“敢要高工資,至少說明他有能耐、有勇氣。互聯網時代,隻有那些浪潮前的經理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跟在浪潮後麵的人永遠不會有出路。互聯網上的規則是第一名可以成功,第二名可以獲利,第三名可以謀生,其他的隻好靠邊站。我們需要的是有才能和勇氣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