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對眾官,說劉璋暗昧,奸臣弄權。又思張鬆、法正獻川與皇叔,此人是仁德之人。當晚,眾官去趕太守張益,殺了國舅。內有趕散的人,漢軍拿住,說與軍師大喜。諸葛使兵部侍郎伊籍,美言說張益,獻了紫烏城,拜降了。軍師封張益隨軍元帥。
至西雒城,有劉珍出戰,眾官捉了,百姓獻了城。軍師問百姓,龐統屍首在何處。搜出屍首,害了劉珍,祭賽龐統,埋殯了畢。
數日,軍師引兵,西至漢州。有太守張昇迎戰,被張飛捉了。
說張益,將一萬軍到綿州,太守張邦瑞與張益交戰,邦瑞大敗走,被張益使兩軍相交,殺散川軍,救了皇叔,與諸葛相見,把綿、漢州金珠賞了官員。
筵會數日,皇叔西至濯錦江,水勢甚大,有橋名昇仙橋。諸葛曰:“非神仙不能言橋。”軍師歸寨,與眾官評議,半月不能進。
說黃忠,當夜三更,一人高叫“漢昇”問:“何人也?”言:“你出帳,吾乃龐統也。”再言:“四郡與將軍,以投皇叔;前者收川,雒城誤中一箭,我今已死,謝將軍害劉珍,與我報仇。今我升天,別無答賀。皇叔今待收川。三日等破日,將軍著黃袍,服其首,身披黃袍,我助你暗使其功,與皇叔奪橋,以報其恩。”黃忠睡覺,天明說與軍師。
【龐統助計】
又三日,武侯使眾官至日引十萬軍,皆至昇仙橋東,擺成陣。軍師祭風,黃忠出馬,有十員名將隨黃忠一同上橋。響亮一聲若雷,沙石四起,順風者贏,逆風刮折鬆梢,跳樓墜水。黃忠用刀斫開門,眾官奪門而入。有川將元帥張任,無三合,被黃忠斬於馬下。川軍退四十裏。有詩為證:
夜夢龐統獻策方,沙石助戰定遭傷;
昇仙橋上川軍敗,濯錦江頭水勢張。
跳樓墜水風吹木,鐵斷門開劍斷梁;
當時不用神師計,焉能成都坐漢王。又詩:
濯錦江中千古秋,昇仙橋上漢王侯;
當時知會龐公計,免得一心安跳樓。
【黃忠斬馬守忠】
軍師奪了昇仙橋,斬了張任,川軍皆散。皇叔筵會數日,引軍西至金口關。太守馬守忠言:“大軍將至。”守忠言:“西川不能作主也。”有人告:“漢軍近也。”張飛交戰,敗了馬守忠,黃忠趕上,奪了金口關。又迎太守,被黃忠斬於馬下,然後皇叔上關。軍師問百姓,西無百裏是益州成都府。無三日,行至成都府。
後說劉璋,自想西川不能作主,引百姓袒臂牽羊,遠迎軍師。劉璋言曰:“我告皇叔,看漢宗室麵,乞一郡養老。”軍師言:“大王放心,皇叔必留你性命。”諸葛暗囚劉璋。皇叔得了益州成都府,眾官皆喜。筵會十日。
有人告,劉關下有東戎郡張魯、馬超等,引軍十萬上劍關,又奪了陽平關。後有曹操二十萬軍。無三日,軍師引軍五萬,東赴陽平關。人告馬超將三萬軍來也。武侯使魏延東迎馬超。兩軍對陣,馬超詐敗,射魏延一箭。軍師令大夫伊籍遠見馬超,投了軍師,張魯可殺曹操。
【皇叔封五虎將】
又說軍師班軍入益州,見皇叔筵會。關公封壽亭侯,張飛封西長侯。馬超封定遠侯,黃忠封定亂侯,趙雲封立國侯。皇叔恩封五虎將軍,唯不見愛弟關公,使心腹人賜金珠,赴荊州,封關公壽亭侯。
使命到荊州見了,關公謝了皇叔,管待來使,言:“馬超英勇,猿臂善射,無人可當。”關公曰:“自桃園結義,兄弟相逐二十餘年,無人可當關、張二將!”將書入川見軍師。
無半月,複回書至,關公看畢,笑曰:“軍師言者甚當。”關公對眾官說:“馬超者,張飛、黃忠並為,倘比吾難。”
關公天陰,覺臂痛,對眾官說:“前者吳賊韓甫射吾一箭,其箭有毒。”交請華陀。華陀者,曹賊手中人,見曹不仁,來荊州見關公,請至,說其臂金瘡有毒。華陀曰:“立一柱,上釘一環,穿其臂,可愈此痛。”關公大笑曰:“吾為大丈夫,豈怕此事!”令左右捧一金盤,關公袒其一臂,使華陀刮骨療病,去盡毒物。關公麵不改容,敷貼瘡畢。有詩為證:
三分天下定幹戈,關將英雄壯誌多;
刮骨療瘡除疾病,鋼刀臠肉免沉屙;
辭容不改邀蜀客,顏貌依然飲醁波。
也是神仙藏妙法,千古名醫說華陀。說壽亭侯刮骨療病,四個月,瘡方可。
有一日,探事人言:江吳上大夫魯肅引萬軍過江,使人將書請關公赴單刀會。關公:“單刀會上必有機見,吾豈懼哉!”
至日,關公輕弓短箭,善馬熟人攜劍,無五十餘人,南赴魯肅寨。吳將見關公衣甲全無,腰懸單刀一口。關公視魯肅從者三千軍,有衣甲,眾官皆掛護心鏡。君侯自思:賊將何意?茶飯進酒,令軍奏樂承應。其笛聲不響三次。大夫高叫言:“宮商角徵羽!”又言羽不鳴,一連三次。關公大怒,捽住魯肅。關公言曰:“賊將無事作宴,名曰‘單刀會’,令軍人奏樂不鳴。爾言羽不鳴,今日交鏡先破!”魯肅伏地言道:“不敢。”關公免其性命,上馬歸荊州。
後說魯肅使人過江請元帥呂蒙,五萬軍回取長沙四郡。關公聽得,慌速令人赴益州求救。諸葛引軍到荊州。關公守荊,軍師引軍六萬,五員上將,便與呂蒙對陣。漢軍敗,呂蒙趕到二十裏,張飛攔住,吳軍卻敗,漢軍後趕,前到長沙四郡邊江,伏軍皆起。趙雲出殺,吳軍大敗,有意奔寨,黃忠攔住,又殺一陣。呂蒙走至寨,三千軍又攔住,諸葛出殺,呂蒙到江,吳軍沿江走,馬超攔住,又殺一陣。魯肅、呂蒙五萬軍都折了,覷來無三千。呂蒙眾官,邊江有蘆葦,吳軍得脫。
說呂蒙,收軍在江南岸上,軍師回在北岸,相拒一月。孫權使孫亮將三萬軍,引呂蒙複回,過江與武侯對陣。孫亮對天說誓:“荊州與吳地唇齒之邦,世不相顧。又殺孫亮敗,收軍回到。荊州乃魚米之鄉。先借荊州為本,後圖西川為利,今日方可應也。”軍師言:“西北有魏軍,東南有江吳,倘非軍侯,別人難守。”
軍師班軍回到成都,皇叔作宴。前後兩月,小軍來報:“曹軍三十萬已並了東戎郡,張魯軍十萬同至。”諸葛起軍五十萬、三十員名將,東赴陽平關十裏下寨。有人告與曹操軍道:“川軍來也。”陽平關太守伊籍接著軍師,告曹軍近四十裏下寨。軍師言:“賊將奪了劍關,又赴陽平關,有意圖川。來日吾決戰,誰敢捉曹賊?”一人仰天大慟:“吾父母皆死賊將之手!”軍師認得是馬超,受了諸葛計。
來日曉,兩軍對陣。曹公又言:“劉備廢了劉璋,隻言別人反臣!”令夏侯惇出馬。劉封交戰。至晚,各自班軍入寨。曹公自言:“三十萬軍欲赴川殺劉備,壞了村夫!”
早來相戰,當夜三更,有人告:“一老將運糧至關。”黃忠劫著寨,曹軍亂鬧皆走,伏軍皆起。殺到劍關,正撞著馬超相殺。天曉,曹公得脫,一晝夜折了十萬軍。
又十日,曹公使人探得言,軍師再使伊籍同馬超守陽平關,武侯入川。曹公十日又引軍至陽平關。馬超帶酒戰敗,被魏將張遼遂奪了陽平關。馬超不敢見軍師,私遁。曹公得知引三十萬軍、百員名將,後襲陽平關。太守伊籍無百騎馬,三晝夜入川,軍師知得。
後說曹操令人體探,前至紫烏城。曹操曰:“紫烏城,西川拒險之地。”曹公引軍至關,望見百姓尚作營生。又見軍人街市作戲。曹公曰:“咱門急之。”張遼告曰:“此諸葛計也。你見紫烏城百姓帶酒與軍人作樂,名曰偃旗息鼓。倘入城中,不能出東北而走。”後有軍趕,有名將魏延殺曹軍大敗。左有劉封,右有趙雲,趕到來日天曉,張飛攔住殺一陣,至陽平關,軍師複奪了。又引黃忠殺一陣。
曹操走至劍關,正撞馬超,又殺一陣。曹操落冠沒甲,走下劍關得脫。又月餘,軍師屯軍劍關,曹公又屯軍在劍關四十裏下寨。有人探得曹公三十萬軍,又交三十萬軍把了定軍山。夏侯淵有三十萬軍,蓋屋百間,此處有五十萬糧,虎視西川,此乃拒險之地。有汾州節度使於昶,運糧食至定軍山屯軍。軍師曰:“倘若曹公奪了劍關外十三州,西川不能安穩!”問眾官:“誰敢戰定軍山,斬夏侯淵,奪五十萬糧食?”見一人出,乃黃忠,自言:“斬夏侯淵,奪定軍山,要五十萬糧食。”武侯喜。引一萬軍邀隴州,奪船車,殺於昶去了。
說黃忠到定軍山,夏侯淵隻言知關、張二將,一萬川軍內中一老將,敢言奪定軍山!遂引軍下山,與黃忠交馬。
【黃忠斬夏侯淵】
夏侯淵無三合,大敗走於山上。黃忠自言:“大丈夫豈在人之下?不斬夏侯淵,不奪定軍山,不為大丈夫!”趕上再戰,斬夏侯淵於馬下,奪了糧食、拒險之地。有史官詩曰:
定軍山下罷戈鋋,黃忠獨擒夏侯淵;
取糧斬將登巔嶺,丫鼓奪旗撞陣先。
虎視劍關絕魏寨,龍歸帝裏坐蜀川;
功臣圖像淩煙閣,書吏標名萬古傳。
【張飛捉於昶】
說黃忠,令人將書遠見張飛。張飛言曰:“家兄每祝老將黃忠建立大功,豈許他人。黃忠奪了定軍山,用言戲我!”張飛引軍尋於昶在林前歇鐙。人告曰:“於昶軍繞林過來也。”張飛即上馬捉了於昶,遠去劍關,報軍師去也。
曹公兩度收川,六十萬軍一番敗了。其軍無十萬,屯於附高處,言羝羊觸藩,進退無門,不能收川,又怕諸葛後襲。軍師令人進書與丞相。丞相看書中意,言與曹操劍關外十三州,與你四郡,石防連隴四郡之地。曹操又思:諸葛何意?
曹操十日引軍到石防郡四州畔,隻見殺氣盈空。操言:“諸葛者計也。”附高處下一大寨,坐甲一月不動。一日,曹操夜靜私行,見軍打揲行李。操問,乃兵部侍郎楊修令眾官使軍打揲行李。“扇搖軍心,爾乃何意?”揚修言:“昨日早飯罷,見丞相歎雞肋,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此乃丞相班軍。”曹操高罵:“三年以前,與汝私行,見曹娥八字碑,吾時下不解其意,問爾亦不會。至天曉,吾方會其意:黃絹者,色係也,是個絕字,幼婦者,少女也,是個妙字;外孫者,女子也,是個好字;齏臼者,受辛也,是個辭字。此八字者,是絕妙好辭也。”曹操又罵:“爾料諸葛不敢正視,料吾有似草芥,爾有篡位之心!”令人斬楊修。眾官告不得,斬楊修。
【諸葛使計退曹操】
當夜班軍,東走紫林渡。約行二十裏,東路南北一條河上,有一橋,軍過盡。後有拆其橋,兩壁火起。南有魏延一萬軍起,北有趙雲一萬軍,後有軍師三千軍來襲。至明,約行八十裏,前有三千軍,有黃忠、張飛殺一陣。曹操甫能得脫,人困馬乏,不能進也。又迎馬超,後有武侯數十員名將年襲。馬超三萬軍,攔住殺一陣。曹操自關中得命,大軍無五千,殺得曹操推冠披發,偃鞍吐血,數日方到長安。
第三日,見帝,筵會數日。有上大夫賈翊,暗對曹相言:“獻帝之子,眾官曾言,天下官員封官賜賞,皆由曹相。太子欲害丞相。”曹相不語。
數日,詐言奏帝,說春秋高也,平王之子彌建陰謀篡位殺父,天地不從。獻帝再問如何。曹相詐言:“在朝官員皆言太子醉酒,累次言陛下聖壽高矣,他人有意為君,怕太子異日宮中作患。”獻帝不語,又思:王莽殺平帝奪天下,吾兒乃的子也,尚有此意?再問。曹操奏舉一勘官禦史台推問太子。曹操令一知心人鞭撻太子。太子乃帝子龍孫,不能忍受,虛招其罪。曹操奏獻帝,又言太子之事。帝問:“如何斷?”
【曹操斬太子】
曹操曰:“斬於都市。”帝言:“吾兒帝子龍孫,豈可斬首市曹?”曹操再奏曰:“自古以來,殺君殺父,豈有赦也!”帝無語以對,委一殿官太尉,市曹監斬太子畢。都人言:“劉氏無其主矣!”
獻帝怕曹操,封為大魏王,吳地立孫權為大吳王。西川得知,武侯說與皇叔,自封為漢中王。先主淚下,又思高祖提劍斬白蛇在芒陽山,收秦滅楚,前後數年,今來獻帝懦弱,曹操弄權,誣害太子,絕漢根芽,皆是曹賊之計。臥病數日,問諸葛曰:“吾二子長劉封,次劉禪,誰可為西川之主?”諸葛令眾官評議,托病數日不出。先主使人問軍師。軍師言曰:“在病不能動止,願大王遠赴荊州問關公。”
關公言曰:“劉封乃羅侯之子,劉禪乃的子。”文字回見先主。先主曰:“吾弟所言當也。”數日,劉封得葭萌關節度使,引佐貳官孟達。
又數日,漢中王文字立劉禪為西川主。劉封得知,言玄德不仁。孟達曰:“此非皇叔之過,乃關公之罪。”劉封折箭而誓曰:“異日此仇必報!”
後說關公,前後半年,有人告江南使命來到。江吳上大夫言曰:“吳王之子體知荊王有一女,兩家結親如何?”關公帶酒言曰:“吾乃龍虎之子,豈嫁種瓜之孫!”使命去了。
前後一月,長安路上有上大夫陳登,將家小遠赴荊州,與關公相知,邀入城中。關公問,大夫具說曹操不仁,長安建銅雀宮,選天下美色婦人,每日作樂。又不聞蔡琰和番複回,曹公又收在宮中。陳登言:“吾有一女,曹賊也尚不能並立。”關公言:“大夫是也。”
前後無一月,曹操使命來取陳登。關公不發。曹操使一元帥龐德、佐貳官於禁,引十七萬軍,名曰七軍,每一隊二萬五千。
【關公斬龐德】
關公斬龐德於馬下,魏軍大敗。數日,關公看於禁寨在於小江下,雨忽作,關公開小江水,其水無邊岸。
【關公水淹七軍】
淹於禁軍皆落水死。兩次殺魏軍無一萬回。於禁回長安說與曹操。
曹操拜四將為元帥:宰相賈翊,第二張遼,第三夏侯惇,第四太尉李典。更有數員名將,起十萬大軍到荊州。張遼獻計,可接構江吳,兩夾間攻,荊州可破。
張遼過江見吳王,美言說孫權曰:“吳地名將呂蒙,將百員將、千員軍,至荊。東南吳地呂蒙,西北魏軍賈翊。”
關公得知。關平告曰:“我父年邁,遂發文字去益州成都府見漢中王、軍師,來使賊軍不動自解。”關公言曰:“家兄引眾官圖川,無我等之功。今日荊州賊軍侵界,便去取救軍,不為大丈夫也。”
數日,關公出城東南,迎呂蒙、張遼,後殺西北,迎魏軍。呂蒙後襲。前後半月,賊軍不散。關公金瘡發。關平告曰:“荊王使人去赴西川求救。”到葭萌關,被劉封、孟達納殺文字,前後一月,求救文字三番,皆被劉封納殺不申。
關公金瘡稍斂,來日準備出戰。當夜三更,大風忽作,其響若雷,滿城人若言折了。
關公出戰,兩國夾攻。關公在荊州東南,困於山嶺。落後數日,大雨降後,說吳、魏兩國官員至荊州,言聖歸天。巧說分了荊州。有張遼,長安說與曹公,曹公大喜無限。荊州敗軍入川,說與軍師。軍師大驚,怎敢奏帝,把此事按殺。
後說曹相,奏帝:“陛下聖壽!”帝曰:“又無後嗣,可立誰?”操曰:“帝不聞堯舜禹湯,有德者立。”帝曰:“誰為有德者?”曹相言:“臣子曹丕,天下皆稱可立為天子。”無半年,長安西南五十裏,有一村名鳳凰村,此處築一台,名受禪台。歌曰:
鶴鳧燕鼠狐狸嗥,鬼吹病死燒蓬蒿。
此台雖善名不善,壘土雖高德不高。
黃埃數丈炎旌藏,馬驚須破其尾光。
欺淩寡婦奪玉璽,逼嚇孤魂離故鄉。
男兒膽大謀天子,何必更言兒戲爾。
不如握劍分明道,我當為君爾當死。
黃土一堆宮自凝,空在巍巍半空裏。
壞卻唐虞揖讓風,黃埃崢嶸愁處批。
高陵墓土才掩閉,晉公方習唐虞禮。
一堆黃土接雲齊,天下不生靈英知。
人言台善名不善,盡是陰謀篡漢基。
善惡到頭終有報,惡來還有惡圖之。
曹家欲襲千載業,司馬依前襲帝基。詩曰:
屈斬東宮絕漢孫,禪台魏祖立仇君;
都來五帝陰司報,司馬圖王殺未輕。
卻說曹丕受禪台,眾官賀新君,改年號黃初元年,即帝位。魏文帝即位,封漢獻帝為山陽郡公,今時懷州修武縣西北有跡。
卻說江吳孫權立為吳大帝,改黃龍元年。西川軍師聽得,告漢中王得知。先主曰:“漢室衰弱,曹操奪了天下,孫權自霸。”軍師不由玄德,立為蜀川皇帝,改建武元年。筵會數日,與新君賀喜。帝思桃園結義,吾愛弟關公自吾收川,相別數年,不曾見麵。令人遠赴荊州,宣荊王。軍師不敢隱諱,對帝緩說。先主聽的,忽然倒地,氣殺數番。先主與關公做好事。月餘,與軍師商議。諸葛奏曰:“今歲征吳,歲年月不好,陛下不可。”帝曰:“吾思桃園結義,弟兄三人,共死泉下,有何不可!”軍師諫不的。
西川起四十萬軍,又問蠻王孟獲借十萬軍。建武元年,拜張飛為元帥,傾吳。留武侯、太子權國。交馬超東把劍關,老將黃忠、趙雲把定軍山。軍師諫先生,終不從。帝選日引軍五十萬傾吳。
前後一月,帝至白帝城下。五座連珠寨。數日,探事人告言,東有吳軍元帥呂蒙,百員名將,過江,十萬軍,離白帝城六十裏下寨。皇帝言:“無二日與軍出戰,斬江吳賊,與關公報仇。”帳下一人叫言:“小臣引軍五萬,當斬賊將!”帝認的是愛弟張飛。張飛帶酒。玄德曰:“吾弟老矣!”
來日出軍,令張飛看寨。三次聖旨,不交張飛出戰。張飛言,帝思桃園結義,共死泉下。拔劍自刎。帝急令人抱住。張飛對先主無君臣之禮,眾官簇擁入寨。張飛仰天大慟:“先主不交我與關公報仇!”言未盡,聲響若雷,大風過,把張飛帥字旗杆刮折。張飛叫把旗人王強,當麵打五十棒。王強當夜歸於本投下。說張飛就食,肉味不堪,帶酒叫庖官至當麵,覷張山、韓斌。張飛連罵數句,令人各打三十。
當夜,王強、張山、韓斌等三人吃酒,痛飲大醉,言張飛今日醉,多思小過,不甘的一般。三人同至帳下,殺了張飛。三人提頭投吳去了。
次日,帝知,數次氣殺。先主臥病數日,有呂蒙令人將書與先主。無三日,先主引軍與呂蒙對陣。呂蒙詐敗,先主後趕,過小江,呂蒙複回再戰。先主大敗,後軍殺,西至江口,被吳國元帥陸遜攔殺,先主又敗。吳軍後趕。帝過江四十裏,下一小寨,令人造飯正熟,邊岸火起,後有呂蒙殺,西壁火起,前後伏兵攔住,趕先主三晝夜,到白帝城。其軍無三萬。
先主在白帝城寶女宮養病,茶飯不能進口,鼻血出,急令人遠赴西川,宣太子劉禪並軍師、老將趙雲。無一月,太子、軍師至,見帝,扯太子捽武侯,淚下,與武侯曰:“君臣幾不見麵!”前後數日,先主病重,告武侯曰:“方今天下,非卿不能得也!”宣太子至,令拜武侯。武侯欲起,帝壓其身。武侯言曰:“老臣死罪。”先主曰:“軍師不聞周公旦抱成王之說?”帝又言:“阿鬥年幼,不堪為君,中立則立,如不中立,軍師即自為之。”武侯告曰:“臣亮有何德行,今陛下托孤,殺身難報!”太子跪前進後拜。帝曰:“太子但有公事,教軍師會意者。”言訖,帝崩,六十四歲。
建武二年,劉禪立,改建興元年。
卻說軍師壓住帝星,差一萬軍民去白帝城東,離二十裏下寨,搬八堆石頭,每一堆石上有八八六十四麵旗。有人告呂蒙。呂蒙引軍來看號,元帥陸遜大驚。眾官問,呂蒙曰:“擺木為陣,火也;草陣,水也;石陣為迷也。眾官不見每一堆石上有六十四麵旗,按周公八卦,看諸葛會周天法,八百萬垓星官,皆在八堆石上。”呂蒙又言:“非太公、孫武子、管仲、張良,不能化也。”言未盡,後軍來報,諸葛使魏延尋小石路,劫了元帥大寨。
呂蒙班軍複回,軍師引軍後趕。兩壁有馬超、關平夾間。武侯殺一陣,呂蒙過江。
後軍師四疋馬,曳孝車一輛。太子同眾官入川成都府,依帝王服葬了,做好事一月。
劉禪即位以來,前後半年,蠻王孟獲使蠻將來取先君借的十萬軍:“你顧我圖甚。”軍師令人管待茶飯半月,多與金珠去了。少主問軍師,怕蠻將再來,如何擘畫。軍師言易為。
建興二年四月,宴坐在醉風樓,與軍師評議國事。無一年,孟獲起軍十萬,必圖川。軍師言:“老臣必征其蠻。”帝大驚,問如何。軍師邀帝倚南麵翊杵,見赤氣上衝獅子宮。帝問主何凶吉。諸葛奏曰:“往者先君收川,有殿前太尉雍闓,有不忿之心。先帝曾言收川,又斬川縣百姓必怨,今封雲南郡太守作患。”