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率永遠是企業的法寶(1 / 1)

生產率永遠是企業的法寶

德魯克認為,生產率是衡量企業效益的重要參考指標。沒有生產率目標,企業就沒有方向。沒有衡量生產率的各種方法,企業就會失控。

生產率意味著企業對資源利用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產出的重要指標。生產率雖然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卻是起關鍵作用的因素。20世紀初所形成的以泰勒等人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論,其中心問題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泰勒等人倡導的科學管理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在操作規程、工作定額、差別工資製度、職能分工、管理原則等方麵進行了一係列探索,開創了科學管理的新時代。

企業的管理者要想方設法提高企業生產率,就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現在大多數企業都接受“縮短工作時間”這一管理理念。所謂縮短工作時間,就是讓員工在有限的時間內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這種生產方法注重生產效率,不以延長時間來增加產品產量,而以一種競爭和激勵機製來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

台南紡織公司是最早推行“縮短工作時間”這一理念的公司,其推出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率。台南紡織於1956年12月開工,開始時采用兩班製,每班工作12小時。輪到夜班者,每到深夜三四點時,就有人打瞌睡,而且工作效率極其低下。公司為了防患於未然,嚴格規定瞌睡者要記大過1次,3次就得開除。

雖然製度嚴格,但睡者照睡,甚至平常表現良好的員工,有一夜也被發現連打瞌睡3次的情形。總經理吳修齊為此事非常擔心。

相關負責人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後發現,每班工作12小時,日班尚可忍耐,夜班則疲憊不堪。到了深夜三四點,雖明知打瞌睡會被重罰,但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坐下就打瞌睡。

為了解決因體力不支而不得不打瞌睡的問題,公司製定出一套對勞資雙方均有利的方法:把現有人員由兩班製改為三班製,每班工作時間由12小時改為8小時,縮短4小時的工作時間。雖然縮短工時,但員工每月的收入不變。

三班製的工作方式大受員工歡迎,因此工作更加賣力。

由於工作時間縮短,工作的動力增強,打瞌睡的現象沒有了。公司的生產效率也大為提高,總生產量較實施三班製之前提高了20%,勞資雙方通過這一方法實現了雙贏。

管理忠告:生產率是企業獲得利益、長足發展的法寶,管理者重視提高勞動生產率無可厚非。但管理者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從愛工的需要出發,盡可能地激發他們的工作動力。也就是說,企業提高生產率要更多地從人性出發,更多地將之轉變為一種激勵機製。效率都是人創造的,所以提高效率就必須以人性為基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